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茶如酒聊自品,一诵一咏乐天真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GANG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到太行,太行就醉了。带着春天的画,带着夏天的梦,醉了。醉了的诗心,天高云阔;醉了的山野,霜叶似火……”
  电视台正播放着《美文赏读》,朗诵者——张红莉。
  “要读,就用心。每一部作品都一样,都有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喜怒哀乐。如果仅仅见字发声,再优美的声音也无法企及人的心灵。”这是她对播音事业的理解和阐述。
  她的声音,有一种纯粹的美,有一种珠玉落盘的清脆和流响出疏桐的曼妙,像山间泉水流淌着大自然的梦,像夜间春雨滴答着岁月静好的流,天籁一般。
  读“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就把人带进历史的兰亭,让你走近魏晋名士,走进永和九年的那一场雅集,那一场醉吟。仿佛“竹林七贤”就在眼前,弹琴复长啸,泼墨洒江涛。
  读“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让你看到不拘常格的刘希夷弹着琵琶一唱三叹,循环复沓中,感喟青春易逝,富贵无常。当然,诗句本身语言优美,音韵和谐。但加上朗诵者恰到好处的理解和语言艺术的铺垫,就锦上添花了。
  她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们看到坚强不屈的海伦·凯勒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引导下,克服严重的心理障碍,重新对生活燃起希望之火;写文字,读哈佛,继而成为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成长痕迹。
  而她读“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则会把人带进盛唐的那一段“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恨长河之中。一个是权倾天下的九五之尊,一个是貌惊宇内的国色天姿。苍颜白发、妙龄红颜,却有七夕祝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痴情与甜蜜。当她读到“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受到杨太真那可悲可叹又无助无奈的情景。再读到“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时候,我们眼前就仿佛也出现了五彩祥云里的玲珑楼阁,也看到云雾缥缈间的绰约仙子,盛唐太真翩然间轻云蔽月,飘摇兮流风回雪……
  很多人认为她的朗诵有著名朗诵艺术家丁建华的影子。张红莉祖籍河南项城,1968年春出生在古书院矿,父亲是矿工,母亲是教师。作为家中长女,她不但要为爸爸妈妈分担家务,还要照看弟弟妹妹,一首首儿歌在游戏中稚声嫩气传远,一支支动听的歌在上学的路上飞扬。童年的她倔强而自信,声音甜美而清脆。初一的一次歌咏比赛领唱《花儿朵朵向太阳》,让全校认识了她。紧接着一次在矿区大礼堂召开的全校大会,不知哪位重要人物迟迟赶不到会场,负责人把13岁的她推上舞台,一曲《军港之夜》,让喧嚣的会场安静了下来,没有伴奏,只有她宛如黄莺的歌唱……
  1986年春天,高中毕业的她参加了工作。那年正赶上矿文工团招演员,不少人怂恿无论歌声还是形体都出类拔萃的她去试试,果然一试而中。于是,她开始在古书院矿文工团担任舞蹈演员,参加舞蹈的集训和演出。
  人有梦,天作计。1986年底,古书院矿电视台招聘播音员,通过全矿多次的层层选拔,她被应聘到新成立的矿电视台从事播音和主持工作。这次的转折让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喜欢快乐工作的她开始走向正轨。她性格开朗,又认真好学,和她合作过的人都很难忘记她。
  1996年8月,她应聘到泽州县有线电视台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在那里一干就是10年。10年的县级台的工作经历,让她增加了阅历。她越来越爱播音主持这一行,觉得要想胜任节目主持人工作,就必须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充沛的知识储备。于是,她先后到省广播电台和北京广播学院进修学习。2004年底,她获得一级播音员任职资格。这是她的荣耀,也是对她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一个肯定。
  2005年8月,张红莉调入晋煤电视台。工作中,她更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场晚会、每一次新闻,她都不允许卡在她这里。她几乎从不误读,从不出错。有时候,哪怕为了一个声调的问题,她都会返回录音室去重新录音;还有时候,为了个别字的语气,她也会推翻重来。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她还乐意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为不同的单位和公司主持、配音,也为社会各类大小型文艺晚会主持。
  2009年5月的一天凌晨,因为新闻中心急需赶制一个专题片,领导打电话让她到单位配音。丈夫开车带着她往单位赶,不想在路上出了惨烈的车祸,她和丈夫同时被120送到晋煤总医院急救室抢救。近在咫尺的两张病床上,夫妻二人都在与死神抗争着。丈夫苏醒后,极其微弱的第一声就是呼唤她的名字,怕她睡去醒不过来了。而她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的第一句话却是:“片子怎么样了,栏目做好了吗?”在场的人无不唏嘘。身边一位中年患者说:“也就只有六十年代的人有这样的觉悟和境界吧?什么时候了还关心工作呢?”医生说:“像她这样的状况,面部三叉神经断裂,以后再上镜可能不行了。”幸好当时她什么都不知道。一场车祸并没有摧毁她的意志,她坚信自己即使不能重返镜头前,也可做幕后工作——为栏目、诗歌配音。
  出院后,她给自己定下目标和锻炼恢复计划,每天进步一点点,凭着惊人的毅力,忍着剧痛,克服重重困难,使自己一步一步走向康复。后来不但面部恢复得很好,而且出现了医生说的“不可能”的状态。
  因为她知道,如果离开了深爱的播音主持这一行,她的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朗诵,让她找到生命的力量,也找到了人生的阳光。高雅的爱好,让她创造了奇迹,虽然不能再出镜播新闻,但朗诵和主持大型文艺晚会还是得心应手的。
  她的性格中,有酒的豁达兼茶的宁静。柔柔弱弱的外表像茶,刚毅果敢的内心像酒。工作中有酒的豪放和激情,生活中有茶的淡远与悠然。她说,美文像酒,诗歌像茶。其实,她的个性,一半是酒,一半是茶。她爱酒,喜欢“酒逢知己”的酣畅淋漓,在酒中品出诗词的婉约与豪放;她爱茶,喜欢与茶侣分享一盏好茶,如同品尝一篇美文,尽享生活的真味。
  她最喜欢说:“朗诵,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它绝不仅仅是声音,声音好只是一个基本条件。生活,才是你了解作品和掌握作品的必要条件。”
  生活,是一面镜子,也是最好的老师。热爱生活,抱拥生活,乐观上进,人生才会一路洒满阳光。所谓“如茶如酒聊自品,一诵一咏乐天真”,应该就是她的人生注脚,就是她的个性写照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听,她又在用心朗诵了……
  艺术简历
  张红莉:女,祖籍河南项城,1968年4月生于山西晋城古书院矿。1987年至今一直从事电视台播音主持工作。国家一级播音员,晋城市诗词学会朗诵部部长。现为山西晋煤集团新闻中心电视台文艺室副主任。
  1991年8月参加山西省计划生育演讲赛,获二等奖;1993年、2005年现场主持全省民兵预备役部队晋城现场会开幕式解说工作;2006年参加晋城市《雅韵之夜》朗诵会,为晋城市成为长江以北第一家“诗词之乡”做出成绩;2008年专题片《失语的天使》获山西省有线电视台新闻评比一等奖。诗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参加山西省职工诵读经典网络展播大赛,并获晋煤集团职工诵读经典网络展播大赛一等奖。
其他文献
乌 金  一  一块煤也有花朵  从它乌黑而坚固的身体掏出来  它纹丝不动,任由火焰舞蹈  我无法触及这种完美  我徒有羡慕,并想象自己是另外的一块煤  这个冬日,在令人难以忍受的雪中  我在一条街上徘徊着  撞见了夜色和寒冷  我退缩着  躲避寒冷的袭击,这时  我就想到一块煤美丽的自然的花朵  它接近离死亡如此从容  像接受一次能够得到的爱  除了美丽的自然的花朵  以及露珠,它体内  黑暗的
期刊
一块煤,安放着桃花的芳香  安放着苍穹和大地,安放着  袅袅的晚钟和晨曲  此刻,春风挽着手臂  把我送往温暖的源头  在这里,我用我的前世与今生  做一块纯种的煤,让自己  绽放成桃花的模样  请相信,煤的内心是一朵桃花  我抚摸着它,就像抚摸着  时光里的音乐和歌唱  打开的矿井是桃花的家园  是我血脉里生长的风光  成吨的煤层里,排列着  匍匐在地的光亮和火把,走动着  矿工的语言和智慧  
期刊
一朵花,从春天醒过来  一朵花,在三月的最后一天  才从绿树枝头醒过来  从神秘的事物中走出来  走进我诗歌的第一行  刻下神圣的印记  仿佛抒情年代  那一段美好的爱情  在春天安静的山坡上  美丽的花朵头顶蓝天  献出了所有的星星  二月书  二月之后  我就不再反应迟钝  假装冬眠  深夜的桃花  一遍又一遍  敲打窗棂  叫醒春天  叫醒蝶  亲爱的  你不必俯身向我  再向我  也不必点
期刊
杀 猪  老家有句俗谚:“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时候过年,最盼望的事就是杀猪了。农村杀猪热闹、好玩,更重要的是解馋,杀猪菜的香气是时常缭绕在梦境里的。  杀猪的仪式很隆重。抓猪就很热闹,猪要被杀了,先从圈里放出来蹓蹓,几个帮忙抓猪脚的跟在后面,虚张声势,赶着猪满院子跑。待猪折腾得累乏了,便有那身手敏捷的抢上几步,扯住猪的一条后腿,顺势一扯一扭,一二百斤的猪一下子就被掀倒在地上,众人一
期刊
孙如打来电话说:“姨,和你说个悄悄话。”我当时正忙,不耐烦地说:“快说吧。”她大概听出了我的不耐烦情绪,说:“我有了。”“有了,有啥了?”“当然是有孩子了,你一定要悄悄的,别让别人知道,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孙如的喜悦是从电话那头传来的。  我还是弄不清楚她为何要给我打个电话,我们至少有三年没联系了,她是我姑父的孙女,没念过书,也不认识字。四十岁的人不识字的没有几个,孙如算一个。几年前她从乡下来找我
期刊
书法,或“书道”,是指文字书写的一种艺术形式。“法”和“道”是指达到目的的手段、方法,“艺”是达到目的的高技手段。所以“法”与“道”有更深一层的意义。艺道者,本源于心,因此“心”又是“无心”,“无心”才是心的本性。禅宗以为“有念即有心,有心即乖道,无念即无心,无心即真道”。“无心即无物,无物即天真,天真即大道”。所谓“书法”“书道”乃是借助于书而显示法与道,借助于点画而显示生机。这样看来,“书”是
期刊
1月31日,是农历小年的前一天,一个由16人组成的中国煤矿文联文艺志愿者服务团,在中国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煤矿文联副主席庞崇娅的带领下,从北京乘车七个多小时赶到山西朔州,给中煤平朔集团的矿工、家属拜早年、送温暖。  当晚,朔州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6摄氏度,而平朔书馆内却是一片红火,春意盎然。文艺志愿者与平朔文艺爱好者会聚于此,以笔抒情,开始了一场热情洋溢的交流笔会。  “最近一个时期,煤炭
期刊
大约是2000年,我写了一组印学研究的文章,贸然寄到《书法导报》社,蒙杜大伟先生抬爱,竟在他负责的版面专辟了一栏连载我的文字,还写了编者按语。那时我知道,先生不仅是书法家,还是画家,但我没有见过他的作品。  有一年夏天我到郑州,偶然进仰韶画馆,在门口看到几幅花鸟画,那种特立独行的风格、酣畅直率的笔墨、大朴不雕的气度,把我一下吸引住了。最后看落款,竟是“大伟”两字,于是很急切地打了他的电话。这一次在
期刊
百 合  初夏时节,天气晴和,阳光稍稍有点儿灼热,从居室移步庭中,暗香浮动,低头瞧去:花圃里的百合花竟自开了。  百合花重合相叠如莲瓣,故称百合。庭中的百合花,大概属于麝香百合品种吧:纤长的叶子,一丛绿,从那一堆绿里伸出一支长长的花苞,悄然绽放,乳白中间缀着一点黄,状如喇叭,无声地吐露着芬芳。  早晨起来,读书读到腻烦了,写字写得疲倦了,想去放松一下,走出大门,站到庭院中间,仰头望那片天空,闲云数
期刊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数十年来以执著的剪纸情结、无与伦比的热情和全新的思维,创作出数以千计的剪纸艺术作品,并逐渐成长为知名的剪纸艺术家。他就是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临涣选煤厂的职工陈国斌。  我与陈国斌的相识颇有缘分,2013年8月我因工作需要调到临涣选煤厂,在一次厂里举行的文艺活动中与他相遇因我们俩都是淮北矿业的文艺骨干,各自的作品时常见诸报刊,对彼此的名字早已熟悉,因了文艺这个词,便一下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