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 河流 原野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hame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野燃烧的那天,士兵脱逃了。同样被点燃的还有夜晚、脓疮和他焦灼的心。一夜间,原野化作了荒野,俘虏变成了自由身;他逃离了大火,也逃离了脚镣和手铐、审问与鞭笞。他来到一片金色的河流。那与其说是河流,倒不如说是一片液体的花园。白天,树叶间投下许多浑圆、细小的光斑;夜晚,磷光如星子,为水波镶边。
  他开始生病,在接连数天的高热中,那河流仿佛从面庞上横过,而他一生的景象,还有那些他闻所未闻的景象,都成为这河流中一片湍急的水花。这些记忆闪烁着,如同水面斑驳的粼光。其中一个景象,是他丢失的行李中那一本没有封面的书,在第122页与第123页中间,曾保存过他母亲的泪水。
  在高热带来的混沌状态中,他看见了那名少女。第一眼看她时,士兵误以为树丛中蹿出了野兔。因为她有几近透明的皮肤,手腕间淡蓝色明晰的血管,一双绯红色眼睛。士兵在这个时刻,才猛然察觉,自己刚从一场噩梦中脱逃,就又要栽进另一场缠绕了。
  一名白化病人,一位脱逃的俘虏,在河边构建了某种联系。几天过后,士兵从高热中抽身,终于正视了这个女孩的存在。在清晨的河边,她洁白如新浆的纸张,几乎透明,所有的光线遇见她,都犹豫是否要贯穿她的身体;也许她也只是一束人形的光线而已。
  当少女回望士兵时,她的目光具有穿透力,仿佛银针穿过孔隙,无所不入。她的目光令士兵深深感到:自己已经毫无保留。在这种视线中他无法不去正视一个人的存在。这目光更像是呼喊,哪怕她一言不发,也像是亲昵而眷念地叫着士兵的名字。这是士兵童年时期由母亲赐予的柔软的名字;它使他想起新鲜的叶片,干燥、温暖的棉絮。
  不久后,他们开始着手在森林中搭建一座木屋。
  早晨,士兵被树林间的阳光照醒。一只松鼠正在蹭窗户,当他凑近时,松鼠便逃走了。他看见窗外升起了晨雾,温顺的、驯良的晨雾。少女站在那团雾气中间,仿佛她也只是一个液滴。
  这种景象将他的回忆完全唤醒了,自进入战场以来,他就不再对那些童年的梦呓、松鼠和森林有印象,这些全都被血液和尘沙掩盖了,成了边角破烂的旧相册。但现在,晨雾是模糊的,他的记忆却空前清晰。这记忆几乎具象化,锋利地割在他的眼上,将他的全部视线夺取了。
  他会想起母亲,用露水一样的声音喊他的名字,他躺在母亲编织的故事里,相信牙仙真实存在,也相信梦魇会来恐吓小孩。他所听到的不只有柔软的童话,还有令人恐惧的传说。在这些故事中,萌生了最初的善恶观念。
  还有一只松鼠,闯进光亮的房间,死在他的脚下,将那渺小的一天都染上了腥味。在儿童的恐惧里,这场死亡被无限放大,违逆了他的善恶观念,击碎了他的梦幻世界。直到后来奔赴战场,用枪轰下敌人的手臂时,他仍然会想起那只松鼠。这是他最早的罪恶,即使他把恶欲变成了习惯,也永远没办法习惯他的起点。
  此时此刻,少女在看他。这视线一如既往,穿透了他,仿佛看清他的一切想法。士兵忽然觉得,那些通过回忆感到的隐秘的痛苦,都是如此微不足道。他还感到与少女之间始终是不对等的,少女永远能看穿他,但他没办法了解少女。
  这就像大自然与人的关系一般,人永远被自然所了解、而无法触碰自然的核心,人的力量在自然面前也是微不足道的。而他是如此热爱自然,就像他热爱清晨的雾气、松鼠的尸体;他对这白色的少女,也具有同等的爱。
  在噼啪作响的柴火堆边打盹是一件幸福的事。士兵与少女坐在火堆一侧,火焰在脸庞落下的影子,仿佛绵密的亲吻。七年的共同生活里,士兵逐渐老去,即使他用锋利的叶片刮去胡须,每日用清澈的河水洗脸,也丝毫不能减缓他向生命进程的妥协。可是,那名白化病少女却没有衰老,她还是这样透明、洁净、不可侵扰。
  士兵是一个亚裔的男人,矮小、健硕、皮肤黝黑,像豹子。他原本是个残暴、凶恶的男人。根据少女的回忆,他们初次见面时,士兵先用刀割破了她的脸颊,再用舌尖舐去了她的血。也许士兵当真以为她是一只野兔,或者那只是一种隐秘的示威方式。
  少女的眼睛,带有铁锈般的腥味。少女如果站直身体,几乎比士兵高半个苹果的距离。少女会在任何地方出没,好像太阳落山后融入黑夜的一个影子,又像一只灵活的野兽。她有时出现在墙壁上的兽皮背后,有时坐在草垛之间,有时在树梢吞食鸟蛋。
  每天,士兵打猎归来,总是在壁炉中生火,再四处寻找少女。这是一日之中的第二次狩猎,他从不失手。有一次,他在那条河中找到了少女,水没过她的胸口,水面漂浮着她的长发,如果她卧下身体,就会变成奥菲利亚。她抬起眼睛,看着那个与她分享了生活的男人。她的目光仍在熊熊燃烧,像多年前一样,那是她真诚到无法拿捏的爱欲。浸在石膏般的沉默里,她的爱欲是金黄色。
  当长久的对视结束后,她把手伸向岸上的爱人。他们一同回到那座木屋,清除鞋里的沙子,回到壁炉旁的躺椅,等待火焰的影子轻轻落在脸颊上。
  士兵逐渐老去。他的皮肤开始剝落,脉搏正在消退,鼻息即将休眠。好像一列再开一程就会报废的列车,一张被雨水和荆棘揉烂的动物毛皮,一朵丢盔卸甲的花的最后的叶子。他曾经为某人摘取一片枫叶,现在却老得像一张枫叶标本了。
  他驾驭衰老在道路上驰骋,急急忙忙想赶向生命的终点。但在遥不可及的地方,少女凝视着他。少女的身边站着年轻时的他,刚刚从受辱的营地脱逃,适应着森林中的生活,左手提着猎物的耳朵,右手托着染血的刀,没有追求,亦没有恐惧。这使得士兵又发出一声沉闷的叹息,他问少女:为什么你从来不会老呢?自从我发现你的那天起,就一直与你在一起,可虽然我们心灵相通,彼此相爱,却从未触及过对方那隐秘的核心。你是一朵黄玫瑰的花蕊,但对你而言,没有凋零和枯萎这种词汇,你是永葆青春的。在我的认知范围内,只有年轻早逝的人才能永葆青春。难道你早早地已经死去了吗?还是说,七年前那场大火,其实把我也变成了荒原的一部分,变成了一团灰色的烟,一点黄沙的残渣。你不过是我孤零零的心追求的一个幻影,这好像解释得通,毕竟幻影的确是永恒的……
  可是少女没有回答。她只用那目光看他,这目光是温存的,几乎带着一点温暖的感觉,仿佛在说:她是个有生命的人,而不是一件陪伴他的物品。这目光也是赤裸的,不带任何修饰,所以士兵看见时,不禁羞愧地低下头去。这一低头,便再也抬不起来了。他躺在那张壁炉旁的躺椅上,背向火焰,面对窗外的河流,在他因自然衰老而失去活力的生命最后一刻,他年轻、永恒的恋人,来到他的眼前;这位野兔般洁白的少女,用目光吻他,对他说道:只要你再次诞生,我们就还会相见。
  火焰熄灭了,整座木制的房屋被黑暗囫囵地吞下,只有少女站在那里,像拥有漫长寿命的月亮,召唤出河面的静静粼光。粼光是她的星辰,士兵是熄灭的太阳,太阳的熄灭导致昼夜不再交替,宇宙失去了规律,于是这一世界也破灭了,就像秩序一样破灭了。少女回到河流,士兵回到战场。他重新变回那个年轻的、属于人间的角色,尚未结痂的伤口涌出黑红的血。野火在地平线那端出现,沿着山峦的轮廓降落,爬过他的脚镣,他的躯体。
  责任编辑 菡 萏
其他文献
一  在上一期评论里,我谈到孙智正的翻写时说,其当代性价值在于以基于现代语言的改造之力,凸显公众文化和艺术民主的价值取向。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改造?正好本期“视界座谈”中孙智正披露他要翻写“地摊文学”,可以回应这一问题。孙智正所表达的改造策略在于,从地摊文学中吸收故事,发现和发明新的故事类型,但不会去动地摊文学的故事的情节骨干,而会对它的“精神”和文字的面貌做一些调整,以呈现个人的东西。在我看来,这
期刊
我不知我从何而来,但我知道我会如何消失。  缓击三声,次稍速击三声,再急击三声。波纹轻轻摇晃,推我登上飞檐的岸。  敲钟人头顶浮沉,几步转出钟楼南北东西贯通的腔子,在巷口抱起被外套困住的囡儿,拐入盆响人咳、烟气茫茫的深处。  飞机又来了!快去防空洞里躲一躲!商贩互相招呼,撤了摊,匆匆奔向城内的山坡。  小囡儿窝在敲钟人的肩头,一起一落地退远,澈玉似的眼睛望向我。我急忙避于石砌围栏后,不留神独角刮伤
期刊
一  2018年6月27日晚,出去租房回来的途中,在县城荷花滩桥头,我无意中的一瞥,看见了空中的那轮圆月,那温柔的光,遥远而不失希望。是的,我又看见了圆月,已经多久没有看见圆月,我记不清了。多少次,渴望着能沐浴在这样的月光里,心里带着种种不同的感情,似曾相识的景物历历在目。当我滑动轮椅来到路边僻静一点的位置默默仰望她,她就一次又一次地挂在我记忆中的碧云上。二  带着寒气甚至是杀气的那缕微光,她第一
期刊
你说,雨幕苍郁,芭蕉空蒙  命相属水之人,适合寄居在交叠的雨季  浇吊兰、种酢浆草、喂金鱼,或修繕房舍  在漏雨之前绸缪添补砖瓦,你说  在江宁,你最喜欢摁住雨滴不断延伸的悸动  在明亮处,替一片瓦,镂筑湿软的青色花纹
期刊
韩东:你应该是在“青春新视界”首次亮相。请向读者介绍一下你的生活、学业或工作情况。你是谁?  格林:我是一个业余的写作者,平时在企业里从事品牌策划工作,同时,我也是一位母亲,平时工作和生活比较忙碌,我用每天孩子入睡后的时间来写作。因为从小喜欢文学和艺术,所以一直断断续续尝试用文字、绘画来表达自己,创作对我来说是生活以外的一个自留地。  关山:大学毕业后进了单位,按部就班地工作和生活。  梁学敏:我
期刊
世界上有人看云,去猜测万物的尺度  鱼衔着鱼尾,在柔软的水波中环绕  太阳的光芒是否怀有足够的剂量  可将温暖匀称地恩赐,永不收回  我站在樱花初绽的城外,等待春天已久  你已远远地成了云的寂寞  古人的修辭于此刻失效,不再精妙  而我等你,来修改我的诗
期刊
你掰着手指,计算离开的日子  七个月了。  雨季的时候,北京东路  满地的梧桐叶子  你涉水,拾级而上的栖霞山梯  枫叶正红,佛在静坐  你叩首,你祈祷  你未曾想到,离开以后  一个烙印  你的房間长满梅花
期刊
其实,在南京润泽的瓦缝里  我可以变得更小  缩成一粒米,躲在稻壳里避雨  搖摇晃晃,作为金色浪花噙着的晶莹  和一滴雨擦肩而过  我会更爱这个通透的人间
期刊
南城有明墙,斜倚应天  岁月是无名人指下摩挲的青砖  故土的故人啊,弹指在斑驳的身躯烙刻不灭  的流傳  它偶尔抬起阖上太久的眼眸  六合洪荒的记载,道不尽的千回百转  千年百年,风吟在耳边缠绵  是否听到,墙头新绿摇曳,在低低地呢喃?
期刊
在地壳中疼痛了百万年。奔涌的血,被降温  的寂静  凝成骨骼。作诗的人,从千年前路过我  把三月的花,孵成四月的雨  在被吹上一層乳名前,我已天长地久  我用落花一样单薄的背,敷满  那座与我同名雨花的历史。碧血洒落  一颗颗,滚成果冻里的孔雀。在芳草间  对视猫的眼睛。我是最晶莹的忠肝义胆  最玲珑的气贯长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