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风云》女主角刘琴被“请进”红色古祠堂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2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春节前夕,在广东知名侨乡和革命老区——恩平市牛江镇马龙塘村,村牌楼门口左侧,一幅醒目文化墙崛起吸引过往人群:《山乡风云》刘琴原型故乡——马龙塘村。
  《山乡风云》脍炙人口,剧中女主角解放军连长刘琴形象令人们记忆犹新。但刘琴原型是谁?长篇小说《山乡风云录》和粤剧《山乡风云》作者,原粤中纵队司令员吴有恒生前曾多次说过,刘琴原型就是恩平的革命战土冯坤。
  冯坤是马龙塘村人。而今,马龙塘村庄重将《山乡风云》女主角刘琴“请进”有280年历史的古老村庄马龙塘村祠堂,重新勾起人们对红色元素的感怀。
  冯坤,原名冯美坤,1921年出生于广东恩平牛江马龙塘村,其祖父和父亲是到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和加拿大横贯铁路的华工,11岁离乡赴港谋生。冯坤18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恩平早期的中共党员,当时香港工委书记冯燊和吴有恒的交通员。她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恩平史上唯一持枪带领部队和反动军队打仗的女指导员,而且经历过“开发中区”“挺进粤中”和“东纵北撤”等等惊心动魄的战斗。
  1938年10月21日,广州失陷。在于祖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年头,香港青年呼喊出了“宁战死于沙场,也不愿做亡国奴”“一定要抗战到底,坚决把日寇赶出中国去”的口号。中共香港市委组织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到内地的东江地区打游击。冯坤也坚决要求去东江纵队直接抗日,可中共香港市委批准的不是去东江前线直接打日本鬼子,而是派禤荣、冯坤到粤中做抗日宣传鼓动工作,组织名称就称为“旅港恩平回乡服务团”,职务是中共党支部副书记。
  冯坤先后在中共恩平县委和粤中特委的安排下开展抗日动员工作,之后调到新建立的华南抗日武装部队,任珠江纵队第一支队政宣队指导员、珠江纵队第二支队海燕队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成为武装部队的年轻女指挥员。北挺粤北后部队编入东江纵队建制。
  1945年秋,冯坤随珠江纵队南三独立大队北挺粤北,迎接八路军南下支队,拟建立五岭革命根据地。冯坤指挥的海燕队作整个北上部队的殿后,途中部队遭到敌军三个师的多次围攻。在一次抢占制高点的争夺战中,支队长郑少康和大队长梅奕辰命令冯坤带领海燕分队钉死在山顶,狠狠打击冲上来的敌军冲锋连,掩护部队撤退,没有接到命令不准撤下战场。冯坤率领指战员们与一个营的敌军激战,她亲自把握机枪与敌军机枪对射,并指挥机枪手们采用麻雀跳跃打法,避开敌军猛烈的六〇钢炮射击,打到机枪枪管发红了,就发动全体指战员用人尿淋湿机枪,冷却枪管继续战斗。终于等到总部传令兵上来通知,冯坤率部佯攻然后撤离战场。这一场战斗从凌晨打至午夜。
  馮坤历任珠江纵队、东江纵队、新四军、华东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军事管制委员等部队的指导员、党支部书记、驻津军代表等职。她在战争中指挥过多次战斗,负过伤留过血,后于1957年正式从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上世纪八十年代,冯坤多次应邀回恩平江门和惠州等地介绍战争年代斗争史。当你在小说和银幕看到刘琴双手挥枪、从容对敌的形象,就是“马龙塘女杰”冯坤的真实写照。
  受这些革命前辈影响,马龙塘村青年薪火相传,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像冯坤这样有革命阅历的女性,就有四位。
  马龙塘村群众向来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广东著名的革命前辈吴有恒、郑锦波、吴枫和徐云等曾在恩平开展活动,得到村民的坚决支持,他们分别与该村冯明仲、冯焕球、冯莲花和冯坤认识并结婚,成为革命夫妻,为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吴有恒的夫人冯明仲,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广阳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军委联络局政委郑锦波的夫人冯焕球,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五团团长、文化部司长吴枫的夫人冯莲花,和徐云的夫人冯坤,都是马龙塘村出生的巾帼英雄中的佼佼者。她们用自己模范行动支持丈夫投身革命,不仅是四位著名革命前辈的妻子, 在自己岗位上做出了不小的成绩。冯焕球后来曾任中共恩平县四区区委;冯莲花后来任文化系统领导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村中一位老干部指导下,村中2018年决定把冯坤等四位巾帼革命夫人的史迹首次陈列在有280历史的古祠堂。
  但好事多磨。马龙塘村目前在乡居住有150多户600多人,外迁包括国内外约60户300多人,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亲人在海外,是知名华侨村。据记载,马龙塘村原为马、龙两姓聚居的村落,马、龙两姓后来他迁,冯氏十九世祖冯云宁于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从相邻的莲塘村开枝到此立村,村名也沿用旧名“马龙塘”,至今有280年了。对在古祠堂陈列四位巾帼革命夫人的史迹,头脑有封建意识的不时评弹,说古祠堂只能供奉男性,不供女性。
  老干部据理解释,新社会男女平等,女性为人民作出贡献,同样要敬重弘扬。几番努力,巾帼革命夫人纪念室终于在2019年呈现在人们面前。
  又有人提出,祠堂是用来供奉历代祖先神位的地方,不能掺杂其他不同元素,否则就是大不敬。面对这些不同意见,红色古祠堂的建设者们没有气馁,他们与之进行论争,让大家基本认识到姓族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把古祠堂建设成为充满红色元素、洋溢着正能量的村民日常活动场所,既可激励村中后辈奋发向上,为姓族争光的热情,又可以为振兴乡村文化增添光彩,这一切都与祖先的意愿毫无相悖。几番努力,巾帼革命夫人纪念室终于在2019年呈现在人们面前。
  有趣的是,吴有恒的孙子画家吴华国,他对外婆的故乡充满喜爱之情。所以,当听说马龙塘村要融入浓浓红色革命文化的古祠堂,他捐赠了一个美术馆,为红色革命元素古祠堂增光添彩。
  吴华国美术馆展示了吴华国专门为马龙塘村融入红色元素而绘制的画作,一共有30幅,每一幅都是展现侨乡恩平人文地理、人文历史的精品,成了侨乡改革开放的生动写照。2021年新年第二天,晴空万里,风清气朗。牛江镇马龙塘村,洋溢着一派新年喜气,庆贺吴华国美术馆揭幕。
  就这样,小说《山乡风云录》和电影《山乡风云》的主角刘琴,胜利地完成了“请进”红色古祠堂的任务,为振兴恩平侨乡乡村红色革命文化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其他文献
摘 要:产业化是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贵州黔东南丹寨县晟世锦绣民族文化创意公司进行人类学田野调查,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即ANT)探析黔东南丹寨县的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发展过程发现:黔东南晟世锦绣民族文化创意公司的民族手工艺产业化发展的行动者主要包括地方各级政府、相关专家学者(青年投资银行家与研究专家、中国知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会创新研究专家、国际知名面料与创新
期刊
高恬波,1898年出生在广东惠阳秋长白石村,父亲高若汉是留学德国的医生。17岁时,她对父母包办的婚姻十分不满,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逃到广州,不久后考入广州妇孺产科学校。  此时,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和民主自由思想开始传入中国。高恬波除了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外,同时也如饥似渴地接受十月革命新思想的熏陶,成为广东运动的先锋分子。  1923年春,高恬波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社会主义青年团广
期刊
摘 要:“佛跳墙”是近代华人宴席上一道最繁复、奢华的菜肴,多元的运用渔鲜、畜禽、植蔬等诸多食材以及繁复的烹煮方式,让食物美味均匀调和掳获饕客的味蕾。更由于诸多美食澎湃聚于一坛,象征着圆满愉悦的氛围,成为喜庆宴席必备佳肴,并获得“终极年菜”及登录为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誉。然而,现有文献资料及稗官野史简约叙述,似乎这道美食就这么在19世纪晚期倏然呈现于国人宴饮场合之上。基于饮食文化乃为人类物
期刊
4月30日,在江門市新会区司前镇举行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活动上,松山战斗纪念馆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1945年,新鹤抗日游击队为了保护革命力量和武装,在司前镇白庙村的松山炮楼附近,与国民党展开一场以少胜多的战疫,史称“松山战斗”。白庙村的松山炮楼,湧翠、懋所梁公祠是新鹤抗日游击队留下的红色遗迹。司前镇将通过依托“松山战斗”红色资源,将松山战斗纪念馆打造成一个党史学习教育新阵地,让百年建筑重焕新颜
期刊
惠州雄踞岭东,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至近代,这里更是民主革命策源地之一,中国抗争史的前沿阵地。  全国首个区级苏维埃政府诞生地;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发源地与指挥部所在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诞生地……  一面面高高飘扬的红色旗帜,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这片传奇的红色热土,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直至取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胜利。  高潭革命之火燃遍东江  东江是惠州的母
期刊
4月28日,由中共陽江市委组织部开展的“百堂党课直通车”活动走进阳东区北惯镇平地村。  当天上午,该村40多名党员群众参观了村委会附近的“固本强基”工程展览馆,深入了解平地村近年来经济发展、乡村文明建设的成果。随后,大家来到村党建广场旁,坐在大榕树浓荫底下的石板凳上,准备听党史教育课。这是一堂别开新面的专题学党史的党课,由阳江技师学院高级讲师黄超羡讲授。听完党课,学员们感到思想觉悟前进了一大步。“
期刊
摘 要:城市化背景下,村落终结成为普遍诊断。当村落传统文化遭遇价值多元化,村落共同体内部结构引发传统文化的式微,社会规则遵从下的村落内部整合与维系力成为焦点。通过对白族村落“耳子歌”傩仪的田野调查,展现村落集体表象展演的行动逻辑,揭示傩仪对村落共同体日常秩序建构的作用。通过傩仪变迁语境的分析,可对变迁语境下傩仪的社会价值与行动逻辑如何与社会规则互动进行解读,并进一步论证村落日常秩序建构何以可能。 
期刊
4月14日至16日,龙门县举行“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2021年重走紅军路活动。此次活动历时3天。龙门120名中青年干部沿着当年红四师的足迹,以平陵白芒坑为起点,以广东海丰县红宫红场为终点,途经花都、紫金等地。重走红军路,有汗水,有感动,更有亲身体验之后收获于内心的那一份感恩和感悟。参与者纷纷表示,必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红军精神;必须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烙印于
期刊
2011年金秋9月的一个傍晚,梅城彬芳大道太平洋酒店3楼大厅灯火通明,省老促会顾问曾洪和夫人温兰同志被市和梅县老促会及“申苏办”、党史室的同仁们簇拥着,因为这里正在举行由曾洪同志赞助的“申苏”茅台酒宴。3台客人坐定,各台上的茅台酒同时开启,阵阵沁人肺腑的浓香溢满厅堂,令人格外兴奋与激动。  同月,在平远、兴宁也分别出现同样的酒宴场景。同仁们身临其境,都不由得想起曾洪同志自家乡各个县(市、区)全面開
期刊
省老促会  连日来,省老促会会长陈开枝等领导率队到各地市,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及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袁仲禾)  梅州市老促会老  促会  5月20日上午,梅州市老促会、梅县区老促会、梅州市红色研究会、梅县强民足球会一行20多人,在梅南镇党委书记古健陪同下,深入苏区老区梅县区梅南镇罗田上村和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