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场馆中针对低龄儿童课程类教育活动的组织和策划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511526198209172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场馆是传播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的非正规教育场所,可提供多种教育活动,通过展览、讲座、夏令营、培训等活动形式,实现对正规教育的补充。在科技场馆中开展教育活动,属校外教育的范畴,担当着培养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建立健全价值观的责任和使命。与校内开展的正规教育不同,科技场馆中的教育活动没有固定的执行模式,没有硬性的考核指标,不需要强制性的学习过程。易被受教育者在情感上接受。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把握好方式方法,更容易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针对低龄儿童开展的教育活动在多数科技场馆中都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因此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低龄儿童的教育活动应着重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基础认知、提升好奇心并构建兴趣点,开展课程类教育活动可以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众多科技场馆都采用过或正在开展此类活动,北京自然博物馆也是其中的一员。
  北京自然博物馆是一家以传播自然历史类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功能的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标本收藏为一体的综合类科技场馆,受众为社会全体大众,但经过多年的统计发现,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三年级以下的低年级学生占比例大(约46%,2009年数据)。为丰富这些低龄受众的参观体验,培养其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北京自然博物馆的科学教师策划了以5~8岁小朋友为主要受众的“科普小课堂”活动(以下简称“小课堂”)。小课堂以自然科学知识介绍为主,穿插动手活动、互动活动、动画影片、观察实验等多种活动形式,旨在向小观众介绍他们所熟悉的身边的各种动物,植物以及微观世界的相关知识,培养和激发儿童的自然科学兴趣。小课堂活动于2009年5月2日为起点,每个月一个主题(考虑到参观观众的流动性和参观频率)。于每星期六、日中午12点(馆内教室紧张)在三层的探索角开讲,截至2010年底,共组织活动主题19个,受众近7000人次。笔者经过近两年的活动组织和现场实施,对如何开展此类活动提出了如下思考:
  
  主题的选择和内容的设计应符合受众的特点
  
  明确受众是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是任何科技场馆开展教育活动首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了解了受众的年龄结构、学习经历、爱好、个人能力、感知偏好等相关信息,才能做出有针对性、因人而异的活动策划。
  小课堂是以5~8岁低龄观众为主要受众对象,此年龄段的儿童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并满怀着好奇,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探究欲,已经具备了浅显的知识背景,对“会动”的物体和色彩艳丽的物体具有浓厚的兴趣,善于提问和提出假设,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也是培养科学兴趣和科学方法的优质起点。针对此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小课堂的内容选择以他们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动物或植物为主要介绍点,如蒲公英、蝴蝶、宠物等,目的是为了加强他们的直观感受,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在自然博物馆中参加教育活动的收获与现实生活相对接,加深印象,形成印记。
  小课堂根据选定的主题,进行具体内容的组织和筛选。内容的组织要保证科学性和准确性,包括累积和罗列,可以有多种渠道:专业书籍、专家咨询、网络媒体、音像资料等。内容的组织决定了有哪些事可以做,而内容的筛选则决定了要做其中的哪一样,决定了小课堂开展过程中的活动目标、活动主线、活动风格以及所采取的活动形式。内容的组织与筛选均应以受众的个性特征为首要考虑。针对筛选出的活动内容,结合前面提到的受众的各类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风格和活动形式可以丰富小课堂的内容,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如在“我和蝴蝶有个约会”这一主题的小课堂上,以使受众了解昆虫具有哪些特征为主要教学目标,针对受众的性格特点和知识背景,选取了实验观察和儿歌记忆的活动形式,通过受众现场对几种常见昆虫,如蝽、蝴蝶、蝗虫、蜻蜓等观察的亲身经历,得出昆虫所具有的特征。实验观察环节可以调动受众的参与性,实现小课堂活动氛围的建立,而后通过儿歌的形式加以总结,加强记忆。对受众特点的关注应充分体现在活动前期准备涉及的每个过程中,并应贯穿于活动的策划、执行和评估等全过程的始终。
  
  科学教师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
  
  科技场馆中的科学教师是科技场馆开展教育活动的中坚力量,是教育活动的策划人和组织者。不同于校内教育,科技场馆中的教育活动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明确的教学大纲,因此对科技场馆中的科学教师在活动的策划、组织、现场执行力、时间控制,应变能力、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教学方法的掌握等方面,均应提出较高的要求。小课堂的主题选择、内容筛选、活动的设计和风格的确定等前期准备工作考验了科学教师的活动策划能力。
  进入到活动的组织和执行阶段,活动的现场组织和执行转到一线。科技场馆中的受众多为流动参观的观众,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因此每次活动面对的受众,可能有不同的特点,遇到的问题也会不同,恰当解决这些不同点需要科技场馆中的科学教师能够良好地处理各种环境,有效开展活动的现场组织。每次活动开始之前,科学教师可以与现场参加活动的小观众进行前期沟通,通过聊天等形式,打破“老师”与“学生”之间、“台上”与“台下”之间可能出现的心理屏障;同时了解本次活动的“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性格特点,便于活动开始后对现场的把握。小课堂通过简单的互动式问答引出当次的活动主题,以不断提问的方式引导受众认真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问题的答案,由问题带动活动的整个过程沿着最初设计的主线前进。互动式问答可以使受众更好地融入到活动氛围中,而科学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受众自我展示的欲望,为他们创造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认真聆听他们的每个想法,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正确性的点评。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对培养每个参加活动的受众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都很重要。活动的组织过程也可能会遇到障碍,因为受众的年龄决定了受众的特点,其喜好与科学教师最初的设计不能良好的重合,如科学教师的问题引导不能发挥作用,活动无法按照最初设计的主线进行,此时适当的放弃也是对科学教师现场应变能力的检验。既然没有严格的“大纲”要求,何不让你的“学生”了解更多他们更感兴趣的内容,而不是你更感兴趣的,科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这里受到了挑战。活动过程必然不能解答受众心中的所有疑问,因此活动结束后的答疑活动可以使那些对活动主题充满兴趣的受众得到心理满足。
  教育活动的现场组织除了对科学教师综合能力的检验外,科学教师服装的选择、手势和肢体语言的应用以及现场情绪的控制都会对活动的现场效果产生影响。通过调查发现,相对于严肃的职业装,小课堂上的受众以及家长更喜欢穿T恤衫、牛仔裤的科学教师,后者更具有亲和力,减轻“老师”的刻板印象。
  
  后期评估是循环式上升的保证
  
  后期评估是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的必要手段,科技场馆中的教育活动不能通过考试进行效果评估,而通常采用问卷调查、口头采访等方式进行。小课堂中最重要的评估为自我评估,即活动执行人——科学教师的自我反思,即每次活动结束后,科学教师根据本次活动的具体执行情况,对现场组织、时间把握、内容选择、知识点难易程度控制等方面进行自我总结,肯定成绩,寻找不足并加以完善,不断改进,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加,使活动的质量不断提高。活动效果的评估则采用随机问卷调查和口头采访等方式。每次活动结束后,为相关受众(儿童和家长)发放问卷,了解受众参加本次活动的真实感受,包括主题内容的选择、活动的形式、科学教师的现场表现、受众的喜好程度、对难易程度的可接受性和改进建议等方面,以及列出感兴趣的内容供后续活动主题的选取以参考,增强受众的活动参与性。口头采访,即每次活动结束后,随机选取3~5名儿童及他们的家长,口头了解他们对本次活动的态度,供科学教师的自我评估参考。
  小课堂是一项具有持续性的长期活动,为保证活动的效果,每次课后都需要开展效果评估。评估的结果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亦是为下次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意义,争取做到每次活动的组织都较上次活动有些许的提高,形成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在受众中形成良好口碑,不断提高小课堂各方面的服务质量,是保证活动受欢迎和长久开展下去的必要条件。
  同所有科技场馆的教育活动一样,小课堂在策划和组织方面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由于北京自然博物馆的硬件条件有限,受场地条件制约,小课堂时间定在中午12点,每次活动约30分钟,这一时间通常为午饭时间,并不是最适合的活动时间,和活动参与者在生理周期上产生冲突,这一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其次,如何尽可能多地兼顾所有受众也是遇到的困难之一,每次活动的受众不同,虽然明确了5~8岁的参与年龄,但对于此年龄段的儿童,年龄、知识背景、家庭条件的差距等使得他们的队知水平有较大的不同,这为活动执行人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课程类教育活动是目前很多科技场馆都会采取的教育活动模式,各个场馆根据自身特色不同所采取的方式也有很多差异。但事实证明,良好地开展此类活动对于提高受众的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形式。
其他文献
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由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和中国科协等单位共同发起并主办,是一项以培养青少年科学研究兴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科学调查、科学体验和科学探究为内容的全国性、基础性、群众性科学普及活动。活动开始于2006年,迄今为止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2010年的活动主题为“我的低碳生活”。活动目的是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到人类正在面临着更加恶劣的生
引言  月季是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木本植物,是著名的四大切花之一,近年来已经成为花卉主栽品种。但是近年来,月季灰霉病已成为1种世界性的严重病害,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危害月季的叶与花,严重影响了其产量和品质,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采用的化学防治方法易产生抗药性、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探讨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已迫在眉睫。  蚯蚓洗涤液来自蚯蚓的真体腔和背孔分泌的大量液体,是其他常见蚯蚓制品的副产
活动背景介绍  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活动,是由北京市教委主办的一项市级重点科技活动。该活动从2000年开始实施,已经成功举办10届。金鹏科技论坛倡导广大中小学生以严谨、求真、求实的态度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技术改造和创造发明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到与老师、同伴、他人交往合作的快乐,感受参加科技活动带来的乐趣,对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上期文章介绍了视频剪辑的前期准备工作,在作好了软件、素材准备以及解说词的撰写后,就可以进行配音了,这时候要注意保证录音环境尽量安静,配音人员要注意普通话的准确、合适的语速以及适中的音量,增加观众观看作品时的舒适度。  然后就可以根据配音来进行编辑工作了。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可得,采用先配音再编辑的方式能很好地控制作品时长,同时节省大量的时间。  当然,也可以采用先将视频编辑好以后再根据视频进行配音的方
[摘 要]本文通过游人抱狮子照相的这件小事,进行观察、思考、实地考察。发现有刻字、摸柱狮近十种破坏行为;护栏太低,游人轻易即可跨越;柱狮破损严重。查阅汗液成分,证实其对柱狮有腐蚀作用;通过对比考察旷野上的同代石雕文物,证明人的不当行为,对柱狮有损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作者在做保护宣传活动时,被搜狐社区报道;并在市民中征集古桥保护爱心签名;后将柱狮拍照编纂成册,刻成光盘,愿为今后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摘要】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面缺乏丰富的素材以及信息资源支撑,而对于六年级小学生而言,其在认知理解能力上都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因此,为了更好地强化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就需要做好相应的训练以及指导工作,促使其能够提升内容呈现的丰富性,进而更好地提升整体的语文素养。本文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核心素养  一、
[摘 要]作者从可以治理土壤中砷的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入手,探究蜈蚣草能否治理水中的砷。设计并实施了在含砷营养液中培养蜈蚣草的试验,得出了蜈蚣草对于水中砷的吸收能力强,可去除水中砷污染的结论;通过对比抑制、促进和正常蒸腾,得出了蒸腾作用对蜈蚣草吸收水中砷的能力影响显著,抑制或促进蒸腾能够降低或者增加蜈蚣草对砷的富集量的结论;由此提出了建设人工湿地、用蜈蚣草治理修复砷污染水体的建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鸟类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在人工林区和果林区,利用人工鸟巢招引鸟类,常会取得很好的生态效益。参加此类活动还能提高社会责任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    基本活动  设计与制作人工鸟巢    大部分鸟在春季和夏季筑巢,其中有些鸟作巢不是营造自己的家。而仅仅是作为养育幼鸟的栖身之所。各种鸟筑巢时使用的材料不同,鸟巢的形状、大小和结构也不一样。为了有效地帮助鸟儿在当地繁衍,设计和
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桥梁已是现代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桥梁集历史、民族、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于一体,现在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我国是桥梁类型和桥梁分布最多最广的国家之一,小到乡村的一座木桥、石桥,大到现代化的特大型公路桥,给人们带来交通便利和经济的腾飞,目前我国的桥梁建设已走在了世界前列,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桥梁对中学生来说它既蕴含着诗一般浪漫的故事,又是都
普通野生稻被公认为栽培稻的祖先。蕴藏着栽培稻没有或少有的优异基因。因此。保护和利用普通野生稻资源。对丰富栽培稻的遗传基础、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由于栖息地日益遭受破坏。普通野生稻正面临着野外灭绝的威胁。鉴于野生稻资源的濒危状况,我国农业部于2010年启动了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工作。截至2007年底,已建立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15个。然而,目前已建立的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