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观念的科学探究教学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fan55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一直以来,在推进和改善人类生活与生产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有助于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推进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学科特征和本质规律的认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化学;研究;构建

一、背景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一直以来,在推进和改善人类生活与生产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初中化学新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构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初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化学新课程想要改变过去知识传授式的教学,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看成有思想、有灵魂的人,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体验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习的过程不再是建造“空中楼阁”,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技能、发展科学思维、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基于此,以“探究燃烧的条件”为例,笔者设计了如下一课。

二、教学思路设计


  燃烧是一种极易发生的特殊的氧化反应,更是一种普遍的、重要的、庞大的化学反应。燃烧反应不仅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同时也为大自然和人类提供了新物质(包括有用的和有害的)。探究燃烧的条件是九年级化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探究实验,它的意义在于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合理、更科学地对燃烧进行安全、有效的利用。
  从化学学科的学习来看,通过实验怎样才能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亦即为什么要把燃烧作为初等化学中的一个主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有可能通过教学和实验活动使得学生对于燃烧、着火和灭火的认识,由小学科学和日常生活积累的认识水平,提高到初等化学学科的水平上来。所以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方式,又是化学学习的内容。学生通过经历和体验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兴趣、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节课以蜡烛为载体,通过对蜡烛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燃烧条件以及熄灭蜡烛的方法等的探究,采用多种科学探究方法。如控制实验条件法(控制变量法):通过对白磷、红磷的温度,与空气是否接触等条件的控制进行实验。对比法:通过探究、观察,对白磷和红磷的燃烧情况进行对比,得出哪个更易燃烧。分析、归纳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可知白磷更易燃烧,在取得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实验结论。体现和发展变化观,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和促进燃烧的方法体现实验观。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通过分析蜡烛的灭火、促进蜡烛燃烧的方法,了解燃烧的条件,理解燃烧的实质,列举燃烧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控制燃烧发生的要素就能控制燃烧反应。

三、教学过程


  【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的组成。小心点燃一支蜡烛,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与蜡烛燃烧有关的问题。观察与思考蜡烛的燃烧。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并提醒注意安全。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创设的情境】
  ①用火柴点蜡烛时,为什么开始不易点着?
  ②蜡烛燃烧需要哪些条件?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燃烧?
  ③蜡烛燃烧时,是棉线烛芯在燃烧还是石蜡在燃烧,还是两者都在燃烧?
  ④蜡烛中间为什么要放一根棉线?棉线的作用是什么?能否用其他材料代替?
  ⑤蜡烛燃烧时,为什么有黑烟?黑烟是什么物质?
  ⑥蜡烛一经点燃,为什么能持续燃烧?
  ⑦如果没有棉线,石蜡会不会燃烧?燃烧情况会怎样?
  ⑧蜡烛火焰为什么会闪烁摇晃?为什么火焰外部明亮中间暗?……
  (科学探究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活动,因此,它是以问题为起点的。把化学的学习定位为一种问题解决活动而不是接受知识的活动,是依据新课标所确立的新的化学学习观。)
  【教师】教师针对学生分组实验,与学生一起分析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
  【教师】如何引燃蜂窝煤炉?引火材料的放置顺序是怎样的?依据的化学原理是什么?点燃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师生共同探究)
  【教师】再探究蜡烛的燃烧——在纯氧中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不同。
  从发生条件、燃烧速率、放出热量、燃烧产物四个方面比较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不同,获得结论。从微观分析谈与氧气反应的实质,得出反应物相同,生成物不一定相同。通常应促进可燃物的燃烧,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
  【学生】用燃烧匙将燃着的蜡烛自上而下慢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比较蜡烛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观察集气瓶内壁的现象,再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教师】展示2012年6月江苏部分城市(睢宁、南京、苏州、扬州)焚烧秸秆导致的雾霾天气的图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获得结论:应促使燃料完全燃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熄灭蜡烛的方法
  【学生】点燃蜡烛,利用教师提供的用品或仪器进行实验。及时记录,并加以解释得出结论: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移走可燃物。
  【总结与回顾】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有关蜡烛燃烧时不同部位的现象,提出更多的问题,体会解释或涉及的科学概念。

四、反思


  从学生司空见惯的燃烧和灭火现象入手,目的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燃烧就是一种化学反应,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愿望,自然而然地走近化学。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对“蜡烛的燃烧”教育价值的挖掘:从认识初探蜡烛在空气中的燃烧,到再谈蜡烛的燃烧—在纯氧中,再到三探蜡烛的燃烧—熄灭蜡烛,认识灭火的原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灵活探究,在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得到了提升。
  引导学生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体会一切事物均有其规律性,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就可以使事物向一定的方向发展,趋利避害。就学生而言,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感受了燃烧的条件、促进燃烧的方法、灭火的原理及灭火的趣味性和复杂性;通过运用实验探究,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而这些恰恰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化学学科育人的价值所在。
  以蜡烛这一常见的物质为载体,让学生在空气中点燃,将干冷的蒸发皿放在火焰的上方,再罩灭蜡烛,交流讨论,提出有关蜡烛燃烧的问题并进行探究实验,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理解燃烧和灭火的含义和实质,了解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通过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对比,知道化学变化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控制条件能夠促进或抑制化学变化。通过学习燃烧与灭火,增强安全意识,了解防火和灭火的常识。运用图片等素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的能力,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作为教育者,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有效推进学生的理性思维,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燃烧的条件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关注的是教材内容、化学学科观念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怎样有机结合,才能既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又能体现教师自身的特点。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隐性获取方式也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之一。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有助于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推进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学科特征和本质规律的认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思维导图是帮助学生重构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把抽象、费解的数学概念、定义和符号变得简单、易懂、直观的图形工具。本文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因素从思维导图的定义、复习课存在的现状分析以及以一堂复习课为例,利用思维导图如何去构建高效的数学复习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期对数学复习课起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现状分析;有效运用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数与量关系和
期刊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对幼儿控制过严、自主性不高、发展方向过于单一等问题,从环境、选区、材料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环境;选区;材料  学习性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这种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
期刊
【摘要】本文以一年级语文上册《拔萝卜》为例,浅谈了“和大人一起读”教学内容的设计策略,即认读识音学字——自主试读、听老师读、跟录音读、接龙朗读;构思想象续编——观看影像、想象续编、感悟主题;复述你讲我听——抓主线讲、看图画讲、创编性讲;延伸亲子共读——和大人一起读、和大人一起讲、和大人一起听,循序渐进,看似无声,却在有意渗透对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和大人一起读;教学策略  部编版
期刊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绝大多数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见微知著,使学生通过学习思想品德知识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此,本文基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分析,略谈《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并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散发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学策略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
期刊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读准“小校场”,注意“嫌”的书写;理解古训和俗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懂得礼貌待人的重要性,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  3.初步感知说理文的文章结构特点,学习“以事说理”的方法。  【设计理念】  《谈礼貌》一文,脉络清楚,论点鲜明,论证充分,语言通俗易懂,道理显而易见。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这样的文章一读就懂,那么课堂上教什么,怎么教?叶圣陶先生说:“语文
期刊
【摘要】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宝藏,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具有丰富的民族精神,也包含了诸多的人生哲理,这些内容在当下的教育领域仍拥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学经典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接着重点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实施方法,以期为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国学经典;文化底蕴;人文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
期刊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听懂、会说、会读故事中出现的词汇: pigs, cows, apples, pears,体会名词的复数。  2. 基于故事听懂、会说、会读句型:What are these? What are those?及回答They’re...会用一般疑问句Are these... Are those...询问复数物品并做出相应回答。  3. 能理解并朗
期刊
【摘要】“知行合一”在学生德育教育中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应当通过优化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将德育的各项要求内化于心;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邀请家长参加德育实践、教师行为干预等路径,外化于行,实现德育行为的塑造和实践功能。  【关键词】知行合一;课堂教学;德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知行合一”,并对知行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刻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探索。作为教师,内化习总书记的讲话精
期刊
【摘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呈现世界的美好面貌,为学生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关注更多更好的题材,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回归平淡、回归初心,让小学阶段的一次次作文训练成为他们提高精神素养的源泉。  【关键词】“四性”共进;乡村作文;精神素养  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对于乡村学生而言,其生活中有田野,有炊烟,有古井,有竹林,鸟语蝉鸣、鸡犬相闻,是一幅有声有色、
期刊
此前,我们对过去年代里出现的关于教师角色形象的一些说法诸如“蜡烛论”“工程师论”“园丁论”和“桶水论”进行了逐一的梳理和辨析,肯定了其中的积极之义,也反思了它们的某些不足与局限,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在这里,需要强調的是,对上述观点开展讨论和反思并不是要否定它们,如果是那样理解和认为的话,还真的误解了笔者的意图。与此恰恰相反的是,我们要郑重指出,对上述过去年代关于教师角色形象的说法不应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