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周围生癌症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确实如此,最近几年,我国癌症发病率处于较快上升的趋势。1970年,中国肺癌发病人数位居全球第4位,经过短短40余年,目前已上升至第1位。目前,针对肺癌缺乏立竿见影的治疗手段,其死亡率长期高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对肺癌有较好疗效的新型抗肿瘤药物陆续研发出来,使中晚期肺癌患者的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这些新药的疗效不够理想。幸运的是,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人们对肺癌癌变、侵袭转移的分子机理,以及一些生物信号传导通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深,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临床试验的分子“靶场”
癌细胞经常混杂在健康组织中,一般化疗方法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损坏了健康组织。如今,有一类药品却很不一般,它能够跟踪疾病,准确“射中”病灶的“靶心”,这种药物被称为“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可以看成是一种“生物智能导弹”,就是说,这类新药能够像激光制导导弹一样,准确地寻找到并杀死癌细胞,而对于正常的组织细胞影响很小。目前,已有多种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问世,已在临床治疗中崭露头角。尽管这些新药的治疗效果尚有待于进一步验证,不过我们可以确信的是:“分子靶向治疗”正在给肺癌患者带来福音。肿瘤的靶向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过去很多不能治疗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用移植了人类前列腺肿瘤组织的实验鼠进行的实验证明,这种“智能导弹”分子没有对机体的其他任何组织造成损害。这种药物对乳腺癌也有同样的效果,用它治疗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动物实验已经取得成功。
科学家们认为,即使在动物身上做了大量的实验,取得了有利的数据,也并不意味着这些药物对于人类疾病必定具有显著疗效。所以,在推广这些药物之前,必须再做临床试验。而完成这一切则需要大量的志愿者参加,让他们服药后再跟踪药物在体内吸收和排泄的过程。通常,科学家还需要弄清服用该新药的最小剂量和最大剂量,以及服药后引起的毒副作用的情况。
为了尽可能使得统计数据符合实际情况,志愿者人群中还必须设计对照试验。对照者服用的都是安慰剂,而且,哪一个志愿者服药剂,哪一个志愿者服用安慰剂,本人是完全不知情的,是随机服用的。在做了大量临床试验以后,大批数据就进入电子计算机的数据库。经过全面分析以后,电脑就得出该新药的服用方案。
有魔法的“子弹”
目前,研究人员针对具体病症寻求能够对症下药的“导弹药物”。怎样才能达到“有的放矢”呢?首先,应该千方百计地去推断,到底有哪些化合物的分子能够对病灶的“靶细胞”产生作用;其次,应该弄清楚什么样的载体能将化学物质运送到目的地。
新一代“生物导弹”的出现,标志着药物能像那些长着眼睛的定向导弹一样,进入人体后,直奔病灶,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第一代“生物导弹”,名叫单克隆抗体。研究发现,每种入侵人体的细菌都有相应的抗体对付它,若用癌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某种毒素结合起来,能消灭百分之百的在培养中的癌细胞,而不伤害任何正常细胞。于是“克隆”出单一的专攻此癌细胞的抗体,然后把放射性极强的“弹头”附在抗体上,以致命的放射性攻击癌细胞。德国科学家从患有肝癌的病人身上抽出红细胞,放在溶液中,在零摄氏度下,用10万伏电压下进行瞬时放电,对细胞“钻孔”。待孔钻好后,把抗癌药物放到溶液中。然后,利用浓差效应的作用,使药物随孔渗入红细胞的内部。这时,再升温到32℃,红细胞封了口,就成为抗肝癌的“药物导弹”。将这种“药物导弹”重新注入人体之后,它可以随着血液流动,红细胞到达肝脏后,药物也随之到达,并在这里发挥抗癌作用。由于“药物导弹”是在到达目的地后才起作用,能够一举命中,因而具有很高的治疗效力。
研究中,科技人员发现了一种奇异的物质,名叫脂质体。这种物质主要由磷脂组成,具有类细胞结构,进入体内易被网状皮系统吞噬,因而激活了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因此,科学家利用脂质体的这种被动的靶向特性,将毒副作用大、在血液中稳定性差、降解快的药物包裹在脂质体内,在病灶部位堆积释放,便能达到定向给药。这就是被喻为第四代靶向给药的“生物导弹”,人称脂质体技术。
脂质体主要辅料是磷脂,而磷脂在血液中消除极为缓慢,所以,脂质体药物在血液循环系统保留时间长,使病灶部位得到充分的治疗。正因为这样,科学家利用该技术将一大批已知高毒性活性药物用作“生物导弹”的弹头,如抗癌药、抗生素类药、抗真菌类药、抗寄生虫类药、蛋白质或多肽类药物等,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还可将单克隆抗体连接到脂质体上,借助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载药脂质体定向送入体内病灶。也可以将基因载入脂质体中,利用脂质体特殊的运载“本领”,实现基因修补。
引入纳米技术
纳米的颗粒很小,只有10亿分之一米那么大。癌症患者使用的化疗药物毒性很大,科学家打算使用纳米材料将药物包裹起来制成纳米胶囊,让药物在人体内达到缓释的效果。
将药物制成纳米药物导弹,让药物导弹直接杀死癌细胞。纳米药物导弹上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识别癌细胞,从而保护体内其他细胞不受药物侵害。纳米技术应用于脑血栓病人,则可以让病人免受开颅之苦。给人体注射一种纳米材料包裹的抗血栓药物,这些药物可以随着纳米的微小颗粒在血液中自由游走,最终走到患处,消除病症。
纳米技术还可以用于癌症的诊断,在纳米胶囊中装入荧光物质,当纳米胶囊中的药物与癌细胞结合时,癌细胞就会带上荧光,就可以通过荧光装置看到癌细胞。除此之外,纳米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病症的治疗。糖尿病病人由于不能口服胰岛素,每天都需要注射胰岛素,非常痛苦。下一步,研究人员打算采用纳米技术使胰岛素免受胃酸降解,从而令胰岛素变成一种可口服的药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对肺癌有较好疗效的新型抗肿瘤药物陆续研发出来,使中晚期肺癌患者的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这些新药的疗效不够理想。幸运的是,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人们对肺癌癌变、侵袭转移的分子机理,以及一些生物信号传导通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深,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临床试验的分子“靶场”
癌细胞经常混杂在健康组织中,一般化疗方法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损坏了健康组织。如今,有一类药品却很不一般,它能够跟踪疾病,准确“射中”病灶的“靶心”,这种药物被称为“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可以看成是一种“生物智能导弹”,就是说,这类新药能够像激光制导导弹一样,准确地寻找到并杀死癌细胞,而对于正常的组织细胞影响很小。目前,已有多种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问世,已在临床治疗中崭露头角。尽管这些新药的治疗效果尚有待于进一步验证,不过我们可以确信的是:“分子靶向治疗”正在给肺癌患者带来福音。肿瘤的靶向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过去很多不能治疗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用移植了人类前列腺肿瘤组织的实验鼠进行的实验证明,这种“智能导弹”分子没有对机体的其他任何组织造成损害。这种药物对乳腺癌也有同样的效果,用它治疗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动物实验已经取得成功。
科学家们认为,即使在动物身上做了大量的实验,取得了有利的数据,也并不意味着这些药物对于人类疾病必定具有显著疗效。所以,在推广这些药物之前,必须再做临床试验。而完成这一切则需要大量的志愿者参加,让他们服药后再跟踪药物在体内吸收和排泄的过程。通常,科学家还需要弄清服用该新药的最小剂量和最大剂量,以及服药后引起的毒副作用的情况。
为了尽可能使得统计数据符合实际情况,志愿者人群中还必须设计对照试验。对照者服用的都是安慰剂,而且,哪一个志愿者服药剂,哪一个志愿者服用安慰剂,本人是完全不知情的,是随机服用的。在做了大量临床试验以后,大批数据就进入电子计算机的数据库。经过全面分析以后,电脑就得出该新药的服用方案。
有魔法的“子弹”
目前,研究人员针对具体病症寻求能够对症下药的“导弹药物”。怎样才能达到“有的放矢”呢?首先,应该千方百计地去推断,到底有哪些化合物的分子能够对病灶的“靶细胞”产生作用;其次,应该弄清楚什么样的载体能将化学物质运送到目的地。
新一代“生物导弹”的出现,标志着药物能像那些长着眼睛的定向导弹一样,进入人体后,直奔病灶,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第一代“生物导弹”,名叫单克隆抗体。研究发现,每种入侵人体的细菌都有相应的抗体对付它,若用癌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某种毒素结合起来,能消灭百分之百的在培养中的癌细胞,而不伤害任何正常细胞。于是“克隆”出单一的专攻此癌细胞的抗体,然后把放射性极强的“弹头”附在抗体上,以致命的放射性攻击癌细胞。德国科学家从患有肝癌的病人身上抽出红细胞,放在溶液中,在零摄氏度下,用10万伏电压下进行瞬时放电,对细胞“钻孔”。待孔钻好后,把抗癌药物放到溶液中。然后,利用浓差效应的作用,使药物随孔渗入红细胞的内部。这时,再升温到32℃,红细胞封了口,就成为抗肝癌的“药物导弹”。将这种“药物导弹”重新注入人体之后,它可以随着血液流动,红细胞到达肝脏后,药物也随之到达,并在这里发挥抗癌作用。由于“药物导弹”是在到达目的地后才起作用,能够一举命中,因而具有很高的治疗效力。
研究中,科技人员发现了一种奇异的物质,名叫脂质体。这种物质主要由磷脂组成,具有类细胞结构,进入体内易被网状皮系统吞噬,因而激活了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因此,科学家利用脂质体的这种被动的靶向特性,将毒副作用大、在血液中稳定性差、降解快的药物包裹在脂质体内,在病灶部位堆积释放,便能达到定向给药。这就是被喻为第四代靶向给药的“生物导弹”,人称脂质体技术。
脂质体主要辅料是磷脂,而磷脂在血液中消除极为缓慢,所以,脂质体药物在血液循环系统保留时间长,使病灶部位得到充分的治疗。正因为这样,科学家利用该技术将一大批已知高毒性活性药物用作“生物导弹”的弹头,如抗癌药、抗生素类药、抗真菌类药、抗寄生虫类药、蛋白质或多肽类药物等,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还可将单克隆抗体连接到脂质体上,借助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载药脂质体定向送入体内病灶。也可以将基因载入脂质体中,利用脂质体特殊的运载“本领”,实现基因修补。
引入纳米技术
纳米的颗粒很小,只有10亿分之一米那么大。癌症患者使用的化疗药物毒性很大,科学家打算使用纳米材料将药物包裹起来制成纳米胶囊,让药物在人体内达到缓释的效果。
将药物制成纳米药物导弹,让药物导弹直接杀死癌细胞。纳米药物导弹上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识别癌细胞,从而保护体内其他细胞不受药物侵害。纳米技术应用于脑血栓病人,则可以让病人免受开颅之苦。给人体注射一种纳米材料包裹的抗血栓药物,这些药物可以随着纳米的微小颗粒在血液中自由游走,最终走到患处,消除病症。
纳米技术还可以用于癌症的诊断,在纳米胶囊中装入荧光物质,当纳米胶囊中的药物与癌细胞结合时,癌细胞就会带上荧光,就可以通过荧光装置看到癌细胞。除此之外,纳米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病症的治疗。糖尿病病人由于不能口服胰岛素,每天都需要注射胰岛素,非常痛苦。下一步,研究人员打算采用纳米技术使胰岛素免受胃酸降解,从而令胰岛素变成一种可口服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