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

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3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发展状况,结合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目标和“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建设经验,提出了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应用过程中亟待破解的七个难题。并从以“数字化”的技术构建“时时能学”的天网体系,以“标准化”的理念铺设“处处可学”的地网终端,以“专业化”的服务支撑“优质资源”的规模应用,以“品牌化”的策略营造“人人皆学”的社会氛围四个方面,阐述了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发展的模式选择。
  【关键词】 学习型城市;数字化学习;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4—0011—05
  一、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研究综述
  自从美国学者哈钦斯于1968年提出“学习型社会”这个概念以来,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的目标之后, 一个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热潮便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兴起。[1]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等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各国相继采取各项行动,激励国民终身学习需求、拓宽国民终身学习获取途径。我国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再次强调要在学有所教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要求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等。
  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学习已然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发展趋势,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则是世界各国在探索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终身教育所形成的产物,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功能体现和组织形式。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应用,都还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较为人熟知的有美国凤凰城大学、英国产业大学、国内的数字化学习港教改项目以及现代远程教育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试点项目等。
  凤凰城大学是美国第一批被认可的提供网络学位教育的网络学校,它构建了遍布全美15所大学、126处校园和教学中心的庞大数字化学习服务体系,以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实用的课程计划、企业化的运作管理机制、多方控制降低办学成本的方式,为在职成人学生提供网络远程教育。凤凰城大学虽然是一家盈利性的私立大学, 但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2]如: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的实用性至上、建立强大的学生支持服务系统、恰当运用技术手段、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和加强学习评估和质量管理等。
  英国产业大学是英国政府终身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者,它是由政府启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建设的覆盖全国的现代学习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组织方式,以市场营销手段和现代传媒激发学习需求,形成规模经营,汇聚各类教育产品提供商,承担起学习者和学习产品的中间角色,最大限度开发利用教育资源。由于大规模经营降低了教育成本,从而减轻了学习者的经济负担,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3]
  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6年启动由中央电大牵头的“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项目建设了乡镇型、社会型、企业型、行业型学习中心等7个示范点,为每个示范点的学习中心配置终端计算机学习设备,通过互联网与学习平台互联互通,建成数字化学习环境,面向示范点服务人群提供网院学历教育资源、数字化培训资源和数字化教学服务。[4]
  在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依托中央电大系统建设的“现代远程教育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试点工作中,中央电大通过奥鹏中心负责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管理和运行,建立网络公共服务平台(OEMS系统)与高校合作办学单位教学管理平台对接,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网上学习服务,并通过在全国建立23个管理中心、1,000余个学习中心,为学习者提供专业性网络教育管理和服务。[5]
  对于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普遍认识是,其功能应用是作为网络教育产业的中介机构,提供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及服务系统,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减少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为学习者和众多办学机构之间架构数字化教育服务的桥梁。正是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及其公共服务体系实践探索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数字化学习港应需而生。[6]
  目前,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人群定位是社会大众,由此它的教育产品应当是多领域、多样化的,而不仅是定位在单一的高等网络学历教育或是企业职业教育。当前的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多是大一统乃至全国性的,导致服务区域性特色数字化终身教育的产品生产和应用未得到广泛重视。
  因此,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应用还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包括如何推进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如何处理政府主导、政府投入与引入市场机制、增加社会供给的关系等。[7]
  以上案例有很多可借鉴和学习之处,但应看到我们在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亟待破解的难题:一是在建设投入方面,存在教育机构各自为政、无序参与的问题;二是在资源整合方面,存在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无法共建共享的问题;三是在教育项目方面,存在资源体系贫乏无法适应学习需求的问题;四是在运营机制方面,存在终身教育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五是在教学过程方面,存在教学服务质量如何可靠保障的问题;六是在推广应用方面,存在实现数字化资源大规模应用的问题;七是在社会公益方面,存在弱势群体教育公平机会的问题。
  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是在广州市政府主导下,社会各类机构参与合作,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和广州远程教育中心联合组织建设、实施的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大平台。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已经逐步构建成具有区域示范作用的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广州为中心,面向珠三角地区教育受众,提供普及性、公平性、低成本的数字化终身教育服务,形成了“天网 地网”双网合一的数字化教育服务新模式。我们尝试通过数字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策略解决以上七个问题,探索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在发展过程中的建设路径和办法,开创数字化学习新疆域。在探索与实践中,广州电大构建了以“广州数字化学习港”为核心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引领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向纵深发展。[8]   二、“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发展的模式选择
  (一)以“数字化”的技术构建“时时能学”的天网体系
  “时时能学”的天网体系指的是应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构建广州数字化学习港的软件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组成,包括基础网络运营环境、海量数字化学习资源、优质数字化教育项目以及数字化教务教学管理系统、综合门户运营管理平台。社会各级各类的教育受众可以通过搭建的天网体系,不受时空限制地获取所需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和服务。
  1. 搭建基础网络运营环境
  为满足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应用需求,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在国家级中心机房配备了近100台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硬件设施,建成10GB骨干互联网网络接入及网络系统,具备支持100万活跃用户在线学习的网络承载能力,能支持10万级用户同时登录平台进行在线视频学习,为教育受众打造了快速传输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网络学习通道。
  2. 汇聚海量数字化学习资源
  广州数字化学习港专门组建专业化资源建设团队,根据教育项目需求设计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和教学设计方案,依托现代化多媒体资源制作环境和资源制作专业服务体系,以引进、共享、自建等方式整合建设了多领域、满足多层次教育形式需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形成高质量、规模化的终身学习资源库,初步建立起资源共享机制,面向机构和社会成员开展资源共享应用服务。
  3. 整合优质数字化教育项目
  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在引进市场现有的优质数字化教育项目的基础上,依据区域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需求,充分利用本土高校、行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优秀师资和课程资源,整合建设为区域性、个性化的特色数字化教育项目,满足区域各级各类教育受众的终身学习需求。
  4. 建设数字化教学教务管理系统
  基于多年远程教育的实践探索,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已建成自主版权、智能、可定制的教育软件平台体系,开发具备视频点播、视频会议、即时通讯、视频直播等关键教学工具的现代化、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能支持百万规模用户在线学习,可实现用户的分层分级管理,满足各种远程教学模式的应用需求。
  5. 搭建综合门户运营管理平台
  广州数字化学习港联合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项目,共同建设了广州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门户平台,为面向广州各级各类教育受众的数字化终身教育提供综合性运营管理服务,包括数字化学习资源与项目展示、学习者个人账户的信息认证和存储、个人学分银行的信息管理、网络教学教务平台数据统计和对接、学分转换和认证等服务功能。
  (二)以“标准化”的理念铺设“处处可学”的地网终端
  “处处可学”的地网终端指的是在公众聚集点(如社区、大型企业)建设落地式数字化网络学习环境。地网终端以标准配置建设在学习者身边,为学习者提供体验、咨询、服务、应用的数字化网络学习服务。地网终端作为一种便民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也为数字化终身教育产品服务推广提供延伸渠道。2009年贝伦行动框架曾有一个重要建议:创建一个“多用途的社区学习空间和中心”,作为提高成人教育参与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当前,广州数字化学习港采取整合社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的高集成化建设模式,包括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各类教育机构现有的场地和设施等硬件资源以及课程和项目等软教育资源,2013年前在广州各区规划建设24个标准配置的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又称为数字化教育超市,之后将按照标准在全市范围内建设更多形象统一、配置标准、服务一流的数字化教育超市。建成的数字化教育超市有三种类型:一是与政府行业、社区街道合作,建设扎根生活社区、面向社区居民的社区数字化教育超市;二是与企业合作,建设扎根生产企业、面向企业职工的企业数字化教育超市;三是与高校合作,建设扎根高校园区、面向高等教育群体的高校数字化教育超市。
  数字化教育超市借鉴汽车行业4S实体店的营销模式,遵循标准化理念开展建设和服务,体现在统一环境建设标准、统一产品目录标准、统一产品服务标准、统一业务流程标准。在环境建设方面,每个教育超市按照统一VI视觉形象进行设计,设置体验区、接待区、学习区和考试区四个功能区域,配备50到60台计算机终端设备、服务器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学习设备,千兆光纤接入中心,以建成标准化、现代化、开放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共享广州数字化学习港的各种资源;在产品目录和服务方面,依据三种类型教育超市服务对象的不同,通过统一产品服务手册和产品展示的方式,有侧重点地提供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已有的教育产品和服务项目;在业务流程组织方面,按照既定的流程标准,支撑教育受众体验、购买、使用教育超市内教育产品和服务。
  标准化的数字化教育超市建设让教育受众无论在哪一个教育超市中都能享受到专业、全面的数字化终身教育服务,也让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教育超市通过示范带动区域内的多级复制和推广,从广州数字化学习港示范性教育超市再延伸至区县、街道、社区一级的教育超市,实现数字化教育超市地毯式覆盖,让数字化终身教育“处处可学”成为可能。
  (三)以“专业化”的服务支撑“优质资源”的规模应用
  优质的数字化教育产品和环境需要通过“专业化”的数字化教育服务支撑推广和应用。广州数字化学习港结合教育受众对教育产品的需求、选购、应用以及认证,以先进的技术和教育手段提供优质服务,力争各个环节逐一击破,为教育受众提供良好的数字化终身教育体验,从而促进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海量、优质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规模化应用。
  1. 以需求为先行,建设资源产品,提供隐性资源服务
  对教育受众实际教育需求的服务,以隐性的方式体现在资源产品的前期调研、内容甄选、内容组织、产品架构设计以及产品服务终端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广州数字化学习港通过打造专业的资源建设团队,以区域人才培养为目标,深入基层开展产品需求调研,选择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平台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并结合技术发展,提供集个人PC、平板电脑、移动手机多终端为一体的学习平台,满足受众资源服务需求。   2. 以选购为导向,形成产品目录,提供产品导购服务
  终身教育是贯穿于人一生的,是随时、随机发生,不间断、非强制性的教育。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打造的数字化终身教育体系是通过为各级各类教育受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和产品,激发教育受众的学习欲望和需求。在教育受众燃起学习兴趣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有助于个人发展和完善的教育产品是关键,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分别在“天网”和“地网”中架设网络客服导购和地面产品导购及统一的电子或纸质产品目录指南,为教育受众提供专业化导购服务,让受众了解并挑选适合自己的、满意的教育产品。
  3. 以应用为核心,组建教学团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教育受众应用教育产品的过程就是使用和接受学习支持服务的过程,学习支持服务是否完善、高效和到位,将直接影响数字化教育的质量。广州数字化学习港为教育受众提供的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包括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过程设计与管理,配备专业的教师辅导团队应用在线交流、网络视频、电子白板等辅导教学工具进行互动交流和疑难解惑,配备在线客服人员提供远程接待服务等,在教育超市中配备专业接待人员现场处理受众的所有学习问题,以保障教育受众无论是在线上或是线下都能第一时间获得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
  4. 以认证为手段,建立学分机制,提供学分立交服务
  终身教育的推行,除了通过提供多样化教育产品和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激发教育受众的学习兴趣外,还需要一种长效服务机制,例如个人学习银行制度,通过对个人终身教育学分的积累、认证,必要时提供给受众有益于其个人职业或自我学习价值的认定。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基于综合门户运营管理平台为教育受众提供了个人终身教育学分认定、积累、兑换的学分银行服务,并打通已建设的各类教育项目之间的学分壁垒,践行学分立交,例如在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项目中,可以按照学分兑换规则,实现数字化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课程学分的双向替换。[9]
  (四)以“品牌化”的策略营造“人人皆学”的社会氛围
  优质教育的发展通常经过三个阶段:标准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品牌化是教育发展成熟的标志。广州数字化学习港致力于将自身打造为区域范围内教育产品最丰富、教育服务最全面、教育平台最先进的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品牌形象,通过紧抓品牌质量、突出品牌特色、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成为人人熟知、人人可用的区域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大平台,营造社会范围内“人人皆学”的良好学习氛围,让终身学习成为一种文化。
  1. 以高质量打造品牌内涵
  数字化终身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外独特的教育消费商品,要树立自身品牌,成为教育受众首选、认可的教育品牌,首要条件就是具备高度的品牌内涵。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打造自身品牌内涵主要从建设高质量教育产品入手,在资源、项目建设方面,以高门槛高标准作为资源、项目引进、改造和建设的基本准则,合作建设伙伴必须是国内知名院校或经过市场检验获得教育受众普遍认可的教育培训机构。
  2. 以最特色打造品牌形象
  特色是数字化终身教育树立自身品牌形象的法宝。广州数字化学习港通过建设满足区域人才培养的特色数字化教育资源、打造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品牌旗下特色教育项目、统一教育产品LOGO和数字化教育超市VI设计等手段,将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所有教育产品和服务,以特色、统一的形象呈现在教育受众面前。
  3. 以广应用促进品牌推广
  优质教育产品需要通过教育受众的广泛应用和检验,在口口相传中不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形成有口皆碑的品牌效应,实现更广覆盖面的应用和推广。广州数字化学习港通过在不同教育领域中选取特定教育受众群体开展示范性的品牌应用推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教育产品,打造各教育领域的拳头教育项目和产品,在社会中形成一定的品牌口碑和价值,取得大众认可度,为今后大规模的复制和应用打下基础。
  三、“广州数字化学习港”
  发展模式实施成效
  近年来,“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先后在政府行业继续教育、职业能力提升、高等学历教育、中小学校外教育和生活能力培训等教育领域开拓创新数字化终身教育应用,引领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
  在行业继续教育领域,致力于为区域范围内公职人员的终身学习和行业继续教育提供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率先开展了面向6万公务员、12万中小学教师、150万专业技术人员、533万企业职工的数字化继续教育,并以此为核心带动旅游从业人员、普法人员、工会干部、部队官兵等各类人群的数字化教育,营造了“精英引领、辐射大众”的终身学习氛围。
  在职业能力教育领域,整合行业资源、汇聚行业专家,紧扣产业经济发展需求,打造进阶式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共建设了4大行业、6大类别、100多个热门工种的数字化教育项目,构建了网络环境下高技能人才职业导向式培训和鉴定一体化模式,促成企业建立数字化企业大学。构建了“统一平台、统一教学内容、统一评价标准”的网络高速通道,以学分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双向认证。面向行业可持续发展和学习者职业发展需求,建设了广东职业教育网络学院。
  在中小学校外教育领域,以数字化教育应用为手段,融合学校、社区、家庭,为中小学生创造更多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促进中小学生教育成效的提升,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发展。
  一是通过向学校提供“教育云服务”,助力学校建立校园文化、开展素质教育、推广家校互动,实现学校教育延伸至家庭;二是构建全国唯一中小学生专用宽带——“广州教育宽带”,为中小学生家庭营造健康的数字化学习网络环境,帮助家长管理子女健康上网在家轻松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三是打造优质“教育项目”进家庭、进社区。建设了中小学象棋网络学院、小学语文作文同步辅导网络学院、小学数学能力提升培训网络学院、小学英语综合能力培训网络学院等系列中小学数字化教育项目。   在高等学历教育领域,携手名牌高校网院、企业及电信运营商等,共建“高教通”教育云服务平台,开设全新的远程学历专业。面向社会人群学历教育提升需求,立足电大开放教育,创新远程教学模式,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学习终端设备,探索实践高等学历教育移动学习新模式,为社会在职人群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学历教育进阶机会。
  按照《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把广州建设成为学习型城市的目标以及《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将继续努力发挥其重要支撑作用,积极先行先试,探索解决建设过程中亟待破解的难题,总结“广州数字化学习港”的建设经验,提升开放大学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为开放大学的未来发展开拓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韩振峰. 发达国家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方法与措施[J]. 成人教育,2004,(10):73-75.
  [2] 肖爱,蒋成凤. 美国凤凰城大学的运营状况、成功经验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08,(12):32-35.
  [3] 黄丹青. 英国产业大学的发展及其特色[J]. 中国电化教育,2001,(8):55-57.
  [4] “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组第三课题组. 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J]. 中国远程教育,2008,(9):11-16.
  [5] 严冰.发展社会化公共支持服务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平台——广播电视大学的功能拓展与探索空间[J]. 中国远程教育,2010,(1):15-20.
  [6] 谢巍. 多元交互支持下的数字化学习港理论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 2011,(3):21-25.
  [7] 郝丹,冯琳. 数字化学习港:创新与挑战[J]. 中国远程教育,2008,(4):10-21.
  [8] 张晓华. 广州电大服务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创新探索[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5.
  [9] 曾海,熊姿. 数字化继续教育“类电子商务”运行模式探究[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14—17.
  责任编辑 池 塘
其他文献
灵动流畅的车身轮廓实现了优雅气韵与气动效率的有机平衡,而修长、轻盈的车顶轮廓线散发出澎湃磅礴的性能气息。前翼子板上的“Hybrid”徽章揭示了这款车型的尊贵身份,宣示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动系统,而21英寸轮毂设计则带来令人惊艳的视觉冲击力。飞驰插电混动版搭载2.9升双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和功率强大的100千瓦电机,可在开阔道路上提供澎湃动力,同时还能提供纯电动驾驶。即使不启动汽油发动机,也能实现
摘 要:曹文轩,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作品数量颇丰,他在2016年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喜爱。曹文轩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同于一般的儿童文学作家,更注重表达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怀,以平淡的语言,深邃的意象,独特的句式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从内在的人性、人情、尊严与理想的角度去扶助儿童心灵的成长。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  关键词:曹文轩;儿
摘 要:香港喜剧电影作为香港最具本土特色的类型电影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百多年来,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独特的文化传承,推动着香港喜剧电影的发展。在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之后,巅峰时期的香港喜剧电影造就了昔日的“东方好莱坞”。如今的香港电影虽已辉煌不再,但新时期里,以周星驰为代表的香港影人依旧在为复兴香港喜剧电影而进行着改良与发展。  关键词:历史变迁;香港;喜剧电影;周星驰  [中图分类号
Working at the post office, Im used to dealing with a moody public. So when one irate customer stormed my desk, I responded in my calmest voice, “Whats the trouble?” “I went out this morning,” she beg
摘 要:纵观2015年上映的多部高票房影片,其中对于主题曲及其插曲的应用多是内地或者港台经典歌曲,这些在若干年前红极一时的歌曲为整部影片增色不少,同时也掀起了新一轮的金曲怀旧热潮。其中,以《夏洛特烦恼》、《港囧》在这方面的表达上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点。  关键词:电影插曲;电影艺术;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2 
3.0TFSIV6發动机 8速Tiptronic手自一体变速箱高性能动力总成;  同级最高规格悬架结构;  同级唯一带有纯机械中央差速器的奥迪quattro?全时四驱;  同级唯一RS同款运动差速器;  同级唯一RS同款动态转向系统;  高性能制动系统;  同级最丰富驾驶模式选择。
在2019春夏系列的T台上我们看到各式精致的西装以及优雅轮廓的剪裁,但在被街头潮流占领主流的过去一段时日中,我们也尝到了“穿着舒适”的滋味。放眼本季秀场上各式各样的优雅剪裁,“穿得舒适”与“穿得优雅”终于能被我们同时兼顾。  不少品牌在T台上延续着各自视为最经典的西装轮廓,70年代的宽松感占据主流,也有一部分品牌借鉴了上世纪20年代的优雅风潮,将西装轮廓调整宽松的同时搭配上亮眼的色彩,比如白色、鹅
当眼中射入一道光芒时,我们在纸上抹上一道橙;当眼前飘落一片树叶,我们在墙上勾出一条绿;当眼里闯进一只兔子,我们在地上描上一抹白。我们表达眼中世界的方式,就是用手中的画笔,绘出心中想象的样子。  绘出人生,绘出自我。手绘社每月还有定期的绘画主题,如果你喜欢画画,那么就赶紧加入我们的队伍吧!  绘到未来·手绘社  洛艺嘉姐姐(大家在“看世界”栏目中经常读到她的文章)的亲笔签名书哦,想要吗?那就赶快来参
摘 要:在众多影视版《红楼梦》中我们发现林黛玉服饰的设计师们大都尊重原著,以写实性设计理念力求还原小说中的服饰描写,来体现林黛玉清逸脱俗的气质和遗世独立的风格。本文以87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服饰为研究对象,通过列举林黛玉服饰在剧中“写实性”的表现来探究设计师对“写实性”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服饰;林黛玉;写实  作者简介:李楠楠(1994-),女,河北沧州人,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0-01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自问世以来,对许多作家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张爱玲、林语堂等名家都是忠实的“红迷”,其作品也多有或显性或隐性的对《红楼梦》的模仿借鉴。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更是被誉为“现代版《红楼梦》”,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叙事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都明显带有《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