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队”一道亮丽的风景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年,我带小学一年级,刚刚送走毕业班,面对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对我真是不小的挑战。一年级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他们带着好奇、揣著憧憬在懵懵懂懂中认识学校日常行为规范,在手忙脚乱中接触各种习惯,在跌跌撞撞中应对一切。
  刚开学,路队问题就摆在了面前,沉甸甸、实实在在的。看着几十个孩子的小脑袋,听着他们叽叽喳喳的、自由自在的话语,作为老师没有头不大的。放学路队是个大问题,不仅要展示给等待在门口的家长看,我们学校的每一位师生也在关注着。所以必须尽快解决。为了使他们开开心心上学来,安安全全回家去,我耐心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良好的路队排队习惯
  正式上课后,我全天跟进,开学那几天那叫一个累啊,嗓子快冒烟了,我一个劲儿地喝水也不行。后来用上了扩音器,才逐渐适应下来。然而路队行进时还是成不了形,前边几排的学生还可以,后边几排的都看不出队形了。我让学生分成男女生两队,在教室里座位空缺处站成两行,按高矮顺序排,效果终于好了一些。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同样适用指导学生站队。我们学校有南、北两个大门, 决定了体育课和放学需要两套队伍。初为小学生的他们年龄小,举一反三能力差, 开学第一天上午我抽一节课练习排队。他们对数字不陌生,我因势利导在数字上找窍门,分三步走:第一,路队命名。先按南、北门分成两部分,再从高到矮站好两路纵队,要求他们牢记队号,寻找前后同学主要特征,记住名字;第二,学生编号。纵队第一名是1 号,往下依次排列,首先明确自己是几号,同时可帮别人记住位置,边报数字边手牵手高高举起,真正体验互相帮助的快乐;第三,强化训练。当他们记住位置后,规定时间,加大难度,反复练习,加深位置印象。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错, 他们能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在队列中的位置,站好队。
  即使这样,当天站得快,找得准,看似没有问题,第二天新的状况依然层出不穷。总有几个小糊涂,漠视老师的心血, 哪怕嗓子冒烟、怒目圆瞪,他们依旧无动于衷,随心情而站。个别指导有了用武之地,需从一点一滴重新温习。一周后,小糊涂们终于找到感觉。
  体育课和升旗一般是四路纵队。有了放学路队基础和放学路队的强化,小精灵们聪明多了,稍加调整,集会路队他们也能很好地把握了。两周的实地演习,号令响起,他们会迅速排好队。
  会站未必会走,是一年级路队的真实写照。门口前拥后挤、拐角搂搂抱抱屡见不鲜,路队走走停停、打打闹闹、说说笑笑见怪不怪。为突破路队难点,我让孩子们记住路队口诀,“不说一句话,走成一条线”,简简单单一句话,孩子们就知道如何走路队了。行进中,提醒他们“行走时,要轻松,注意抬头和挺胸,双脚平稳向前走,手要协调来摆动。”朗朗的儿歌声合着整齐的步伐,悠扬地飘在空中,路队走得又快又好。
  路队是学生风采、班级风貌的体现,也是学校文明形象的一个窗口。路队管理关系到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和学生的安全。因此,班主任老师应提高对路队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管理,提高路队管理的质量。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的不断推进,教育工作者将面临新的挑战。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只有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精神,才能达成新课程的目标,2006年的工作主要是围绕新课程而进行。通过相关课题的展开,促进了教师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反思,并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人具有创造的潜能,但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主要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在我
期刊
摘要:数学活动课程,是指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以数学学科内容为教学的基本依据,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究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课程形态。   关键字:高中;数学;活动;课程;实践   数学活动课程是一种融合课程,它既可以以学科课程为基础融入大量活动,也可以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融入学科内容。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对教
期刊
语文教学是我国的母语教学,体现出了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学生的生活中、一生中都在不断的学语文、用语文。因此,教师要科学地创设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环境,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使语文课堂充满魅力,促使学生充满信心,富有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力争使每一位孩子都喜欢语文,都能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如何让语文课堂有魅力,我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品读——让语文课散发语言魅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新月
期刊
打造高效课堂是当今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都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物理教学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
期刊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即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合理的进行整合,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就是以数学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教师把它作为获取知识的工具,
期刊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但如果工作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成人化,就会影响实效性。为此,必须在坚持育人为本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实际,以小微活动为载体,从小、微、实入手实施微德育,坚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主线,真正落实小学生核心素养,从而贴近了学生成长的地平线,实现了德育教育与学生生活的对接,取得了阶段性效果。  一、小处入手,持之以恒抓好养成教育  小学生德育的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
期刊
学校是一个文化场所,它不是生产螺丝钉,不是生产半导体晶片,学校是和人打交道的,是思想和思想的交流,是情感和情感的沟通,是生命和生命的对话。正因为如此,学校是文化创生之地,是精神传承之所,是生命滋养之根。学校的文化,学校的精神不是印在纸上、写在墙上,更多的是流荡于学校的空气之中,在师生的口耳相传中。教育学者肖川说:“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应该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
期刊
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基于问题上的“想”就俗称思维,它表面上看很神秘,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把无形的思维转化成有形的方式,在小学科学实验探究中往往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具体体现。在科学实验探究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比实验的操作和观察过程更重要。但是,很多科学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些教师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动手实验,为
期刊
时间匆匆而过,回首过去的三年,首次接触班主任角色的我,从当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再到后来的“衣带渐宽中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细品其中的酸痛甜苦辣,沉淀在内心深处的是收获的滋味:三年的班主任让我越来越懂得了:如何做一位让家长们放心的班主任,那就是:捧着一颗爱心,用心沟通。唯有如此,才能经得起岁月的洗礼。每一节课,每一次班会、每一次家长会,都是心与心的交融。正是这份共情,才有了
期刊
一个班,四十多个人,一个英语教师,在这种比例悬殊的情况下,想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英语课堂带来的快乐好像是不切实际的。课堂中,学生应体会到英语游戏的快乐体验,也应享受到积极参与后的成就感。但很多情况下却事与愿违,只有少数学生参与了課堂任务的有效交流,大多数学生只是旁观者。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起初,我尝试用同桌练习的方式(Pair work)让学生在口语练习中同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