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红色之城 传承之路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tiandetia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四六年九月,沂蒙山腹地。
  山东省临沂平邑县一座小山村的年轻人凑到一起,开始商量参军事宜,而他们将要加入的是一支独特的队伍——担架队。
  1946年9月,沂蒙山腹地。
  山东省临沂平邑县一座小山村的年轻人凑到一起,开始商量参军事宜,而他们将要加入的是一支独特的队伍——担架队。
  各村青年报名积极性异常高涨,在很短的时间内,平邑县就组织起了68副担架,354人。很快,队伍进行了严密编组,一副担架5个人,三副担架一个班……奔赴前线。当时只有20岁的王立法,201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没什么可想的,抬起担架就上前线啊”。
  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平邑担架队跟随华东野战军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莱芜战役中,他们从家门口平邑镇路过,全体队员无一人离队进入近在咫尺的家门。这次战斗中,除顺利完成转运伤员的任务外,他们还俘虏了敌人215人。为此,这支担架队荣获了“陈毅担架队”的荣誉称号。
  不仅是平邑担架队,在解放战争时期,从沂蒙山腹地到胶东地区,都有民兵担架队的身影。今天,我们能从很多渠道了解他们曾经的光荣岁月。一份名为《担架团沂蒙战役工作总结》的档案中,对担架队员的工作有详尽的描述:这些年轻人“抬起担架是担架员,放下担架是看护员”,在找不到卫生机关的时候,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看护伤员。“经常问饥、问渴、问冷、问热”,“吃饭是先伤员后自己”,而在有限的条件下“用自己的饭碗或己备的小瓢,给接屎尿”,也是经常的事情。
  解放战争时期,平邑担架队的足迹,遍布鲁、冀、苏、豫、皖5省,到新中国成立,这支队伍中的49人却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
  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沂蒙这片八百里红色热土上发生着,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就此书写。而爱党爱军、拥军爱国的红色传承,在这里从未间断,并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丰富其内涵,精炼其本源。
  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区的广大民兵,积极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游击战”“麻雀战”“地雷战”,打得日军闻风丧胆。“一家三兄弟,齐齐上战场”的事迹时有发生。
  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组织的支前民兵与担架队伍,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跟随人民军队转战南北。而在后方,沂蒙人民把节省的粮食、马草等物资不断送往前線。要人出人、要粮出粮、要物出物。
  从用乳汁救助伤员的“红嫂”,到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她们与“沂蒙母亲”王换于一起,共同书写着沂蒙女性的形象。而“沂蒙母亲”这一光荣称号,也从王换于一人,逐渐成为整个沂蒙女性的共同称谓,成为战争时期沂蒙精神的代言。
  新世纪,沂蒙“一家三代当红嫂”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沂蒙母亲”王换于在抗战时期创办收养八路军子女和烈士遗孤的“战时托儿所”,收养徐向前、罗荣桓等著名革命将领后代;“沂蒙红嫂”张淑贞在哺乳期舍下女儿,喂养烈士遗孤;而今,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获誉“当代红嫂”,她不仅向官兵赠送鞋垫和生活用品,还当起了红嫂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这是独属于“沂蒙母亲”的红色传承。
  新中国成立,万象更新;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乡村振兴与全民共同奔小康的步伐不断加快。红色的沂蒙人,用新的形式为沂蒙精神拓展出新的时代内涵。沂蒙精神也成为临沂,这座鲁南最大城市的文化基因。
  新中国成立之初,莒南县厉家寨,整梯田、拓河道、建水库、修塘坝,向穷山恶水宣战。1957年,毛泽东主席作出批示,称赞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
  20世纪80年代,平邑县九间棚村,村党支部书记刘嘉坤等9名党员带领全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架电线、修公路、创企业。九间棚就此走出大山奔小康。
  新世纪,兰陵县代村,“时代楷模”王传喜带全村党员干部奋斗19年,将一个负债380万的落后村,发展成为集体经营性年收入过亿的乡村振兴排头兵。
  新中国70年,越来越多的时代英模人物在沂蒙精神的滋养下,为临沂这座红色之城树立起一座座丰碑。
  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退伍后,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并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小说,用全身坚强意志和满腔为民情怀书写“极限人生”,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是沂蒙精神的代表人物朱彦夫。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森林火灾,27名森林消防员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幸遇难,他们年龄最小的仅18岁,其中5人来自山东。他们中4位临沂人:赵永一、康荣臻、张帅、徐鹏龙。
  2013年,习近平同志到沂蒙看望老区人民,他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百万人民拥军支前,十万英烈血洒疆场,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英雄之城感动中国。
  这里就是临沂,一座城的红色传承之路。
其他文献
临海,一个来了让人不想走的古城。在这里,紫阳街是我每次必去的地方。它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街之一,悟真坊、清河坊、千佛井、龙兴寺……皆有着回味无穷的故事。紫阳街最初有街无名,后来,为纪念南宗始祖张伯端,定名紫阳街。  清《临海县志》记载,张伯端“……性嗜鱼,在官办事,家送膳至,众以其所嗜鱼戏匿之梁间。……疑其婢所窃,归扑其婢,婢自经死。一日,虫自梁间下;验之,鱼烂虫出也。……乃喟然叹曰:‘积牍盈箱,
期刊
此刻,我凝视一张老照片。  照片上的中年人,仪表堂堂,英氣逼人,令我心潮起伏。我在欣赏帅哥吗?是的,帅哥是我父亲的六弟,我的六叔。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独立团政治部主任的六叔,拍照时已转业到地方任职。这张与祖父及家人的合影,他还穿着制服,戴着八角帽,正气凛然,依然一副战士的铿锵情怀。六叔浓眉大眼,鼻梁笔挺,五官完整遗传了祖父的基因。只见他嘴角自信地翘起微笑着,这样的微笑无疑发自内心。是啊,
期刊
焉支山水草丰美,是骏马的福地,每天都能看见焉支山山清水秀,马儿嘶鸣。  它是我家的一匹老马,一匹枣红色的母马,因产驹高大、俊美、健硕,在村子里非常有名,我的父母亲对它倾注了无尽的宠爱。父亲格外喜欢它,把它叫作“美人”。父亲从一个男人看女人的眼光看待一匹马,连母亲有点嫉妒,但看到一匹匹小马驹变成了真金白银时,欣喜还是占了上风,比父亲更懂得照顾起了这个“美人”。  老马和我相处很温驯,比父母亲待我温顺
期刊
本刊讯 12月8日至10日,《海外文摘》杂志社、《散文选刊·下半月》杂志社主办的“2017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在北京揭晓,评选出年度6个奖项90余篇散文作品。其中,梁晓声《故人往事》、韩静霆《妻妾成群的王家大院》、鲍尔吉·原野《耳柏》、王宗仁《柴达木的河向西流》、李旭《四麦之地》、刘庆邦《学会守时》、蒋殊《一碗饭,一条命》、周亚鹰《从刘几到刘辉》、廖静仁《山行九日》等11篇荣获单篇散文类一等奖,蔡飞
期刊
“当河仙与海神谈判的时候——那是多么悲壮的场面啊……”小时候,奶奶总是跟我唠唠叨叨着说。  奶奶说,每当农历三月底到四月初的某一天,那是豪雨和台风还没来到的时候,九洲江带着冬春两季绵雨积聚的满河浑浊的江水,流淌到我的故乡北部湾东岸的出海口,正好适逢海洋大潮,满河白浊的江水和满湾深蓝的海水就冲撞了在一起,互不相让,形成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白浊的江水和深蓝的海水都腾起面目狰狞的巨浪,呼啸咆哮着推过来又
期刊
1989年5月,我被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海选选中。报到时,接待我的科长叫毛国葆,1950年生,江苏泰州人,入伍之初曾在白山黑水的克山农场干了8年,吃过大苦头,经受过大磨砺,后因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写得一手好字,吹得一口好笛,提干后调入沈阳军区空军机关,当过干事、首长秘书,后来调入院校机关,再后来调入南空高级领率机关任职。此人看上去面善随和,个头不大,清瘦单薄,嗓门尖细响亮,精气神极足。然而,他介绍我
期刊
父亲不属牛,却像一头牛。  这个夏天的夜晚,父亲为了把那三亩多稻田犁耙完,竟然把母亲送给他的晚饭整整放了一个夜晚。后来,母亲去喊他回家休息时,才发现他的背部和大腿都给蚊蠅叮出了血迹。虽然这样,父亲仍未停下手中的农活儿,仍然是右手扶犁,左手执鞭,在田间开垦着丰收的号角。看到那碗变得冰凉的面条,母亲既感动又难过。看到父亲这样拼命地干活,考虑到父亲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母亲劝说他早点回家休息,让他明天再干。
期刊
那是1948年的夏秋之交,雨下个不停,为躲避敌人的空袭,赵立海所在的炮兵某部接到命令,连夜从潍县(今潍坊市)出发,奔赴济南。赵立海清楚地记得当时中秋已近,因为每个战士还分得两枚小小的月饼。“晚上急行军,两头不见太阳,每天走百十里。每个人都背着自己的小背包,被褥捆在一起,很薄,背包都被雨淋了个透。”  刚刚结束潍县战役,赵立海对潍县又高又厚的城墙依然心有余悸,“很多战友倒在那里”。他也知道,队伍的下
期刊
编者按  Editor's note  潮起潮落,印记无声;桑田沧海,岁月留痕。  <图1>20世纪80年代初,春节前的物资交流会是国人置办年货的主要场合(梁延庄/摄影)  <图2> 赶年集,给孙子买个小喇叭就是过年的最好礼物(李百军/摄影)  <图3>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腊月,村里人就忙着碾米办年(李百军/摄影)  <图4>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视还是稀缺资源,乡村剧团在村口唱一出戏就是
期刊
邮发代号:80-958 全年价:240元 零售订阅:全国各地邮政局  长篇小说  果林城的中国女人(连载1)孟悟(美国)  短篇小说  批评丹尼尔·克尔曼(德国)  生活随笔  司马迁的新帽子:思想家摩 罗  我和父亲张 永  杀牛应红枫  穿过村庄的风林四海  母亲的那台缝纫机董茂生  疯姐孙粉鲜  斗子文之廉高興宇  诗歌  王震海的诗王震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