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愿意”到“我能够”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是学好语文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运用语言的技巧,以优美的节奏,高、低、轻、重、强、弱、快、慢的音调,把原作品词句的意态、语气,生动地表现出来,进而产生赏心共识的感受。然而,朗读又是小学生必须具有的一种读书能力。那么,如何让孩子从“我愿意读”到“我能读好”呢?这就需要教师的方法指导,以及孩子的反复训练来获得了。
  一、激发兴趣,鼓励信心,让孩子愿意读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课堂上书生琅琅,才能促使学生去理解文本,从而朗读得更生动。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孩子的读书兴趣。例如:在我们班黑板的右上角每天会写着这么几个字:“你们琅琅的读书声就是最动听的歌声”。而我们班的孩子就是因为这句话,他们成了全校最爱读书的孩子。不管我在,还是不在,他们都能认真地去读书。他们的读书声也是全校最整齐、最响亮的。因为他们要把最动听的歌声献给全校的师生。孩子们有了读书的兴趣,愿意读了,我就不需要怕他们读不好书了。
  同时,在教学中,我们还要顾及到孩子的自尊,哪怕是读错了,读漏了,我们应当适当地给孩子提出来,不要挫伤了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因为只有孩子想读了,他们才会读好,如果他们不想读,再怎么逼他们,也是读不好的。
  二、提出要求,让孩子把书读准确、读通顺
  朗读既是一种语言活动,又是一种言语艺术。因此,从客观上讲,要求学生运用准确的语音、合理的停顿和语调朗读课文,并表情达意。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必须规范朗读,做到语音准确,语调自然,这是朗读的最基本要求。其实,每一篇课文的朗读,每一次朗读训练都有其各自的要求,无论怎样,都是对课文艺术的再创造,赋予课文新的艺术生命。
  初读时,我会让孩子把生字用普通话读正确,发音要清楚响亮,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再读时,我会要求孩子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就贵在这个“读”字。我会告诉学生,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请教身边的小老师,这样就不怕有读不好的句子了。品读时,我会要求学生要读出感情。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进行咬文嚼字,仔细品读,读出课文不同的语气、语调和情感,从而读出文章的韵味。
  三、交给方法,让孩子把书读好
  朗读毕竟是声音的艺术,对口齿的清晰、普通话的发音和语言表达的流畅必然是有一定的要求的。然而,我们的大部分老师只知道朗读时要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其实,要把书读好,这其中还包括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因此,教师在指导孩子朗读时,要注重交給孩子一种读书的方法,并不是一味地告诉他:“这个地方要读得轻,那个地方要读得重”等等,更重要的是告诉他:这个地方为什么要读得轻,那个地方要读得重。
  例如,我在指导孩子读二年级经典诵读《巴喳——巴喳》一文时,开头写小老鼠穿着大皮靴“巴喳巴喳”来了,结尾写小老鼠悄无声息地“巴喳巴喳”走了。虽然这两处“巴喳巴喳”都表示声音,那么读起来声音是否一样呢?声音又有什么变化呢?我在指导孩子读好这两处声音时,进行了这样的引导:“小老鼠‘巴喳巴喳’来了,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应该是怎样的呢?”孩子很快明白,读这里的“巴喳巴喳”时声音应该越来越强。反之,小老鼠走时,离我们越来越远了,那读“巴喳巴喳”时,声音应该越来越弱。因此,指导孩子读好书时,应注意读书有轻重。
  要想读好书,除了要注意轻重,还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情境注意读书的快慢、缓急。例如,在指导孩子读好《黄河的主人》一文时,其中有一句:“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那么,“一、二、三、四、五、六”这六个数字,该如何读好呢?刚开始,孩子并不能体会那种紧张的气氛,所以,读起来总是不紧不慢。接着,我播放了一段黄河的视频,让孩子体会人坐在羊皮筏子上面的危险,从而体会那种紧张。接着,我加以引导:“用你的朗读,把你的紧张传递给我,那么,这个数字在语速上应该怎么变化呢?”孩子很快明白了,要想表达这种紧张,因此,在读“一、二、三、四、五、六”这六个数字时,语速上应该越来越快。
  另外,窦桂梅老师说:“朗读是美好的,朗读是读给自己的,读的是自己感受,并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好听、动听。”因此,在指导孩子读好书时,除了要注重轻重缓急,还要注重孩子个体的独特的体验。例如,孩子在读《黄河的主人》中:“啊,那上面还有人哩!”这一句时,这里面的“啊”,有的孩子读成了第二声,有的孩子读成了第四声,然而,又有的孩子读成了第一声,在这里都是可以的。无论孩子读哪一声,我们都能体会到孩子内心里那种惊奇的感受的。
  总之,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朗读的技巧更是各有不同。如何让孩子从“我愿意读”到“我能读好”,真正能读出感情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我们教师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让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句句动听的话语、一幅幅多彩的画卷,让学生感受朗读的无穷魅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作者单位:扬州市邗江区杨庙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本文笔者先介绍了小学英语词汇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探讨了小学英语词汇记忆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词汇记忆力。
考虑混凝土楼板后,利用ANSYS分析了梁腹板开圆孔梁柱节点的应力应变分布,节点塑性区的分布及发展过程;比较了在考虑楼板及不考虑楼板情况下,节点受力性能的区别;研究了腹板削弱半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对语文的教学影响很大。他是提醒教育工作者不能单纯的“传授、授业、解惑”,要想千方百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传授其学习方法及思维技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无师自通的效果。因此,笔者借助贵刊一角,浅谈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几点看法。  一、要想提高学生语文的自学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自学语文兴趣越浓
外债像是一把双刃的剑,使用得好,可以促进一国经济发展,使用不当,则可能引发债务危机。本期的几篇文章就如何提高我国外债经营的安全性,防范债务风险,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
一、引言  语文是小学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是小学生学习语言、认识世界的基础,除了能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对学生日后的自身修养起着铺垫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教师和学生缺少有效的交流,教学往往只实现了“教”。语文在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实际性的作用,学生必须从小打好基础,牢固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引导。  二、师生互动  语文这门学科富有艺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起步阶段应该算是应景式管理,为了迎接市行为习惯示范校检查,为了接受区养成教育调研,“全民皆兵”的状态时有发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中年级的习作教学有这样一段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记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细细品味这段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抓住“清楚、兴趣、信心、正确”等这样几个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值得进行习作教学。  一、“清
着眼于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逐步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是重庆市着手做好的重点工作之一,社会保障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方面。分析了重庆市社会保障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情况,借助
【正】 《明史》卷97《艺文志》二日:“戴诜,《易州志》三十卷。”(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406页) 按:“诜”误,应作“铣”字,形近而讹。戴铣,字宝之,江西婺源人,弘治九年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