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的前身,是马相伯于1902年创办的震旦学院。震旦开学一年多之后,因法国教会势力干预学校教务,篡夺校政,以于右任为首的绝大部分同学愤然退学。1905年,他们重新拥戴马相伯创立了复旦公学,校名“复旦”便是于右任所取,表示不忘“震旦”之旧,更含复兴中华的意义。
“复旦”二字出自《尚书大传》中的一篇《虞夏传》。《尚书大传》的作者是公元前二世纪的大学者伏生,秦汉之际,六经中的《尚书》正是通过他的口头传授得以传承。《虞夏传》记载,舜将禅让给禹时,“卿云聚,俊乂集,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复旦”二字便出于舜所唱的《卿云歌》。所谓卿云是一种祥瑞,《史记·天官书》记载:“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喜气也。”
糺同纠,糺缦缦形容卿云纡徐曲折之状。“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为“明明相代”,日月光辉长久照耀,象征舜禹禅让将给天下带来无穷光明与福祗。《卿云歌》因为出自传说中的圣贤之口,具有感召国民的巨大力量;而且舜以庶人登帝位,又禅让给禹,足以为平民政治的楷模,与清末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时代背景颇为吻合。所以,民国二年教育部征集国歌,众议员汪荣宝便将《卿云歌》稍加损益,提交部议,得到吴敬恒等名流的赞同,起到了临时国歌的作用,1921年更被指定为正式国歌。这样一来,校名与孙中山先生建立的中华民国国歌同出一源,复旦与近代中国反帝、反专制的主旋律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复旦的诞生,是由于反抗宗教的强迫,追求学术独立与思想自由。复旦命名的初衷,是为了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复旦”二字高尚优美,意旨宏远,足以感发复旦人的爱国情怀。校名有典,又不失时代意义,其内涵和外延为复旦精神作了最好的注脚。
清华大学
因为该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清华园”,所以就以园名作为大学名了。清华园之名乃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原址为康熙年间所修的熙春园的一部分。在道光年间,原来的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部分,西边的园子起名为“迎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皇帝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清华园了。
现在清华园的工字厅后面的匾额为“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一副对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代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湛”为澄清之意。因此厅后面有水池,所以就用了上面的诗句题匾为“水木清华”。
1906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向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建议,用清朝政府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兴学和资助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出赞助中国教育的谘文,1908年5月25日由国会通过。
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为了开展派遣留美学生工作,清朝政府于1911年在北京开设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4年改名为“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同济”的校名不但深受师生和校友的热爱,并且因为其内含的文化意蕴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难能可贵的是,学校自创办以来,一直使用“同济”为校名,从来没有改变。同济,有“同舟共济”之意,比喻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其最早见于《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三国魏文钦《与郭淮书》亦记载:“然同舟共济,安危势同,非言饰所解,自公侯所明也。”然而同济是由德国人创办的,这些西洋人难道对中国的典籍和成语也非常熟悉和喜爱吗?他们为学校取名“同济”还有什么其他含义吗?让我们追溯到十九世纪后期。
十九世纪90年代,德皇威廉二世推行“世界政策”,向海外扩展殖民地,争霸世界。德国政府为扩大其在中国的势力,文化教育上迎合中国的要求,在中国办学,培养介绍德国文化,熟悉德国工业产品的人才,力争其科学技术在中国赢得声誉。
1893年,德国海军医生埃里希·宝隆(Erilch Paulun)来到上海,在德国总领事馆附近设立了诊所。起初,中国病人由于惧怕西医,不让宝隆诊病,他就进行宣传解释,使人们了解西医,相信西医,他的宣传词就是“茄门(German)医生呱呱叫”。
宝隆得到了德国驻沪总领事馆克纳佩(Knappa)的支持,通过中国绅商和德国公司、企业募捐到一笔款项。又获得上海道台衙门拨给的张家浜新马路(现上海凤阳路)旁一块地皮,于1900年正式办起了一家医院。由于医院是德国人所办,德国(Deutsch)的读音与中文“同济”很接近,而且宝隆希望中国百姓认可他的医术,希望与中国人和衷共济,因此把这所医院命名为“同济医院”, 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1917年,华人校董会接管校政,定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4年,北京政府教育部批准学校改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命名学校为“国立同济大学”。
暨南大学
“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远传播到五洲四海。暨南大学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为“宏教泽而系侨情”设学于六朝古都南京的暨南学堂,中国第一所国立华侨学府由此诞生。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9月合并于复旦、上海交大等大学。1958年在广州重建。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百年中,虽几经起伏,而弦歌不辍。
复旦大学的前身,是马相伯于1902年创办的震旦学院。震旦开学一年多之后,因法国教会势力干预学校教务,篡夺校政,以于右任为首的绝大部分同学愤然退学。1905年,他们重新拥戴马相伯创立了复旦公学,校名“复旦”便是于右任所取,表示不忘“震旦”之旧,更含复兴中华的意义。
“复旦”二字出自《尚书大传》中的一篇《虞夏传》。《尚书大传》的作者是公元前二世纪的大学者伏生,秦汉之际,六经中的《尚书》正是通过他的口头传授得以传承。《虞夏传》记载,舜将禅让给禹时,“卿云聚,俊乂集,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复旦”二字便出于舜所唱的《卿云歌》。所谓卿云是一种祥瑞,《史记·天官书》记载:“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喜气也。”
糺同纠,糺缦缦形容卿云纡徐曲折之状。“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为“明明相代”,日月光辉长久照耀,象征舜禹禅让将给天下带来无穷光明与福祗。《卿云歌》因为出自传说中的圣贤之口,具有感召国民的巨大力量;而且舜以庶人登帝位,又禅让给禹,足以为平民政治的楷模,与清末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时代背景颇为吻合。所以,民国二年教育部征集国歌,众议员汪荣宝便将《卿云歌》稍加损益,提交部议,得到吴敬恒等名流的赞同,起到了临时国歌的作用,1921年更被指定为正式国歌。这样一来,校名与孙中山先生建立的中华民国国歌同出一源,复旦与近代中国反帝、反专制的主旋律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复旦的诞生,是由于反抗宗教的强迫,追求学术独立与思想自由。复旦命名的初衷,是为了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复旦”二字高尚优美,意旨宏远,足以感发复旦人的爱国情怀。校名有典,又不失时代意义,其内涵和外延为复旦精神作了最好的注脚。
清华大学
因为该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清华园”,所以就以园名作为大学名了。清华园之名乃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原址为康熙年间所修的熙春园的一部分。在道光年间,原来的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部分,西边的园子起名为“迎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皇帝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清华园了。
现在清华园的工字厅后面的匾额为“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一副对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代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湛”为澄清之意。因此厅后面有水池,所以就用了上面的诗句题匾为“水木清华”。
1906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向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建议,用清朝政府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兴学和资助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出赞助中国教育的谘文,1908年5月25日由国会通过。
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为了开展派遣留美学生工作,清朝政府于1911年在北京开设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4年改名为“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同济”的校名不但深受师生和校友的热爱,并且因为其内含的文化意蕴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难能可贵的是,学校自创办以来,一直使用“同济”为校名,从来没有改变。同济,有“同舟共济”之意,比喻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其最早见于《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三国魏文钦《与郭淮书》亦记载:“然同舟共济,安危势同,非言饰所解,自公侯所明也。”然而同济是由德国人创办的,这些西洋人难道对中国的典籍和成语也非常熟悉和喜爱吗?他们为学校取名“同济”还有什么其他含义吗?让我们追溯到十九世纪后期。
十九世纪90年代,德皇威廉二世推行“世界政策”,向海外扩展殖民地,争霸世界。德国政府为扩大其在中国的势力,文化教育上迎合中国的要求,在中国办学,培养介绍德国文化,熟悉德国工业产品的人才,力争其科学技术在中国赢得声誉。
1893年,德国海军医生埃里希·宝隆(Erilch Paulun)来到上海,在德国总领事馆附近设立了诊所。起初,中国病人由于惧怕西医,不让宝隆诊病,他就进行宣传解释,使人们了解西医,相信西医,他的宣传词就是“茄门(German)医生呱呱叫”。
宝隆得到了德国驻沪总领事馆克纳佩(Knappa)的支持,通过中国绅商和德国公司、企业募捐到一笔款项。又获得上海道台衙门拨给的张家浜新马路(现上海凤阳路)旁一块地皮,于1900年正式办起了一家医院。由于医院是德国人所办,德国(Deutsch)的读音与中文“同济”很接近,而且宝隆希望中国百姓认可他的医术,希望与中国人和衷共济,因此把这所医院命名为“同济医院”, 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1917年,华人校董会接管校政,定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4年,北京政府教育部批准学校改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命名学校为“国立同济大学”。
暨南大学
“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远传播到五洲四海。暨南大学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为“宏教泽而系侨情”设学于六朝古都南京的暨南学堂,中国第一所国立华侨学府由此诞生。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9月合并于复旦、上海交大等大学。1958年在广州重建。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百年中,虽几经起伏,而弦歌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