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隐喻与英语教学新思维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包含形象生动与理性抽象的统一,隐喻性思维是一种独特的认知方式。本文探讨了隐喻的特点及解读过程和隐喻性思维。笔者持现代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认为隐喻可以有效用于英语教学,并从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文化教学几个方面作了简单论述,证明了它在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价值。
  [关键词]语言 隐喻 思维 英语教学
  
  1. 关于隐喻的基本知识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与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密切相关,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密切相关。人们对隐喻的理论认识经过了从狭义到广义、从表层到深层的发展过程。1980年Lakoff和Johnson通过对英语中大量隐喻表达的调查和分析,认为语言的本质是隐喻的,从而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开始了对隐喻的认知角度的研究。他们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维和行动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体系,在其本质上是个隐喻性的。”因此,人的认知体系是个隐喻性结构系统,为了深刻感知、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世界,人们会本能地寻找不同概念间的相似性,从而创造隐喻,发展语言。
  隐喻有以下两大主要特征.(1)隐喻中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主体(object/tenor)、喻体(image/vehicle)和喻意(sense/ground).。主体是喻体所依附的对象; 喻体是用于比喻和形容主体的术语; 喻意是指主体和喻体之间所共有的相似之处。如:Hope is man’s bread.(希望是人类的精神粮食)。在此例句中,“希望”(hope)为主体,“粮食”(bread)为喻体,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即喻意“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东西”(the necessity of mankind)。(2)隐喻含有与字面意思完全不相符的概念,即非字面含义。如:He is a fox.(他很狡猾) 。“fox”的字面意思是“狐狸”,而在本句暗含的意思是“狡猾”(cunning)所以“cunning”替代了“fox”作为喻体,构成了隐喻句。
  
  2.对隐喻的解读
  
  隐喻的理解涉及本体,喻体和参与交际的人,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隐喻是以一个非常不同范围的经验去理解另一个范围的经验,而这种理解的基础是人类的相关性联想,它在字面和隐含义之间,即两个不同的心理空间架起了桥梁。因此,我们可以说,隐喻的解读过程就是通过联想给本体指派一个与喻体相关特征的过程。但是这种联想并不是随意的、盲目的;而是要受到认知语境制约的。认知语境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语言上下文知识和背景知识三个语用范畴,也包括社会团体所共有的集体知识,即社会文化团体办事思维或信仰的方法。可以说认知语境是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几乎包括人类思维所涉及的任何现象。Sperber和 Wilson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认为:言者之所以使用隐喻,是为了寻求最佳关联。这符合语言交际的经济原则和效率原则,所以听者在释义之前应假定言者的话语具有最佳关联。在此基础上激活认知语境,推出合理的喻意。据此,借助认知语境我们先找出有关喻体的特征假设集,然后从中抽取适用本体的特征,再将该意义特征投射到本体上,与本体特征相匹配,这样本体便具有了喻体的某些概念特征,从而推导出隐喻含义。
  根据以上理论,我们可以推导出下面例句的隐喻含义。
  (1)Life is a journey. 人生是一种旅途。
  (2)A new broom sweeps clean. 新官上任三把火。
  (3)A word and a stone let go cannot be recalled.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4)Love and cough can not be bid. 恋爱如同咳嗽,难逃人们耳目。
  (5)Fish and visitors stink in three days. 鱼放三天发臭,客住三天生嫌。
  (6)Truth and oil are ever above. 真理跟油一样,总会升到上面来。
  (7)Justice has long arms.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 隐喻与隐喻思维
  
  人的思维里充满着感性,也同时包含理性,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作为人类认知和创造活动的两大支柱,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也有各自的特点,存在鲜明的不同之处。首先,对象不同:形象思维的对象是形象,抽象思维的对象是概念;其二,内容不同:抽象思维的内容是抽象的、概括的、一般的;形象思维的内容是直观的、具体的、个别的;其三,基础不同:抽象思维的基础是概念组合与推理的可能性;形象思维的基础是形象选择的可能性;其四,过程不同:运用抽象思维解决问题的时候,一般要经过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等几个阶段,思维中的概括、判断、推理等等是一环扣一环的;想象思维则可以在没有抽象思维所必须的明确的充分的原始材料的情况下得出结论,它能使人跳过某些思维阶段,仍然能想象出最后的结果。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二者是人的思维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隐喻是人类独特的思维方式,是美与理的统一,是一种既有形象又有理性的统一。
  比如:Love is a journey. 在这个隐喻中,形象思维的对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对love和 journey的感知和体验,抽象思维的对象是love和 journey两个抽象的概念。作为感知体验的love和journey是具体的、一般的、直观的;而作为概念又是抽象和概括的。之所以能用journey来比喻love,是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相似点,这也是隐喻得以生存的根本,人们从直观的感性体验出发发现二者有相似的可能性。所以形象思维就可以激发人的灵感,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而love和journey毕竟是属于不同认知范畴的两个概念,二者之所以能够放到一起并成为合乎情理的隐喻,这之中也蕴涵理性的加入,包括逻辑的选择和推理,我们只是把love的某些方面看作journey。在隐喻的创造和理解过程中,都存在这样的理性选择和推理,所以Love is a journey才不会被认为是错误的说法,从而产生理解的困难,由此可见,隐喻是一种蕴涵理性综合的思维方式,这就为我国当前的英语教学提供了启示,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性思维,注重形象与理性的统一。
  
  4. 隐喻在英语教学新思维中的运用
  
  4.1隐喻与词汇教学
  人的认知能力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而概念的扩充是与这一过程同步的。“因为大脑的认知活动是在已记忆知识的基础上以最节约的方式进行的,所以随着对新事物的认识,大脑总是在记忆中寻找已存在的概念,根据新事物的原理、功能等属性将其与已认识的事物发生某种联系,对其进行归类”(赵艳芳2001)。语义是基于经验感知的,人们对词义的理解首先依赖于人们的感知和经验,词的概念意义实际上人类对自身和熟知的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在认识了客观的、具体的物质世界以后,人们将已知的、具体的概念领域投射到抽象的、概括的概念领域,每一次隐喻投射之后总能连接上新的相似点。这样不断的延伸开去使得词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词义范畴不断扩大。这也是形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因为隐喻映射的工作机制是以“经验基础”为前提的认知“推理”。搞清楚这一规律便可以理解在英语词汇中有些看上去相差甚远两个义项其内在的联系。如英语中的“baby,chicken”这两个单词其本意分别是“婴儿”和“小鸡”的意思。在扩大词义的时候“婴儿”和“小鸡”的某些特征映射到另外的认知领域,因而产生它们另外的意思“幼稚的人”和“胆小鬼”。再比如“top”这个单词其本来意思是客观的某种事物或物体的顶端,后来这种“顶端,最高”的概念也投射到其他的概念领域,因而有了top-one的说法。由于隐喻机制是导致词义范畴扩大的重要原因,英语教学当中要求我们首先要注重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基本词汇标志着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事物,如英语当中的dog, fish, horse, bird, mouse, hill, car, food, boy, book, eat, write等等。基本词汇是一种语言词汇最为稳固的部分,具有全民常用性,也是通过隐喻机制构成新词或产生新意的基础。掌握好基本词汇是英语学习过程不可忽视的重要阶段。隐喻映射机制在一种语言的合成词和复合词方面也有体现。英语当中类似于headmaster, chairman, stonedeaf, sweettalk, shouldhigh这样的词不胜枚举。这样我们可以看出隐喻映射发挥的作用。人们对某一事物充分认识之后,概括和归纳该事物的某些特征,将此事物的某些特征映射到其他概念领域中去。体现在语言领域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隐喻构成合成词。对于这种规律的把握和有效利用必然会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词汇学习效率。
  4.2隐喻与英语语法教学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的本质特征是象征性的。人脑的认知可以分为两部分,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形成表象、概念、范畴;另一方面又可以对事物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语法便体现了人们对事物关系的判断和推理。所谓“法”即规则,“语法”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语言单位组织起来的规则。我们认为语法是人脑对时空关系,客观事物等的规律的认识在语言中的投射。语法是由所有象征单位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语言符号(词素、词、短语)构成的线形组合。句法关系的构成和词素构成的关系是一样的,只是复杂的程度上不同。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我们同样可以用构成词素的隐喻机制去理解句法结构的构成规则。认知语法的理论主张将语义、词法与句法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用统一的方法—隐喻映射规律来理解和解释不同语言在结构上的差异性。
  4.3隐喻与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应该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目前已经得到广大教师和教育专家的认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社会语言能力,而谈及社会语言能力人们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目标语言的社会文化问题,因而,现在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文化教学。文化和隐喻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文化是指生活在某一区域的人们所共有的信念、价值、习俗和人工制品构成的关系。人们利用这个体系来处理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学习使之传承下去,是一系列知识、经验、层次关系、宗教关系、时空关系等的总和。简单来讲,文化可以认为是一个社会集体通过隐喻机制对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认知经验的积淀。这样文化从产生之初就打下了隐喻的烙印,是具有隐喻性的。另外,人类用以交流的语言是文化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工具和手段,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关系。又因为隐喻是人类语言的共同属性,是人类语言产生的方式和途径。使语言丰富和发展的隐喻机制也必然在人类文化的成果中有所体现。由于隐喻和文化有如此密切的联系,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对隐喻机制的了解是必要的。
  
  5.结语
  
  总之,隐喻是人类独特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统一,是人类根本的思维方式。隐喻思维与人的创新思维紧密相联,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事物和理解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把隐喻的认知本质和映射特征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在英语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隐喻性思维的培养,注重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对于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弥补其思维方式的不足。培养学生从更深更高的层次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宋步峰 隐喻认知与英语教学[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报 2002(2)
  王洪刚 试论隐喻思维的特点及功能[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3(2)
其他文献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地下轨道交通的建设如火如荼,种种因素都推动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形成与发展。地铁接驳点作为地上、地下空间的联系过渡点,成为影响地下空间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不断地拓展延伸,地下空间呈现出商业、娱乐、文化、生态等多种功能复合的形式,并且发展迅速。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下轨道交通与其周边场所空间的接驳应运而生,而处于二者之间的具有复合性的联系过渡空间——接驳点复合型空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笔者的具体研究从实地调研开始,走访了以西南地区为主的数个
摘要:本文对课堂教学艺术化的内涵与功能加以初步探讨,认为在倡导全面素质教育的今天实现课堂教学艺术化是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化;教学效果    引言    课堂教学艺术化也就是课堂教学的审美化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与知识、教师与知识、学生与教师之间,除了认知与被认知、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外,还存在着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亦即审美关系。课
期刊
[摘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措施很多。其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前提。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就会不断自觉阅读、汲取新知识,为其素质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同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基于英语的学科特点和现实的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教师只有从“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理念出发,努力研究并实践科学的指导阅读的措施和方法,并以客观、科学的评价作为保障,才能真
期刊
中文摘要:文章通过回顾过去几十年学者们的研究,考查了性别差异对二语学习策略的影响。作者首先指出学者们一致认为男性和女性在选择语言学习策略上是存在差异的,比如,女性比男性使用的策略更多且更频繁。此外,作者还考查了学者们对性别和其它变量如文化、学科、语言水平等的关系方面的研究,以便找出学者们是否对男性和女性在选择策略方面是否存在相对一致的观点。研究发现,在这一方面,学者们似乎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因此,作
期刊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小学英语进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这样, 对教学是不无
期刊
让学生掌握“乐学”的学习方法,对话式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最能体现互动在对话中生成。下面我谈一点体会,与同行共勉。    一、对话式最能体现师生互动为主体,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话式体现了平等民主,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元互动性,更好地促进合作、沟通。初中英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很强的学科。新课程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指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
期刊
摘要:高中英语的“写”是学生较难掌握的一项技能。而且写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母语的负迁移即干扰现象。背诵作为语言输入的一种方式已被证实行之有效,把背诵法引入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对于高中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背诵 提高 英语写作能力    写作是富有创造力的过程,充分反映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英语写作是高中生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较难掌握的一项,同时也是他们的英语技
期刊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渗透素质教育,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期刊
【内容摘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但现在很多学生问题意识相当薄弱,不会提问,这大大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制约着教与学效果的提高。本文结合英语学习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反思了英语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就如何培养问题意识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英语学习 问题意识 培养 反思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学习过程中,有“疑”有“问”才是
期刊
摘要:本文以某大学英语专业06级专升本131名学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他们听力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听力学习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普遍较低。其中,评价策略的使用频率相对高一些,监控策略使用频率最低。文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听力教学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听力学习,元认知策略,调查    1.0问题的提出  O'Malley&Charaot(199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