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务员只有“瓷饭碗”

来源 :考试·高考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公考”高烧依旧持续,其中“工作稳定、旱涝保收、铁饭碗”是重要原因。说来你可能不信,古代公务员端的多是“瓷饭碗”,不信,我们不妨来穿越一下历史。
  以明朝为例,朱元璋对违法乱纪的官员严惩不贷,先是借户部侍郎(财政部长)郭桓“空印案”杀掉官员1.5万人;然后又借口丞相胡惟庸、大将蓝玉谋反案,大开杀戒14年,受株连被杀的各级官员4万余人,至于那些被关进监狱、辞退、开除的更是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朱元璋时期,全国有七成公务员因各种原因离开岗位。当时有官员,在早晨上班时要跟家里举行告别仪式,说今天走了就不一定能回来;熬过一天回到家里,长舒一口气又对老婆说一句:“哎哟,今天总算又活了一天,明儿再说吧。”
  官员如此“朝不保夕”,连平头百姓还不如,这时的公务员端的饭碗,只怕连瓷饭碗还不如。或许有人说,这是建国之初须用重典,不足为凭,和平时期的古代公务员应该端的是铁饭碗吧!答案是:也不见得。
  明朝万历年间,当年张居正推行《考成法》,据此办法,万历三年(1575年),查出“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巡抚(相当于省部级)、抚按(中央驻各省纪委书记)官员54人。其中凤阳巡抚王宗沐、巡按张更化、广东巡按张守约、浙江巡按肖廪,因未完成事件数量太多而罚停俸三月。万历四年,山东有19名、河南有12的地市级官员,因征赋不足九成受到降级和革职处分。张居正当政期间,按《考成法》裁革的冗员约占官吏总数的十分之三。
  由此可见,在和平时期,朝廷对“未完成工作任务”的地方官员,动辄扣工资、降级、降职甚至干脆辞退,和现在的公务员纪律处分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稍不注意,饭碗就可能被打碎。
  不仅省部级官员的饭碗随时被端,相当于国务院总理的首辅的饭碗有时也好不到哪去。明崇祯在任17年,撤免宰相多达50多人,罢黜国防部长14人,杀死或逼其自杀的督师或总督(军区司令云或省长),除袁崇焕外还有10人,巡抚11人。
  西汉时,丞相一职的平均任期也不长,平均四年多;东汉时,“三公”的平均任期不到两年半。
  还有,如果你觉得官员这饭碗不好吃,想辞职有时也没有现在这样自由,比如你不幸遇到朱元璋,你说你不干了?啥意思?绝对“杀无赦”!
  说古代“公务员”是瓷饭碗,重要的还不是指上述“通过读书考试或其他途径”成为朝廷命官这个群体,因为此群体数量在古代实在太少,一般说来,在古代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供养、俗称“吃皇粮”的官员最多到八、九品,到县上顶多到县令下属的捕头(县尉),类似现在的公安局长就没了,再往下的公务人员,朝廷是不管的。换句话说,占到古代公务员队伍90%以上、在各级政府机关上班、为“公家”服务的师爷、衙役等基层公务人员,端的更是比朝廷供养的命官还易碎的瓷饭碗。
  “师爷”是比较常见的基层公务员,属于吏的范畴,专指那些读书却科举不中,转而研读并精通行政事务的读书人,而被朝廷任命为县(市)长的,大多是科举出身,尽管能写一手好字,能背四书五经,但要处理一个不熟悉地方的复杂行政事务(古代朝廷命官一般是异地做官),一窍不通的大有人在,于是,地方官为完成政务,就须在当地招聘熟悉地方社情民意的师爷,辅助他们处理政务和事务。师爷发挥的作用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具体负责“官府职簿书”等。
  衙役也叫胥,和师爷相比就更可怜了,他们的具体工作是“任奔走供役使”。“胥”又可分为“皂”和“隶”。皂负责具体执行收税、抓捕和市场管理等具体行政事务;“隶”就是官员车夫、轿夫、伙房厨师等,负责官员后勤服务工作。
  古代“师爷”和“衙役”等基层公务员,和现在的基层公务员的国家保障体制完全不同,他们既不占国家编制,又没有国家财政每月拨付的工资,他们的吃穿用度全靠聘用他们的县(市)长给予,有钱的大方的多给一点,没钱的吝啬的少给一点,没个准头,全国各地师爷、衙役拿的工资千差万别。
  这些基层公务员的出路,大概就三条:要么辞职,要么被开除,要么干一辈子,而且不准参加科举,永远不能晋升。对干不好的,县令老板说辞就辞,极少废话,也无须废话,那时也没有《公务员法》,对基层公务人员的管理上无章可循。
  这些基层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如何呢?元朝时有人分十等之说,所谓一僧二道,三官四吏,五皂六隶,七倡八优,九儒十丐,官吏之下便是这皂隶,比演员、儒生还体面些。有个故事也可说明这一点:满清时,有群差兵处决海盗,刀砍不动,只好拿锯子锯,整得惨不忍睹,一个农家少年路过,大骂他们是饭桶,差兵不服,叫少年来,少年手起刀落,麻利的砍掉一堆脑袋,差兵奖励少年许多金钱,还叫少年隔日去衙门报到;少年回家却挨了父亲一顿揍,原因就是父亲不愿儿子去做政府的衙役、皂隶,可见其职业声望在百姓心中地位之低。
  那么,师爷、衙役(皂隶)们的工资水平咋样呢?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明朝宛平县衙门里的这班皂隶,每年可领取“工食银”三两六钱,恰好是书办(师爷)的二分之一,基层公务员工资待遇之低,由此可见一斑。
  说古代公务员端的是“瓷饭碗”,还表现在退休后无生活保障。即使是吃皇粮的地方官,离开官场或退休,马上成为“无任何特权、无退休工资、无医疗保险,还要腾退公房”,简称“三无一退”人员,至于那些基层公务员更不必说了。
  尽管古代官员和师爷、衙役们,在位时多会贪污受贿,大搞灰色收入,为自己准备后路,但无论如何,他们的确端的是“瓷饭碗”。形象地说,各级官员是皇帝的打工仔,师爷和衙役等基层公务员是官员的打工仔,和现在给老板打工的白领、蓝领十分相似。
  来源:羊城晚报, 2012年06月22日
其他文献
2011年11月12日至13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檀香山召开。这次会议以“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为主题,主要讨论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绿色增长、能源安全、规制合作等议题。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讲话。      一、经济生活  1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和开放性。  2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  3我国
期刊
刘伶  刘伶,竹林七贤之一,喜好嗜酒。有一次他太太实在看不过去了,于是“捐酒毁器”,边哭边让他戒酒。刘伶说:“好吧,但是凭借我一个人的力量恐怕戒不掉,得向神灵祷告发誓,你快去准备点酒肉”。太太轻信了他,谁知,刘伶跪下来祈祷时却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然后将酒肉一扫而空,直至酩酊大醉。光喝点儿酒也就罢了,《世说新语》记载,刘伶这家伙,在家里喝酒喝开心了,便
期刊
一、真题呈现  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题。(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  表1    国家甲乙丙丁  城市化水平(%)90836632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
期刊
这个夏天,你是否为看欧洲足球杯熬过夜?是否为绿茵场上的“斗士”激动不已?足球,就是能让你爱上它!它的激情、它的奔放、它的艺术、它的决绝……一切都让喜爱它的人“悲喜交加”!2012年欧洲足球杯已经过去,无论是不是你喜爱的球队捧回奖杯,那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足球真正带给你了什么。是娱乐?是热血沸腾?还是那种拼搏不放弃的精神?本期我们将欧洲杯的一些精彩瞬间呈现给大家,让您在欣赏之余,也能回忆起这段激情
期刊
同在一间教室,有人稳如泰山、气定神闲,有人魂不守舍、如坐针毡;同听一节课,有人精力充沛、全神贯注,有人心不在焉、昏昏欲睡;同样一篇作文题目,有人信笔拈来、如有神助,有人苦思冥想、如困愁城;面对同一道数学难题,有的人胸有成竹、神机妙算,有的人呆若木鸡、无从下手;有的人看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有的人看一句忘一句、不知所云......相似的生活环境和一样的升学压力,付出同样的时间和努力,不同的人学习效率
期刊
一、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    曹植的作品中,除了“七步诗”,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后来,著名的画家顾恺之依据《洛神赋》,画了流传千古的名画《洛神赋图》,此画为顾恺之传世精品。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
期刊
2012年5月19日晚,武汉  我是1960年进入大学的,在学校期间就很热爱地质科学。除了书本知识以外,我曾钻研过河流走势的变化和它的力学原理,还研究过磷矿,特别是北方磷矿的成因。那不是老师布置的,是我课外涉猎的。我上大学时,构造学主要是地槽-地台学说。工作以后,自己开始研究地质力学。当板块学说出来以后,我又努力学习板块学说。我觉得一个科学工作者,思想应该是开放的,而不应该是禁锢的。他只承认规律和
期刊
你在香港搭公车,看见老人,你主动让座,老人却不“领情”,不但不坐还很生气,生气你认为他(她)老了……香港,真的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了解……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这十年,越来越多的大陆居民赴香港旅游。而随着香港教育政策的开放,也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去香港读大学。今后,香港和大陆只会更紧密地联系和交流。无论你是否去过香港,对于这颗祖国的东方明珠,我们都有必要了解它。它的文化、它的习俗、它的
期刊
“我”,是汉语中使用最普遍的第一人称代称。其实,“我”的最初含义与人称毫不相关,而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的冷兵器时代。其间,部落、诸侯之间为了地盘、利益和权欲等征战频繁。当时,出于两军对垒、攻城略地的需要,各种冷兵器被派上了用场。这其中,就出现了一种尖端为三角刺,形状类似戈的一种青铜兵器。这种手持的短兵利器便是“我”。  《说文解字》中说:“我,古杀字”。说明在古代,“
期刊
核心提示:“应试生儒举人监生,但有怀挟文字、银两,并越舍与人换写文字者,俱问发充吏,三考满日为民;若系官吏,就发为民。”这段明史史料便记载了明代严惩作弊者的法规,轻者罚款,重者还要坐牢房、发配到边疆充军,若是官吏还要贬为庶民。  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完全称得上是古代的高考了。科举之路,一可光宗耀祖,二可顺利踏上仕途娶娇妻发大财,真可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面对如此诱惑,古人为顺利地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