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政新闻对舆论引导与社会生活影响重大,却因政治性、专业性,始终存在传播效果欠佳的桎梏。本文以两会报道为例,阐述了将“故事化叙述”应用于时政新闻报道的具体方法,从新闻真实出发,以软内涵、大共情、远动向、新形式入手解读新闻故事;以使受众与媒体话语结构、政治语言与平民语言、媒体解读与受众体验的交融为目的创作时政新闻故事,再加以叙事技巧的润色,使时政新闻的中国声音更具关注度与影响力。
关键词:时政新闻;故事化叙述;传播效果;解读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3-0154-02
一、诉——时政报道之难
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在日常信息传播中扮演着议程设置和意见领袖的重要角色,但其因政治性、专业性,往往难以达到使百姓与政策解读零距离的预期传播效果。因而,为进一步用新闻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以积极落实习总书记在谈意识形态工作讲话中新闻舆论的指向标作用,时政新闻报道的软化手法已成为新闻专业致力于革新与完善的话题。面临当下媒体融合形态的迅猛发展,我国记者在时政新闻领域的报道已取得了一部分突破性进展,却仍在摸索中不断发掘着冲破时政报道桎梏的路径。
将时政新闻进行新媒体语境的“故事化叙述”,是提升时政新闻传播效果的必要手段。刻板、生硬的“宣传”意义的报道对于新媒体时代的受众而言,吸引力甚微。新型媒介语境下,受众使用新媒体接受新闻信息频率极高,海量的信息洪流极大程度地充斥着受众的信息渠道。因而必须通过更有效的方式,从传播手法、内涵、形态等方面将故事化贯穿时政新闻,使报道完成从“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的转移。解读软内涵以增强时政新闻的可读性,贴近读者日常阅读与生活习惯;解读大共情以激发受众共鸣,塑造真切讲述人民自身生活的时政故事;解读远动向以洞察时政影响,揭示于受众生活之长远、切实裨益;解以新形式而突破常规报道,借触发点唤起受众阅读新闻文本之兴趣。
二、析——时政新闻之桎梏
以作为我国年度盛事的两会为例,近年来人民网、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记者争相发力,已付诸诸多新实践,以新可视化形式、新媒介技术拓宽着两会中国故事的叙述路径,得到了受众的广泛认可。但也不可避免地映射出其他一些传统媒体于时政报道的通病,不少媒体解读两会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报道内容单调。报道流于形式、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未深入挖掘和解读时政新闻的价值,空泛的刻板形象令读者敬而远之。
2.报道思维僵化。模式化的时政新闻思维使得报道文字公式化,报道倾向依赖传统媒体传播,应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融合形态报道的思维多数比较淡薄或未成系统气候。
3.报道角度不接地气。把会议内容作为考量报道内容的首要,却忽略新闻本质的解读。当下信息冗杂的时代若不能精确解读报道精髓,不能以发掘新闻于群众的价值作为诉求,便难以贴近群众、激发共鸣。因此,在新媒体崛起的大环境下,“故事化叙述”方式将凸显优势。新闻从业者既是事实的提供者,更是故事的讲述者。在“故事化叙述”中,传统作为“事学”的新闻转化为“人学”,将使报道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从而易于传播、更收功效[1]。
三、破——以两会报道为例探时政新闻故事化的路径创新
当下新闻报道沿革正处于新媒介文化滋养之中。媒介融合不是一个预期的定态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进程。意见多元化的舆论场中,记者的写作视角与模式必须深化内容意涵,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以内容为王,以权威性解读为本,以深度的新闻故事吸引受众,使受众与报道产生共鸣与互动[2]。
1.以软内涵解硬新闻。新闻是“事学”,但新闻故事是“人学”。从“人民”视角进行故事化叙述,意味着记者需从时政新闻中发现人物、发掘人性,将时政与日常生活相联系,重点在于让受众了解新闻背后与自身生活之关联,明晰应对政策变化的生活方式之改善,不仅在于传达政策,更应是人民的服务向导。通过对与会人员深度访谈,挖掘选题并进行人物特稿故事创作。新闻观点来自群众,则更贴近生活实际、贴近日常[5]。
出色的时政故事既要在有限文字的篇章中呈现出对政策解释加工与刻画的创造性,更需体现解析硬性政策中的人性诉求与软性内涵的深刻性。故事远比道理更具说服力,于读者而言,故事本身是铜,故事化的解读才是金。2017年的“两会”报道中,新华社全媒体报道平台创作的《习近平关心的这六件小事》动漫MV,3月8日一经推出,便在网络上形成爆款传播,网民转载热度高涨。整个短视频将养老院服务质量、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等与人民生活质量相关的重点政策进行了政治语言的解译。从受众意识出发,将刻板的政策言语解读成民间话语,一胜在用视频呈现故事,突破时政新闻传达说教模式;二妙于准确把握度量的深刻措辞,转译恰如其分。“房子有厨房但也别用来炒,制度要从百姓需求出发……”等等故事化的呈现与解读,文风虽软却非嬉笑评说,胜过硬陈词;故事虽软而内涵深刻,本是硬性宣传却产生了刷屏的魔弹效果[7]。
2.以大共情解小事件。时政故事的解读需以满足受众的合理需求为出发点。以共情挖掘读者内心,以故事化叙述构建报道情节,以小切口唤醒受众共同情感,从而达成官方语系框架与百姓语系框架之间的融合,利用人性视角创新报道语态,促成民间与官方舆论场意见的共识。两会报道的职责取其表意是政策宣传,究其根本则是使新闻故事文本完成议程设置向议程融合的演变,从而提升受众对于政策认知的使用与满足,平民情怀与人民关怀是构建故事的深度归宿。时政需要人情味的熏染,通过人物的介入、场景的切入、创意个性的表达,颠覆两会报道红毯圆桌的刻板印象,原本严肃的政治故事也可以大开受众胃口[4]。
2017年两会报道中,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烹饪”了一道名为“看!有人把十三五画下来了”的H5大餐,以受众自身沉浸式体验新闻为切口,以新媒体故事化形式解读呈现,该报道特点鲜明:(1)新闻起因情节化:以“小时候你们常说生活会越来越好”起笔,充当故事的激勵事件,构建了后续对两会实质议题深化报道的铺垫,激发读者进一步挖掘新闻事件深层导因的兴趣。(2)新闻经过动态化:谋篇布局中,巧用变化属性,“那时”“现在”的鲜明反差,读者视角矛盾的发酵与转折,突破传统文案平铺直叙的枯燥窠臼,另一方面直击受众情感诉求,用亲情做触发点,构成新闻故事的动态变化。(3)新闻结果转变化。从故事设计角度而言,其价值负荷走向反面的二元特质可增添故事价值。而此H5结尾引出的十三五草案内容,则诠释了故事过渡至价值层面的转变,使政策内容与读者情绪高度契合,相关度大增。上述故事化不不仅仅增添了融媒体报道形式的可能性,还可用于设计传统时政新闻文本,《人民日报》报纸要闻版《书话两会》新栏目同样以章回体的风格、故事化的叙述方式、演说评书的语境和平民化的文风,风趣地赋予了新闻报道韵律般的节奏和语言美感。欧文·戈夫曼曾对人们自身内化的框架进行过阐述,如此场景化的传播体验、生活化话语形态、交互性极强的对话模式,便促成了记者构建故事与受众阅读感知的语境与情感融合,可读可写,有声有色,小事件解大共情推助了传播内容的有效性[5]。 3.以新动向解老报道。两会的中国故事年年上演,老报道的新动向必为新闻写作的风向标,必须用故事吸引受众,以深度解读新闻。一要完成故事解读的创新:全媒体时代的官方与民间舆论场充分交融,人人手握麦克风的权利,要求主流媒体必须重视报道内容的创新,打造独家深度解读,以独特视角突出信息,树立权威性。对比旧内容,强调新动向,以满足受众需求为目标,实现报道内容亲民化、个性化。二要完成故事报道形式的创新:不可否认,新媒体终端已成为包括时政新闻在内的所有新闻的传播主阵地。
2017年全国“两会”可谓主流媒体的“网红元年”,主流媒体的融媒体平台如《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新华社全媒体平台等争相創新。新旧媒体融合、诸多线路联合,传播渠道之广泛,报道形式之多样,使时政新闻真正“活”了起来。相对于传统媒体的静态化接收方式,新媒体打破了传统新闻在距离和空间上的局限,拓展了时政新闻报道的广度、深度和维度。光明网的图解新闻、央广网、新华网等相继推出的短视频MV及以《傅莹邀请你加入群聊》为代表的H5交互作品,无论是图解、rap、短视频、H5等年轻态呈现方式的热点传播,或是媒体在APP、微信、微博、贴吧等平台上放大社会舆论空间效应的互动,还是使用VR、AI、无人机等最新技术的报道,都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全景式密集释放时政新闻,以提高时政声音的到达率,形成更强的宣传合力,其本质都是在受众与主流媒体共同营造的新型话语结构下谋求全新的媒体发展空间[6]。
由此,技术革新影射着各大媒体的内在诉求,新闻故事化已成为常态。然而,技术并非实质,却应是时政新闻的生命力重构与融合发展的一个具体显像。
四、结 语
时政新闻采用故事化叙述的方法,丰富了新闻叙事路径,可读的故事文本与形式又促使了媒介融合的进程。受众与媒体话语结构的交融,政治语言与平民语言的交融,媒体解读与受众体验的交融,进而实现了预期的舆论传播效果。作为新闻工作者,需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和正确的价值导向,明晰故事化叙述的写作方式和报道角度,使时政新闻在原本的严肃性、故事的生动性与人民性之中,达到不逾越新闻事实、又不乏味的平衡点。新新媒介的信息场正如保罗·莱文森所期望,在向着人性化演进。中国故事的声音,也正与平民受众愈来愈近。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麦基.故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
[2] 高钢.新闻采访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 左颖.让"两会"新闻报道更出彩[J].新闻与写作,2014(02):83-85.
[4] 杨华娟.故事化:新闻报道新取向[J].军事记者,2004(11):34-35.
[5] 丁伟跃,张临山,冷雪.用"小切口"讲好"大故事"--从《别了,白家庄矿》看宏大主题的新闻叙事技巧[J].新闻战线,2017(21):43-44.
[6] 岳琳.论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以两会新闻报道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0(18):14-15.
[7] “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传播效果的观点.指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
[责任编辑:传馨]
关键词:时政新闻;故事化叙述;传播效果;解读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3-0154-02
一、诉——时政报道之难
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在日常信息传播中扮演着议程设置和意见领袖的重要角色,但其因政治性、专业性,往往难以达到使百姓与政策解读零距离的预期传播效果。因而,为进一步用新闻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以积极落实习总书记在谈意识形态工作讲话中新闻舆论的指向标作用,时政新闻报道的软化手法已成为新闻专业致力于革新与完善的话题。面临当下媒体融合形态的迅猛发展,我国记者在时政新闻领域的报道已取得了一部分突破性进展,却仍在摸索中不断发掘着冲破时政报道桎梏的路径。
将时政新闻进行新媒体语境的“故事化叙述”,是提升时政新闻传播效果的必要手段。刻板、生硬的“宣传”意义的报道对于新媒体时代的受众而言,吸引力甚微。新型媒介语境下,受众使用新媒体接受新闻信息频率极高,海量的信息洪流极大程度地充斥着受众的信息渠道。因而必须通过更有效的方式,从传播手法、内涵、形态等方面将故事化贯穿时政新闻,使报道完成从“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的转移。解读软内涵以增强时政新闻的可读性,贴近读者日常阅读与生活习惯;解读大共情以激发受众共鸣,塑造真切讲述人民自身生活的时政故事;解读远动向以洞察时政影响,揭示于受众生活之长远、切实裨益;解以新形式而突破常规报道,借触发点唤起受众阅读新闻文本之兴趣。
二、析——时政新闻之桎梏
以作为我国年度盛事的两会为例,近年来人民网、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记者争相发力,已付诸诸多新实践,以新可视化形式、新媒介技术拓宽着两会中国故事的叙述路径,得到了受众的广泛认可。但也不可避免地映射出其他一些传统媒体于时政报道的通病,不少媒体解读两会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报道内容单调。报道流于形式、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未深入挖掘和解读时政新闻的价值,空泛的刻板形象令读者敬而远之。
2.报道思维僵化。模式化的时政新闻思维使得报道文字公式化,报道倾向依赖传统媒体传播,应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融合形态报道的思维多数比较淡薄或未成系统气候。
3.报道角度不接地气。把会议内容作为考量报道内容的首要,却忽略新闻本质的解读。当下信息冗杂的时代若不能精确解读报道精髓,不能以发掘新闻于群众的价值作为诉求,便难以贴近群众、激发共鸣。因此,在新媒体崛起的大环境下,“故事化叙述”方式将凸显优势。新闻从业者既是事实的提供者,更是故事的讲述者。在“故事化叙述”中,传统作为“事学”的新闻转化为“人学”,将使报道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从而易于传播、更收功效[1]。
三、破——以两会报道为例探时政新闻故事化的路径创新
当下新闻报道沿革正处于新媒介文化滋养之中。媒介融合不是一个预期的定态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进程。意见多元化的舆论场中,记者的写作视角与模式必须深化内容意涵,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以内容为王,以权威性解读为本,以深度的新闻故事吸引受众,使受众与报道产生共鸣与互动[2]。
1.以软内涵解硬新闻。新闻是“事学”,但新闻故事是“人学”。从“人民”视角进行故事化叙述,意味着记者需从时政新闻中发现人物、发掘人性,将时政与日常生活相联系,重点在于让受众了解新闻背后与自身生活之关联,明晰应对政策变化的生活方式之改善,不仅在于传达政策,更应是人民的服务向导。通过对与会人员深度访谈,挖掘选题并进行人物特稿故事创作。新闻观点来自群众,则更贴近生活实际、贴近日常[5]。
出色的时政故事既要在有限文字的篇章中呈现出对政策解释加工与刻画的创造性,更需体现解析硬性政策中的人性诉求与软性内涵的深刻性。故事远比道理更具说服力,于读者而言,故事本身是铜,故事化的解读才是金。2017年的“两会”报道中,新华社全媒体报道平台创作的《习近平关心的这六件小事》动漫MV,3月8日一经推出,便在网络上形成爆款传播,网民转载热度高涨。整个短视频将养老院服务质量、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等与人民生活质量相关的重点政策进行了政治语言的解译。从受众意识出发,将刻板的政策言语解读成民间话语,一胜在用视频呈现故事,突破时政新闻传达说教模式;二妙于准确把握度量的深刻措辞,转译恰如其分。“房子有厨房但也别用来炒,制度要从百姓需求出发……”等等故事化的呈现与解读,文风虽软却非嬉笑评说,胜过硬陈词;故事虽软而内涵深刻,本是硬性宣传却产生了刷屏的魔弹效果[7]。
2.以大共情解小事件。时政故事的解读需以满足受众的合理需求为出发点。以共情挖掘读者内心,以故事化叙述构建报道情节,以小切口唤醒受众共同情感,从而达成官方语系框架与百姓语系框架之间的融合,利用人性视角创新报道语态,促成民间与官方舆论场意见的共识。两会报道的职责取其表意是政策宣传,究其根本则是使新闻故事文本完成议程设置向议程融合的演变,从而提升受众对于政策认知的使用与满足,平民情怀与人民关怀是构建故事的深度归宿。时政需要人情味的熏染,通过人物的介入、场景的切入、创意个性的表达,颠覆两会报道红毯圆桌的刻板印象,原本严肃的政治故事也可以大开受众胃口[4]。
2017年两会报道中,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烹饪”了一道名为“看!有人把十三五画下来了”的H5大餐,以受众自身沉浸式体验新闻为切口,以新媒体故事化形式解读呈现,该报道特点鲜明:(1)新闻起因情节化:以“小时候你们常说生活会越来越好”起笔,充当故事的激勵事件,构建了后续对两会实质议题深化报道的铺垫,激发读者进一步挖掘新闻事件深层导因的兴趣。(2)新闻经过动态化:谋篇布局中,巧用变化属性,“那时”“现在”的鲜明反差,读者视角矛盾的发酵与转折,突破传统文案平铺直叙的枯燥窠臼,另一方面直击受众情感诉求,用亲情做触发点,构成新闻故事的动态变化。(3)新闻结果转变化。从故事设计角度而言,其价值负荷走向反面的二元特质可增添故事价值。而此H5结尾引出的十三五草案内容,则诠释了故事过渡至价值层面的转变,使政策内容与读者情绪高度契合,相关度大增。上述故事化不不仅仅增添了融媒体报道形式的可能性,还可用于设计传统时政新闻文本,《人民日报》报纸要闻版《书话两会》新栏目同样以章回体的风格、故事化的叙述方式、演说评书的语境和平民化的文风,风趣地赋予了新闻报道韵律般的节奏和语言美感。欧文·戈夫曼曾对人们自身内化的框架进行过阐述,如此场景化的传播体验、生活化话语形态、交互性极强的对话模式,便促成了记者构建故事与受众阅读感知的语境与情感融合,可读可写,有声有色,小事件解大共情推助了传播内容的有效性[5]。 3.以新动向解老报道。两会的中国故事年年上演,老报道的新动向必为新闻写作的风向标,必须用故事吸引受众,以深度解读新闻。一要完成故事解读的创新:全媒体时代的官方与民间舆论场充分交融,人人手握麦克风的权利,要求主流媒体必须重视报道内容的创新,打造独家深度解读,以独特视角突出信息,树立权威性。对比旧内容,强调新动向,以满足受众需求为目标,实现报道内容亲民化、个性化。二要完成故事报道形式的创新:不可否认,新媒体终端已成为包括时政新闻在内的所有新闻的传播主阵地。
2017年全国“两会”可谓主流媒体的“网红元年”,主流媒体的融媒体平台如《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新华社全媒体平台等争相創新。新旧媒体融合、诸多线路联合,传播渠道之广泛,报道形式之多样,使时政新闻真正“活”了起来。相对于传统媒体的静态化接收方式,新媒体打破了传统新闻在距离和空间上的局限,拓展了时政新闻报道的广度、深度和维度。光明网的图解新闻、央广网、新华网等相继推出的短视频MV及以《傅莹邀请你加入群聊》为代表的H5交互作品,无论是图解、rap、短视频、H5等年轻态呈现方式的热点传播,或是媒体在APP、微信、微博、贴吧等平台上放大社会舆论空间效应的互动,还是使用VR、AI、无人机等最新技术的报道,都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全景式密集释放时政新闻,以提高时政声音的到达率,形成更强的宣传合力,其本质都是在受众与主流媒体共同营造的新型话语结构下谋求全新的媒体发展空间[6]。
由此,技术革新影射着各大媒体的内在诉求,新闻故事化已成为常态。然而,技术并非实质,却应是时政新闻的生命力重构与融合发展的一个具体显像。
四、结 语
时政新闻采用故事化叙述的方法,丰富了新闻叙事路径,可读的故事文本与形式又促使了媒介融合的进程。受众与媒体话语结构的交融,政治语言与平民语言的交融,媒体解读与受众体验的交融,进而实现了预期的舆论传播效果。作为新闻工作者,需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和正确的价值导向,明晰故事化叙述的写作方式和报道角度,使时政新闻在原本的严肃性、故事的生动性与人民性之中,达到不逾越新闻事实、又不乏味的平衡点。新新媒介的信息场正如保罗·莱文森所期望,在向着人性化演进。中国故事的声音,也正与平民受众愈来愈近。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麦基.故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
[2] 高钢.新闻采访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 左颖.让"两会"新闻报道更出彩[J].新闻与写作,2014(02):83-85.
[4] 杨华娟.故事化:新闻报道新取向[J].军事记者,2004(11):34-35.
[5] 丁伟跃,张临山,冷雪.用"小切口"讲好"大故事"--从《别了,白家庄矿》看宏大主题的新闻叙事技巧[J].新闻战线,2017(21):43-44.
[6] 岳琳.论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以两会新闻报道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0(18):14-15.
[7] “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传播效果的观点.指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