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许多数学知识、概念对于小学生而言,往往抽象难懂,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动手操作,才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人的大脑思维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只有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实践过,在大脑中才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我在日常的教学中的做法是:不仅要让学生听、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还利用小学生好动又好奇的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下面我就本人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在操作中质疑
  传统数学教学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削弱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大揽大包,学生被动接受。长期下去,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效果不佳。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让学生拿出自备的9根小棒,摆一摆,可摆几个三角形;几个长方形,还剩几根。学生操作后,教师问:大家发现了什么?剩下的还能再摆一个长方形吗?怎样列式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有余数的除法”。剩下的1就叫余数,由此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产生疑问,既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爱好,激发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在常规教学中,我注意培养他们的动手兴趣。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五章多边形的面积的练习十五中的第7题题目,用木条做成一个长方形,长18厘米,宽15厘米,它的周长和面积是多少?如果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有变化吗?这种题目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们都很想知道,如果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到底有没有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知道学生的兴趣、求知欲上来啦。为了加深他们的印象,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我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把上课前准备好的硬纸条用图书钉钉成长方形,让学生分别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然后拉一拉,把它拉成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看一看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它的底实际就是长方形的长(没变),它的高即随着平行四边形拉得越扁就越短,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底×高,那么它的面积就越来越小,由此可见它的面积变了吗?怎样变?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变了,变小了。”通过学生的拉一拉的动手实践,很快地就达到我要的教学效果,我体会到只有学生带着求知欲,带着兴趣去学,才会学到他们想要学的东西。
  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
  在小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这一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规律,根据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发现规律,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我让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每隔2厘米种一棵树(两端都要种)。看一看,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21厘米长的线段每隔3厘米种一棵呢?28厘米长的线段每隔4厘米种一棵呢?通过比较分析和总结后发现:用总长度除以间隔距离再加上1,就会等于总棵数。这时我就告诉学生:如果两端都要栽的话,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同时板书:总长÷间隔距离﹢1=总棵树。利用实际动手操作得出公式,很快学生就可以把例1完成,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得出的概念公式,既发展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借助操作启动思维,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到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这样一次次地自我探索,自我发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了数学思维水平。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为学生学到数学知识而服务的,动手操作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动手操作的运用还要与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数学,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整体提高学生素质,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作者通联:047100山西省长治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我遇到过许许多多这样的问题:课堂上学生一片寂静,无论我如何引导,学生就是一言不发,死气沉沉,毫无生气。而有的时候课堂又显得过于杂乱,学生人人抢着答,课堂气氛活跃,有把控不住课堂的感觉,但又不敢过于地去指责学生,生怕学生又变得过于“安静”。太“活”或太“乱”都不是我所需要的,而其中的度好像又不好把握,如何处理“活”与“乱”的关系,这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话题。  课堂乱不乱,我认为要看学生的
期刊
人的经验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视野是开阔的,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因此,只要我们跳出班级管理的小天地,眺望周围的大千世界,就能够受到若干意想不到的启迪,产生若干新的富有创意的点子,从而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在原有的水平上更上一层楼。这里有三个小片断,谨与大家共享。  一.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有效利用班干  探索与体现学生的心理需求,说白了就是遵循“你原来这样做对你有利吗?”“老师要求你这样做是为了你自己好
期刊
【摘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基础教育的使命。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应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关键词】基础教育 创新型人才 培养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所有关心教育的人士共同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在阐明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基础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
期刊
目前,农产品价格异常,质量问题突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此通过对农业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经济位置,来探讨问题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一.农产品问题及社会解读  农产品价格表现异常,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2012年2月至3月,全国大葱价格同比涨幅达到80%,北京等大城市爆出10元只能买到两根葱。大豆、生姜、猪肉、大蒜、香菜、白菜等都出现过“精彩”的价格表现。相反蔬菜、水果等滞销
期刊
因为爱与信念,我选择了教育,选择了孩子。但身为教师的我总是感到自己的力量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我的成绩不够辉煌,所以无法慷慨激昂,我只有一颗真心,和向孩子们无限敞开的胸怀。当我用心去感受教育人生的脉搏时,我感觉到不管是快乐还是忧伤、充实还是迷茫、都是我生命之中挥之不去的幸福。在我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担任了十几年的班主任,深知这份工作的艰巨与繁重,一路走来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也有几许收获,我咀嚼过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善于引导学生归纳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善于联想和比较,培养学生在联想和比较中创新;通过一题的灵活多变,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一题多解 引导归纳 联想比较 一题多变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其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做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
期刊
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本人认为是教师在观念上是否思索过:“我们今天的教学,将给孩子的明天留下什么?”也就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并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人,而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多角度,多方向探求和运用知识,充分挖掘学生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使学生素质得到较好的锻炼。因此,开放性的数学课堂教学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的一把尺子。  一.创
期刊
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学校作为教育的真地,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道德教育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融会贯通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日常生活、文化娱乐等环节中,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为了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德育还应该规范化,指定《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学生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初中生物课改中出现的几个问题提出策略,以及初中生物教学在课改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主体性教学 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课堂氛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然而,在新课程实施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新的问题。就这些新问题,谈谈我的看法和见解。  一.课改中出现的问题  1.课堂驾驭难  新教材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