微血管吻合器在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i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皮瓣修复重建术中吻合动、静脉的效果。

方法

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共进行了50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皮瓣修复重建手术,术中共应用微血管吻合器53个。所有的血管吻合均采用端端吻合方式。采用的游离皮瓣类型为腓骨肌皮瓣、前臂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使用最多的微血管吻合器型号直径为2.5 mm和3.0 mm。

结果

所有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局部坏死。2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1例为吻合器内血栓形成,1例为血管吻合器近心端扭转致血液回流不畅,经探查抢救均全部成活。在静脉使用血管吻合器的所有皮瓣中,静脉血栓形成率为2%(1/45)。静脉血管吻合器吻合时间为3~11 min,动脉手工缝合时间为12~30 min,行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微血管吻合器是一种在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中有效替代手工缝合的产品,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并能有效防止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应用端侧吻合的游离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后皮瓣的成活率和血管危象的发生情况,并与端端吻合法进行比较,探讨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自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应用游离穿支皮瓣(包括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臂外侧穿支皮瓣、腓动脉穿支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52例,患者年龄16~53岁,平均44岁,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其中机器伤117例,车祸伤21例,其他(烫伤、感
目的探讨应用隐动脉-胫后动脉穿支链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对11例小腿中下段皮肤缺损者,采用在多普勒血流仪引导下设计以小腿上段内侧胫后动脉穿支浅出点为旋转点,以胫后动脉穿支浅出点与隐动脉穿出点连线为轴线,切取大腿内侧中下段以隐动脉-胫后动脉穿支链为蒂的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皮瓣面积16.0 cm × 9.0 cm~8.0 cm × 5.0 c
目的探讨显微切除天幕脑膜瘤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2003年5月至2014年5月,显微切除天幕脑膜瘤69例,其中男24例,女45例,平均年龄49.1岁(16~72岁)。术后3~6个月随访,然后每年门诊随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生活质量计分(KPS)评估预后。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数据,影像资料,手术记录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69例患者,获全切除58例,次全切除10例,部分切除1例。残留行伽玛刀治疗
期刊
目的探讨足部瓦合皮瓣联合植骨再造拇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足部瓦合皮瓣联合髂骨植骨修复拇指不同程度缺损患者8例。急诊外伤所致拇指缺损伤4例,外伤后拇指陈旧性缺损4例,其中1例为双手电烧伤致双拇指缺损。拇指缺损分类Ⅰ类A区1例,Ⅰ类B区2例,Ⅱ类A区1例,Ⅱ类B区2例,Ⅲ类A区2例。其中甲瓣与第二趾胫侧皮瓣瓦合修复5例,甲瓣与足背动脉皮瓣串联瓦合修复3例。
目的探讨小儿钝器伤性断指再植术的注意事项和影响术后功能的因素。方法从2007年7月至2009年8月,施行小儿钝器伤性断指再植26例30指。术中彻底清创,尽量吻合双侧指动脉、不提倡为了保证动、静脉比例平衡而只吻合1条动脉。对于动、静脉比例失衡的病例予以常规拔甲、切取真皮渗血创面、疏松缝合创口和使用抗凝药物,术后未予常规指端放血。术后随访拍摄双侧X线片比较指骨长度,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
期刊
目的探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对18例手指背侧皮肤软组织肌腱缺损伴有骨外露的患者,采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复合组织瓣进行修复,供区全部直接缝合,皮瓣内携带掌长肌腱修复伸肌腱。结果术后18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供区愈合良好,皮瓣外观满意,手指感觉和运动功能均有较好的恢复。结论游离桡动脉掌浅支复合组织瓣外观满意,感觉
期刊
目的探讨利用盘侧血管吻合技术建立大鼠腹壁动脉穿支(DEP)皮瓣游离移植模型的可行性。方法2015年3月至2015年5月,选用36只健康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400~450 g。随机选取6只行局部解剖,以明确大鼠DEP皮瓣穿支血管起源、口径及其分布情况。余30只动物,根据DEP皮瓣的血供分布情况,以右腹壁第2肌皮穿支血管为蒂,切取面积为3.0 cm × 2.5 cm的DEP皮瓣。于10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