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园地》新增一个栏目“和大人一起读”,和如火如荼行进着的“亲子阅读”接轨。这里的“大人”主要指孩子的父母,“和大人一起读”主要指亲子阅读。农村孩子的父母大都外出打工或做生意,大多数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要实现“和大人一起读”就有了一定的困难。
那么,农村学校又该如何实施這一板块的阅读,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呢?
一、教师角色转换
“和大人一起读”关注的是发展儿童的阅读兴趣,在愉悦的亲密互动中“润物细无声”。
(一)语文教师当“大人”与孩子一起读。语文教师不仅要为孩子们推荐阅读材料,还要关注落实孩子的阅读情况。首先,保证足够的“亲子”共读时间。在课余时间我们领着孩子一起读,唤起儿童课外阅读的愿望,激发儿童的阅读期待。利用活动课、班会课、诵读课等进行共读。教室里书声琅琅,孩子们沉醉其中。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其次,陪着留守儿童一起读。如《谁会飞》,首先,通过文本对话,指导孩子在脑海里“放电影”。其次,想象说话。教师问“谁会游?”孩子会答“鱼会游。”“鱼儿怎样游?”有的说:“它们摇着尾巴游”,有的说:“它们吹着泡泡游啊游”也有的说:“小鱼跟着妈妈游”等等。再次,融入表演。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边表演边问答,演与读融合。
(二)相约教师跨学科客串读。新课标提倡课程整合,我们对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的相同、相似、相关的内容进行合并,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展学习内容。如《剪窗花》这首儿歌,我们请美术老师结合美术教学内容进行读读、说说、剪剪。让孩子自己先拼拼、读读。读后,引导孩子了解这种传统民间工艺的艺术特点,感受窗花美好的寓意。最后教孩子们动手剪剪简单造型的窗花。剪好后,让学生再回过来读读这首儿歌,并且回家读给大人听。孩子们举着自己剪得窗花,美滋滋地读着儿歌,兴趣盎然。
二、热心人士加盟
(一)退休教师发挥余热。退休教师熟谙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们没有了作业的压力,在轻松的氛围中随着老教师的引领,读出自在,读出趣味来。如《小兔子乖乖》,老教师按节奏念出,孩子跟读。老教师还即兴和孩子们一起唱起来,教室里荡漾着孩子们那清脆的童音。
(二)关工委、共青团热情加盟。共青团、关工委等有关部门的加入,为孩子们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他们和孩子一起玩耍,在玩耍中阅读。比如《拔萝卜》,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听。文字本上,“小狗喊小猫来帮忙……”图画上,小猫之后还有一只小老鼠来帮忙。学生模仿着前面的段落样式,续编故事。
(三)同学的父母“亲子”读。家长进课堂,既让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学习状况,也让孩子们收获了许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胖乎乎的小手》,我们事先了解有个孩子在家很懂事,能帮爸爸妈妈做事,比如扫地、烧火、帮放碗筷,还给奶奶捶背,是可以成为孩子们的榜样的。就邀请了这位家长来校和学生共读。当这位家长与孩子们读了《胖乎乎的小手》后,介绍自己孩子在家的表现时,这位孩子脸上抑制不住骄傲的笑容,而许多同学则是一脸的崇拜。有几个小朋友还小声说:“我也会。”“我回家就给奶奶捶背。”榜样就在身边,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就和谐顺畅。
三、同伴结对一起读
(一)高年级同学领着读。我们把孩子与高年级学生结对,组建“大手牵小手”活动,每个“师傅”带一个“徒弟”,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妞妞赶牛》,在读绕口令的时候,“小师傅”带领“小徒弟”读正确读流利,然后加快速度朗读,读出绕口令的韵味。熟读后,“小师徒”之间比赛读。看哪组“师徒”读得又快又准确!教师表彰优秀的“小师傅”,有“小师傅”的典范引导,阅读更顺畅,爱心满校园。我们还把住在附近的孩子结对,在家里也能陪同一年级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二)同班同学合作读。营造阅读氛围,组织同班同学合作读。如《猴子捞月亮》内容较长,角色较多,可以分组分角色来读一读。三个小朋友分别扮演“老猴子”“大猴子”“小猴子”,在其乐融融的共读氛围中,感受阅读的快乐。也可以同桌比一比,读一读。
“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阅读的过程。孩子由原初的完全不会,到渐渐参与阅读,直至最后完全自主阅读只要孩子持之以恒阅读,孩子对语言文字产生亲切感,那是迟早的事。
一个人想学有所成,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作为教师,我们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就是从小培育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朱益琴,浙江仙居县朱溪镇中心小学教师。
那么,农村学校又该如何实施這一板块的阅读,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呢?
一、教师角色转换
“和大人一起读”关注的是发展儿童的阅读兴趣,在愉悦的亲密互动中“润物细无声”。
(一)语文教师当“大人”与孩子一起读。语文教师不仅要为孩子们推荐阅读材料,还要关注落实孩子的阅读情况。首先,保证足够的“亲子”共读时间。在课余时间我们领着孩子一起读,唤起儿童课外阅读的愿望,激发儿童的阅读期待。利用活动课、班会课、诵读课等进行共读。教室里书声琅琅,孩子们沉醉其中。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其次,陪着留守儿童一起读。如《谁会飞》,首先,通过文本对话,指导孩子在脑海里“放电影”。其次,想象说话。教师问“谁会游?”孩子会答“鱼会游。”“鱼儿怎样游?”有的说:“它们摇着尾巴游”,有的说:“它们吹着泡泡游啊游”也有的说:“小鱼跟着妈妈游”等等。再次,融入表演。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边表演边问答,演与读融合。
(二)相约教师跨学科客串读。新课标提倡课程整合,我们对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的相同、相似、相关的内容进行合并,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展学习内容。如《剪窗花》这首儿歌,我们请美术老师结合美术教学内容进行读读、说说、剪剪。让孩子自己先拼拼、读读。读后,引导孩子了解这种传统民间工艺的艺术特点,感受窗花美好的寓意。最后教孩子们动手剪剪简单造型的窗花。剪好后,让学生再回过来读读这首儿歌,并且回家读给大人听。孩子们举着自己剪得窗花,美滋滋地读着儿歌,兴趣盎然。
二、热心人士加盟
(一)退休教师发挥余热。退休教师熟谙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们没有了作业的压力,在轻松的氛围中随着老教师的引领,读出自在,读出趣味来。如《小兔子乖乖》,老教师按节奏念出,孩子跟读。老教师还即兴和孩子们一起唱起来,教室里荡漾着孩子们那清脆的童音。
(二)关工委、共青团热情加盟。共青团、关工委等有关部门的加入,为孩子们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他们和孩子一起玩耍,在玩耍中阅读。比如《拔萝卜》,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听。文字本上,“小狗喊小猫来帮忙……”图画上,小猫之后还有一只小老鼠来帮忙。学生模仿着前面的段落样式,续编故事。
(三)同学的父母“亲子”读。家长进课堂,既让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学习状况,也让孩子们收获了许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胖乎乎的小手》,我们事先了解有个孩子在家很懂事,能帮爸爸妈妈做事,比如扫地、烧火、帮放碗筷,还给奶奶捶背,是可以成为孩子们的榜样的。就邀请了这位家长来校和学生共读。当这位家长与孩子们读了《胖乎乎的小手》后,介绍自己孩子在家的表现时,这位孩子脸上抑制不住骄傲的笑容,而许多同学则是一脸的崇拜。有几个小朋友还小声说:“我也会。”“我回家就给奶奶捶背。”榜样就在身边,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就和谐顺畅。
三、同伴结对一起读
(一)高年级同学领着读。我们把孩子与高年级学生结对,组建“大手牵小手”活动,每个“师傅”带一个“徒弟”,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妞妞赶牛》,在读绕口令的时候,“小师傅”带领“小徒弟”读正确读流利,然后加快速度朗读,读出绕口令的韵味。熟读后,“小师徒”之间比赛读。看哪组“师徒”读得又快又准确!教师表彰优秀的“小师傅”,有“小师傅”的典范引导,阅读更顺畅,爱心满校园。我们还把住在附近的孩子结对,在家里也能陪同一年级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二)同班同学合作读。营造阅读氛围,组织同班同学合作读。如《猴子捞月亮》内容较长,角色较多,可以分组分角色来读一读。三个小朋友分别扮演“老猴子”“大猴子”“小猴子”,在其乐融融的共读氛围中,感受阅读的快乐。也可以同桌比一比,读一读。
“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阅读的过程。孩子由原初的完全不会,到渐渐参与阅读,直至最后完全自主阅读只要孩子持之以恒阅读,孩子对语言文字产生亲切感,那是迟早的事。
一个人想学有所成,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作为教师,我们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就是从小培育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朱益琴,浙江仙居县朱溪镇中心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