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着力点” 设计“好活动”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u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阅读教学的关键有两个:一是要找准课堂教学的“着力点”;二是要设计出好的语文活动。找准“着力点”,就是首先要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设计出好的语文活动就是解决好“怎么教”的问题。
  一堂课只有短短45分钟,绝不允许老师面面俱到,其实也不需要面面俱到,因为通常情况下,对于教材中的任何一篇课文(含文言课文),只要认真通读下来,80%以上的学生至少能理解80%的内容(阅读文言课文,对照书下注解也是如此)。如果教师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用力”,那语文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就不可避免。
  孙绍振先生说过:“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却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笔者认为這里的 “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其实就是教学中的“着力点”,至于“想说却说不出来的地方”,是在老师将学生完全“带进文本”后,进一步生发出来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能真正走进文本,进行体味、探究与感悟,学完一篇课文,得到的都是一些概念性的结论,这种现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还较为普遍。究其原因,是老师们在教学中放过了太多的“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学生自然也不会有“想说却说不出来的地方”。当然,教学“着力点”的发现,离不开教师对课标与学情的了解,更离不开教师对教材文本的深入解读和个性化思考。
  笔者借班执教《孔乙己》,虽然这些初二学生课前读了课文,也看了教参的讲解,但他们在脑海中呈现的基本上都是概念性的东西,或者也可说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诸如:社会的黑暗、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科举制度的罪恶、孔乙己的迂腐等,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走进文本。虽然本文主旨的解读有多种,但鲁迅创作本文的初衷还是“表现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教学生,尤其是教那些未读过几篇鲁迅作品,刚入初二仅仅四个月的学生,就应该让他们将这最基本的内容掌握好,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量的积累、阅历的丰富,他们自然会有新的感悟,无需教师多费口舌。况且那些多种解读,属于鲁迅作品的研究范畴,是大学中文系师生的事情,放在此处好像会使得课堂内容看上去“高大上”,其实极不切合实际,它会使“学堂”变为“讲堂”,会使学生失去感悟语言文字带来的乐趣。所以教好“这一个”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这一个”教好了,才能激发起学生自觉探究“下一个”的欲望,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这样,本课的“着力点”就找到了,就是让学生深切体会“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要深切体会,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一次次走进文本,涵泳小说的语言文字。这就涉及到“如何教”的问题了。一篇课文,即便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堂上也需要腾出时间再一次整体感知文本。学生整体感知文本越充分,对话的基础越牢靠。《孔乙己》是一篇长文、难文,鉴于一节公开课的实际状况,留给学生的整体感知时间不能太长,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两个问题或者一个简短的活动带动学生进一步整体感知文本,使他们的认识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往前再走一步。
  有人说“公开课也是家常课”,我深以为然。字词教学是语文常态课中的常规做法,但在PPT满天飞的今日课堂,一般老师授课时,总是将之与文本理解割裂开来。其实,认知、掌握生字词离不开语境,字词教学应该与文意的理解紧密相连,能否通过字词教学带动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就成了我备课中考虑的第一个问题。认真研读文本后,我觉得可行。因为出现的两个高频词“颓唐”和“哄笑”,一是难理解词语,二是多音字词语,它们都属于要求重点把握的词语,也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对这两个词语语境意的“重锤敲打”,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孔乙己内心世界的了解,又可以充分感知周边人对孔乙己的态度;而文章中加注的难写字“羼”和“蘸”又属于常用字,对这两个字语境的回顾,不仅可以让学生感知咸亨酒店掌柜的唯利是图,更可以认识到孔乙己的迂腐。
  语文课堂教学是以“语文活动”为主线的。我一直以为:一篇课文,“着力点”或“教什么”有可能相同,但“怎样教”却是各有巧妙不同。而无论“怎样教”,一堂好的阅读教学课一定要有“好的语文活动”,设计出一个好的语文活动,往往是需要绞尽脑汁搜索枯肠的。设计出怎样的语文活动,才能让学生深切感知《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主旨,是我在备课中反复思考的问题。
  遵循阅读规律,从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来考虑,读小说,大家自然都会关心情节。其实,小说结局里孔乙己到底死没死,一直是读者关心的话题。既然孔乙己的死没有定论,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失联”,那么会不会有人去找他呢?对照文本,细细思考,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无人寻找且无人过问不正反映“一般社会的凉薄”吗?考虑到授课对象只是刚入初二不久的孩子,我还是决定用一个既富有新意又较为活泼的“语文活动”来呈现核心问题,于是让孩子们写“寻人启事”这一活动设计也就“应运而生”了。
  让孩子们说一说“寻人启事”的各个要素,然后写一写这张“寻人启事”,其实就是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孔乙己的认识,而这张“寻人启事”的“联系人”一栏到底该是谁的思考与争论,又可真正让孩子们的理解走向深入。
  当然,以设计的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涵泳语言、体悟情感,是“语文活动”的常见样式。一般来说,好的语文课离不开好的问题设计,而一堂好的语文课却不能设计太多的问题,尤其对一篇长文、难文而言,只要能设计出一两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足矣!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找准“着力点”,设计出“好的语文活动”,才能真正意义上使得学生与文本真实地发生“深度接触”;学生只有在“好的语文活动”的引领下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触摸到文本的潜在意义。只有这样,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的地方”方能凸显,教师如若在此时略加点拨,便会有水到渠成之感、事半功倍之效。
  最后,我还想说:执教《孔乙己》一课,我未使用一张PPT,一方面是基于“没有什么东西是说不清楚的”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孩子们从真正意义上关注纸质文字,在课堂上读书能做到入眼更入心。
其他文献
一、设计思路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基于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与问题挂钩,使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于解决问题之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相互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获取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培养解
期刊
【理论支撑】  1.建构主义理论。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真实物理情景”,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来建构新的知识和技能。  2.合作学习理论。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新知、提升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质量单位及其与常用质量单位的换算,了解常见物体的大致质量。  2.通过阅读思考,认识天平的结构、天平
期刊
摘要  集团化办学符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要求。注意文化尊重,完善制度构建,打造各类平台,有助于集团内教师更好地实现一体化发展,推动集团整体办学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  集团化办学 教师发展 文化尊重 制度构建 平台营造  近年来,江苏的基础教育正逐步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而集团化办学能够很好地带动区域内不同层次学校间的共同发展。这既符合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需要,也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
期刊
循序渐进是教育教学中的高频词汇,是指在学习中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步深入和提高。众所周知,数学这门课程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就不能使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点,从而容易产生模棱两可的概念。现以苏科版《数学》八(下)中的“12.2二次根式的乘除(3)”为例,来说明对新课的导入要尽可能简单,生成须是有深度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问题。  一、简单导入有利于学生体验
期刊
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怕写,教师怕改。如何让批改有效而又高效,关键在于引领学生参与。让学生组成“伙伴编辑”互批作文的方法,不仅将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教研教改中,还能让学生多写多练,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就教学改革创新而言,可谓是“一石三鸟”。  关键词  伙伴编辑 小组合作 学生互批 完善升格  作文,在现实教学活动中可谓是学生怕写,教
期刊
主持人语  古人把“教师”供在“神位”上顶礼膜拜,而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神圣的职业”等一句句虚无缥缈的称呼,成了蒙昧教师内心的鸦片。前不久,发生在安徽亳州一所初中的学生群殴教师事件,再次将教师的角色和地位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千万别把学校当成解决学生一切问题的圣殿,别把教师当成解决一切问题的圣贤,别把教育当成背负一切社会责任的机器。面对当今教育的新常态,别再给教师太多不堪承受之重。  提起教
期刊
教育教学工作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对学生说一些事或是提一些要求,学生们都能愉快地接受;而同一件事或要求,换一个教师去讲,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这种现象就是教育心理学所说的“情感效应”。还有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表达方式,以实论教,以实施教,往往事半功倍。这就是教育学中的教学原则之一“因材施教”。不管是“情感效应”还是“因材施教”,往往都源自教师对学生的
期刊
摘要  依托课前、课堂、课后,拓展教学的时空;用自主探究、自主质疑、自主实践等丰富的教学手段,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课前 课堂 课后 自主探究 自主质疑 自主实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强调确立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思想品
期刊
摘要  初中英语教学的本质是学生自主感知、自然习得、自如运用语言的过程,是学生与自己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他人对话而形成新认知的过程。  关键词  教学主张 自主 自然 自如  王蔷曾说,英语课程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由此可见,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势必要做到三个转变。第一,教学理念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第二,教学方式由死
期刊
很多数学知识之间都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或者存在一定的相同元素,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与新知识联系最紧密的知识,让新、旧知识在头脑中发生积极地相互作用,新的知识就能更好地融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并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同时新知识还能够对旧知识产生影响。本文以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应用(1)”为例,谈谈迁移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一、教学设计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