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在开采油资源时,小断块边底水油田逐渐受到了重视。由于小断块边底水油藏具有复杂的构造、规模小、含油带比较狭窄,有很多的隔夹层,具有很好的储层物性和充足的天然能量,如果运用传统的井网控制、逐层上返的方式或者方法,那么在小断块边底水油田的开采后期会出现油井含水量增长的较快、产油量迅速递减的现状或者问题,影响小断块边底水油藏的开采。基于此,本文对中孔中渗小断块油藏开发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孔中渗;小断块油藏;开发部署设计
引言
相对于整装油藏,断块油藏一般含油面积小,形状不规则,导致其注采结构不合理,储量动用程度易受限而形成死油区,还会出现地层能量下降、边底水突进等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为了定量描述井网密度对采收率的影响,对油藏井网密度与采收率的关系。
1 油藏简况
试验区块构造受断裂控制整体形成次一级斜坡带,被多条北西向正断层切割形成多个复杂断块,整体构造形态为北高南低单斜,由深至浅具有一定继承性。物源主要来自西北方向,沉积类型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沉积相可细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席状砂3个微相,各微相带特征有所不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呈北西向展布。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岩、砂砾岩为主,岩石成分和结构成熟度低,矿物成份主要为长石、石英,其次为岩屑,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质长石砂岩及少量的岩屑砂岩。填隙物以杂基为主。颗粒分选中等,磨圆为次圆-次棱。颗粒间点-线接触为主,孔隙-接触式胶结。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微孔隙。根据岩心物性分析资料统计,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0%~25%之间,有效储层平均孔隙度22%,渗透率主要分布在50mD-500mD,有效储层平均渗透率为230mD,为中孔中渗储层。油层分布主要受岩性构造双重影响,高部位受砂体分布控制,低部位受油水界面控制,油藏类型为层状边水油藏。属正常温度压力系统,原油性质为稀油。
2 开发部署设计
2.1 油井开发位置的变换和调整
油井开发位置是否科学、有效和合理,直接影响到油藏的开采效率和质量。通过对临界产量的水锥模型进行研究,能够了解到如果地层具有充足的能量,那么油井的避水厚度越厚,那么临界产量就会越高,油藏的开采效果也会越好,也就是说,油井要离边底水越远越好,这样能够控制小断块边底水油藏的井间地带和构造的高点。因此,油井开发的位置必须要选择好、调整好,才能够推动小断块油藏得到更好的开发。
2.2注水开发技术的使用
由于油田经过开采后,会导致油井自身能量的枯竭。所以,需要通过注水手段来保证油层的活动。注水技术的使用会使石油的开采变得具有可持续性。虽然注水开发可使油田恢复一定的产量,但是在注水时,对水资源的浪费及时间的消耗都极大的浪费了资源。因此,施工队需调整注水开发的技术,从而更有效率的开采油田。因为油层分布不均,就会导致水流速度不尽相同。在该情况下,应注意水流速度的控制,一旦控制不利,将会极大影响油田的开采效果。控制流速有许多方法。一方面,可直接控制流速的时间,以便于水流的均匀分布;另一方面,可将水注入速度最快的井口里,由于摩擦力的增加,可延长流水的时间。通过注水技术的使用,可提升油田开采效率,还能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生态平衡。
2.3改进测试工艺技术
在开展油藏注水开发的阶段中,测试是一項主要的环节,通过测试工作能够有效地掌握各个地层中的注水效果以及实际吸水状况。现阶段,已经研制出智能化测试系统,这个系统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地面注水系统,主要起到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作用;另一部分是井下测试系统,构成井下测试系统的部分主要有控制、动力、传感以及通信等部分,其运行的主要动力是蓄电池。将电缆、井下两种控制系统进行有效连接,能够更顺利进行井下测量工作,另外还能够对井下测量工作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在应用智能注水井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原有设备进行相应的改造,其一绞车改进,但并不是将原来所有的设备、工艺进行改造。一般来说,主要是在其中增加电缆输送这部分的结构,这样可以促使设备具备控制、调节两项功能。除以上之外,还应该保证在测试过程中,不能对绞车运行造成影响,智能化测试系统主要是利用电缆来进行信号传输,其强度与钢丝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同时电缆直径相对来说比较大,因此不需要对滑轮槽进行处理。
2.4井距的合理确定
井距也是影响小断块油藏开发的重要因素。加强对井距的合理确定和控制,将边水底水油藏能量高、产能高的优势发挥出来,提高油藏的采收率。但是在小断块油藏开采过程总,不可避免的会形成水锥,水锥的半径影响油藏的开采成果和开采效率,也是井距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由于油井经过长时间的生产,会逐渐形成一个较高水洗程度的锥体在生产层段的周边,越大的原油粘度就会产生越小的水锥半径。与此同时,当含水率一定,那么水锥体积大小会将井网控制油藏的程度直接的展示出来,因而在确定井距时,要在水锥锥体的地面半径和顶部半径之间取一个较为合适的值,并结合锥体顶部半径、油藏断层构造高部位置、低部位置和井间距来合理调整井距,使得井距能够时刻保持在最佳的位置,为小断块边底水油藏的更好开发奠定基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发小断块油藏时,为了能够实现该油藏开采水平的更好提高,大大地提升油藏的开采效率,对各种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不断制定有效的小断块水油藏的开发实践方式和策略,使得小断块油藏资源得到更好、更快的开发,推动小断块边底水油藏开采效率、开采量的大大的提升,为国家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玲.中孔低渗复杂断块油藏压裂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非常规油气,2019,6(06):95-99+109.
[2]蒲钰龙,张梦露,石骏铭,马国财,孙德强,李超.中孔特低渗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特征——以准噶尔盆地车23井区为例[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22):137-138.
[3]徐欣,王伟,胡明毅,黎慧,冯毅.中孔中渗砂岩储层Biot系数测试方法对比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2018,46(02):109-114.
关键词:中孔中渗;小断块油藏;开发部署设计
引言
相对于整装油藏,断块油藏一般含油面积小,形状不规则,导致其注采结构不合理,储量动用程度易受限而形成死油区,还会出现地层能量下降、边底水突进等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为了定量描述井网密度对采收率的影响,对油藏井网密度与采收率的关系。
1 油藏简况
试验区块构造受断裂控制整体形成次一级斜坡带,被多条北西向正断层切割形成多个复杂断块,整体构造形态为北高南低单斜,由深至浅具有一定继承性。物源主要来自西北方向,沉积类型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沉积相可细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席状砂3个微相,各微相带特征有所不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呈北西向展布。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岩、砂砾岩为主,岩石成分和结构成熟度低,矿物成份主要为长石、石英,其次为岩屑,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质长石砂岩及少量的岩屑砂岩。填隙物以杂基为主。颗粒分选中等,磨圆为次圆-次棱。颗粒间点-线接触为主,孔隙-接触式胶结。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微孔隙。根据岩心物性分析资料统计,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0%~25%之间,有效储层平均孔隙度22%,渗透率主要分布在50mD-500mD,有效储层平均渗透率为230mD,为中孔中渗储层。油层分布主要受岩性构造双重影响,高部位受砂体分布控制,低部位受油水界面控制,油藏类型为层状边水油藏。属正常温度压力系统,原油性质为稀油。
2 开发部署设计
2.1 油井开发位置的变换和调整
油井开发位置是否科学、有效和合理,直接影响到油藏的开采效率和质量。通过对临界产量的水锥模型进行研究,能够了解到如果地层具有充足的能量,那么油井的避水厚度越厚,那么临界产量就会越高,油藏的开采效果也会越好,也就是说,油井要离边底水越远越好,这样能够控制小断块边底水油藏的井间地带和构造的高点。因此,油井开发的位置必须要选择好、调整好,才能够推动小断块油藏得到更好的开发。
2.2注水开发技术的使用
由于油田经过开采后,会导致油井自身能量的枯竭。所以,需要通过注水手段来保证油层的活动。注水技术的使用会使石油的开采变得具有可持续性。虽然注水开发可使油田恢复一定的产量,但是在注水时,对水资源的浪费及时间的消耗都极大的浪费了资源。因此,施工队需调整注水开发的技术,从而更有效率的开采油田。因为油层分布不均,就会导致水流速度不尽相同。在该情况下,应注意水流速度的控制,一旦控制不利,将会极大影响油田的开采效果。控制流速有许多方法。一方面,可直接控制流速的时间,以便于水流的均匀分布;另一方面,可将水注入速度最快的井口里,由于摩擦力的增加,可延长流水的时间。通过注水技术的使用,可提升油田开采效率,还能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生态平衡。
2.3改进测试工艺技术
在开展油藏注水开发的阶段中,测试是一項主要的环节,通过测试工作能够有效地掌握各个地层中的注水效果以及实际吸水状况。现阶段,已经研制出智能化测试系统,这个系统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地面注水系统,主要起到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作用;另一部分是井下测试系统,构成井下测试系统的部分主要有控制、动力、传感以及通信等部分,其运行的主要动力是蓄电池。将电缆、井下两种控制系统进行有效连接,能够更顺利进行井下测量工作,另外还能够对井下测量工作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在应用智能注水井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原有设备进行相应的改造,其一绞车改进,但并不是将原来所有的设备、工艺进行改造。一般来说,主要是在其中增加电缆输送这部分的结构,这样可以促使设备具备控制、调节两项功能。除以上之外,还应该保证在测试过程中,不能对绞车运行造成影响,智能化测试系统主要是利用电缆来进行信号传输,其强度与钢丝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同时电缆直径相对来说比较大,因此不需要对滑轮槽进行处理。
2.4井距的合理确定
井距也是影响小断块油藏开发的重要因素。加强对井距的合理确定和控制,将边水底水油藏能量高、产能高的优势发挥出来,提高油藏的采收率。但是在小断块油藏开采过程总,不可避免的会形成水锥,水锥的半径影响油藏的开采成果和开采效率,也是井距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由于油井经过长时间的生产,会逐渐形成一个较高水洗程度的锥体在生产层段的周边,越大的原油粘度就会产生越小的水锥半径。与此同时,当含水率一定,那么水锥体积大小会将井网控制油藏的程度直接的展示出来,因而在确定井距时,要在水锥锥体的地面半径和顶部半径之间取一个较为合适的值,并结合锥体顶部半径、油藏断层构造高部位置、低部位置和井间距来合理调整井距,使得井距能够时刻保持在最佳的位置,为小断块边底水油藏的更好开发奠定基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发小断块油藏时,为了能够实现该油藏开采水平的更好提高,大大地提升油藏的开采效率,对各种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不断制定有效的小断块水油藏的开发实践方式和策略,使得小断块油藏资源得到更好、更快的开发,推动小断块边底水油藏开采效率、开采量的大大的提升,为国家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玲.中孔低渗复杂断块油藏压裂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非常规油气,2019,6(06):95-99+109.
[2]蒲钰龙,张梦露,石骏铭,马国财,孙德强,李超.中孔特低渗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特征——以准噶尔盆地车23井区为例[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22):137-138.
[3]徐欣,王伟,胡明毅,黎慧,冯毅.中孔中渗砂岩储层Biot系数测试方法对比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2018,46(02):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