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伟:新农村建设的领跑者

来源 :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ael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发展我发展农民富裕我繁荣
  
  从1982年到2006年,整整24年,这是一个年轻生命的成长年轮。
  由50只鸡到300万只鸡,韩伟的事业就在这24年里发展壮大着。
  在这24年来,韩伟饱经历炼,早已是成熟的商人了。2000年,著名的《福布斯》把目光投向韩伟,他被评为中国内地50名首富的第47位,此时的他头上顶着数道光环,传奇故事在国内各媒体上转载。而得到福布斯高度评价的中国农民企业家却是凤毛麟角。
  今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韩伟连续提交了4份提案,内容都与促进农业产业化、解决三农问题有关。他提出发挥龙头产业经济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市场引擎。
  韩伟的企业以每十年一大步的速度向前迈进,起步、转型、升级……如今他已是第三次腾飞了。这一次,他将领跑成千上万的农户,构建农业产业的新格局。
  就在日前,韩伟专程从大连赶到北京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与韩伟面对面,似几位老友侃侃叙旧,听他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更似一位经历不凡的学者,与我们探讨经营企业的真经,构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农村。
  
  在短缺经济中成长
  
  韩伟的出身和经历很传奇,但却映现出时代的烙印。他从小与土生土长的农民一样在饥饿和贫穷中长大,但是他的父亲却曾是解放前沈阳有名的大五金商,生意非常好家境也很富裕,有洋房洋车和保姆。公私合营时,父亲将所有的资产全部悉数捐献给国家,自己自食其力当了小学教师。1956年韩伟出生,生活已风光不再,家境的辉煌都是母亲给他讲述的,他的记忆里只有童年时生活的贫穷与无奈。然而他却传承了父亲的经商天赋,母亲对财富的豁达态度和做人做事要诚信的告诫。
  有时候我经常会想,我能够有今天,正是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雨露阳光照耀每个人,为什么有人一事无成,有的人却有成呢,我觉得这都是一种传承。"韩伟这样解释说。
  因为家境贫穷,韩伟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15岁时,就开始做活,养家糊口。几经周折,成了镇里的畜牧助理,他的工作就是推动镇里的乡亲养猪、养鸡业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一个农村孩子能够到公社里边,也算是光宗耀祖了,老百姓把公社干部那真是高看一眼。然而1984年,韩伟突然提出辞职,要回家去养鸡。亲朋好友都说他吃错药了,放着这么好的差事去瞎折腾。
  为什么要回家养鸡?当时的韩伟看到一份资料,里面提到美国和欧洲蛋鸡一年的产量是18.4-20公斤,而中国老百姓家里养的鸡一年产量是6-8公斤。直觉告诉韩伟"这里面有搞头",数字的差距本身就是一个可以获益的利润空间。不服输的韩伟当即决定:自己试一试。
  韩伟的财富是由一个个鸡蛋积累起来的,他和妻子办起家庭养鸡场,从50只鸡起家,夫妻2人早出晚归,创业者的艰辛他们全都尝到了。天道酬勤,几年内韩伟的养鸡规模发展到8000多只。
  怀着更大的目标,韩伟又开始折腾起来了,1984年他又做出了人们认为吃了豹子胆的事:他决定贷款15万元,自办养鸡场,这就是很多媒体争相报道的东北第一个敢于贷款的“超级负债户”。韩伟的第一桶金就是靠贷款赚来的,随后两年里,他又一气以个人名义贷款两百万,把负债扩大到了农民眼中的"天文数字"。
  虽然一次次的贷款让韩伟的鸡场走出了小本经营的模式,但负债经营的理念在那个年代也不被人们接受。养鸡场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后来他在乡村边的土地上拉开阵势,乡民们都以为是在建国家重点工程,后来才知道是韩伟在建个体养鸡场。人们吃惊了,紧接着各种传闻也都出现了——传说韩伟不是被抓走了,就是自杀了。总之,人们不相信韩伟的折腾会有好结果。
  


  我们问韩伟是怎样顶住社会的不理解和压力的?韩伟以一种平和的口吻回答:"要让社会了解你,需要过程,但是自己了解自己是不需要过程的。有人说我是靠贷款发展起来的,是拿别人的被改自己的脚。褒也好贬也好,我不会对社会的看法过多在意。美国是世界最富的,但又是世界第一负债大国,关键是你能否借到债,你有信誉、有能力,人家才会愿意把财富托给你管。"
  韩伟顶住了各种传言,到1992年,他已经有100万只蛋鸡的饲养规模,资产达到9000万,成为大连市最大的专业化养鸡企业。社会上传言的内容转变了,人们争相传颂的是,小小的鸡蛋让韩伟做出了大文章。
  韩伟自称赶上了一个好时代,“那时候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省长抓米袋子,市长抓菜篮子,产品销售供不应求。”韩伟的企业很快走过了原始积累阶段,资产达到上亿,养鸡规模达到百万,银行的贷款还清了。
  1992年,韩伟组建集团公司的报告得到了国家体改委的特批,有媒提称:这个集团是国家体改委批准民营企业组建集团的第一个出生证,标志着一个政策的里程碑。韩伟自豪地说:"虽然企业规模不大,但我们是一个主业分明的农业企业集团。"
  
  迈过三道大坎
  
  创业初期,韩伟最头疼的事是给鸡治病,钱虽然赚多了,但是鸡的死亡率却非常高,"有时死的鸡太多,都没地方埋。"
  向来不服输的韩伟决定自己学:他和夫人把死的鸡进行解剖、分析,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久而久之,他和夫人竟成为专家——只要听到鸡的叫声,闻到鸡的气味,就能够判断出鸡是否有病。
  尽管身怀过硬的养鸡本领,养鸡的环境使韩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鸡瘟的问题。为了扭转庭院养鸡造成的畸形生态环境,韩伟把鸡场分别挪到山头上。他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技术队伍,作为保证科学养鸡的技术支撑。在SARS爆发,在全球禽流感爆发,尤其是去年黑山禽流感爆发时,一次次的危情逼近,韩伟都安然度过了。
  然而,韩伟也有过走麦城的经历。最初他也没能摆脱大多数民营企业家在原始积累过后的信心膨胀,面对种种诱惑,那时的韩伟很迷茫,甚至被多元化迷惑了。
  集团成立后,韩伟就被套进“集团”概念的框框里,他认为集团应该多元化,不能仅养鸡,单项业务怎么能叫集团?要把养鸡和若干产业结合在一起。一时间,他组建了地产公司、商贸公司、广告公司。“半年之后我发现不对劲,作为一个企业家和企业的发展应该是扬长避短,我却是在扬短避长,我的长项是养鸡,广告策划、房地产我不明白,我怎么去领导?”
  韩伟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麦道公司把飞机送上了天,应该完全有能力造汽车、造船,但是它为什么几十年就是造飞机?很多企业家非常愿意研究‘总理的事’,实际我们能把‘总经理的事’研究明白了也就不错了。”他不顾其他人的劝阻,坚持关掉了这批企业。
  “一个人一生差不多只能认真执著地做一件事,既然自己做的是禽蛋产业,就应当沿着产业集约化、高科技的道路走下去。这么多年来我沿着专一化的道路养鸡养得很来劲!”韩伟无法掩饰自己的兴奋。
  在不断扩大养鸡规模的同时,韩伟也开始朝养鸡的上游和下游方向跟进。
  问及韩伟:“养鸡业如此微利,你有没有考虑投资到其它的领域?”韩伟斩钉截铁的说:“我不会考虑的,有一些发展速度较快的大企业家跟我这样讲,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他们现在资产已经上百亿,我干了24年资产还没过10亿,好像我选错了行。我不这么认为,不能以资产的大小来衡量企业的前景,基业长青是在于这个企业的存活时间和企业的前景。中国有13.5亿张嘴,始终都需要吃鸡蛋,如何保证13.5亿张嘴吃到最安全的鸡蛋才是我要做的。在大家都不愿做的微利产业,我一做就是24年,我很自豪。”
  在韩伟看来,他做这个产业有三道防火墙——专有技术、资金、利润。更多的投资者愿意用大量的资产搏击大的获利空间,形成资金聚集效应,这就是风险。而农业的获利空间,恰恰不会吸引那些愿意投机和愿意一夜暴富的人向这个平台聚集和投入,他认为这个地方才是最安全的,不会一夜之间爆富,但也不会一夜之间起火,高利润就会有高风险。他认为自己选择的快速消费食品“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新的增长空间的一个亮点。”
  


  
  男子汉永不言败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是一个挑战接着一个挑战。
  1997年,经济学家预言的“过剩经济时代 ”到来了,粮食、蔬菜和肉、蛋、奶等都不好卖。当时,一大批国有鸡场相继转产、破产。韩伟集团也开始出现了亏损,每销售一斤鸡蛋要亏几毛钱。
  开始的时候,韩伟还很开心:“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当通货膨胀和市场遭到重创时,整合和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一些规模小、实力差的企业一定会出局,然后市场将重新洗牌。韩伟集团有实力、有规模,而且成本控制和技术水平都是最好的,是应该可以挺住的。”
  就在鸡蛋价格跌破盈亏平衡点的时候,1997年韩伟决定扩建鸡场,把养鸡能力扩建两倍。
  鸡场规模大了,压力更大了,然而韩伟发现,他们所有的推论和判断都是错误的。膨胀之后,中国养鸡行业的牌并没法洗。难道老百姓养鸡就赚钱,企业养就不赚钱吗?若干个问题在韩伟的脑海中回荡,是不是我们的路已经走到尽头?
  韩伟“出走”了,他开始到全国各地考察。一圈回来,他明白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在中国水土不服。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民在人口总量中连10%都不到,而中国农民却占70%-80%,这么多农民不种菜、不养鸡干什么?市场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给淹没了。
  二十年前老百姓养鸡住茅房,二十年后的今天老百姓养鸡还住茅房,在农村传统农业生产格局中,完全再现了经济学家说的那种“挖坑经济”,今天挖坑,明天又把坑填平,后来再接着挖,翻来覆去、周而复始的重复着不讲效率,不计成本的劳动,生活没有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资金集中不起来,技术化没有办法整合起来,没有办法将一个产业做强做大。
  然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韩伟明白,如果直接和传统的养殖模式进行碰撞,就一定败下阵来,如同已经退出这个大舞台的一些国有企业一样。
  “那个年代的企业,90%以上都没能过得去,我几乎也过不去了。”韩伟回忆说,价格跌破成本,没有利润了,和他有信贷关系的五家银行中有四家都拉了刹车,现金流断了,可几百万只鸡张着嘴要喂饲料!企业几乎被逼到死亡线,硬汉子韩伟急哭过。后来农行全面调查了他的企业,给他补充了1800万元贷款,使他从危机中挺过来。
  回忆起这段艰难,韩伟感叹地对我们说,一个企业家要有非常强的承受能力,企业家输就输在不自信上,从心理上不能支撑了。“连续五年亏损,我一直认为天无绝人之路,我们一定能走出困境。”
  难道在中国真的就不适合农业产业工业化,就只能这样将传统生产方式不断地延续吗?我们到底错在哪里呢?我们与国外在发展模式上存在哪些差异呢?韩伟带着这些问题和夫人去日本、欧洲、美国考察。
  很快韩伟找到在结构过剩的趋势下的突围路径,就是要适应安全消费、绿色消费、环保消费等新的市场要求,打造高质量产品。
  鸡蛋是快速消费品,又是每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改革开放后,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是铁的实事,但是相应地消费标准也在提高,中国是商家的金矿,有巨大的、多层次的市场,但是很多企业只关注供应数量,并没看到需求的变化。一直是低水平、低质量的商业品种在充斥和困扰着市场。
  2003年,受行业协会委托,大连韩伟集团负责了中国鸡蛋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目前,一个无公害鸡蛋国家标准将要出台。
  鸡蛋,自古以来在中国就作为非常传统的商品在市场上销售,从来没有过什么标准,随着我国加入WTO,在国际食品卫生标准日益提高的压力下,我国必须颁布中国的蛋品国标。而韩伟集团是唯一“挂着自己的商标”走出国门的企业,又是世界蛋品协会会员单位。于是,这个重任落在韩伟集团身上,在企业自身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出台国家蛋品质量标准。
  一个企业,能够制定行业标准真是莫大的荣誉。韩伟认为,新的无公害鸡蛋标准出台,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个利好,更加规范这个市场,使之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倾注全力创品牌
  
  消费者在选择高质量产品时,最关注的是诚信和品牌。韩伟认为,诚信是要有一定的承载能力的,他说,假如比尔·盖茨承诺要为某个地方捐赠,他说出的话一定是一言九鼎的,你不要怀疑他,他有这些财富来承载他的许诺。为什么在发达国家,消费者吃什么东西有安全感,因为都是一些大的企业在生产这些食品,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消费者整天提心吊胆,不敢吃蛋,不敢喝奶呢?因为生产者是一些分散的小企业或是个体。
  韩伟从中预见,中国农业和中国的食品工业将面临着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就是要整合我们的农产品资源和市场,从过去机械化、科学化和规模化来实现产品的安全性,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倡导健康和质量满足差异化需求。
  这么多年来,韩伟集团构筑了一艘强大的航空母舰,但是它上面的指挥系统和航导系统还需要调整。韩伟立即对下一步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
  首先他想到了做品牌,“其实我们以前生产的鸡蛋产品都做到了没有药物残留,达到了有机和绿色环保,只是不懂得整合。”韩伟要让消费者认识鸡蛋的品质,于是“咯咯哒”品牌诞生了。
  “咯咯哒”一叫真是千门万户开,经过多年努力,咯咯哒鸡蛋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此后,韩伟集团的发展经历了三件大事:其一是加入世界蛋品协会;其二是“咯咯哒”鸡蛋进入了对鲜蛋要求极为严格的日本市场,日本冷冻食品检查协会的检查证书和产品达到严格标准是国内企业与国外农产品巨头同台竞争的唯一武器。在国内,即使各种由政府认证的证书含金量也是大打折扣的,因此首先打开国际市场,这对国内市场开拓是非常有效的宣传;其三是获得了沃尔玛、家乐福等30多家超市的进门许可证,把小小的鸡蛋做出了一大篇文章。
  
  走集约化经营之路
  
  回头看韩伟集团的发展,可谓是每过十年,就跨上一个新的台阶,而每一个台阶都有一个质的飞跃。
  如今,韩伟集团已拥有全国最大的蛋鸡生产规模、设备,饲养管理和产品质量居国内同行领先水平。但是,在韩伟看来,与国外规模相比,差距还是很大。“上世纪50年代,美国有7000多鸡场,现在只剩下7家,其中最大的一家拥有2000万只蛋鸡。”
  韩伟认为,中国未来的蛋鸡饲养一定会走向高度集中和集团化。“过去1000万只鸡可能是1000万户在养,现在1000万只鸡在一家养,农民成为大型的农业产业工人,再也不愁鸡蛋怎么卖,再也不愁瘟疫怎样防治。技术、市场集约了,品牌得到整合,消费者对产品安全也就会放心了。”
  韩伟集团制定了从2006年开始的十年规划,目标是在十年内,实现中国农业与现代市场物流对接的一次革命。
  当问及十年规划的具体目标时,韩伟告诉我们:集团要将现在300万只蛋鸡过去我只公布了五年规划。发展到5000万只、甚至1亿只。“我这是第一次向媒体披露”,韩伟补充道。
  这个目标如果实现,韩伟将不仅是中国鸡王,还会是世界鸡王!“以中国13.5亿人口计算,除去半数农业人口,在6亿人口中按10%计算,达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需要十年的时间,使现有养鸡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做大产业链。”韩伟对此很有信心。
  新的目标确定后,韩伟集团蓄势待发,开始快速奔跑:他分别与日商、美商合作,建了中外合资的养鸡场,又入手粪肥处理,研制开发了“康壮”牌系列生物有机肥,进而转化成化肥,广泛用于粮食及经济作物。2005年12月,韩伟集团与丹麦外商合作,成立了韩伟食品有限公司,进行蛋粉深加工。
  如今,公司旗下的饲料物、种蛋场、育雏场、蛋鸡场、生物有机肥家工厂等等,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将养鸡这一传统产业打造成为具有国际规范的一体化企业。
  


  韩伟称,下一步集团供应的就不仅仅是鸡蛋了,将要围绕食品构建一个良性的、绿色的产业链条。在这个平台的拉动下,从事蛋品、蔬菜、粮食等生产,带动和拉动的农户将要达到4.5-5万户。
  
  让所有的农民改变命运
  
  曾经有一个男孩,每天背着书包在乡间小路上走,他总是想:这个地方怎么这么穷?于是他梦想长大以后,一定要成为这个地方的首长,带领这里的人脱贫。
  这个男孩长大了,他可以实现年少时的梦想了,成为中国最大的养鸡国王。“人生就像一瞬间”,韩伟认为,自己在这一瞬间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改革开放使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拥有亿万财富,实现童年还要使农村整体改变面貌的愿望。
  “我知道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多么辛苦。我知道农民生产出来的鸡蛋卖不出去时的辛酸,我也知道农民的产品无法走向市场时那种困惑。我要把这个市场整合起来,然后让更多的农民在一个平台上,成为航空母舰上一个螺丝钉,获得他应得的利润。”
  在与韩伟讨论财富观时,他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希望能够通过财富的支配折射和体现出我的价值观。” 财富的价值观主要是表现于对财富的积累和使用上,所谓“用之有理,取之有道。”
  很多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在其第一桶金里,总让人感到存在不道德或不合法的成分,尤其是有些80年代起家的第一代企业家。韩伟曾斩钉截铁的回答记者的追问,他没有负罪感,也没有手段不规范的历史。因为他不喜欢污点。韩伟认为,一个企业家首先要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持久性,污点是永远洗刷不掉的,没有污点的企业才能永续。
  “我觉得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尘世交给我暂时保管的。”韩伟非常真诚地说:“我常常想,什么叫财富?能给所有的人创造一些发展空间,创造出来的物质,能给更多的人带来健康,让世人都能够享用,这就是最大的财富。这也我们为什么要去拼搏,为什么要去发展的初衷。”
  韩伟认为,财富到了一定程度,就是一个符号。对于企业家来说,财富还是一种责任和压力。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一个表率的作用影响一个地区,带动其发展。
  在他看来,一个成熟的商人首先要有正确的赢利观,无利不图不可以做,唯利是图坚决不做。韩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出现台风等灾害时,鸡蛋的价格暴涨,韩伟就用平易价格让利。这些年来,他累计让利了2000多万元。
  当我们问韩伟,你现在已拥有全国最大的蛋鸡生产企业,规模、设备、饲养管理及产品质量在国内同行业都是领先的,已经具备了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硬性条件,你怎么发挥作用来改变农村面貌呢?韩伟回答:“我今年已经50岁了,有时也觉得非常疲惫,但为什么还在挑战极限?因为我有信心也有能力,通过我的行动来影响部分农民的命运。如果每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家,都为中国的农民设身处地想一想,实实在在做一做,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就不难实现。”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刀耕火种意味着落后的农业生产格局。韩伟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是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化的一次革命,只有通过现代的集约化、规模化农业生产,才能改变农村现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否则新农村的建设很难实现。“产业的相对集中,将使相当一批农民离土不离乡,成为这些产业的工人,这种集中又有效地将农村土地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推动小城镇的建设。”
  韩伟认为:“现在我们的城市发展是在摊大饼,北京越搞越大,上海越搞越大,然后打工妹、打工爷们全部云集这些城市,城市周边一定会出现贫民窟。”
  两会期间,韩伟提出“农村发展我发展,农村富裕我繁荣”,他认为龙头企业要带动农户共同富裕,最重要的就是示范作用。
  一个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链上绑着无数农村家庭的希望,怎样才能将这些家庭整合到产业链上?韩伟认为,让所有农民都能够成为一万个韩伟企业集团是不可能的。要想让千家万户的农民都能够富裕,我们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农业合作组织,例如把我们的养鸡企业形成一个示范平台,农户不是养一万只鸡,而是一百万只鸡。把我的技术、管理、品牌和市场与各个农户对接,以这四大要素和农业产业平台来推动千万个农户的建设和发展,捆绑式地进入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近百年来,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新型经济合作组织,而目前在我国农村,这还是一个空白。韩伟反思:“过去我们不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形成的一种合作社,而是划地为牢,所以搞了半个世纪失败了。”
  在阐述自己新的理念时,韩伟说:“我们是在仅仅现有资源基础上,将韩伟集团与一些有市场感觉的、有承受能力的大农户进行捆绑,形成一种有机的联合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奔向大市场,而不是按过去所推行的公司加农户,形成两个群体,一个弱势和一个强势群体,利益中心掌握在强势群体,风险分散在弱势群体,这就没有办法形成一个联合体。”
  其实真正在欧洲和美国,市场上就只有十个八个品牌,最响亮的牌子可能就三五个。韩伟很希望通过制定这样一种合作形式,使中国鸡蛋品牌形成几个大品牌。“如果竖起八个响亮的品牌,在每一个品牌的平台上有数亿农民跟着走,不管是资源的整合,还是在这个资源上嫁接跟着走的,都能依法保障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那么农业产业的发展就有了真正市场化的组织形式,农业的生产方式、农民的命运,都将得到彻底的改变。”
  最近,韩伟又增加了一个身份,他被推举为全国工商联农业产品商会会长,韩伟既高兴又惶恐。荣誉的背后是责任,韩伟表示,商会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几个农业产业园区发展。韩伟集团也在建设新农村中制定了三项助农计划,他正强力推动计划付诸实施。
  二十四年的专心致志,二十四年的痴心不改。当韩伟充满激情,充满憧憬地向我们描述他在今后的二十年里将如何发挥龙头产业经济的带头作用,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市场引擎”时,我们坚信,韩伟一定会实现他的愿望,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遥遥领先。
其他文献
2006年9月,美国华人业务银行中股票市值居第三位的联合银行控股公司宣布,将收购亚特兰大的瑞丰银行。而在过去的一年当中,美国主做华人业务的银行中规模最大的三家共达成了五宗
2006年10月2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首份对华贸易与投资政策文件,敦促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服务的可贸易性成分提高,引发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继制造业之后,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宽,现在开始将其非核心的服务职能向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转移,我们应抓住这个机遇,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    目前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经历大量转移制造业后,现在又开始将其非核心的服务职能向国外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若干服务业外包基地 ,
英国《银行家》杂志每年都要对世界前1000家大银行进行排名,它充分展示了当今世界1000家最大银行的实力水平.一直被视为全球银行界最具权威的实力评估。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进
6月20日,上海市社会组织评估院组织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社团管理局等8位专家,对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进行社会组织规范化等级评估(4A级).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档案资料等,对化工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身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在以前的中央文献中也曾多次出现过。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前提出这个目标,主要是把它作为一种追求的憧憬和发展的方向。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较之以往的提法,新农村建设,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这次是把
当厄瓜多尔足球队在世界杯比赛中被淘汰.在前往机场的路上.他们在体育用品制造商彪马(Puma)巴伐利亚专卖店里逗留。“他们有25到30个人.这些人像发了疯——真正的大肆购物.就像要把
2006年8月2日,全球领先的光伏电池制造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STP)宣布签署最终协议,以现金和股票交易方式分两步收购日本MSK公司。在计划于2006年
我国电信业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我国电信增量市场日趋减缓,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移动分流不断加剧,传统语音业务增长下降,缺乏新的业务增长点,面临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电信企业必须积极推进企业转型,企业要成功转型,应有效把握当前电信发展趋势,这对制定有效的企业转型战略和战术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语音业务增长乏力    从世界
8月20日,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举办2018上海市品牌培育试点示范(化工行业)培训。上海市经信委产业处研究员徐铭作了"做好品牌培育贯标、示范,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辅导。品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