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防御自然灾害》(《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五课)旨在培养学生防灾避险的意识,了解自护自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尽可能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设计了情境体验活动——“当地震来临时……”在活动讨论阶段,孩子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应该快速离开教室,跑到开阔的操场上去避难。显然,学校平时是有这样演练的,课堂教学唤起了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的回答本无可厚非。但是,此时教师面露难色,因为教材所呈现的“当地震发生时”的场景是一个小女孩蹲在厕所角落里,并用枕头护住头部。于是,教师通过阅读教材启发学生,当终于有学生说当地震来临时应该马上躲到课桌下面时,教师欣喜地点着头……
当地震来临时,是跑还是躲?这个问题之所以困扰教师而成为教学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如何正确解读教材,合理运用教材的问题。将静态的文本教材意图落实到鲜活灵动的课堂教学,我们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化静为动,以“生活感知”活化教材
教材承载着编写者的理念。但是,由于受到文本形式的制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生活场景、生活事件只可能用静态的、单一的方式呈现。在解读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时,教师如果仅仅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层面,往往会造成“以偏概全”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能通过教材这种静态的文本进入动态、连续、丰富的生活之中,进而将丰富的生活世界引入课堂,基于学生能够感知的生活展开教学。这也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教材不是学生全部的世界,世界才是学生全部的教材”。正因为如此,活化教材,将教材“化静为动”的思路是教师正确解读教材的开始。
近来,某地一小吃店发生燃气爆炸事件。此事发生之后,一个关于燃气着火后是先灭火还是先关阀的消防培训视频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在视频中,一身穿白色制服者声称,燃气爆炸后应先灭火再关阀门。事实是这样吗?我们有没有被其误导!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官方及时发布权威答案:
液化气钢瓶一旦着火,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第一种是在液化气钢瓶阀门完好的情况下,首选是关阀,阀门关了火就灭了。第二种情况下,如果着火的液化气钢瓶阀门损坏,可以不灭火,先把液化气钢瓶拎到空旷地带站立放置,再用水冷却瓶身,等待液化气燃烧完毕即可;烧着的液化气钢瓶如果在居民家中无法转移,可以先灭火,再用湿抹布等物品堵住瓶口,并送至专业的液化气站进行处置。第三种情况,如果液化气钢瓶横向倒地燃烧,钢瓶容易被火焰加热,到达一定温度后,瓶内的液化气受热膨胀,瓶体容易发生物理爆炸。在无法预判和无处置能力的情况下,要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电话,等待消防員到场处置,不要让燃烧的瓶体倒地。
通过这一事例我们感知到,生活的现实情况是多么的纷繁复杂。网传视频之所以引起关注,就是因为其采用简单化、绝对化的方法,没有顾及各种不同的情景,因而产生了“误导”的实际效果。据专家介绍,网上流传的“先灭火、后关阀,否则会回火导致爆炸”的情况,在液化气钢瓶着火时是不会发生的。只有在燃气管道着火时,如果快速关阀,会导致管道里压力快速下降,管道外面的压力比里面的压力大,才会把火压到管道里造成回火。消防员在处置燃气管道着火时,首先会慢慢将管道阀门关到最小状态,把火焰降到最小后再关阀灭火。这样是为了防止回火。而液化气钢瓶瓶体和瓶口较小,相对来说压力较小,不会产生压力差,而且液化气钢瓶里面的压力比外界大。
正如围棋中有基本的“定式”,但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又会衍生出许多“场合定式”,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脱离现实生活这样特定的“场合”,将教材所列举的技能、方法简单化、绝对化,不也会对学生产生“误导”吗?地震来临时是躲还是跑,要根据具体的地理位置以及地震发生的强度等因素来判定。以上述课例的上课地点武汉来说,由于不处于地震多发地区,历史上有震感的地震程度也很低。因此,一旦感知地震,人们是有时间有条件疏散到安全空旷地带的。当前,学校教育高度重视防灾防恐的安全教育,一般都有相应预案,也会进行演练,这也成为学生学校生活的一部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结合具体的现实生活条件因势利导,才不会自相矛盾,否则就容易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当地震来临时,如果条件不允许,来不及疏散或逃生通道垮塌……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在狭小空间蹲下,注意保护好头部。我们的教学不能将“跑”和“躲”对立起来,而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场合定式”的思维,这不正是我们教材寻求的正确的安全避险意识吗?
二、化远为近,以“意义提升”丰富教材
对于《防御自然灾害》一课,我们往往会立足本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那么,教材所例举的远离教室里的学生生活的那些自然灾害的防御,我们讲不讲呢?
教材作为一个与学生对话的文本,它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生活经验。教材同时也是影响教师课程实施的文本,我们鼓励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调适既定的课程内容,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知识本位取向向能力中心取向的转变。也就是说,我们的德育课程不能局限于儿童的个体经验和体验。教材中的范例不一定面面俱到,但是,有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自然灾害的防御还是有必要教学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讨论“当地震来临时,我们该怎么办呢?”还应当举一反三:“当台风来临时”“当泥石流发生时”……
这里似乎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道德教育重视从儿童的经验出发进行引导,那么,类似这样远离学生生活的内容怎么教呢?要摆脱过去那些知识化、系统化、理论化的“关于道德”的干瘪的教学困境,需要我们采取“化远为近”的策略,丰富教材内容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比如,对于生活在武汉的学生而言,台风这种自然灾害几乎不可能碰到。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化远为近,拉近学生与台风这一话题的距离?“同学们有没有去海边旅游的经历呢?蔚蓝的大海,柔软的海滩……你们向往去海边度假吗?”巧妙的设问一下子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关联到了一起。“这是一趟你精心筹备的来之不易的海岛度假之旅,明天就准备出海,可是,当地电视台预报明天可能有台风经过。当你知道这则消息时,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呢?”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的说好不容易来一次,不出海多可惜;有的说可能返程票都定好了,一旦耽误就无法弥补;有的说天气预报说有可能,说不定台风到了别的地方……最后,孩子们的一致意见是,生命最为宝贵,在可能的台风面前,宁可旅游受到损失,留下遗憾,我们应该待在安全的地方,不能出海。 防御自然灾害固然有技巧与方法,然而比这些更为重要的是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及灾害的防御意识与素养。2017年,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阿贡火山再次喷发。受此影响,巴厘岛国际机场临时关闭,近6万名旅客受影响,其中包括1万多名中国游客,一时间人心惶惶。中国政府及时展开“战狼式”救援,赢得了世人的赞赏。与此同时,国内舆论也对“任性”出游做出检讨,据悉,中国外交部曾先后发布了12次预警,告诫中国游客这段时间不要去巴厘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仍有大量游客选择了不听提醒,继续前往巴厘岛旅行。
对于“任性”出游的检讨是多方面的,至少其防御自然灾害的意识,敬畏灾情预警的态度是存在欠缺的。上过这一节课的学生坦言,原来生活中熟悉的天气预报是这样重要,这不正是我们的教学对学生生活意义的提升吗?当课堂教学呼应了这一意义时,方能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既有必要性,又有针对性、时代性。
教学到此,通过学生设身处地的讨论、判断、选择,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引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正是许多道德与法治教师所认识到的“关键”,即要以学生自身的经验、体验等“在场因素”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学活动要通过创设情境,挖掘与学生生活非直接相关教学内容中的“在场因素”。如此,才能让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发现意义,体会情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体验得以升华,从自身的、个体的经验和体验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
三、化实为虚,以“目标体验”拓展教材
“当地震来临时……”这样的活动体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实施?我们常见教师会让学生模拟演练,学生也很迅速地跑出教室,来到操场,然后再回到教室;在课后教研时,大家众口一词地说课堂向学生的真实生活开放……但是,我们会经常观察到学生往往以游戏的心态“愉快”地进行着“疏散”。那么,课堂教学热闹了一阵后,学生收获了什么呢?
教材中有很多类似的学生真实生活的场景,道德与法治课程向学生生活开放,不仅仅是通过打開教室门让学生出去这样简单实现的。课堂教学归根结底是间接经验的传授,而非简单的生活的复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当地震来临时……”等活动体验也不是简单地重复学校组织的疏散演练,而是要在学生平时演练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有学者指出:经验向上提升有两条通道,一条通道是知识,另一条通道是体验。体验与知识不同,它强调的是意义和情感。从经验到体验是经验跃升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自在的经验用亲身做的方式加以验证,就完成了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从自在的经验到自为经验的一种升华;二是从经验当中发现了意义,体会到情感。
当学生知道了地震来临时正确的应对方法后,为什么还要反复演练呢?这是为了帮助我们克服恐慌情绪,避免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另外,当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们应对不当往往容易造成二次伤害,比如踩踏事故……我们的道德与法治体验活动正是要实现提升学生这样的认知,让学生体会到保持严肃镇定、有序疏散是为了避免二次伤害的意义与价值。
为了实现这样的“提升”,课堂教学活动就不能是简单的疏散演习的复制,而应是基于教材设计的有目的的学习活动。我称之为“化实为虚”,它具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课堂教学活动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追求从实实在在的生活向体会情感,发现意义,通达价值这样相对较“虚”的方向提升;二是课堂教学活动要充分观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能简单复制生活,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可以是虚拟的生活情境,甚至是游戏。总而言之,我们课堂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要兼顾效益与效率,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一定要避免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在执教“当地震来临时……”这一活动环节时,同学们围坐在四周,教师在教室中间“画房子”——爸爸妈妈的卧室,孩子的卧室,客厅、厨房、厕所……一应俱全。教师说:“夜幕降临了,家人都已安睡,突然,楼房剧烈晃动,人都无法站立,发生地震了,在已经无路可逃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在哪里避难?”四周的学生议论纷纷,教师请出一个小组的六名同学做模拟演练。只见孩子们跑进“厕所”“厨房”这样狭小的空间蹲下来躲避,有一名同学看到“厕所”“厨房”已挤满了人,便选择在“小卧室”的墙角蹲下。
在活动评议环节,选择在“厕所”“厨房”躲避的同学侃侃而谈,他们的应对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那位选择“卧室”的孩子也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知道这时应该到相对狭小的空间躲避,可当他过去时,发现同学已经在那里了,于是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小卧室”。教师及时作出点评:“这位同学是知道正确的应对方法的,更为可贵的是,在危急时刻他还能想到别人……”这位同学在这次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了老师、同学们最热烈的掌声。真是地震无情人有情,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识传授,是学生给了这次教学活动以温度,我们也为教师设计这样生动的教学活动点赞。
责任编辑
当地震来临时,是跑还是躲?这个问题之所以困扰教师而成为教学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如何正确解读教材,合理运用教材的问题。将静态的文本教材意图落实到鲜活灵动的课堂教学,我们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化静为动,以“生活感知”活化教材
教材承载着编写者的理念。但是,由于受到文本形式的制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生活场景、生活事件只可能用静态的、单一的方式呈现。在解读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时,教师如果仅仅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层面,往往会造成“以偏概全”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能通过教材这种静态的文本进入动态、连续、丰富的生活之中,进而将丰富的生活世界引入课堂,基于学生能够感知的生活展开教学。这也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教材不是学生全部的世界,世界才是学生全部的教材”。正因为如此,活化教材,将教材“化静为动”的思路是教师正确解读教材的开始。
近来,某地一小吃店发生燃气爆炸事件。此事发生之后,一个关于燃气着火后是先灭火还是先关阀的消防培训视频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在视频中,一身穿白色制服者声称,燃气爆炸后应先灭火再关阀门。事实是这样吗?我们有没有被其误导!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官方及时发布权威答案:
液化气钢瓶一旦着火,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第一种是在液化气钢瓶阀门完好的情况下,首选是关阀,阀门关了火就灭了。第二种情况下,如果着火的液化气钢瓶阀门损坏,可以不灭火,先把液化气钢瓶拎到空旷地带站立放置,再用水冷却瓶身,等待液化气燃烧完毕即可;烧着的液化气钢瓶如果在居民家中无法转移,可以先灭火,再用湿抹布等物品堵住瓶口,并送至专业的液化气站进行处置。第三种情况,如果液化气钢瓶横向倒地燃烧,钢瓶容易被火焰加热,到达一定温度后,瓶内的液化气受热膨胀,瓶体容易发生物理爆炸。在无法预判和无处置能力的情况下,要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电话,等待消防員到场处置,不要让燃烧的瓶体倒地。
通过这一事例我们感知到,生活的现实情况是多么的纷繁复杂。网传视频之所以引起关注,就是因为其采用简单化、绝对化的方法,没有顾及各种不同的情景,因而产生了“误导”的实际效果。据专家介绍,网上流传的“先灭火、后关阀,否则会回火导致爆炸”的情况,在液化气钢瓶着火时是不会发生的。只有在燃气管道着火时,如果快速关阀,会导致管道里压力快速下降,管道外面的压力比里面的压力大,才会把火压到管道里造成回火。消防员在处置燃气管道着火时,首先会慢慢将管道阀门关到最小状态,把火焰降到最小后再关阀灭火。这样是为了防止回火。而液化气钢瓶瓶体和瓶口较小,相对来说压力较小,不会产生压力差,而且液化气钢瓶里面的压力比外界大。
正如围棋中有基本的“定式”,但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又会衍生出许多“场合定式”,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脱离现实生活这样特定的“场合”,将教材所列举的技能、方法简单化、绝对化,不也会对学生产生“误导”吗?地震来临时是躲还是跑,要根据具体的地理位置以及地震发生的强度等因素来判定。以上述课例的上课地点武汉来说,由于不处于地震多发地区,历史上有震感的地震程度也很低。因此,一旦感知地震,人们是有时间有条件疏散到安全空旷地带的。当前,学校教育高度重视防灾防恐的安全教育,一般都有相应预案,也会进行演练,这也成为学生学校生活的一部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结合具体的现实生活条件因势利导,才不会自相矛盾,否则就容易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当地震来临时,如果条件不允许,来不及疏散或逃生通道垮塌……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在狭小空间蹲下,注意保护好头部。我们的教学不能将“跑”和“躲”对立起来,而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场合定式”的思维,这不正是我们教材寻求的正确的安全避险意识吗?
二、化远为近,以“意义提升”丰富教材
对于《防御自然灾害》一课,我们往往会立足本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那么,教材所例举的远离教室里的学生生活的那些自然灾害的防御,我们讲不讲呢?
教材作为一个与学生对话的文本,它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生活经验。教材同时也是影响教师课程实施的文本,我们鼓励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调适既定的课程内容,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知识本位取向向能力中心取向的转变。也就是说,我们的德育课程不能局限于儿童的个体经验和体验。教材中的范例不一定面面俱到,但是,有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自然灾害的防御还是有必要教学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讨论“当地震来临时,我们该怎么办呢?”还应当举一反三:“当台风来临时”“当泥石流发生时”……
这里似乎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道德教育重视从儿童的经验出发进行引导,那么,类似这样远离学生生活的内容怎么教呢?要摆脱过去那些知识化、系统化、理论化的“关于道德”的干瘪的教学困境,需要我们采取“化远为近”的策略,丰富教材内容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比如,对于生活在武汉的学生而言,台风这种自然灾害几乎不可能碰到。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化远为近,拉近学生与台风这一话题的距离?“同学们有没有去海边旅游的经历呢?蔚蓝的大海,柔软的海滩……你们向往去海边度假吗?”巧妙的设问一下子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关联到了一起。“这是一趟你精心筹备的来之不易的海岛度假之旅,明天就准备出海,可是,当地电视台预报明天可能有台风经过。当你知道这则消息时,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呢?”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的说好不容易来一次,不出海多可惜;有的说可能返程票都定好了,一旦耽误就无法弥补;有的说天气预报说有可能,说不定台风到了别的地方……最后,孩子们的一致意见是,生命最为宝贵,在可能的台风面前,宁可旅游受到损失,留下遗憾,我们应该待在安全的地方,不能出海。 防御自然灾害固然有技巧与方法,然而比这些更为重要的是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及灾害的防御意识与素养。2017年,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阿贡火山再次喷发。受此影响,巴厘岛国际机场临时关闭,近6万名旅客受影响,其中包括1万多名中国游客,一时间人心惶惶。中国政府及时展开“战狼式”救援,赢得了世人的赞赏。与此同时,国内舆论也对“任性”出游做出检讨,据悉,中国外交部曾先后发布了12次预警,告诫中国游客这段时间不要去巴厘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仍有大量游客选择了不听提醒,继续前往巴厘岛旅行。
对于“任性”出游的检讨是多方面的,至少其防御自然灾害的意识,敬畏灾情预警的态度是存在欠缺的。上过这一节课的学生坦言,原来生活中熟悉的天气预报是这样重要,这不正是我们的教学对学生生活意义的提升吗?当课堂教学呼应了这一意义时,方能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既有必要性,又有针对性、时代性。
教学到此,通过学生设身处地的讨论、判断、选择,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引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正是许多道德与法治教师所认识到的“关键”,即要以学生自身的经验、体验等“在场因素”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学活动要通过创设情境,挖掘与学生生活非直接相关教学内容中的“在场因素”。如此,才能让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发现意义,体会情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体验得以升华,从自身的、个体的经验和体验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
三、化实为虚,以“目标体验”拓展教材
“当地震来临时……”这样的活动体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实施?我们常见教师会让学生模拟演练,学生也很迅速地跑出教室,来到操场,然后再回到教室;在课后教研时,大家众口一词地说课堂向学生的真实生活开放……但是,我们会经常观察到学生往往以游戏的心态“愉快”地进行着“疏散”。那么,课堂教学热闹了一阵后,学生收获了什么呢?
教材中有很多类似的学生真实生活的场景,道德与法治课程向学生生活开放,不仅仅是通过打開教室门让学生出去这样简单实现的。课堂教学归根结底是间接经验的传授,而非简单的生活的复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当地震来临时……”等活动体验也不是简单地重复学校组织的疏散演练,而是要在学生平时演练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有学者指出:经验向上提升有两条通道,一条通道是知识,另一条通道是体验。体验与知识不同,它强调的是意义和情感。从经验到体验是经验跃升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自在的经验用亲身做的方式加以验证,就完成了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从自在的经验到自为经验的一种升华;二是从经验当中发现了意义,体会到情感。
当学生知道了地震来临时正确的应对方法后,为什么还要反复演练呢?这是为了帮助我们克服恐慌情绪,避免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另外,当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们应对不当往往容易造成二次伤害,比如踩踏事故……我们的道德与法治体验活动正是要实现提升学生这样的认知,让学生体会到保持严肃镇定、有序疏散是为了避免二次伤害的意义与价值。
为了实现这样的“提升”,课堂教学活动就不能是简单的疏散演习的复制,而应是基于教材设计的有目的的学习活动。我称之为“化实为虚”,它具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课堂教学活动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追求从实实在在的生活向体会情感,发现意义,通达价值这样相对较“虚”的方向提升;二是课堂教学活动要充分观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能简单复制生活,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可以是虚拟的生活情境,甚至是游戏。总而言之,我们课堂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要兼顾效益与效率,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一定要避免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在执教“当地震来临时……”这一活动环节时,同学们围坐在四周,教师在教室中间“画房子”——爸爸妈妈的卧室,孩子的卧室,客厅、厨房、厕所……一应俱全。教师说:“夜幕降临了,家人都已安睡,突然,楼房剧烈晃动,人都无法站立,发生地震了,在已经无路可逃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在哪里避难?”四周的学生议论纷纷,教师请出一个小组的六名同学做模拟演练。只见孩子们跑进“厕所”“厨房”这样狭小的空间蹲下来躲避,有一名同学看到“厕所”“厨房”已挤满了人,便选择在“小卧室”的墙角蹲下。
在活动评议环节,选择在“厕所”“厨房”躲避的同学侃侃而谈,他们的应对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那位选择“卧室”的孩子也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知道这时应该到相对狭小的空间躲避,可当他过去时,发现同学已经在那里了,于是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小卧室”。教师及时作出点评:“这位同学是知道正确的应对方法的,更为可贵的是,在危急时刻他还能想到别人……”这位同学在这次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了老师、同学们最热烈的掌声。真是地震无情人有情,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识传授,是学生给了这次教学活动以温度,我们也为教师设计这样生动的教学活动点赞。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