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那年的爱情

来源 :绿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他想抱她一下。
  起先他就是这么开始的。
  两个不同时代出生的人,突然对望了一下,许放的思想开了小差。
  第一次见面,这个想法连许放也觉得不可思议。常常,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因某种缘分在一起,哪怕是一个月、一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也未必有这种想法,但许放见到吴菲的第一眼时,就有这样的冲动——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在一个群魔乱舞的年代,许放被公认为是个稳重人。
  许久之后,当爱情的火花真的在他们心中擦起来,许放一直心慌意乱。再许久之后,两个人形同陌路,许放开始在心里斗争开了。许多事,让他想了许多年,斗争了许多次。他甚至还骂了声狗日的爱情。
  骂的时候,许放已经瘦削。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事情过去后,许放一直想。
  他终于想起来了。认识八零后的吴菲还是在自己孩子满月的饭局上。
  那一年非典,偌大的餐馆里已鲜有顾客。就许放摆的那一桌。
  服务员们戴着口罩,看到有人来吃饭,窃窃地笑。
  许放觉得有些滑稽。自己在不宜请客的日子里请客,朋友们还得掏红包,得有多大的面子。
  这时,朋友们进来了。有几个许放不太认识。包括夹在朋友中的吴菲。朋友说,你生孩子,她帮过忙。
  许放不知道她帮过什么忙,他也不关心她帮过什么忙。因为见到她时,他心里便格外地格登了一下,好像心脏某个深处打了一炸雷。这不过是个闷雷,没有人看得到。看到的是他的同事,同事开玩笑地说,你看你,见到美女眼睛都闪亮。
  许放有些惊慌,是吗?是吗?没有啊。
  同事一說,大家都笑。
  许放想,狗日的眼睛还真毒,看得挺准啊。他还奇怪,自己平时不是见到美女就走不动的人啊。
  像许多男人一样,他在心里惊叹的同时,又悄悄地叹息了一声。
  谁叫你结婚太早!
  后来,许放甚至还为个这念头有些羞愧。自己从与妻子见面,恋爱到平平淡淡地结婚,也没有这种心跳的感觉。再说,毕竟自己是有了孩子的人了。这样一想,许放觉得在这样大喜的日子里,还有这样的想法,证明了男人生来就是靠不住的。许放的老婆,甚至在他来之前,还挑一条短信给他看:男人靠得住,猪都会上树。
  许放亲了亲老婆的脸,出门了。生了一个儿子,后代有传人,生活有寄托,多大的喜事啊。
  这就是生活。
  作为记者,许放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人,知道什么样的人,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一个平凡人的生活,就是在像他这样,在单位作一个好属下,把钱挣回来,乖乖地上交给老婆,然后养大孩子,基本上不会脱离生活的正常轨道。
  许放知道,脱离生活的正轨是要付出代价的。人到中年,他需要的不是故事,因为故事稍不留神就会变成事故。他身边的那些朋友,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都喜欢对这个记者朋友说。他清楚地知道他们付出的代价。
  许放为此也很知足。
  二
  一直到五年之后。
  人生的五年发生了多少事啊。许放的儿子在学前班已认识一千多个汉字了,甚至动不动就对他说NO……NO……NO。许放的妻子虽然变化不大,但对家庭生活也开始惯性运转了。中间发生过的为数不多的大争小吵,也渐渐在生活中消失。
  有什么可吵的呢?有了孩子,生活要继续,一方忍耐一下,不是大问题。再说许放的妻子虽然长相一般,但比较单纯,除了工作上班就是回家带孩子,让人放心,没有什么大的过错。惟一要说不满足的,就是脾气有点大。发脾气的原因,也合乎情理,无非是许放有时应酬晚了,或是偶尔打个小牌赌个小博,让妻子不满意。妻子要的,无非也就是居家过日子那些感觉,只要许放在身边, 一切都好说。什么样的日子都是过日子,许放想。再说五年来,他许放所作的贡献,不过是为家庭的GDP作了些贡献,具体抚养和带孩子的事,没让他操心。
  五年啊。生活发生了多少事啊。许放的母亲流了最后一滴眼泪,远行到了另一个世界,让他哭得死去活来。身边的朋友们,一个个结婚了,有孩子了。有的结了又离了,离了又结了。有的调走不知所终,有的甚至英年早逝。人生的聚聚散散,像无常的命运,大家都在海里游,游到哪里,游得怎样,没有人停下来思考。
  什么样的日子都是日子。什么样的活法都是活法。作为记者,许放内心的消极想法渐渐多了。好像看到了一个结尾,不像年轻时那样有激情,现实再热闹的生活,也不过就是向着那个结尾看齐靠拢,这样的生活过程,当然引不起兴趣。
  直到地震,许放的生活发生改变了。
  三
  地震来临时,大家都没有想到。也有民间人士说自己预测到了,但终归是马后炮。许许多多的人倒在废墟下,许许多多的人对着电视机流泪,许许多多的人去了灾区。许许多多的人,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的行动,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为自己没有去灾区尽力而感到不安。
  作为记者,许放也去了一线。
  就像在电视中看到的一样,许放在灾区对着孩子们的尸体流了泪,在心里为那些盖房子不负责任的人咒骂了一回又一回。每次采访,许放面对的都是眼泪。活着的,残废的,死了亲人的,仿佛积累了多年的泪腺,一下子找到了决堤的口岸,奔泻而出,急流而泻。
  过惯了歌舞升平、见证了GDP增长或根本没增长的人,对地震后的生命,一下手足无措。
  许放,流下的泪水,也是一次又一次。每次手记,都要被滴落的泪水打湿一回又一回。想想自己快要奔四的人了,长时间云游四海的采访,见证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物和各式各样的人来人往,许放觉得这一生不会再有什么东西,能让自己大哭一场。而地震,让他发现,原来泪水早就偷偷在心底某个角落等他。
  怎么能够无动于衷啊,四处都是死亡的人,四处都是受伤的心。
  四处,也都是迷彩大军的身影。关键时刻,还得靠他们。多可爱的战士啊,仅凭着一把铁锹和一个小背包就进去了。   次于解放军的,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许放在路上碰到过无数个志愿者,他们背着包,一路穿行。都是一些年轻的面孔,时代称他们为“八O后”和“九O后”。这些在人们眼里并不看好的一代,在面对灾难的时刻,选择几乎都是一样的,让人刮目相看。
  与解放军不同的是,这些自发而来的志愿者,多数并不认识,他们从网上一个QQ群,或是一些纯粹意义上的网友,在某个特定的空间里相识,没有见面便约定了要去成都与都江堰。
  他们似乎一下要承担时代的重责。
  四处都是年轻人。他们到最危险的地方,送药,送食品,背人,挖人。夜幕一来,他们随地而卧。这些原不相识的年轻人,没有组织,也没有人供应他们食品和帐篷,一切都是自己背来的。但遇到有险情,再难他们也自告奋勇。
  这让做惯了媒体工作,见惯了英雄人物宣传的许放,心中感动不已。他亲眼看到,有几辆志愿者的车,在往汶川和北川行进的路上,被滚落的山石击中和掩埋。
  他们,甚至没有留下名字。多数的志愿者,是瞒着那些不信任他们的一代人,偷偷地从家里、从学校甚至从生意场上跑来的。
  许放曾碰到这样的一个志愿者,是日下时刻,余震把房子推得摇摇晃晃。他看到一个女孩推着行李箱,在路上行走。
  为什么要来?记者的职业,让他这样问。
  为什么不来?为什么不能来?她仅以这样两句话问他。
  他语塞了。
  他问她是不是一个人来的。她的回答是肯定的。
  作为记者,许放一时有了兴趣。
  一个人不怕吗?
  不怕。我们有组织。
  什么组织啊?
  我们在网上相约来的。一个叫“我不做老大好多年”的网友,发贴后我们便相约到北川集合。
  不害怕被骗啊?
  许放说完这句话有点后悔。
  果然,女孩不高兴地说:被骗?那是你们这一代人的想法。总把我们想得不高尚。
  其实,四处都有骗人的嘛。许多网友,不是被网友骗到不该去的地方,做了不该做的事而叫天不应吗?
  女孩又补了一句,更让他心堵:这个时刻,你们还想这个,是不是中国人?
  女孩走了。不理他。
  以后,许放也没有见过那个女孩。她不留电话,也不露姓名。一直到地震过去后,许放还不知道那名年轻的女孩,是不是已平安到了家。
  他仅知道她来自江苏,一所职业学校的学生。
  四
  那天,四川下着阴凉的小雨。
  许放来到一个帐篷。
  要说地震之后,放眼望去,灾区四处都是帐篷,四处都是迷彩服。也分不清谁是灾区,谁是来救人的。漫天的绿色,给了灾区人民生的希望与活的勇气。
  许放那天也是随便来到一个帐篷的。听说这里有不少震后的患者,许放决定采访一下关于震后患者康复的情况。
  当他随便走入一个带着十字的帐篷时,许放眼睛再次突然被碰亮:居然是她!
  是你啊?
  是你!
  这是两个人见面后的第一次对话。
  许放本来想说吴什么来着,但名字叫不全,就说了那样一句。居然,更让他奇怪的是,她竟然也会记得他!
  你怎么在这儿啊?
  这个问题很愚蠢。已经碰过壁了,还这样问。但惊慌之下,许放仍这样问了。
  还好,她的脸上盈满了笑意:我是护理专业的,不来,心里不安!
  很简单。
  简单的话,在灾区,在特定的环境下,让许放很感动。
  他们就在帐篷里聊天。她在看护几个病人,给他们输液。她手脚麻利,常常是轻轻地在患者的手背上弹几下,温柔地说,不要怕,不痛。
  果然,她一针下去,患者没有出现皱眉的。有几个患者还说,你水平还真高呀,一点感觉都冒得。
  她不好意思地笑。
  原来,她起先是作为志愿者来的。单位不知道,因为她休假。后来,她们单位也派出了大量的医务人员,她自然就找到了组织。單位开头很吃惊,但接很高兴,还有人先来打前站啊。接下来自己单位工作的开展,全是在她的建议下展开的,一切顺利,患者不绝。
  许放后来知道,他之所以能碰上她,是因为那天她感冒加重了。前几天,她还跟着自己的医疗队走村入户,开始巡诊。后来,队里发现她走路跟不上,才知道她感冒了好几天,让她留守照顾病人。
  人生就是这样奇怪。如果不是她感冒,许放肯定碰不到她。如果碰不上她,后面就没有那些故事。也只有在那时候,许放有些后悔,真不该有那些故事。
  世界上没有如果。如果有如果,大家都会成为神仙。这是她说过的。
  在灾区,许放才知道,她叫吴菲。
  接下来,一切便很流畅。许放《一个医护人员眼中的灾区》,开始在自己报刊上连载。她那美丽的照片,随同她的故事,出现在他的报纸上,感动了这个城市许许多多的人。
  当然,感动的也有她的医疗队和她自己。
  既然是跟踪报道,许放才有了许多接触她的机会。要说这种机会,有时也是他自己创造的。比如,他要跟踪拍摄啊,他要追踪报道啊……理由让她无可拒绝。
  她起初是不愿意成为新闻人物的。但自己单位的医疗队长讲,家里的人们都很关注他们,都担心他们的安危,报道一下,既可安外,也可安内。
  这就像一场政治任务了。
  由于是跟踪报道,只要报纸上不出现她和她的医疗队的消息,就有人把电话打到报社,问她的情况。
  她的美丽,随同她内心的美丽,开始走入城市人们内心的深处。她在灾区,穿着迷彩服,抱着灾区孩子的微笑,开始再现在人们的视线里,成为这个城市人民心中的一道另类的风景。
  关于她,背后许许多多的故事开始被翻出。许多的闲聊,在许放的笔下,成为人们关注的理由。比如,她一个人作为志愿者,先行来到都江堰;比如,她在去汶川接送伤员时,差点被余震的落石击中;比如,在人迹罕至的乡村,她坚持要走完最后一个村庄;比如,为了一个夜里生病的老太婆,她随着不认识的医生,打着手电走在乡村的小道上;比如,为了一个孩子,她不肯放弃,随着救援队员日夜守在挖掘的现场,陪着被压在水泥石板下的小男孩说话,鼓励着他要坚强,还给他唱歌,当时的余震不断,大雨如注,她就是在那个夜晚里被感冒的,而那个小男孩,终于被成功救出……   这都是报纸上出现的故事。有时,许放自己也被感动得泪水直落。
  这些真实的故事,打动着城市里已麻木的人们的心灵。就连许放那个年轻的领导同事,也给他发来短信:我女儿看了你的报道,一再要我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你辛苦了!
  接到那条短信,许放觉得心中有一种东西被拨动了。他想,回去以后,一定要好好活着,不要计较……
  当所有的故事都讲得差不多时,许放不知怎么办好。因为报社的总编亲自打来了催稿电话:城市的人都很关心这个美丽的护士,编辑部收到了大量的来信和电话,还有捐款,你辛苦一些,再挖掘作更为详细的报道……
  没有故事,他就背着大相机,跟在她身后,拍摄《一个普通护士的一天》,反正她天天都忙,天天都有事做,那他也就有事做。因为,拍起来,比写更容易。
  而且,她那逼人的美丽,已成为灾区和他心中美丽的风景。登在报上,连报纸的销量都有了很大的涨幅,广告的投放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一切,都开始按照所有人正常的思维发展着。如果不是灾区的痛在每个人的心里还没有消除,似乎每个人都是受益者,报社和消费者,都盼望着得到更多来自灾区一线的消息。中央电视台的一台晚会,反复重播,让千千万万的人,泪落不止。
  而此时,吴菲却不再让他报道。因为她感觉到,他的眼里,再看她时,已经有了别样的内容。
  五
  你为什么还记得我呢?
  你为什么还记得我?
  他们有时的话就是这样开始又是这样结束的。
  总之,记得就是记得。
  有些人,在一起生活了多少年啊,一旦分开,也未必就记在了心里;有些人呢,仅仅一面之缘,却永生永世让人难以忘怀。
  这就是生活。
  生活让他们两个平常人,都记住了对方。
  记住,又需要什么理由呢?
  他们还有一个共识:震后回去,一定要好好活着。
  是的,好好活着。多少人在灾区救助他人时涌起的,都是这样同一个简简单单的念头。
  六
  有时,他们休息时,便坐在一起聊天。那时,往往是夜深人静。大家都睡熟了。灾区紧张的工作,还有酷热的环境,以及简单的生活饮食,容易让人疲惫。
  别人睡了,她是护士,还得值班。
  他往往就在她值班帐篷外转悠。
  你干啥呢,不回去睡觉?
  我担心你的安全呢。
  现在怕啥啊?现在一震,大家都变成好人了。都知道理解人,互帮互助了,没人偷也没人抢了,你担心啥。
  我担心你睡着了,要是有余震,我可以喊你一起逃啊。
  你是杞人忧天啊。大的余震,想跑也跑不了;小的余震,已震得没得感觉。
  有時,他们也没有话语。她身边的人都知道,他是记者,是跟踪采访她的。他们也乐得跟着她一起上镜,上报纸。大家欢迎他。他干脆在她们的医疗队里要了一个铺位,住在那里。
  这也是他能随便出入她们帐篷的原因。
  有一天,他因别的事到北川去了。一天没见她,他忽然有些想她。回来后就跑到她的帐篷。所有的人都出去了。她一个在偌大的帐篷里睡着了。
  她的手露在外面。天气渐热,南方的帐篷里四处都是蚊子。
  他有些心痛。
  她的确是太累了。他透过相机的镜头,已看到她开始有些消瘦。
  他上前,给她放下蚊帐。
  然后,他坐在对面的床上,看着她。
  她在呼吸。一个异乡美丽的女人,在另一个异乡的危险中,安然入睡。脸上,还带着美丽而诡异的笑容。
  他觉得内心深处某种东西被触动了。
  他居然涌起了爱怜的感觉,想吻她。
  但他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她像女神一样,穿着绿色的迷彩服,躺在白色的帐篷里,像一朵飘逸的花。
  猛然,他的泪水涌了出来。在他的眼里,她突然就像是一个无助的孩子。有着美丽心灵而无助的孩子。
  他一直就那样坐着,怕惊醒她,他便保持着一种姿态。
  一直到半夜,她醒来了。突然看见了他,有些吃惊地裹紧自己:你……你干嘛?
  许放说,不干嘛。
  不干嘛你坐在这里干嘛?
  不干嘛。
  她坐起来,突然说:我的病人……
  跳下床她便冲出了帐篷。不知什么时候,外面开始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细雨。
  坐在空荡荡的帐篷里,许放突然想:这一辈子,如果命中注定要爱一个人,他一定要爱她!
  五年前相遇的一幕幕,开始在他脑子里放电影。那时跳动的心,又回到了他的胸腔。从那天夜里,他再也没有安然地入睡过。除非她的影子出现在帐篷,除非她帐篷里的灯突然被熄灭。
  半夜,他睡不着,又来到临时医院的帐篷。里面的灯亮着。所有的病人睡熟了。她坐在帐篷的最外边,里面灯光有些灰暗。
  处理完病人了?
  是。
  她说完开始轻轻地啜泣。
  怎么了?
  又一个人走了……
  她的声音很轻,在夜里飘过来,突然让他感觉到冷。
  他不说话。他知道此时最好不说话。那么多的人死了,灾区所有的人见了死人,都经历了一个从开始痛苦和大哭到麻木与沉默的过程。
  多坚强的一个人啊……她说。
  他们沉默在有雨的夜里。黑夜给人一种宁静的恐惧,不时有余震,让帐篷在发抖和跳动。而远处,有志愿者们点燃了篝火取暖。他们一边围着火,有人还在一边唱歌,歌声从风中飘来,让人生疑,是人间还是天界:
  让我们坚强
  让我们的爱传递着爱
  让我们在爱中温暖每一颗心灵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看到明天的希望……   在摇晃的小雨中,他们渐渐感到温暖。
  她还告诉他另外一个故事。有一个患者李科,他们一家三口全压在房子底下。妻子为保护儿子,紧紧地将儿子抱在怀里,结果她被头顶压下来的石板击中,慢慢地死去了。整整三天,这位叫李科的病人在黑暗中等着救援。他相信一定会有人来救他的,因为他身边,还有他们保护完好的儿子……第三天,救援队终于来了。是特警,用先进的设备探到了他们的存在。于是,他们连夜没睡,开始营救。从一个打通的小小通道里,他们将在母亲怀里抱得紧紧的儿子成功救出……而他自己的左腿,却被石板压着,根本动不了。最后,医生们从刚容一个人的管道里钻进来,察看后说是要截肢才能出去。他说,为了儿子……他必须出去。于是,医生开始拿锯子来锯他的左腿,但缝隙太小,不通风,医生的身上全被汗水湿透了,就这样医生连换了两个……锯到最后时,锯都断了两根……医生不忍心看到他的腿就这样没了,就说出来换锯子,结果……当医生再爬进去时,发现他已经往外爬,原来,他硬是生生地扯断了自己的左腿,从缝隙里爬了出来。他说:“医生,我儿子还小,我一定得活下去……”刹时,医生们全都哭开了……
  她轻轻地流泪。个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是多少渺小无助啊。他感觉到她的双肩在上下抖动。这种轻微的抖动,让他产生了爱怜,有了想拥抱她的冲动。
  回去了,我们都要好好活着。她说。
  是的,我们是应该好好活着。他也说。
  她美丽的眼在灾区的那个黑夜里亮起一道摄他心魂的目光,让他的心,在灾区从此与她对视时,都免不了要叮叮当当地跳与响。他内心深处,有一种叫做情绪的东西,从此在她与他之间飘忽不定,让他感觉到生活是那样空空荡荡。
  七
  很多事,也是从她同事那里得知的。
  她的护士长,一个爱说爱笑四十多岁的女人,常常这样对他讲:我们的姑娘,一个个,杠杠的,没说的。
  护士长还特别提到了吴菲。
  她告诉他说,你报道所不知的,是她比你想象的还要坚强。
  是吗?
  她来灾区前,你知道她为什么休假?
  他摇头。
  她刚流产,怀了七个月。这是第三次了。
  他的心痛了一下。
  为什么?
  不知道。两个人都没毛病,可能是血型不对吧。
  哦。
  他想,难怪她的脸看上去有些苍白。本来她的皮肤就白,加上苍白,让她显得更白了。
  有一次,他夸她漂亮。她格格地笑:我就这张脸还行,其它的,都属次品。
  呵呵,是吗?
  他还想问。这时,帐篷外传来了一阵格格格的笑声。她们去送药回来了。
  一进帐篷,她便大声讲:今天去了一个村庄,村子里的病人很多。到中午,老人们煮了粥,把家里舍不得吃的鸡蛋与腊肉拿出来,非要我们吃了再走……
  她突然看到他坐在里面。不说了。
  你又来了啊。
  回来了?
  回来了。
  护士长看看他们。他们不说话。
  护士长快人快语:莫不是看上了我们的小吴吧,那可危险啊。她是已婚人士,众所周知哈。
  许放有些发窘。
  她倒是说话了:瞎说啥?人家大记者,不就是往你脸上贴金?回去当了护理部主任,可得提拔提拔我。
  大家笑了起来。
  八
  有那么一次机会,他问过她:怎么回事啊?
  什么怎么回事?
  孩子的事?
  她的眼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很快恢复镇定:这一点,隐私无可奉告。
  终于还是不说。
  他再也没有问。知道,也是回来之后的事。
  他在灾区的任务,就是日夜写稿改稿发稿。终于有一天,他感觉不在状态,身体发虚,想睡。
  你的气色不对啊?
  啊,是吗?
  是不对,是不是发烧了?
  她把手放在他的额角,虽然是额角,但他的心却暖暖的。原来,人与人皮肤接触的感觉,是那样不一样。
  感觉……真好。
  她肯定地说,你感冒啦!
  她叫来医生,一量体温,说要输液。
  他不想输。虽说是个男人,他却最怕打针。她看着他,他垂下头。
  她拉起他的袖管。感觉,她的手,很柔很柔。
  她动作麻利,一下子就推了进去。
  没有痛的感觉。人与人,是这样不一样啊。他的心头,忽然洋溢起了幸福。
  一共输了五天。五天里,他等待她的脚步声,是那样悠远而又绵长。
  他甚至还希望再病几天。但她说,站起来,你已经好了!
  戴着口罩和医帽的她,露出的眼睛是那样漂亮。
  他像第一次见到她时那样,心里怦然再动。他忽然拉住她的手:你看,这里在跳!
  她臉一红,转身走了。什么也没说。
  随着救灾的深入,时间的延长,病人开始减少。终于有机会休息休息了。
  更多的时候,也不过是在晚上散散步。他与她散步,总是引来很多人的目光。好在他是记者,他们知道他在采访她,没有什么猜测。
  但是只有他知道,他不再仅仅是个记者。
  有一天深夜,他与她走在都江堰的马路上。由于断电,四周一团漆黑。他们本来聊了一些什么,但到底聊什么,他记不住。他想,仅仅是在她的身边,就已经足够了。
  突然,她一声尖叫。身子往他这边靠。
  怎么了?
  蛇!
  他的头皮一紧。他其实也怕蛇,但此刻,他不怕了。他一把拉住她,在哪里?
  从……从我的脚尖上……滑过去了……
  他用力过猛,她没有防备,一下子拉到了他怀里。她的秀发拂过他的脸颊,一种麻麻痒痒的感觉流遍他的全身。   他宁可那条蛇别走开。
  但她很快推开他了。
  向来格格格的她,突然无语。
  “为什么你记住了我呢?”那样的话,突然又让他想问。但他没问。
  她说,回吧。
  便慢慢地走回去了。夜色温柔,没有人知道,在异乡,两个都已结婚的,一个属于七十年代与一个属于八十年代的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此时此刻,是什么样感觉在夜色中荡漾。
  那肯定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夜色。当然,那也肯定是世界上最为美好的夜晚。
  九
  终于,抗震结束了。
  许放先回来。接到了采访结束的命令,他要回去。
  听说许放要回去,她所在的医疗队全体人员决定欢送他凯旋。他为他们做了不少,让他们的事迹传遍了整个城市,让他们感受到了危险之中价值的存在。
  他们感激他是正常的。
  他也同样感激他们。在人们都说医疗黑幕,痛骂医生不讲职业道德,只知道生冷硬顶的时候,这样一群身着白大褂的人,表现出了白衣天使真正的品质。
  在危险时刻,他们同样经受住了考验。风里雨里,震里震外,他们的良知又被唤回。他们冲在一线,忘我工作,中间也有负伤的,也有受伤的,但自始至终,表现了医者仁也和大医精诚的风貌。
  灾区那些被我们称作老百姓的人,有的仅能以磕头来表达他们内心真实的感情:解放了恁个多年,冒见过这样好的事啊……
  他们不知从哪里弄来了酒。
  他们蹲在帐篷边的石头上,仅有的几张桌子被拼了起来。他们第一次放开喝酒,大有不醉不休的架势。他们挨个敬他,每个人的话都很真诚,很个人的脸都很热。
  他喝。
  他也回敬他们。
  他知道,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仿佛说,不要再喝了。
  他为此,也得喝醉。
  喝着喝着,不知有谁带头开始哭。有人把酒撒向地面,有人把酒撒向空中:为了那些被压在石头下面的无辜的孩子们……
  他的泪突然就不争气地流下来了。
  他们开始集体哭泣。黑色深沉的夜,让一帮异乡来的人,为另外一些长眠不醒的人流泪。
  这泪,流得真的纯粹。
  喝多了的人们,开始互相搂着痛哭。
  他也哭。他搂的是她。两个人的泪流在一起。
  他没有其它的感觉,也没有其它的想法。他相信她也没有。他们搂着,像搂着自己的兄弟姐妹,像搂着自己的亲人,他们让泪水放任地流在异乡的土地上。因为这些泪,他相信这块土地会变得更加深沉,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会更加坚强。
  后来,他们开始唱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天堂》《希望的田野》《别哭孩子》……连一些轻伤员也加入进来,与他们一起,痛痛快快地落泪。
  他们边哭边唱,直到深夜。
  第二天一早,他乘车离开。成都的机票已经订好。他没有见到她。
  只是在路上,他收到了她的一条短信:
  一路平安。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他的泪再次落在了四川的土地上。
  十
  他们是回来后开始联系的。
  当然是他主动。
  他回来后,受到了大家热烈的欢迎。包括那些有时喜欢给别人穿点小鞋的同事,包括那位年轻的同事领导,他们的欢迎都是热烈的、真诚的。
  他突然想,世界其實真的很美好,只是我们没有发现。
  平时那些敌对、怨恨、猜忌、怀疑,此时都变成了逝去的流水,仿佛一下子不复返了。
  正像他在一篇文章中写的那样:地震,拉近了人与人心间的距离,让美好的东西,又开始慢慢走入人间……
  地震之后,所有的人,都涌起了一个念头:对于生活,一定要珍惜。
  他也是这样想的。
  他相信她也这样想。事实上,她的确如此。
  她们回来那天,他本来也要去接她。但她说,她老公要去,他就别去了。
  他想了想,也就没有去。只把一束鲜花,委托快递公司送到了她的单位。他老婆问,送给谁的呀?
  他说,就是我文章中的那位女护士。
  他老婆没说话。他相信她看了系列报道,不会说话。
  他们先是短信联系。
  他发的多,她回的少。他发的勤,她回的慢。
  他们谈的,都是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有次,他故意逗她,我爱上你了。
  我相信。
  为什么呢?他自己好奇起来了。
  认识我的人都说爱我。
  他笑了。她这样自信啊。
  如果我爱上你怎么办?
  凉拌(办)。
  怕不怕我成为第三者?
  没得可能。
  此后,有时他再发短信,她不回了。
  她也不说对,也不说不对。他说一些敏感的,她根本答非所问。
  有一次,他带着老婆孩子去看电影。刚上影的一个大片。他突然发现,她也有电影院。他与她打招呼。她格格地笑,若无其事,把自己的老公介绍给他:这是我老公,挺帅的吧。
  他说挺帅。其实,他心里不这么认为。
  他也把老婆介绍给她:这是我领导,挺漂亮的吧?
  漂亮漂亮,绝对漂亮。她说。
  他不知道她说的是不是真的。
  两家子就这样认识了。电影中间,他回过头去看她,她目不斜视,紧盯银幕。
  散场后,他们握了握手,问了好,走了。
  就这样简单。
  或许,他想,从灾区带回的一切,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许久之后,他还想,要是这样结束了,虽然有遗憾,不失为一种美丽。但他们注定了没有结束,还有后来,还有他不太认识的另一个她。就是那个她,让他在今生的世界里,从此不得安宁。   十一
  接着是奥运会。全国人民又忘了地震的苦痛,变得热热闹闹,四处都是莺歌燕舞,锣鼓喧天。
  他投入了另外一场视觉与心理上盛宴。
  与参加抗震相比,他的心情远远不如灾情到来时身在灾区时那样激热。
  报道此时,在他的眼里又成了平面的。与全民的狂欢与民族热情相比,他内心深处要平静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报道,关于吴菲的系列,被编辑成书出版,立在了图书榜前十名的排行榜上。
  她有一天深夜发来了一条短信:感谢并感激。
  他回了一条:你是英雄,向你致敬!
  她回复:全国人民都是英雄。
  再后,他们又没联系。此间,全国开始评选各种各样的英雄人物,他被评为抗震救灾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在奥运会期间,他突然又被提拔为和那位年轻同事领导一样的部门领导。
  那位年轻的同事领导,还热烈地祝贺了他。其热情让他感到,自己过去那样对待他,是不是有些狭隘。
  经历了抗震生死的人,对生死看得也淡了。与生命和健康相比,名利是他妈的什么东西?
  那天夜里,他甚至主动请客。大家喝酒,喝得气氛热烈,喝得群情激昂,喝得豪气干云,喝得热血沸腾,仿佛世界没有烦心事,仿佛地球已到末日,仿佛已在天上云间。
  喝到深夜,只有许放一个人在那里痛哭。
  他仿佛看到了汶川,看到倒塌的楼房里每一个孩子们的尸体……
  他们说,你们看老许高兴的。
  有人说,提职了,能不高兴吗?
  只有许放一个人心里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哭。深夜,在回家的路上,他还记得给吴菲发了一条短信:
  所有的爱,都起自于美好,而归结为忧伤。
  她没回,像消失了一样。
  十二
  与铺天盖地的抗震救灾相比,奥运会的盛宴迅速替代了悲伤。全民族的激情,冲淡了震后的阴霾。
  职业使然,许放的报道也是紧锣密鼓。抗震回来,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成为部门副职,任务也是相当的重。以至于他与吴菲,就要像两条从此不再相逢的平行线,就此要打上句号。
  许放明白,即使涌动的爱意是怎样在心间流淌,有一点是明确的,他们被钉在生活各自的位置上,没有相交的可能。
  这就是命运。
  许放偶尔也为之感慨。命运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的遗憾中,从一个方向奔向另外一个方向。
  直到有一天,当奥运会在一片热烈的、团结的、和谐的、成功的欢呼声中闭幕后,他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
  喂,大记者,还记得我吗?
  一个中年女人在电话中大嗓门尖叫,震得许放的耳朵直响。
  你是……
  我是医疗队的宋护士长啊,真是贵人多忘事!
  啊,是你呀。有事吗?
  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有什么事我能帮得上?
  不是要你帮忙,是看你有没有时间,请你出去玩一趟!
  有這样的好事啊!
  是啊。有个药厂为对我科表示感谢,专门出资请参加抗震救灾的人出去玩一趟,我们科商量了,大家提出一定要带上你,你为我们作出了那样大的贡献,没有你,我们的成绩也没有人知道啊。
  是吗?那是我应该做的。
  别客气啦,去不去?
  这个……许放有些迟疑。
  你肯定在想,吴菲去不去是不?我告诉你吧,她也要去啊!第一个提出让你去的,就是她。
  这样啊……
  说,到底去不去?有这么多美女作伴?这次不要你报道,纯属游玩!
  好,去就去!
  还没有请假,许放突然决定要去。为什么不去呢?他想。
  回来后,单位也曾安排他休养一段,但回来就参加奥运会宣传,接着又提了职,他就没有去。这次有这样一个机会,不去白不去!
  说白了,他内心还有一个想法,就是为了见见吴菲。
  好久没见,也不知她过得怎样!
  结果,他跑到部门正职那里一讲,正职非常支持说,去啊,这样的好机会,不用单位花钱,干嘛不去!
  他回来对妻子一讲,妻子的母亲长年有病,每次去看病,都愁死了。正愁与医生搭不上边呢,有这样一个接触三等甲级医院医生的机会,为什么不去?
  大家一支持,许放就来了。
  这是抗震回来后,他们第一次见面。大家都很兴奋。
  从最危险的地方挺了过来,换队长的话说,都是死过的人了,见了当然格外亲切。每个人都好像是亲人,大家见了面又搂又抱又亲的,完全像外国人见面的礼节。
  见到吴菲,他们却是握手。
  吴菲穿了一身红色的装束,从灾区亚热带回到北方,皮肤更加白皙了,看上去比过去更加漂亮。
  你好!
  你好。
  他先伸出手来。她也伸出手,两个人握在一起,大家笑嘻嘻地看着他们。他便在握手的过程中,在吴菲的手掌心划了一个圆。
  这个细小的动作,只有他们两人才知道。吴菲的脸红了。
  她迅速甩开了他的手。
  他的眼睛却故意火辣辣地盯着她。
  她恢复了常态,笑意又“咯咯咯”地了:大记者来了,我们当然是热烈欢迎啊。
  听上去,她的话特别中性,不偏不倚,听不出左右表情。
  十三
  他们去了一个南方的小城。
  小城青山绿水,是药厂商生产的一个基地。接待当然是高规格的。
  接连几天,他们都是参观,旅游。然后,到乡下吃农家饭。最后,夜宿一家挺豪华的旅馆。让人感觉到,药商下了大价钱。
  吴菲为药商感到心痛。但同事马上告诉她说:你不知道每年我们科室要用他们多少药,他从我们这里赚走了多少钱。反正用谁的药品都是药品,花一点也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   他们小声地争论。
  当然,更多的是,几十个人一起,每到一个地方,主要的还是热热闹闹。大家对许放很热情,让他觉得生活在他们中间,很温暖。
  当然,还有她。
  她与大家一样,看上去也是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但许放知道,她的身体就像装满眼睛的器官组成的,在无时无刻不注意着他的存在。
  他也一样。他的身体像无时无刻释放的触角,吸收着周围的每一丝气息。特别是,她的气息。
  他们去钓鱼。在一个大的鱼塘边,他们一字排开,甩开钓竿,坐在那里等鱼上钩。
  许放特地坐在吴菲的身边。让她觉得很不自在。
  他们看着水面。所有的人都盯着水面。当然,许放知道,有人在盯他,也有人在盯着他和她。
  他们起初便不说话。随着鱼儿上钩,大家的话便多起来了,四处都有惊叫声。许放也钓了几尾,不大。吴菲的鱼儿却一直没上钩。
  许放是钓鱼高手,他便教吴菲怎样上诱饵,怎样撒线,怎样调浮子。吴菲说,我就是玩,它愿上就上,不愿上拉倒。
  许放心一动。说,要是它愿意上,你又不干呢?
  吴菲脸一沉。不说话。
  许放自知失言,也就不吱声。
  钓着钓着,突然,吴菲兴奋地大叫,上钩了,上钩了!
  一边说,她一边用力就扯。一看就是个生手,这一扯,她脚下站不稳,竟然一滑,掉到池塘里去了!
  许放大吃一惊,直起身来,正犹豫着。吴菲哭丧着大叫,竟然很快没了顶。
  许放来不及想,扑通一下,跳进了池塘。水很深,他刚进去,便觉得背后一股凉意,迅速也没了顶!
  这时他才想起,自己是不会水的!
  一直到他醒来,看到大家围着他们两个笑时,许放捏了捏自己,才知不是梦。这么说,他们是被大伙给救起来了!
  笑话啊。宋护士长说。不会水还要跳下去救人,要不是人多,你们顶多做一对鸳鸯野鬼!
  他脸红了。侧过身来,看到吴菲也平躺在地上,两个人的衣服都湿透了。眼光一对视,不禁都哈哈大笑起来!
  笑到最后,吴菲却哭了。
  救我干什么!死了就算了!吴菲说。她的声音仅有许放才能听到。
  他的心又格外地跳了一下。
  为什么要死呢?
  死了就没有烦恼,一了百了呗……
  连死都不怕,还怕活啊。许放说着自己笑了起来。
  十四
  后来,她问他,不会游泳,为什么要救我啊?
  他说,当时啥也没想……
  那时,他们和衣躺在南方小城豪华旅馆的一张床上。
  那是他们要离开那里的最后一夜。那天夜里他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当时夜已深,四处苍山夜色,给人一种不确定与漂浮的感觉。他突然对命运产生了浓重的感慨。
  于是,他给她发短信。
  睡着了吗?
  没。
  怎么还不睡?
  你怎么不睡?
  想你了。
  她沉默。过一会,他又发。
  我要到你房间来。
  你开什么玩笑?
  我不是开玩笑!
  不行!
  为什么不行?
  不行就是不行,绝对不行!
  他起初也不过只是玩笑,并没认真。她一认真,他倒笑起来了。他不是那种胆大的人,但此时此刻,他突然产生了这种愿望,即使什么也不干,他也要见她!
  出去走走?
  不去!
  那我来敲你的门了!
  她没回短信,而且直接把电话打到他的房间:
  你要干什么啊?
  我啥也不干。
  你这是什么意思?不怕人家笑话?半夜三更的,你到我房间是什么意思?
  就是想与你聊聊。
  电话中聊也一样。
  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
  就是不一样……
  本来不太强烈的愿望,在她的认真下,他也认真了。他说:我要来敲你的门,信不信?
  你敢!
  我真的要来敲你的门!
  不行,让我的同事听到了或看到了,我没法解释。
  那我真的来敲你的门了!
  他感到她害怕时说的话,是那样脆弱。于是,他从床上爬起来,穿得整整齐齐的,真的从三楼跑到二楼去敲她的门。
  轻轻的敲门声,在黑夜里也很响,像寂静的时刻,茶杯掉在地上碎裂的感觉。她当然听到了,这声音让她心惊肉跳。他也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心想她的同事千万别有事出来,否则看到他同样没有面子。
  但那个时刻,面子不面子倒成为其次。压抑了许多年的情感,仿佛决堤的河水,一下子要迸发出来,让他的手在敲门时更加坚定。
  她害怕被人听到,终于轻轻地把门打开了。
  他以为她要高声地骂他,而且作好了这种心理准备。但她没有。
  她低着头,不说话。
  他像贼一般溜進去了。
  进去了的他,趁着浓浓的夜色,从后面环住了她。
  她挣扎了一下,接着两下,三下……他越箍越紧,她不动弹了。
  他们沉默地站了一会。南方小城的夜色冰凉一片,他的背由凉到热,慢慢延伸到全身。他感觉她的肩膀在抖,她的身子在抖。
  他一使劲,把她抱起来,放在床上。
  这一下她反抗得非常激烈。
  他放开她,轻轻地在她耳边说:不怕,不侵犯你。我乖乖的,听话。
  她透过夜色看他。他并不好看,是那种非常平常的人物,如果不是他在报社当记者,真找不出他有什么优点。
  她说,你要干什么?
  不干什么,就想搂着你。   不让你搂。
  要搂。
  凭什么让你搂?
  他想说他爱她,但他没有说。他知道,这类话说出来就会贬值。他手上用劲,她推他。
  于是,两个人平躺在一张床上。
  她突然哭了。
  她委屈地哭了。
  她受伤似的哭了。
  你有什么心事啊?
  她摇头不说。但泪光点点,让人涌起一种爱怜的感觉。
  他坚持着问。她告诉他说:因为我快要离婚了。
  为什么啊。他并不觉得奇怪,现在离婚有什么奇怪的啊,他所在的单位,离婚率占了一半,大家见怪不怪,离了结,结了离,都要提高生活质量。再说现在离婚手续简化,也不要再到单位开什么介绍信,与领导纠缠半天……他只是有些好奇。
  因为我们没有孩子。
  没有孩子就成为离婚的理由啊?
  嗯……
  她接着开始哭。他说,不哭。
  她还是哭。
  他又用双臂搂住她。
  她哭得更厉害。
  他不知该怎么来安慰她。他感觉到她的心跳,感觉她在发抖。
  你爱他吗?
  爱。
  他爱你吗?
  过去是,现在我不知道……
  现在当然不能确定。爱是会变来变去的,不会一成不变,永垂不朽。所谓海枯石烂永不变心,大约是极少数吧。他许放不也有妻有子吗,还这样爱另外一个人……
  我辛辛苦苦地怀过三次,每次都超过了半年,那个罪受的……但最后,还是都胎死腹中。检查做了百遍也没有用,每次我受罪时死的心都有,可他家里逼他,非得再生一个……
  他的心有一块坚冰被融化了。
  我也理解他,他家七世单传。他父母渴望孩子就像久旱的大地盼雨一般。天天催来催去的,我又不是一个生孩子的机器……
  你说我活得失败吗?生活好好的,突然因为这个原因,家庭面临解体,我爱他,也理解他,心里很痛苦啊。
  在灾区,看到那么多的孩子被压在废墟下,我的心也冰冰凉的,觉得能多帮一点是一点。可是想起自己的孩子,还没睁眼便不在人世,我的心比任何人都痛……
  她又哭。轻轻的,她不想让隔壁的同事们听到。
  他的心中突然涌起了万道柔情。他想搂她,但又觉得不好意思。他与她,两个正当年的男人与女人,躺在床上,什么也没做。
  许久之后,他还想,有谁能够相信,在这个群魔乱舞的年代,他与她,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在一张床上,什么也没做?
  生活真是黑色幽默。再伟大的爱情,也抵不过亲情的威逼。
  她在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后,擦干了泪说,回去睡吧。
  他其实还想躺在她的身边,但不自觉地乖乖直了起来,整了整衣服,想回头吻她一下,然后离开。但他把头偏过去时,她却下意识地把头偏开,他理解了她的拒绝,终于站了起来。
  她挥挥手。
  他便向门边走去。他希望她站起来,留下他,不要走。但她什么也没做,他于是轻轻地打开门,伸出头探了探,没有人。于是他走了。
  带着她身上的一股特别的香味。
  他回到自己的房间时,心里开始怦怦直跳。人过四十,快到中年,居然有这样的一段经历。真是怪事。身为记者,天天在外奔波,各种风月场所,也不是没有见过;各路诸神豪侠,红男绿女,花花草草,随随意意,也不是没有闻过;各种各样的色诱香惑,也不是没有经历过。而自己居然,戒骄戒躁戒酒戒色坐怀不乱循规蹈矩那么多年,就在这样的环境,竟然发生这样一段传奇的经历。
  这样的经历,说来,就是鬼也不会相信。
  十五
  第二天,他们见面时,两个人只是笑笑,心照不宣。空气中,一股默契的滋味也是幸福的。
  命中注定,这是一座令人幸福难忘而又忧伤无比的小城。
  宋护士长看他,夸张地说:人出来玩,都会面色红润,我看许大记者,脸上好像很憔悴啊。
  他嘿嘿地笑。心想,你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憔悴。
  是的,没有任何人知道。除了她。
  于是,他们乘车,像风一般离开了小城。小城里有什么,他一点也不记得。他记得的,只有那个美好的夜晚。那个美好夜晚的美好感觉,将是他一生难以忘怀的记忆。
  说来,他比她大九岁。几岁的距离,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当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已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时,他和她,一个七十年代出生的与一个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就像屁股下坐着的火车一样,铁轨可以提速,但永远不會改变方向。
  他们回来,再也不联系。仿佛这个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仿佛美好与遗憾的,都留在了列车的那边,大街上的人们,各自在匆忙的人生旅途中,埋藏着各种各样的秘密,怀揣着各种各样的心事,匆匆忙忙而又糊里糊涂地生活着,过着实在或并不实在的日子。而他们,不过是千千万万藏有了梦与秘密的人中间,最为平凡的几个。宇宙几曾变化,人间几度秋凉,许多年后,作为过客,他们也不过如地震中消失的那些人们一样,作为个体,仅成为一种数字的存在。而关于他们的爱与相爱,也像地震前时的一阵风,再猛烈,也早就刮过了山的那边,有谁还会看得见。
  责任编辑 胡 洋
其他文献
9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到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八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比前七月出现回落,商品房销售面积继续缩减。1到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8975亿元,其中,住宅投资40159亿元,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1%。
期刊
近日我国首家通勤航空公司接收两架飞机,将由我国首批通勤航空耀莱通用航空执飞,预计今年底正式飞行运营。 近期通勤航空还将引入手机 APP 等方式,进行散座销售拼机模式,预计每座价位在 1500-3000 元/小时。
期刊
财政部数据称,8月中国财政收入增长6.1%,为9109亿元。而据介绍中央财政收入增幅偏低主要是受国内增值税、进口环节税收等增幅低的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偏低主要是受房地产相关税收增幅明显回落的影响。财政部还预计,后几个月中央财政收入增长仍较困难。
期刊
国家统计局及财政部公布了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存在下滑风险:①发电量年内首跌,8月同比降2.2%;②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创68个月新低;③: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13.2%;④1~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8.3% 。
期刊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和财政部组织实施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三年过去,新增石油探明储量39.47亿吨、天然气2.3万亿立方米,在鄂尔多斯、塔里木和渤海湾盆地连续发现8个亿吨级油田,在鄂尔多斯、四川和塔里木盆地连续发现6个千亿立方米的气田。
期刊
“1000万存一天,利息五六万元”“买理财产品送加油卡”……银行月末高息揽储今后可能越来越少。银监等三部门规定,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3%。目的是降低全社会利率水平波动。银行人士预测中小行存款量将缩水1/3。
期刊
9月15日,中国石化披露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增资引进社会及民营资本的具体方案,25家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将以1070.94亿元认购销售公司29.99%股权,民营资本占到35%。这意味着中国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
期刊
黄毅,1961年生于新疆下野地,作家、诗人、艺术评论家,出版个人诗集4部、散文集5部,创作拍摄电影《最后的小站》;电视连续剧《新疆古丽》《第十二村民小组》;担任多部大型纪录片总撰稿,曾获《星星》诗歌奖、《西部》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天山文艺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自治区政府参事室文史馆馆员,现任新疆自治区文联《新
期刊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3月22日,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中国林业产业诚信联盟在北京召开《中国林业产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年)》发布会。全国政协常委、人口与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家林业局原局长、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会长贾治邦,国家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张建龙,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纪委驻局纪检组长陈述贤等领导出席会议。贾治邦为“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诚信
期刊
国运兴,牡丹兴,花开时节动京城。  三月,黄河故道还是春寒料峭,冰封雪盖。而这一株唤作“赵粉”的祖传牡丹仙子蓦然显灵了。  似乎在梦中嗅到了什么,瑞璞牡丹的掌门人赵孝庆早起来到牡丹田地头,惊奇地望着初升的太阳照耀下的菏泽万亩牡丹——所有的牡丹都没有开花,唯独她……他沉浸在一种多年未觉的预兆里,嘴角喃喃道:“第一枝,真是春风第一枝。牡丹有灵,春神早行。”  66岁的赵孝庆是个山东汉子,虽然一脸饱经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