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重要途径。“十四五”时期要以智能制造作为突破口,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引导支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传统产业;辽宁
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性举措。“十四五”期间,辽宁省作为重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如何抢抓新机遇,用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发展,重塑传统产业,全面激发传统产业的新优势,是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在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发展中至关重要。
(一)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当前,世界范围内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产业数字化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再造新的生产方式,催生新的经济业态,培育新的消费市场,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研究成果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0.62%。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未来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变量。只有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掌握主动权,才能实现辽宁的跨越式发展。
(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发挥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的重要举措。辽宁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产业门类齐全,在全国排在前列,特别是在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2020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9.5%,石化工业增加值占24.1%,冶金工业增加值占17.5%,装备制造、石化、冶金三大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1.1%,成为全省工业的支柱产业,对支撑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辽宁作为制造大省,各种类型的产业的赋能技术在辽宁都能找到应用场景,从研发到设计到制造到系统集成整个链条上的智能化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有以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才能真正抓住辽宁经济振兴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解决结构性瓶颈问题的现实选择。近年来辽宁的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仍然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首要问题。很多企业存在“两低两高”问题,即生产技术低、产品层次低,能耗高、污染高;企业在信息化发展中缺乏有效的关联和共用,形成彼此独立的信息孤岛,包括数据孤岛、系统孤岛、业务孤岛和管控孤岛等,行业内外很难实现信息共享,资源配置效率低;许多传统产业的企业热衷于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和产品,缺乏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和机制。只有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才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逐步补齐结构性短板,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探索
要充分发挥辽宁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坚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逐步探索形成分类指导、典型示范、政策扶持、机制保障的工作机制,推动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一)深入调研,摸清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底数。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传统产业中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情况调研工作,了解目前已经开展数字化改造的企业情况,“建档立卡”,做到底数清、家底名。还要掌握有转型意愿的企业数量和现有条件,为接下来建立动态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库,分类推进、因企制宜、重点扶持奠定基础。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主体,数字化转型必须以企业自愿為主,不可强推,否则事倍功半,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以智能制造作为突破口,实施一批数字化技改项目。要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高点和主攻方向,设立传统产业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池,将有意愿的企业纳入其中,根据企业的基础条件分阶段逐步推进。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训、机器换人、智能工厂建设等专项行动,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推进一批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项目,鼓励企业探索提供本行业高效、便捷、安全的智慧解决方案,促进生产过程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不断提升企业的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水平。
(三)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引导企业深入开展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着力提高生产设备联网率,推动“制造+服务”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数智化水平,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行动,努力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上云全覆盖,不断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改善企业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APP,促进企业生产管理关键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化转型支撑能力。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推动低成本、模块化工业互联网设备和系统部署应用,强化测试评估,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基础能力。要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打造工业互联网供给体系,大力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推进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创新应用试点示范,形成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典型应用。引进、培育一批全国领先的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多层次系统化平台体系。加快建设智慧产业园区,积极构建产业园区数据库。
(五)强化要素支撑,全方位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建立专项资金投入机制,发挥国家、省、市等各级相关奖补政策的迭加效应,鼓励金融机构助力数字化转型。鼓励智能化改造典型企业转型成为智能制造方案提供商,为行业内中小企业智能升级提供针对性技术服务。立足本地,推动企业和院校联合建立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开展专项培训。
【参考文献】
[1]董雅君.我国汽保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J].管理观察. 2012,(6)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传统产业;辽宁
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性举措。“十四五”期间,辽宁省作为重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如何抢抓新机遇,用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发展,重塑传统产业,全面激发传统产业的新优势,是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在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发展中至关重要。
(一)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当前,世界范围内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产业数字化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再造新的生产方式,催生新的经济业态,培育新的消费市场,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研究成果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0.62%。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未来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变量。只有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掌握主动权,才能实现辽宁的跨越式发展。
(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发挥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的重要举措。辽宁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产业门类齐全,在全国排在前列,特别是在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2020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9.5%,石化工业增加值占24.1%,冶金工业增加值占17.5%,装备制造、石化、冶金三大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1.1%,成为全省工业的支柱产业,对支撑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辽宁作为制造大省,各种类型的产业的赋能技术在辽宁都能找到应用场景,从研发到设计到制造到系统集成整个链条上的智能化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有以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才能真正抓住辽宁经济振兴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解决结构性瓶颈问题的现实选择。近年来辽宁的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仍然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首要问题。很多企业存在“两低两高”问题,即生产技术低、产品层次低,能耗高、污染高;企业在信息化发展中缺乏有效的关联和共用,形成彼此独立的信息孤岛,包括数据孤岛、系统孤岛、业务孤岛和管控孤岛等,行业内外很难实现信息共享,资源配置效率低;许多传统产业的企业热衷于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和产品,缺乏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和机制。只有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才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逐步补齐结构性短板,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探索
要充分发挥辽宁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坚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逐步探索形成分类指导、典型示范、政策扶持、机制保障的工作机制,推动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一)深入调研,摸清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底数。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传统产业中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情况调研工作,了解目前已经开展数字化改造的企业情况,“建档立卡”,做到底数清、家底名。还要掌握有转型意愿的企业数量和现有条件,为接下来建立动态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库,分类推进、因企制宜、重点扶持奠定基础。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主体,数字化转型必须以企业自愿為主,不可强推,否则事倍功半,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以智能制造作为突破口,实施一批数字化技改项目。要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高点和主攻方向,设立传统产业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池,将有意愿的企业纳入其中,根据企业的基础条件分阶段逐步推进。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训、机器换人、智能工厂建设等专项行动,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推进一批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项目,鼓励企业探索提供本行业高效、便捷、安全的智慧解决方案,促进生产过程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不断提升企业的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水平。
(三)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引导企业深入开展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着力提高生产设备联网率,推动“制造+服务”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数智化水平,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行动,努力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上云全覆盖,不断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改善企业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APP,促进企业生产管理关键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化转型支撑能力。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推动低成本、模块化工业互联网设备和系统部署应用,强化测试评估,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基础能力。要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打造工业互联网供给体系,大力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推进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创新应用试点示范,形成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典型应用。引进、培育一批全国领先的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多层次系统化平台体系。加快建设智慧产业园区,积极构建产业园区数据库。
(五)强化要素支撑,全方位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建立专项资金投入机制,发挥国家、省、市等各级相关奖补政策的迭加效应,鼓励金融机构助力数字化转型。鼓励智能化改造典型企业转型成为智能制造方案提供商,为行业内中小企业智能升级提供针对性技术服务。立足本地,推动企业和院校联合建立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开展专项培训。
【参考文献】
[1]董雅君.我国汽保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J].管理观察. 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