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的真实面目探析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h0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下闲聊或教研活动时,老师们一说起新教学理念,头头是道;一旦说到“什么什么训练”或“字词的积累”时,大家则是闭口不谈,似乎是只要一谈“训练”或“积累”,这样的课就是不达标的课。在课堂上听他们的课时,却感觉他们的课堂教学游离于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要么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要么上成“地理课”。一节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课下来,学生一脸疲惫,却收获甚少。一位语文教师曾疑惑地说:“语文课怎么上不出“语文”味来?”许多语文老师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感慨──“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教师感到语文课难教,学生觉得语文难学,这很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一、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识文断字的课堂
  当前的教育改革进行得轰轰烈烈,人们在改革摸索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像素质教育、生命教育、体验教育、个性教育、创新教育等等,应该说,这些教学理念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但在我们看来,这些理念如果没有字词句段篇的积累,没有识文断字的训练做基础,诸多语文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一切教育理念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许多语文教学名师的课堂上,字词的积累从来就没有放弃,总是会巧妙地与其它形式结合在一起。
  所以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忙而不“盲”,时刻把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这一根本的任务放在首位,将识文断字的任务真正落实好。
  二、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听说读写并重的课堂
  语文课,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看、思、做、演,进而培养出能思能写、能说会道的人。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有这样的认识,也必须有这样的认识。可现在的一些课堂教学,出现了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笔者认为,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并重的。语文课堂只有打通了听说读写这四个环节,有效进行整体的语文训练,才能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叶老在《关于探讨教材教法的几点想法》中说“教语文不仅要学生熟读课本,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生活里扩大词汇,掌握语言的规律,增长表达能力,从文学作品的阅读里提高思想的境界……不能丢开听和说不顾,光管读和写,认清了这一层,语文教学才能切合实际,对学生真有益处。”在《认识国文教学》中也提到,“阅读和写作两项是生活上必要的智能……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就作的方面说,若不在读的工夫之外再加上整饬思想语言和获得表达技能的训练,哪里会‘真知’作?哪里会‘真能’作?”
  这几句话可谓字句切中肯綮。要想学好语文,非要不断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才行。一句话,若没有平时听说读写的训练和积累,就没有学生语文能力的真正提高。
  三、语文课堂还应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课堂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做学生平等对话的交流对象。学生的知识经验是在不断地与周围环境适应的过程中形成的。比如讨论,自己与他人的知识经验不断整合,或纠正、或补充、或完善以形成新的“知识”。不要把学生当成灌输的对象,就是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师的教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经验和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碰撞,师生、生生之间不断互动,促成新的教学智慧,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教学相长。所以说,语文课堂应成为智慧课堂。
  四、语文课堂是一个张扬个性的课堂
  学生本位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本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也成为第八次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语文教师更应该将自己的才情和教学个性融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沐浴课改的春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差异,允许感悟有深浅和多寡的自由,多鼓励他们表达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宽容学生的错误和失败,努力营造师生互尊、同学互爱的宽松自由的创造性的氛围。如我在教《山中访友》这一课时,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思考、品味,对含着露水和桅子花气息的好风、德高望重的老桥、一去不返的逝川、古老而坚韧的灵魂、青翠的手势、洁白的身影、憔悴的天空、湛蓝的笑容、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清澈的禅心、纯洁少年、精致的纹理、神秘的手相、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慈祥的老柏树、轻轻地招手等内容加强理解,进一步认识课文的写作特色。整个课堂充满着平等、热烈、和谐的气氛,学生的个性和文本的碰撞闪烁出耀眼的智慧火花,阅读感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和张扬。
  这节课,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可谓是发挥到了极致,会唱的唱,会跳的跳,能写的写,会画的画……不一而足。一句话,教师只有尊重并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才能让课堂绽放出美丽的智慧之花!
  五、语文课堂是一个课内外相连的“大课堂”
  语文课堂要帮助学生构建大语文观,在课堂中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感受语文的无处不在。叶圣陶老先生在阐述写作与生活的关系时就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生活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有了生活,写作的素材就不会枯竭。“必须根源于现实生活,文章才能写通,写来才真有意义。”只有文章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文章才有生命力。写作是这样,阅读教学也是这样。在一些名师的课堂上,他们都能跳出教材教教材,或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引入文本,或在课末适当拓展,与教材中的内容一起,激发学生的思维,生成新的“知识”与“能力”。在课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处处学语文。课内课外相连,才是完整的语文教育。
其他文献
一、中学物理课程对教师的科学素养要求  如果教师缺乏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缺乏一定的方法,那么物理课程标准的落实将会大打折扣。教师要变单一的科学知识传授为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为引导学生走向自然、生活和社会,变教师为中心的训练为学生自主探究、经历探索过程。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物理,鼓
期刊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实施,而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新课改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什么样的生物教学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呢?下面以“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课的课堂教学为例来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一、教学设计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与鸟类生殖和
期刊
回顾这几年语文教学的现状,教学思想多争鸣,教学改革少行动,手捧新教材,教的还是老一套。国家教委总督学柳斌说“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解决许多的问题”,我想最重要的问题,仍然是转变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教育者的灵魂和根本性指导思想,那么,新世纪语文教师应树立怎样的教育观念呢?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句话的确
期刊
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要学好语文,最关键的就是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每个小学生在小学六年的阅读量至少达到145万字。新课程标准还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实际上也是给语文教师提出了重要的要求,即如何完成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阅读要求,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寓教于乐
期刊
情感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高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增加英语教学中所需的情感心理,全面实施英语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势在必行的趋。 常言道:“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耳提面命式的教育方法必然会给教育带来危机,“亲其师,信其道”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应牢记的真谛。   一、情感及目标  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是指学习者对英语和英语使用所持的态度、对本族语与外语的关系以及本族文
期刊
一、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二、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
期刊
小学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的终极关注理应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提高。语文教学内容中,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我们在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抓住审美教育这一课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揭示教学过程中的美的因素,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一、感情朗读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
期刊
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因而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该如何备课呢?以下是我在新课改中的一些感悟。  感悟一:新教材,怎么把握  一、新旧教材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内容看似更加简单,与旧教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如对纸币概念的表述:旧教材说是货币的符号,新教材的表述是价值的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获得生动的知识,更好地理解、巩固、掌握所学化学知识,通过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提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加强学生的对演示实验观察  观察力是指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能力。细致、正确的观察可以使学生获得完整、全面的感性知识,它是记忆、表达的基础和前提。  初中化学教材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期刊
一、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改进学习方法是一个长期性,系统积累的过程,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接受新知识,不断地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能不断地提高。应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交流,逐步地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规律,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