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课听得懂,作业却不会做”现象解析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1985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常听到不少学生感叹,数学课能听懂,作业却不会做。本文就此问题的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如何学习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4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10)10-0065-03
  
  一、原因分析
  
  常听到不少学生感叹,数学课能听懂,作业却不会做;也有的学生说,曾做过的题过了一段时间换一下条件、结论就不会做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学家波利亚先生说过:“学生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发现。”此话一针见血地指出,学习如果过分地依赖传授者,那么,尽管教师讲得很透彻,但学生所学到的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知识,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只有借助别人的点拨,依靠自己分析、归纳、总结、探索而获得的知识,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且培养学习的能力。
  出现以上问题,有些教师往往把原因归纳为学生没有听懂课、“似懂非懂”或“不懂装懂”,因此就必然做不出习题。针对这一现象,我对一些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和分析,发现学生做不出习题的原因,似懂非懂有之,不懂装懂亦有之,但主要原因应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分析。
  1.教师方面
  第一,教师备课不备学生,不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估计过高。教师备课没有仔细思考和认真研究分析,没有联系学生实际,只是凭想象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备课,忽略了备学生,使得教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培养能力;只注重学生“学会”,不注重学生“会学”。有的教师为了使学生听课不费力,把课本“嚼碎”灌给学生,一方面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内化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一遇到“没见过”的题目就感到不知所措。而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尽管讲得头头是道,可是学生就像听“天书”,教师不站在学生的角度,只拿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和理解问题。讲解例题时分析不到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第三,教师布置作业缺乏针对性。有的教师认为,习题做得越多越好,越难越好,使得学生穷于应付,对学好数学失去信心。
  第四,教师的素质、教学水平、责任心不强,管教不管学,没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五,教师没有及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及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否则教学就不能得到落实,学生的学习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2.学生方面
  第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应付中考而被动地学习。
  第二,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不扎实。如果一节课所学的知识与前面的知识联系不大,学生也能听懂课,但习题中又涉及涉及到一些旧知识,于是就做不出习题;或者由于学生基本技能差,也作不出习题。
  第三,学生课前不预习,被动听课。预习是听好课的前提,虽然不预习也能听懂课,但预习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重点地听讲,不会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打无准备之仗。
  第四,对于数学知识、原理、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
  第五,学生听课时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教材和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来源。既不预习又不认真听课就失去了解数学题的基础。这也是不会解题的一个原因。
  第六,学生不能灵活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能,缺乏举一反三、综合应用的能力。
  第七,学生不懂装懂,缺乏探索精神。学生能“听得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是对“懂”的理解有误,有的学生的懂只是懂得了解题的每一步,是在教师讲解下的懂,自己想不到的地方,教师讲课时有提示、有引导,能想起来,认为自己懂了。同样的问题,没有教师的提示,就想不起来,说明学生的“懂”不是真“懂”。有的同学把习题看一两遍,不会做,就不再努力钻研了。不少学生不是“做不来”,而是知难而退,不去动脑探求,缺乏刻苦钻研精神。
  第八,学生没有认识到做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往往只满足于寻求问题的答案,对于推理、计算的严密性、解法的简捷性和合理性不够重视,甚至把作业当成负担。
  第九,学生不能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遗忘的快。根据一百多年前德国艾宾浩斯研究的遗忘曲线可以知道,接触新知识的最初阶段是忘得最快的。因此,在此期间就应及时复习,否则学过即忘。以至于看到题目就产生畏难情绪,不愿解题,对课本的基本知识、定理、定律熟练程度不够,成绩也就自然不能提高。
  
  二、对策与建议
  
  1.教师方面
  第一,狠抓双基。没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力无从说起。
  第二,转变教学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主动地探索和获得新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改变观念,耐心帮助那些数学天分稍差的学生学好数学,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谈话式、探究式、讲练结合、个案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数学学习,及时答疑解惑,并加以肯定和鼓励。
  第三,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铺路搭桥,不应要求过高,不然就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妨碍他们的智力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用爱心、细心、耐心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四,鼓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养成边思考、边动手的习惯。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把所学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第五,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的精神。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胜利喜悦感”,表扬学生通过努力和钻研取得的点滴成绩。久而久之,学生就能逐步养成钻研的好习惯,并享受到取得成功的喜悦。
  第六,在解题上正确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不仅仅是要研究教学中“教”的规律,还要研究学生“学”的规律。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以教材为中介研究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规律,要注重学生主体的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只有教会学生学习,学生的成绩才可能有所提高,使学生终身受益。
  第七,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加强责任心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自身丰富的知识和素养打动学生,为人师表。“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师德修养,用爱心关心体贴学生;用细心观察研究学生;用知识启迪学生;用素养影响打动学生;用耐心引导督促学生。
  第八,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不能偏爱个别少数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所谓“差生”。偏爱个别少数学生会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感,不利于教学。有学者调查了世界上几百名杰出人物,其中一半以上在校学习时为“差生”,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毕加索、达尔文、瓦特、居里、拜伦、拿破仑、邱吉尔、巴尔扎克、雨果,以及被恩格斯称为“所有时代最有学问的人物之一”的黑格尔等,他们都是在校时的“差生”。很多“差生”智商都不低,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只是他们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而是转移到了其他方面,形成了知识上的断层,沦为“差生”。实践证明,他们一旦被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学习上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飞跃。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教师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发现其闪光点。给予学生真爱,不抛弃“差生”,也不压制“精英”,做好培优、帮差、促中的工作。
  2.学生方面
  第一,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在时间上要挤和钻,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学习要有自主性,不要一味依赖教师,要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力争抽出一点时间进行预习,做到心中有数,为听课做好准备。
  第二,勤学好问,虚心向老师请教,向同学学习,自觉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问题就问,就算这个问题对大家来说都很简单,但仍要不懂就问。经常提问,可以使自己从怕问、不会问到想问、善于问。总之,每解决一个问题,你就有一份收获、有一个进步,也会为自己学习数学种下“兴趣”的种子。
  第三,牢牢抓住听课这一重要环节,真正听懂课。上课时听懂学习内容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且重点内容、方法、技巧要记牢,即使一时不能记住也要做好笔记,以备复习时再用。总之,要注重听课的环节,真正听清楚想明白,把知识融会贯通,做到事半功倍,为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自觉复习的好习惯。课堂、课后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独立完成作业;复习所学过的内容、方法、技巧;阅读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解一些相应类型的习题,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数学是要靠积累的,前面的知识就是后面的基础。如果实在记不住,就要常常温习,等到很熟的时候,自然能“生巧”,也就能自己解决问题了。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能听懂就是学会了,便放弃了复习巩固,做题时就容易出现懂而不会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孙臻.浅谈学生解题困难的“五因五要”[N].甘肃教育报.2000-4-17
  [2]李道仁.学会学习[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陈首锋.也要熊掌也要鱼——北京大红门中学坚持全面育人纪实[J].中小学管理,1995(6).
  作者单位 甘肃省静宁县三合乡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刘 颖)
其他文献
酒钢三中长期以来非常重视德育工作,自建校以来,就确定了"博学、儒雅、文明、通达"的德育目标,坚持"以德治校",以德育促发展一直是学校的根本立足点,多年来坚持开展德育主题实践
内涵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就要德才兼备。近年来,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从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入手,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求索,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一、修德立身,打造团队    温总理指出,教师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善为国者必先
教师身份的逻辑转换、教师知识的逻辑升级、教师培养的逻辑拓展为教师教育学科的确立奠定了逻辑基础。教师教育学科以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任务,具有交叉综合性和
九年一贯制学校是贯穿小学与初中教育一体化的学校。《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九年一贯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有
【关键词】 高效课堂;关键点;减负;评价;综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2—0080—01  笔者所在学校在教学中实施的 “三环六步”和“三清”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高效”二字的内涵。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积极。三环:就是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为原则的“自学、展示、反馈”三大环节。六步是对自学、
目前来看,我国航空发动机制造业发展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为了保证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被更好解决,文章中将精益生产理论加入其中,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由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1—0083—0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某种程度而言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实践表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教
<正>新教育倡导一种叫做"缔造完美教室"的教育理念。所谓"缔造完美教室",是指通过班级文化的营造、读书活动的开展、良好习惯的养成、班级课程的确立等,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
期刊
【正】"三三"式管理,就是将学校的管理分成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三种管理模式:学校层面提出"三化"管理,处室层面提出"三效"管理,教职工层面提出"三维"管理。这三种管理模式分别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PMS)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PMS量表、亚健康状态调查量表(SHSQ-25)、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和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