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在微创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pang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创治疗理念与技术是在人类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步获得发展和普及。微创外科由于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对机体生理代谢影响小等优点而被广泛接受并开展。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提出与运用,微创治疗在胃肠外科规范化诊疗工作中的应用需要强有力的临床研究推动。而微创技术的发展,包括三维腹腔镜、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理念、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等的应用,也为胃肠外科的微创治疗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微创外科手术的规范化实施及推广,是提高胃肠外科手术质量、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其他文献
2009年美国矫形外科医师协会(AAOS)制定了《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指南》,2015年根据新的指南制定标准对其进行了更新。新版指南根据现有文献未增加新的推荐建议,剔除了原指南保留的"尚不能确定的推荐意见" ,保留了7项推荐建议:(1)对<6个月的股骨干骨折患儿,推荐使用Pavlik支具或髋人字石膏固定;(2)对<36个月的股骨干骨折患儿,应评估是否由虐待导致;(3)对6个月至5岁、短缩<2 cm的
美国NCCN骨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一般每年更新1~2次,其内容反映了当前该领域的共识和最新进展。2017年最新版指南已于近期推出,包括常见原发骨肿瘤的诊断和多学科治疗,涵盖了骨肉瘤、软骨肉瘤、尤因肉瘤、骨巨细胞瘤和脊索瘤等肿瘤。本文就其核心内容和更新进行阐述和解读。
在基因组学研究的推动下,胶质瘤分子分型近来有了新的进展。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项目依据基因表达谱将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级)分为4型,依据1p/19q共缺失、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突变、TERTp(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区)突变将较低级别胶质瘤(WHO Ⅱ、Ⅲ级)分为5型。2016年WHO完成了新版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的修订,将这些新的分子标志物引入到胶质瘤诊断中,并将分子诊断与传统
2015年WHO推出新版肺部肿瘤分型,其中肺腺癌分类几乎完全接受2011年肺腺癌国际多学科分类。近五年来,多项重要研究从不同角度探索了肺腺癌新分型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在外科切除范围方面,不仅要考虑肿瘤解剖学指标,更需要考量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在辅助化疗方面,选择恶性程度更高的亚型进行化疗,生存获益可能更加显著。在术后随访方面,根据不同腺癌亚型的生物学行为,需要制定不同的随访策略。本文从外科视角,探
随着对机体代谢理解的深入和疾病治疗理念的更新,肠外肠内营养学已经成为一门为临床服务并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最近5年国内外发布了相关指南四十余篇。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决策,本文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成果,从营养筛查与评定、营养干预实施和特殊专科的营养支持进展三个方面对相关指南进行梳理和解读。从中可以看到,在各专科临床学者的努力下,标准的临床营养诊疗流程基本形成共识,但在实际应用中流程的每个环节仍有诸多细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根治性切除是目前治愈胰腺癌的唯一可能的方法。而R0切除的标准、切缘的定义、病理学检查等尚缺乏统一的标准,胰头癌手术切缘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仍饱受争议。与以往的观念不同,目前认为R1切除率高不是外科手术质量差的指标,而是说明病理学检查的质量高。期待胰头癌标本病理学检查的国际共识尽早发布,以更好地明确手术切缘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指导医师选择更合理的治疗策略。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I)是目前心血管外科的治疗难点。三维超声可以精确地定量评价IMI,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够获得IMI的详尽信息,但存在低估的可能性。静息时二尖瓣有效反流面积是IMI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需要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以预测手术效果及风险。IMI的外科治疗策略,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IMI的程度、心脏重构的情况进行选择。中度IMI的治疗策略应权衡患者手术风险及长期获益,以决
胰腺癌是转移倾向明显的高度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有效但复发率高。通过新辅助治疗,部分患者可实现降期、增加切缘阴性率、降低淋巴结阳性率、减少血管侵犯等,但存在增加手术难度、延误手术时机、疗效评估指标不成熟等争议。具有高危因素的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可积极行新辅助治疗,交界可能切除的病例建议新辅助治疗,同时转化治疗可能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预后。晚期胰腺癌一线化疗方案FOLFIRINOX可用于新辅助治疗。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