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亚特二进中国提速

来源 :汽车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me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错过了前两年中国车市的火爆增长后,五年前退出中国市场的意大利汽车企业菲亚特可不愿意再错过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11年12月底,菲亚特汽车公司就曾透露,鉴于其2012年原定的270万辆销量或难以实现,决定将2012年全球销量调低至220万辆。但同时,在中国市场,菲亚特与合资伙伴广汽集团反而酝酿进一步加大投资合作力度。据英国路透社报道,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在2011年的广州车展表示,广汽集团与菲亚特合资公司—广汽菲亚特公司将于2012年7月在中国投产阿尔法-罗密欧车型。
  早在2011年9月14日,广汽菲亚特就已将菲亚特的经典车型——具有浓郁欧洲风情的菲亚特500引入中国市场,加上引进的2011款博悦,菲亚特500成为自2007年以来,菲亚特在中国引进的第四款新车。而携着全新品牌口号——“La Vita é Bella,人生如此美丽”, 拥有法拉利、玛莎拉蒂、蓝旗亚等众多著名品牌的菲亚特集团欲在中国重新掀起亚平宁风暴。
  首批中国市场“淘金者”
  当上个世纪80-9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时,部分外国车企怀抱开拓市场的心态进入了中国这个被汽车行业遗忘许久的地方,菲亚特就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家。依靠着126P、乌诺和克罗马让人们记住了这个来自地中海北岸的品牌。上世纪90年代末,菲亚特为了应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决定将发展重心主要集中到发展中国家市场,而中国市场也让来自意大利的菲亚特尝到了一些甜头,于是他们准备更进一步。1999年4月,菲亚特与南京汽车集团共同组建了合资公司—南京菲亚特汽车公司,双方各持股份50%。菲亚特希望利用合资形式开发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车型,进而占据中国市场的有利位置。
  2002年3月,南京菲亚特的首款产品派力奥正式上市,这款体积小巧的车型标价高达10万以上,这个价格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看来也非常“高端”,为此也引起许多消费者的抱怨。但以造小型车见长的菲亚特,还是凭借技术和独具一格的外观赢得了一部分年轻人的喜爱。半年之后,南京菲亚特又推出了第二款新车型西耶那。 一年之后,派力奥?周末风也正式上市。至此,南京菲亚特的3款主力车型悉数推出。2002年的销售数据显示,南京菲亚特当年销量为2万辆,而在2003年,借助市场的火爆表现,南京菲亚特的销量突破4万辆,达到了历史最高点。2002年,时任菲亚特中国首席代表的恰巴为其制定的产销目标是“当年产销2万辆,第二年达到5万辆,第三年达到8万辆”,南京菲亚特的市场也正按着规划的路线前进。
  菲亚特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但是在欧洲的日子却不大好过,彼时,菲亚特赖以生存的小型车生产由于未能及时改版升级导致销售量大跌。导致菲亚特背上巨额债务,股票也一路狂跌,甚至一度传出要将菲亚特出售给通用的传闻。
  新兴市场给这个意大利老牌车企的成绩增加了一抹亮色。菲亚特也准备在新兴市场进一步加大投入,以带动菲亚特集团的整体发展。
  
  无奈的退出
  然而菲亚特在中国市场的好景不长,由于菲亚特与南汽集团复杂的人事关系,加上菲亚特对于新车型投放的谨慎,造成南京菲亚特产品线单一,营销乏力。2004年,南京菲亚特销量跌回至2万辆, 2006年推出的新车型Perla(派朗)未能对提振销量有多大影响,当年,销量也仅为3万辆左右,此后,2007年的总销量又跌至不足1.6万辆。南京菲亚特的经营也早已陷入亏损的境地。
  资料显示,自2002年首款合资产品推出至2007年双方合作关系解除期间,南京菲亚特的人事调整令人眼花缭乱,公司老总和销售负责人的变动即使你有十个手指头也不够数,其中,南京菲亚特的总经理从茅晓鸣开始就走马观花般的更换,担任商务总监负责销售的景伯青也多次“二进宫”。有人笑称,南京菲亚特“换人比换车快”。有业内专家认为,企业规划战略的执行必须要保证其连续性,否则难以发挥作用。
  而在如何推出、何时推出新车型方面,合资双方也有不同看法,据称,当年南京菲亚特非常渴望推出新产品激活市场,特别是希望能将菲亚特旗下的品牌阿尔法?罗密欧引进国产,但也没有下文。显然,双方的沟通存在问题,最后甚至到了相互指责的地步。
  南京菲亚特的中意方之间在管理方式和理念认知上的难以调和,人事关系的纠葛,这样的发展注定是难以持续的,而菲亚特和南汽也开始各自打起算盘来,南汽随后将希望寄托于刚入手的名爵汽车项目,而菲亚特则开始物色新欢。
  2007年12月26日,上汽与南汽控股方——跃进集团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就在南汽投入上汽怀抱的同一天,菲亚特集团首席执 行官马尔乔内在意大利都灵发表声明,菲亚特将转让其在南京菲亚特的股东权益,与南汽在乘用车领域和平分手。他表示:“这一选择使得我们能够完全自主地投入我们在中国的乘用车业务调整计划。”至此,菲亚特集团与南汽集团持续近10年的合作关系宣告终止,菲亚特退出中国市场。
  
  卷土重来
  在退出中国市场后,菲亚特通过进口车的形式来维持其在华销售渠道,相继引进了Linea(领雅)、Grande Punto(朋多)和Bravo(博悦)三款车型,并成立服务公司为16万菲亚特车主提供相关服务。其间,菲亚特也与广汽、奇瑞、长安铃木、众泰开展不同形式和性质的双边合作。
  虽与南汽集团的合作不尽如人意,但中国这个具有诱惑力的消费市场菲亚特是无论如何都割舍不下的,“菲亚特从未离开中国,也永远不会离开中国。”菲亚特(中国)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斐璇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做出上述表示。事实上,在南京菲亚特解体后,菲亚特一直没有放弃在中国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而在当时,菲亚特与奇瑞、广汽都有联系,媒体一度传出菲亚特将与奇瑞展开进一步合作,但菲亚特最终选择了广汽。
  2009年7月6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菲亚特集团汽车股份公司在罗马签署了基础协议,2010年3月9日,双方正式组建广汽菲亚特 汽车有限公司,股权比为50:50,首期总投资约为50亿元人民币,一期产能14万辆。公告称,合资公司注册和建设地点均为湖南长沙。2010年9月19日,借助2011款博悦的正式上市,广汽菲亚特的公司管理团队进行了集体亮相,并同时发布了广汽菲亚特的战略发展计划,启动了全国首批20家经销渠道。值得关注的是,最初广汽菲亚特发布的消息称其首款国产车型是中级车领雅,但是为了更接近中国消费者,换成了专为中国消费者设计的中级车C-Medium,并计划于2012年推出。而2012年1月12日,菲亚特引入中国的首款SUV菲跃就已经先于C-Medium上市。
  在2011年底的广州车展上,广汽菲亚特也充分展现了欲在中国市场大展身手的想法,菲亚特和阿尔法-罗密欧双品牌的多款经典、明星车型的参展阵容,企业连贯具体的产品规划,无不透露了菲亚特对中国的高度重视。
  而按照马尔乔内的“复兴计划”,到2014年,菲亚特与克莱斯勒公司的销量总和将达到550万辆至600万辆,而其对菲亚特在中国市场的期望是“2%的份额”。根据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到2014年,2%的份额即意味着大约60万辆的规模,而这其中绝大部分销量将由广汽菲亚特的国产车来承担。
  一切迹象表明,作为国内合资公司后来者的广汽菲亚特,正在品牌塑造、产品布局、生产基地和网络建设等方面开始发力。如今,广汽菲亚特的首款国产车型推出在望,加上有菲亚特汽车的当家车型——菲亚特500“鼎力相助”,菲亚特的在华之路似乎开始全力加速。
  而菲亚特也已不是之前的菲亚特,经过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菲亚特重组克莱斯勒并取得了成功。而最新消息是,菲亚特已经持有了克莱斯勒53.5%的股份,达到了绝对控股的持股比例,克莱斯勒将有效的增强菲亚特的全球竞争力。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印刷业经历了第二次印刷技术革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印刷业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着人均印刷消费量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够合
<正> 图1所示模具是冲制新型灭火器的封头和封底两种零件的复合模具,其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模架,由下模座6、上模座26、模柄21以及对角线分布的导柱、导套(未画出
本文分析了高压隔离开关的检修现状,并进一步对高压隔离开关的故障类型、故障原因及应对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SLB模型在应力状态和方向上以很长波长(约2&#176;)尺度的变化为特征(见图10:SLBH;图11:SLBDT;图12:SLB=SLBH+SLBDT)。例如,几乎北美的所有地区都显示出走滑类型的应力状态,并表现出
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工业企业化石能源消费和工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旨在分析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是否是由化石能源消费所引起的。通过对我国三次产业的化石能源消费的分析得出工
2012年2月15日,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发布了1月北京车市的数据报告,副总经理颜景辉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同时对2月的京城车市做了估计。  1月份北京交易新车52300辆,同比增长190%,环比增长7.84%,增幅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进口车交易4900辆,同比增长86.67%,环比增长4.26%。交易二手车47300辆,同比增长670%,环比下降16%,京内过户占48%,外迁占52
基于颗粒流理论,采用PFC2D(particle flow code)建立霍普金森冲击压缩数值模型,并对试件两端应力平衡状态进行校验。通过不同荷载的冲击压缩仿真试验,对完整及单节理试件的动
创新能力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立命之本。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中重要的一员,更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要产业,它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