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保留旋前方肌的内固定方法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来源 :数理医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bin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保留旋前方肌的内固定方法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15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82例根据不同保留旋前方肌的内固定方法分为观察组(改良式Henry入路旋前方肌下置钢板,n=35)和对照组(Henry入路旋前方肌下骨膜外置插钢板,n=47).两组术后均随访1年,统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随访1年的腕关节活动度与Gartland-Werley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1年的背伸度、掌屈度、桡偏度、尺偏度、旋后度、旋前度等腕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同期Gartland-Werle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治疗安全性良好.结论:改良式Henry入路旋前方肌下置钢板可更有效促进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愈合及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可靠.
其他文献
疼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中医将疼痛的病机总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温经通络为其治疗大法.远红外线疗法属于温热疗法的一种,能够内温脏腑,外通经脉,使经脉通畅,气血调和,较好的改善局部“通”与“荣”的状况,起到“得炅则痛立止”的效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证明远红外线疗法用于消炎镇痛、促进组织修复再生、调节血压、净化血液等效果显著,具有无创安全、依从性好等优势.基于国内外文献调研,阐述远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镇痛机制以及归纳其对不同类型的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以期为远红外线的临床应用提供思路与借鉴.
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为我国传统中药,是一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开发潜力的中药资源.迄今为止,已从地榆中分离鉴定出18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鞣质、三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鞣质类成分可作为地榆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体外研究表明,地榆具有止血、抗菌、抗肿瘤、神经保护和降血糖等多种药理活性.在丰富的医疗实践中发现,地榆对于外伤出血、烧烫伤以及白细胞减少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然而,地榆发挥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论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平台上以决明子为主题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 5.7.R2软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对决明子的研究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图谱共现和突现分析,疏理决明子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检索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2754篇(去重后),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的李续娥;发文机构最多的为辽宁中医药大学,机构之间南北区域间合作较少,区域相邻合作较多,大学与企业之间合作较多,其中辽宁中医药大学与辽宁大熊制药研究有限公司合作较为频繁;关键词分析显示决明子研究方向为化学成分、药
目的 采用知识图谱及文献计量学方法总结蚓激酶相关研究的脉络、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2001年至20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蚓激酶相关研究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突现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文献508篇,发表4篇文献及以上的作者有13人,其中以扈荣良和张守峰发文最多;主要研究机构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为主.共有373个关键词被纳入,其中“蚓激酶”出现频次最高(274次),中心性最高(0.68);关键词聚类分析形成了12个聚类标签;共得到6个突现
目的 大动脉炎古无记载,是现代临床难治病,累及多系统,病情复杂,预后多有不佳.现代医学尚阙有效治疗,整理发掘中医辨治方法可为临床实践爰以砖瓦.方法 系统回顾整理古今文献,立足中医藏象理论和证素辨证,结合临床从理、法、方、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阐释和总结.结果 首次提出本病其宿根为血府伏火,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肾阴虚为本,标为热毒、瘀血、气滞、痰浊等相兼为患.临证辨治需立足本虚标实之质,不忘血府伏火,兼顾护脾肾,结合证素辨证,并总结了相关方药.结论 中医辨治大动脉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程进展,进一步地挖掘整
人工智能技术如今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医学领域对人工智能设备开发和应用一直有着较高的关注,而中医药作为中国特色的医学资源,与人工智能技术和设备开发的联系日益紧密.目前,中医人工智能技术在四诊客观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产品实际效果不佳、数据库建立不规范、不合理以及相关专业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评阅、专家访谈和SWOT分析法,总结中医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况,分析中医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完善策略,为中医药人工智能设备的研发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 基于TGF-β1/Foxp3/RORγt通路探讨清窍胶囊对分泌性中耳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36只雌性SD大鼠,其中30只构建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强的松组(0.003 g/100 mL)、清窍胶囊低剂量治疗组(0.36 g/100 mL)、清窍胶囊中剂量治疗组(0.54 g/100 mL)、清窍胶囊高剂量治疗组(0.72 g/100 mL),每组6只,另6只设为空白对照组.治疗组分别按不同剂量灌胃给药,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灌服相同容积的蒸馏水,1次/天,连续14
外感病是感受六淫、疫毒等外界因素引起的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其主要致病因素为细菌或病毒.在以肉身体验为主要认知手段的古代,中医学家不可能发现细菌或病毒的存在,因而中医学家往往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来把握认知外感病.由于外感病的发病与传播受到外界气候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尤与人体的内环境密切相关.有鉴于此,本文从“环境隐喻”的立场出发,对外感病发病的因机证治进行分析.外界的气候环境和社会环境容易被人们感受,而对于古代无法观察人体的内环境,作者借助《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祸起萧墙”的故事,对人体内环境为何与外感病的
目的:研究分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及改善炎性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于某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3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和试验组(n=32),对照组给予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试验组给予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内分泌激素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排气时间及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目的:对比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原发性肝癌(PH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某院治疗的124例PHC患者为研究对象.124例PHC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均采用MRI、CT检查评估TACE术后疗效.统计DSA诊断结果,计算MRI与CT在PHC患者TACE术后病灶残留或复发中的诊断效果.结果:以DSA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结果进行评价,124例PHC患者中共有141个病灶,经TACE治疗后56个病灶完全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