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引领,“炼”出大气于丹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avehe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一个女孩子生命成长来讲,她生命中第一个最重要的男人,不是她的男朋友,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她的父亲。女孩子是从父亲的身上,学习对家人、对爱、对人性、对信念、对社会种种的判断。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于丹说,她之所以能如此熟练地把“孔子”“庄子”信手拈来,皆得益于她行走在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旅途中的引路人——她的父亲。父爱,给了她最好的人格成长环境,陶冶了她的情怀。
  
  从降生那天起,就走入一种“氛围”
   于丹认为,一个孩子出生后首先面对的是家庭给她的一种氛围,对世界、对人性的最基本判断来自于家人。
   于丹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生人,那时的独生子女是很少的,而她恰恰就是。一出生就赶上文化大革命,社会教育基本不成体系,父母双双被下放到农村,她最早是跟着姥姥生活。姥姥是旗人,大家闺秀,1920年就上张之洞办的女子师范,学养很深。于丹3岁前,姥姥就用卡片教她识字,背诗词,她3岁时就能看书了。那时每每回家的父亲给于丹的印象就是:戴着黑边眼镜,很儒雅、沉默,手里似乎永远捧着书。
   于丹的父亲于廉早年毕业于无锡国专,与范敬宜先生是同学,文笔极好,被同行誉为“国学大家”。
   于丹最早接触《论语》是在六七岁时。那时每到“五一”或者“十一”,家里都会有中山公园的游园票,父母会和几家朋友相约到公园游玩。一次,父亲问小于丹:“‘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今天这么多人,你去看看,这里谁是老师?谁不是老师?”小于丹就在人群里转啊转,观察一圈回来对父亲说:“有一个阿姨对人特别好,照顾我们每个小孩子,应该是老师。有个叔叔大声说话还吐痰,他不是老师。”一番话引得周围的叔叔都笑了。这时候父亲说:“你看那个阿姨好吧?她是老师,你要和她一样好,这叫‘见贤思齐’。你看那个叔叔不好吧?他也是老师,我们应该‘见不贤则内自省’,就不能向他学了。”父亲还给她讲“君子慎独”这个概念——在人多的场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这些都给年幼的于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然,有时把女儿说烦了,小于丹就跑了。跑了就跑了,父亲从不把女儿揪回来,他希望让一切都在自然中。
   那时,父亲虽说下放到农村,但他希望女儿坐拥书城,一有时间就到处转新华书店,给女儿搜罗各种小人书。有一段时间,每星期能一箱子一箱子地寄给女儿。
   父亲喜爱诗歌,诗歌是家里的一种生活方式。他自己常念诗,教于丹念诗,和朋友一起念诗,也给妈妈写诗。
   父亲喜爱昆曲,常带小于丹去看昆曲演出。后来也喜欢上昆曲的女儿常常自己去北京的人民剧场看演出,久而久之,女儿看过的曲目和会唱的曲目比父亲还多。
   常去于丹家的人都会发现,她家里没别的,就是书多,连厨房里都有书橱。她家的书架什么材质的都有:竹的、藤的、木的……在女儿身边,父亲不是在看书,就是拿根铅笔在书上圈圈点点,做读书卡片。父亲做的那种卡片女儿太熟悉了,一沓一沓的,中间用铁钎子穿着,上面满是爸爸写的漂亮的蝇头小楷。
   耳濡目染,于丹从小就爱陪着父亲一道看书。
  
  让女儿学得轻松,并有自己的主见
   耳濡目染的环境,和风细雨的方法,有利于一个孩子一种习惯的养成。
   还在小于丹3岁那年,春暖花开时,父亲带着女儿到北海公园,指着枝头的杏花问女儿:“为什么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你看这花‘闹’吗?”女儿说:“不闹啊。”爸爸把女儿扛起来,让女儿骑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围着杏树转着圈地跑,边跑边问:“你看花‘闹’了吗?‘闹’了吗?”小于丹兴奋地连说着:“‘闹’了、‘闹’了!”父亲放下女儿进一步问:“你说,为什么这句诗不写‘春意开’、‘春意放’,而写‘春意闹’?因为人动起来它才是‘闹’的。”这些场景后来让女儿记忆很深。
   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小于丹放学回家问父亲:“课文里有一个形容词说‘麦浪’,是什么意思?”为了让女儿理解其意,父亲带着女儿坐上长途汽车,经几番不停地倒车后在郊区找到一片麦田。看着夏秋季节一望无际的麦子随风起伏,父亲对女儿说:“你看这就叫麦浪。”父亲用一整天时间跑郊区,从郊区再折腾回家,一片苦心就为让女儿能搞懂“麦浪”这个词。
   于丹记得,十多岁时,她和父亲有一场争论。女儿特别迷恋赵孟頫的字,她觉得赵的字漂亮、妩媚、轻盈。但是父亲建议女儿练魏碑、练颜体。女儿不接受,觉得太肥硕浑厚。对此,父亲不强求女儿,而是耐心地给女儿讲道理。父亲说:“有两个人的字你不能练,一是赵孟頫的,二是苏东坡的。赵是因为气节有问题。书为心画,字如其人,一个人气节软媚,字就没有锋骨。老写软的字,人也会变得很软。苏东坡做人毫无问题,但他的字是才子字,间架结构偏,如果你没有练过碑体,间架不好,直接学苏体你学不了。”父女俩磨合到最后,终于找到了都认同的字体——欧体,欧阳询的字。
   对京剧的认同也一样。父亲最喜欢言派的老生,家里听得最多的是《锁麟囊》、《春闺梦》、《荒山泪》、《贵妃醉酒》等,他曾建议女儿听程派的戏,女儿觉得太苦了,不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他不强求女儿。
   于丹说:“对于一个女孩子生命成长来讲,她生命中第一个最重要的男人,不是她的男朋友,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她的父亲。女孩子是从父亲的身上,学习对家人、对爱、对人性、对信念、对社会种种的判断。”
  
  真正的“孝”,是完成父亲的追求
   父亲对于丹的爱是深沉的,有时不露痕迹。女儿曾经有过不理解父亲的时候。
   父亲沉默矜持,很少笑。小时候于丹看到父亲就发憷,因为父亲看见女儿就要检查作业,总在关心她念了什么诗,写字了没有,千方百计体现出他的“有所为”。小于丹甚至羡慕邻居工人家庭的孩子,因为人家的父母为孩子可以上树掏鸟。她记得,父亲曾经给她买过一个娃娃,她经常打这个娃娃,就因为她不喜欢他。
   直到父亲76岁去世,母亲给于丹讲了一个故事,才消除了她对父亲的误解。那是父亲60岁生日时,于丹冒着严寒出门给父亲买回一个大蛋糕。父亲不爱吃蛋糕,一开始没有太在意,正好有朋友的孩子来串门,他让人家拿走了。人家走后他醒悟了,女儿给自己买的生日礼物怎么能送人呢?他于是找老伴探讨细节:蛋糕上的花是什么样?多大?什么包装?然后走遍周围店铺,赶在女儿回家之前买回了自己并不爱吃的蛋糕……
   岁数大了以后,每到女儿回家的日子,父亲总要早早就守候在窗口,看到女儿从大门进来,就会忙不迭地对老伴说:“女儿回来了!女儿回来了!”当母亲告诉女儿这一切时,于丹的心被震撼了。
   2001年,76岁的父亲去世了。悲痛中的于丹曾引《论语》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她的解释是:父亲在时,你不能完成自己的志向,那就想是不是和父亲有默契;父亲去世后,就要看你的行动了;多年不改变你父亲的志向,这就叫“孝”。她认为,生前一茶一饭她不能陪父亲太多,父亲去世后,她要把他内心想做的事情做出来。
   《论语》、《庄子》和昆曲是父亲的最爱。于是,她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普及、传播传统文化,阐述自己的观点。2006年,她推出《于丹<论语>心得》,2007年推出《于丹<庄子>心得》;同年,结合自己对昆曲的研究,推出《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她因此一次次“火”了。
   走到今天,于丹说:她终于明白,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早期对她一路引领的意义,就像醇酿,随着岁月发酵,岁月越久,醇酿的味道才越醇厚。
  摘编自《中国妇女报》
其他文献
9月11日上午,在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前夕,国庆七十华诞来临之际,由中国科学院科学教育服务中心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设立并主管的事业性专业文化机构——中国手工艺术工作委员会和书画人才工作委员会创(主)办的龙福艺联数据中心暨艺术精品线上平台,在北京·宋庄名人名品艺术馆举行了正式上线启动仪式!  2018年以来,中国手工艺术工作委员会和书画人才工作委员会为适应当前艺术品市场
期刊
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出现了很严重的品德性问题行为.并且这些孩子因为无人进行管教,逐渐变化成为了问题初中生.针对这些初中生存在的品德问题,需要及时地进行更
《毛诗》解释呈现鲜明的历史化倾向,努力求诗中之史,本文考察了《毛诗》解诗常用的三种方式,并推测这种解诗特色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 The explanation of Mao Zedong prese
我是一个完全没有运动天赋的人,一个完全不热爱运动的人。我强词夺理地坚信“生命在于静止”,闲暇时间,宁愿发呆、望天、胡思乱想,也不愿意自命不凡地去打高尔夫、自我摧残地去登
近读(2002年第4期)一文,深感识趣皆佳.兴之所致,不妨也弄几句有打油诗的话来,以为补白.rn打油诗前人也称之为“漫诗”,犹如漫画.
期刊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必须对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控制.这就要求施工单位掌握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发生混凝土裂缝的成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在道路桥梁工
宋代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与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地位,理学家以儒家理想为核心,贯彻儒家道统,发扬政教精神,在理学的繁荣和影响下,发端于北宋的词体文学批评,在南宋发完
建模是指在高中生生物知识结构中,构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与科学操作形式,其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好的解决生物特定知识问题.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应该以高中生的全方位发展为教
本文以梁乙真的女性文学史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中国近代早期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的特点及其时代意义。梁乙真的《清代妇女文学史》和《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两部文学史具有较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