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的书法岛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ping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镇江的焦山游玩喽!你们一定会大开眼界。焦山是长江中唯一的一座江心园林,远看好像碧玉浮江,所以人们把焦山称为“浮玉山”。来到焦山上的浮玉岩,南宋知名书画家赵孟奎的两个苍劲秀丽的大字“浮玉”展现在我的眼前。
  登上山顶,寺庙、亭台、楼阁、碑林、长廊映入眼帘,给焦山增添了独特的风韵。康熙、乾隆两位皇帝都来过这里并留下墨宝。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有五次登临焦山,山上建有乾隆行宫。御碑亭中,乾隆御笔的字里行间,抒发了他对焦山的钟情和厚爱。
  你们知道吗?这座在宋代还寂寞无名的小岛,因为一块奇特的铭文刻石而变得热闹。这篇铭文就是《瘗(y@)鹤铭》。
  传说南北朝时期,华阳真逸隐士曾得到一只仙鹤,他驾着仙鹤四处云游,好不自在,没想到仙鹤却在焦山仙逝。隐士很伤心,他把心爱的仙鹤葬在焦山下,并写下《瘗鹤铭》,刻在石壁上以作凭吊。
  后来,石刻遭雷轰崩坠到江中。宋代有人将它从江中捞起,许多人前来观摩摹拓,在中国书法历史上几乎所有留下名字的大家,都曾经临摹过它。有的甚至还凿几字带走,《瘗鹤铭》因此而远近闻名。可是数十年后,石刻又坠入江中。直到清康熙年间镇江知府陈鹏年再度把它从江中捞出,将仅存的九十余个残字黏合在一起,移到焦山碑林。经专家考证,《瘗鹤铭》原文应有160字左右。1997年、2008年、2010年考古工作者对《瘗鹤铭》残石打捞了三次,经鉴定,发现其中疑似“方”“鹤”“化”等残字,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篇铭文很独特,有点像文字游戏,它没有留下任何朝代纪年的信息,甚至没有留下作者真名。更为奇特的是,它的行文顺序和古代常规的行文正好相反,是从左到右的。《瘗鹤铭》字体浑厚古朴,仿佛楷书,又带隶书和行书意趣,字形大小悬殊,一笔一画毫不拘束,加之风雨剥蚀的效果,更增强了线条的雄健凝重及深沉的韵味。黄庭坚说它是“大字之祖”,认为“大字无过《瘗鹤铭》”。
  山下的焦山碑林,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其中有王羲之的《破邪论序》、颜真卿的《题多宝塔五言诗》、米芾的《城市山林》等名家的手笔,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其他文献
童星小名片  兴趣爱好:书法、绘画、游泳、唱歌  学书格言:认真写字,用心做事  辅导老师:狄万刚  电子邮箱:476861913@qq.com  大家好!我是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五(2)班的李浦贤。我学习书法至今已有三年半了。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克服了许多困难,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记得在我上第一节书法课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学习书法需要毅力,只有坚持练习,才可以写出一手好字。”刚开始学习书法
期刊
★ 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多用刀刻成,有先书后刻和以刀代笔直接刻写两种形式。从书法的角度分析,它已经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 章法三要素。传世的甲骨文中有朱书和墨书的痕迹,并且笔画有弹性,应当是由类似毛笔的工具书写而成的。  ★ 什么是行书?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
期刊
金牌字帖临帖展示
期刊
在故宫附近还有一座同样赫赫有名的博物馆,它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今天我们就走进国博,去那里“寻宝”吧——  在天安门广场周边有几座重要的建筑物。广场的西边是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东边那座与大会堂遥相呼应、气势恢宏的建筑,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这座庞然大物的总建筑面积有近20万平方米,差不多是28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参观者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就能看到国博外部的高大
期刊
教师作品选登
期刊
学生作品选登
期刊
书写毛笔字比书写钢笔字要难得多,因为毛笔的笔毛是软的,变化多,必须正确地把握它;同时,运笔的过程也比钢笔字复杂。而“运笔”,恰恰是书写毛笔字重要的基本功。我们可以借助横画来练习运笔。  同学们,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横画的运笔过程。  ①逆锋起笔;  ②向右下按笔;  ③折锋向右上行笔;  ④中锋行笔(略向右上方向行笔,呈左低右稍高之势);  ⑤向右上角行笔;  ⑥向右下角按笔;  ⑦回锋收笔(将笔锋提
期刊
欧阳询是书法史上著名的楷书大家,他的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自成一体,后人称之为“欧体”。欧阳询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合称为“楷书四大家”。  在书法史上,欧阳询的影响之大,除“二王”外,很少有人可与他比拟。他传世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以下简称《九成宫》)、《皇甫诞碑》等,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为我国书法理论留下了
期刊
时间:1700多年前的某天。地点:汝阴太守府。  太守夫人正在讲授书法课:横画就像绵延千里的云彩,点画像是高山上要坠落的大石,撇画像犀牛的角一样……  正在讲课的是汝阴太守李矩的妻子卫夫人,学生则是后来成为一代书圣的王羲之。正是因为卫夫人的悉心指导,再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王羲之最终成为了书圣。  卫夫人教王羲之写字,总是把每个笔画分开来形象地进行解释,云彩、坠石、犀牛角……好像不是教书法写字,更像
期刊
同学们,写好一个字,最基本的是把笔画写得准确到位。过了这一关,接下来就是写好“独体字”和一些造字能力很强的“基础字”,把它们的形状、结构写匀称和美观了,就为写“合体字”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写好主笔,稳定字的重心。  一棵树,有主干;一个字,有主笔。写好主要的笔画,就能稳定字的重心,同时使字显得有精神,有力量。  一个字的主笔可能是一画,也可能是几画,主笔形状一般较长。书写时,要把握好粗细和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