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软土路基加宽处治技术

来源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08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我国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在不断增大,这对高速公路运行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是从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的通行情况来看,交通拥挤问题严重,所以,需要对原有的高速公路进行扩建.但是,在扩建过程中,施工烦琐、难度系数增大.所以,为了更好地保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质量,该文重点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软土路基加宽处治技术进行分析.以实际高速公路为研究案例,对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软土路基加宽处治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可以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软土路基加宽处治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开发高效、无毒、低成本的吸附剂对处理重金属离子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含锰废水为原料,通过电絮凝处理技术及热处理,制备了一种MnO2/Fe3O4复合材料.所制得的MnO2/Fe3O4-10对铜离子具有优异的吸附效果,理论最大吸附量为72.5 mg/g,其热力学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动力学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征分析认为,MnO2/Fe3O4-10的优异性能归功于分散的球形纳米颗粒形貌,因为其可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活性位点.
HTM80300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具有五联动功能,可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全部或大部分的加工.在机床运行时,可能出现加工事故隐患或人为事故隐患,因此需要对机床进行防护设计.该文以防护拉门为研究对象,结合人机工程学理论,对拉门主要关键部件和安全性、防水性等进行重点分析,保证机床内部机构防水、防屑的效果.同时也保障操作者在机床加工过程中的安全.体现了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防护结构设计的必要性,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价值.
钢筋混凝土衬砌广泛应用于水工隧洞中.但是水工隧道中的钢筋混凝土衬砌经常受到水压的影响,使钢筋混凝土衬砌开裂,衬里的裂缝会导致泄漏问题,严重的泄漏影响水工隧道的耐久性和结构安全,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针对此,研究其原因和预防措施是减少损失和控制风险的有效途径.在此前提下,该文以一个混凝土工程为例,研究了水工隧洞建设中的钢筋混凝土衬砌水压致裂的成因及对策,旨在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冷冻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具有安全、高效、灵活的特点,已得到广泛应用,其性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绝热性能的高低,而夹层空间真空度是影响绝热性能的决定性因素,该文重点研究夹层空间的抽真空系统及方法的改进与优化,引进氮气置换系统,设计热循环加热通道,提高抽真空速率,节约生产成本,实现规模化生产,增加冷冻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的市场竞争优势.
为研究桩基接桩位置处的冻胀防治问题,该文依托国道111线腾克至甘河农场项目,对接桩处钢筋应变以及桩体土压力进行长期监测.首先在工程项目中选定桩基,桩头处理完毕后对其进行测点布置,共布置24个钢筋应变监测点,4个振弦式土压力计,并对其数据进行采集分析.通过分析研究现场获得到的数据,得到接桩处的受力特点以及变化情况.针对得到的变化规律,对接桩处的冻胀问题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并应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其他相关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设计人员普遍年轻化,导致从设计到施工配合,经验不足.加上施工单位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该文对车站建筑设计过程进行简单阐述,对施工配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给其他车站建筑设计同行带来些许帮助,减少此类问题的产生.
38D系列的平行双螺杆挤出机是专门为PVC管材挤出而设计的.该系列在投入使用后发现一个常见的问题,当即将用于挤出的物料没有烘干处理或者物料没有得到均匀搅拌时,挤出的制品表面有气泡、表面不光滑.因为机筒只有一个真空排气口,当真空泵功率增加到4.0kW后也不能100%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笔者分析了多个客户的物料配方后,决定对38D系列的机筒和螺杆进行新的设计,机筒增加到2个排气口,螺杆设计成10个区段.一经推出,解决了很多问题,赢得了市场的青睐.该文针对该公司设计开发的双排气式机筒螺杆结构进行介绍,分析其性能优
作为水下结构物的首选基础形式,防沉板基础制作简单、容易安装,在海洋油气开发领域应用广泛.该文简要介绍了水下结构物的基础类型及特点,总结了防沉板形式基础设计面临的技术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防沉板基础的在位工况和吊装工况,基于工程经验和规范提出了对应的关键设计计算和校核方法,可为后续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质量好、施工周期短、节省施工成本等优点,因此在我国各种建筑施工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解决了以往建筑施工方法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有利于推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转型与升级.该文在研究过程中全面分析了装配式住宅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施工技术,以便于为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KG.SENTOSA_TUNNEL_3隧道为浅埋山岭隧道,进口洞口40 m原设计为CRD工法.考虑该工法工效较低,实际施工前13 m采用CRD工法,完成后结合监控量测综合分析认为,可变更为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工法变更后顺利完成其余27 m施工,不仅节约了工期,也减少了人材机的耗用.这同时为该线路其他33段类似地质条件隧道CRD工法变更提供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