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甫洛夫认为:联想是由两个或几个刺激物同时地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历史复习本身就是在学生脑海里已经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知识(即刺激物)的情况下进行的,而如今的高考是对历史知识整体性、系统性的考查。所以,通过联想复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整体知识的记忆能力;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和巩固学生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以及复杂的历史概念体系;有利于让我们的历史复习课丰富多彩、活泼有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在历史复习中,怎样进行联想复习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进行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既要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前后联系,又要注意本国史和世界史的横向联系,还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由此,可作以下几方面的联想。
1. 目录、考纲的联想
目录是整本教材的浓缩,考纲是高考的命题范围、依据。高考命题是以本为本(教材),以纲为纲(考纲),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考纲与教材是相联系的,考纲的内容即是每一章每一节里面的每一目。因此,可以根据目录、考纲的提示去联想教材中的相关历史知识。比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不用翻书,就看目录,我们要回忆三个问题:一是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在鸦片战争前,中国和世界的形势各是怎样的?二是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和中国为什么要禁烟,结果如何?三是鸦片战争的经过,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等等。目录、考纲是对课本知识的简化,据此联想相关的历史知识,有助于我们巩固知识,理清线索,建立知识框架,这也就是书越读越薄的道理。
2. 同类知识的联想
历史知识丰富多彩,基本上是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外交等几大块的内容,如果再细分的话,又可分成政治制度、改革、法律条文、思想解放潮流、土地政策、生产工具、民族等许多个小专题。所以,在历史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回忆:中外历史上有哪些主要的改革、资本主义是怎样发展的、中外历史上有哪些主要的思想解放潮流、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等等。在复习时有意识地将类似的知识联想归纳,不但可以避免知识记忆的混淆,也有利于巩固知识,理清脉络,应对高考。这几年广西高考的文综历史题,基本上是以小专题的形式出现,比如2005年的第12~15题,考查的是水利方面的内容,第16~18题考查的是宪法,第19~22题考查的是图书报刊;2006年的第12~15题考查的是政治机构与制度,第16~19题考查的是共运史;2007年的第14~17题考查的是中国军队的演变等。这是在选择题中的体现,主观题也有。如果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到了同类知识的联想,遇到此类考题时就容易得分了。
3. 时间的联想
时间是历史的一个载体,根据时间(刺激物)去联想相对应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人物、现象或概念,可以将时间与历史史实(知识)对应起来,以避免在复习过程中出现时间与史实脱节的现象。比如:在1919年发生的有土耳其凯末尔革命、朝鲜“三一”运动、共产国际成立、巴黎和会召开、五四爱国运动等,这是同一年发生的;又如: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1889年第三国际建立,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等,这呈等差数列。以时间记忆历史史实的方法很多,善于觀察是容易找到规律的。2006年全国卷Ⅰ36题的第(5)小题的第二问,要先明确明王朝灭亡的时间(1664年),才能够对照所给图7找出其灭亡时沙尘暴大约发生的次数;2007年全国卷Ⅰ选择题第18题,要联想到1884年、1898年和1900年这三个时间分别与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以及八国联军的侵华有关,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民教冲突”不断升级。
4. 国别史的联想
中、美、英、日、法、苏(俄)、德等国家的历史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每一个国家就是一部历史,而国与国之间又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因此,掌握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脉络,也是进行联想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需要我们将五本历史书中与某个国家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联想、归纳,总结,以形成对该国的整体认识。
5. 跨学科的联想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政治、地理、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等几乎所有的学科。因此,在复习中,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想,既可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巩固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史地联想”:为什么新加坡能够成为国际贸易中心之一?为什么对外开放之初开放的区域主要在广东、福建两省?这些问题都可以从地理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再如“文史联想”:《过秦论》与秦朝的灭亡;《狂人日记》与新文化运动;《七律·长征》与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一课》与普法战争。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的巩固。
6. 与时事热点的联想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密切注意对现实热点问题的思考,准确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国际形势的重大新闻,认真研究这些热点问题与所复习的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这也体现了历史知识的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
7. 与现实生活的联想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生活即历史,历史即生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历史留下的痕迹:火车、飞机、汽车、电话等让我们想起了科技革命;《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让我们想起了中国领导人的丰功伟绩……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电视剧、电影多得不可胜数,在我们欣赏的同时,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一旦我们将生活中资源与历史知识的复习融合起来,学生就能感受到历史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就有可能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复习历史将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要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
8. 中外联想
中外历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在复习中要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体。比如,复习到1935年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时,可联想到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和召开瓦窑堡会议等。2007年全国卷Ⅰ第38题第(4)小题: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这道题考的就是中外联想。通过中外历史知识的联想复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9. 古今联想
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发展的,历史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还得对某一历史事件追根溯源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比如复习《祖国的统一大业》时,可以联想到历史上的中国台湾地区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地区问题的由来等。通过古今联想,加深了对某一问题的整体把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真正融汇整合散乱的历史知识为自己的知识,构建知识的网络体系,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联想复习,做复习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去积累,去思考,真正让高考历史复习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吴泽.史学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贺州高级中学)
那么,在历史复习中,怎样进行联想复习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进行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既要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前后联系,又要注意本国史和世界史的横向联系,还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由此,可作以下几方面的联想。
1. 目录、考纲的联想
目录是整本教材的浓缩,考纲是高考的命题范围、依据。高考命题是以本为本(教材),以纲为纲(考纲),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考纲与教材是相联系的,考纲的内容即是每一章每一节里面的每一目。因此,可以根据目录、考纲的提示去联想教材中的相关历史知识。比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不用翻书,就看目录,我们要回忆三个问题:一是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在鸦片战争前,中国和世界的形势各是怎样的?二是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和中国为什么要禁烟,结果如何?三是鸦片战争的经过,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等等。目录、考纲是对课本知识的简化,据此联想相关的历史知识,有助于我们巩固知识,理清线索,建立知识框架,这也就是书越读越薄的道理。
2. 同类知识的联想
历史知识丰富多彩,基本上是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外交等几大块的内容,如果再细分的话,又可分成政治制度、改革、法律条文、思想解放潮流、土地政策、生产工具、民族等许多个小专题。所以,在历史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回忆:中外历史上有哪些主要的改革、资本主义是怎样发展的、中外历史上有哪些主要的思想解放潮流、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等等。在复习时有意识地将类似的知识联想归纳,不但可以避免知识记忆的混淆,也有利于巩固知识,理清脉络,应对高考。这几年广西高考的文综历史题,基本上是以小专题的形式出现,比如2005年的第12~15题,考查的是水利方面的内容,第16~18题考查的是宪法,第19~22题考查的是图书报刊;2006年的第12~15题考查的是政治机构与制度,第16~19题考查的是共运史;2007年的第14~17题考查的是中国军队的演变等。这是在选择题中的体现,主观题也有。如果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到了同类知识的联想,遇到此类考题时就容易得分了。
3. 时间的联想
时间是历史的一个载体,根据时间(刺激物)去联想相对应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人物、现象或概念,可以将时间与历史史实(知识)对应起来,以避免在复习过程中出现时间与史实脱节的现象。比如:在1919年发生的有土耳其凯末尔革命、朝鲜“三一”运动、共产国际成立、巴黎和会召开、五四爱国运动等,这是同一年发生的;又如: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1889年第三国际建立,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等,这呈等差数列。以时间记忆历史史实的方法很多,善于觀察是容易找到规律的。2006年全国卷Ⅰ36题的第(5)小题的第二问,要先明确明王朝灭亡的时间(1664年),才能够对照所给图7找出其灭亡时沙尘暴大约发生的次数;2007年全国卷Ⅰ选择题第18题,要联想到1884年、1898年和1900年这三个时间分别与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以及八国联军的侵华有关,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民教冲突”不断升级。
4. 国别史的联想
中、美、英、日、法、苏(俄)、德等国家的历史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每一个国家就是一部历史,而国与国之间又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因此,掌握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脉络,也是进行联想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需要我们将五本历史书中与某个国家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联想、归纳,总结,以形成对该国的整体认识。
5. 跨学科的联想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政治、地理、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等几乎所有的学科。因此,在复习中,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想,既可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巩固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史地联想”:为什么新加坡能够成为国际贸易中心之一?为什么对外开放之初开放的区域主要在广东、福建两省?这些问题都可以从地理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再如“文史联想”:《过秦论》与秦朝的灭亡;《狂人日记》与新文化运动;《七律·长征》与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一课》与普法战争。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的巩固。
6. 与时事热点的联想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密切注意对现实热点问题的思考,准确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国际形势的重大新闻,认真研究这些热点问题与所复习的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这也体现了历史知识的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
7. 与现实生活的联想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生活即历史,历史即生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历史留下的痕迹:火车、飞机、汽车、电话等让我们想起了科技革命;《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让我们想起了中国领导人的丰功伟绩……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电视剧、电影多得不可胜数,在我们欣赏的同时,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一旦我们将生活中资源与历史知识的复习融合起来,学生就能感受到历史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就有可能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复习历史将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要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
8. 中外联想
中外历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在复习中要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体。比如,复习到1935年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时,可联想到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和召开瓦窑堡会议等。2007年全国卷Ⅰ第38题第(4)小题: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这道题考的就是中外联想。通过中外历史知识的联想复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9. 古今联想
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发展的,历史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还得对某一历史事件追根溯源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比如复习《祖国的统一大业》时,可以联想到历史上的中国台湾地区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地区问题的由来等。通过古今联想,加深了对某一问题的整体把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真正融汇整合散乱的历史知识为自己的知识,构建知识的网络体系,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联想复习,做复习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去积累,去思考,真正让高考历史复习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吴泽.史学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贺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