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接班人都是 一场场战役“剩”出来的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的企业接班人其实不是培养出来的,一定是筛选出来的,是经过一场场战役“剩下来的幸运者”。
  一个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无疑是领导人更迭,也就是接班人的选择。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是检验企业机制优劣的试金石。
  何为接班成功?接班人所带领的团队,既要守业,更要创业。经营企业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么发展,要么消亡。我们必须站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接班人问题,而不是站在企业家个人的角度。所谓接班成功,必须是再造一个企业。“剩”出来的接班人
  人才本质上是自我成长的,是“剩”出来的,继任者从本质上也是剩出来的。企业要做的就是搭建平台,画定红线,让员工在舞台上表现,通过员工的表演,来辨识和挑选后备继任的梯队人才。
  很多企业一开始就选择一个“储君”作为培养对象,老板苦口婆心、处心积虑地培养他,但效果不一定好。因为企业一旦过早指定了接班人,就会造成一个没有选择的局面,“好坏就是他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储君”会以领导为中心,处处表现给领导看,其潜意识里往往会以不犯错误为目的,结果就是不干事,因为不作为就不会犯错误。另外过早确定“储君”,也会打击一些有志之士、杰出人才。
  接班人应该是一个小群体,企业要营造一个良性竞争的局面,不到最后不要明确,不要给人造成非你莫属的局面,要形成一个随时有人替代你的局面。
  企业应该明确每个阶段的人才标准,并设计透明的晋升规则,用透明的机制牵引人才,形成一个良性的“赛马机制”,形成“小群体接班模式”。
  真正的事业接班人其实不是培养出来的,一定是筛选出来的,是经过一场场战役“剩下来的幸运者”。
  企业发展肯定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有遇到激流险滩的时刻,一定会有生死存亡的时刻,“聪明”的人一遇到风吹草动,可能就会溜之大吉,规避风险。企业发展好的时候,人才更是面临很多诱惑,有人肯花大价钱挖他,他自己也会蠢蠢欲动,希望找到更能发挥其价值的地方。企业发展中人才有流失是很正常的,所以企业的人才培养必须具有一定的密度和厚度,人才最终才能“剩下来”,就是这个道理。

锻炼要趁早,要从低层就开始


  对接班人的培养锻炼一定要趁早,从低层就开始。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一个人在他年纪轻的时候就锻炼他,他一般比较敢打敢冲。正因为他年轻,输得起,所以顾忌比较少。相反,如果岁数比较大了,他一般就会瞻前顾后,世故多一些,激情少一些,“看淡了江月秋风”。因为年纪大了,他就会有点输不起了。
  为何要在层级比较低时锻炼他呢?因为他的层级比较低,一旦出了错,对组织的伤害相对比较小。
  从组织设计的角度来说,低层的职位要尽量设计得宽一点,俗称“一手摸不着”,要尽量综合一点。这种宽而综合的岗位对人的锻炼非常有好处。这就涉及组织设计中的一个悖论:为了让普通员工都能适应岗位的要求,理论上应该把岗位设计得细一点、简单一点;但这种分得过细的简单的岗位,对锻炼人是不利的。因为分得过细的岗位,会使得人的视野比较狭隘,训练比较单一,成长比较慢。
  一些做得比较优秀的上市公司,管理水平比较高,流程化程度很高,岗位分得很细,但有一个通病,就是人才成长得比较慢,对组织扩张的影响比较大,因为人才不适应组织的扩张。尤其是经营性人才非常稀缺,新业务一般做一个“折一个”。

必要的力排众议


  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凡培养接班人这项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企业,都有一种包容文化。同时各级领导人对待锻炼对象都会采取不同类型的“扶上马,送一程”的措施,关键的时候领导会力排众议。
  大凡优点比较突出的人,缺点也比较明显。这些人一般都会显得有点个性,总有一些方面在“框框之外”(注意,这里的框框是指各种精致的制度和模型)。比如,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往往并不符合所谓的素质模型、任职资格等,在锻炼这些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很多优秀企业锻炼人采取“之字形”和“火箭型”相结合的方式是有道理的。采取按部就班的“之字形”培养路径,或严格用“素质模型”来套的话,往往会筛选出一些没有缺点的人才。
  对人才给予“火箭型”通道,就是破格录用和提拔。并不是按部就班的路徑和模型不重要,这是基础,对多数常见人才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要从顶层设计上考虑,要有破格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的真正力量在于精准识别人才和用好有缺点的人才。杰出人才在锻炼和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偶尔出格,领导要慧眼识珠,力排众议。
  在这方面最经典的案例就是林肯起用格兰特。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一开始北方军队战事总是吃紧,主要是一开始林肯起用的将军基本上是一些没有缺点的人,但优点也不突出。直到后来力排众议起用了格兰特(此人好喝酒,但会打仗),才改变了战局。很多优秀企业都有过类似案例,比如,阿里马云力排众议起用王坚。
  实践出真知。要想得到锻炼,必须肯干、多干,在干中增加才干。干得多,出错的概率肯定就大。接班人在工作中因为犯错误(非原则性错误)而遭受指责的时候,领导一定要替他解围。
  变革肯定是企业的一个常态,推动变革肯定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这也使得变革者非常容易遭受“围攻”和“暗算”。主要领导者一定要在关键时刻力排众议,使得变革者的“阵亡率”降下来。当然,变革者自身对度的把握也很重要。
  假如对管理者只提一个要求,那就是正直。正直的内涵有两点:一是用人之长;二是追求什么是正确的,而非谁是正确的。这是管理大师德鲁克的理念。这个理念非常有道理,要在企业中形成这样一种文化,并在制度机制上落实这个理念,从而抓住人才和干部管理的本质,形成一种简单文化,加上必要的时刻力排众议,这就是人才管理的一种理想状态,需要企业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演进。
  (摘自《商界》)
其他文献
受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中国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出现困难.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显示,养老金到2035年将耗
期刊
凡是针锋相对的两派,在提到对方的时候,往往容易多用贬义词,狠骂一通,或讽刺挖苦,总之没有什么好话。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对敌方的优点也看得很清楚,并不惜予以充分的肯定。例如他说过,曹操打仗太厉害了,“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后出师表》),然后才说,天下没有常胜将军,曹操也吃过若干败仗。  曹操的儿子曹植是一流的才子,长于诗赋、论文,为一时之杰。诸葛亮很看重他的才华。曹植有一篇歷史
期刊
前言rn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迎来了它的40周年.40年对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来说,只不过是白驹过隙的一瞬间,然而这40年中国面貌发生的变化却具有翻天覆地的意义.改革开放所带来
期刊
坐标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今一百周年.回望来时的路,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段苦难辉煌的峥嵘岁月.这一百年里,中华民族走过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
期刊
1.至少比要求的多做10%。  2.在你不了解的领域永远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当成事实说给别人听。要非常小心,严格自律。  3.始终保持礼貌和体贴,对上对下都一样。  4.不要非难,不要抱怨,而是坚持提出建设性的、严肃认真的批评意见。  5.当你有事实依据时,不要害怕据此做出决定。  6.一切尽可能量化。  7.思想要開明,但也要保持怀疑。  8.别迟到。 (摘自《复盘网飞》)
期刊
近来,在一些地方,“一把手依赖症”又有所抬头。原本正常办理的工作都要一把手过问,依赖一把手推进。一些一把手甚至成了对上、对下的唯一“把手”,部分副职成为二传手。这一现象制约基层正常运转,凸显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短板。“一把手依赖症”的危害  基层与群众的联系最紧密、最直接,基层政治生态关系基层治理能力与效能,而基层治理能力与效能既关乎国家治理能力與效能,也关乎国家命运。正是基于基层的重要性,我
期刊
近些年来,笔者每到一个地方调研,几乎都会听说这个地方在搞这个创新,那个创新。有些创新,是上级布置的,这些地方有“试点”任务。有些创新,则是基层自己主动搞的“特色工作”,好向上级展示基层在积极进取搞好工作。  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由于每个地方,每个时期实际情况都不一样,而制度和政策又讲究稳定性和统一性,这就意味着,基层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体制和机制问题。有经验的基层领导,总会在实际工作中想方设
期刊
当今世界,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是权势转移的问题,核心则是:转移什么和如何转移。这两个问题也正是当前最为热门的话题。  如今,美国的权势衰落,在几乎所有有关权势转移的话题中,国际社会都盯住了中美两国。美国是当今世界的霸权国家,特别是冷战之后,美国一家独霸,而中国被认为是在美国之后综合实力最强、最有潜力成为对世界拥有主导性权势的国家。因此,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中美对决就成了权势转移的主战场,成为影响世
期刊
教育部门可以进一步加大对于第三方提供信息的使用力度,降低高校自行上报就业率的工作要求,委托统计局或者其他知名的社会调查机构对高校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状态展开全面追踪调查,而不仅仅是核查。又是一年毕业时。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相对去年所谓的“最难就业季”同比增加35万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客观地看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国内政策的变化、调整和布局  第一,提前进行政治布局。去年普京总统打出一连串的政治“组合拳”,给俄罗斯出了新的“政治方程式”:发表国情咨文,拉开政治变动序幕;米舒斯京替代梅德韦杰夫成为俄新一届政府总理;俄宪法修正案获公投通过。借助俄宪法修正案,普京总统任期被“清零”,这意味着在法理上他可以继续参加2024年和2030年俄罗斯总统选举,从而释放出重大政治信号。  普京提前进行政治布局,大大超出人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