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课堂中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ft1985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伟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人,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践中积极摸索和思考,切实提高教学的效度。主动性教学课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掌握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如今新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每一个教师都已经明白了这个理念。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能真正得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得如何?下面就简单的谈一谈我对在教学中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与看法。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键要在“导”字上下功夫。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层次,要针对班级中学生的总体水平和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俗话说“种花要知百花异,育人要瞳百人心”,对一些浅显的问题,可让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答对了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答错了不能随意批评斥责,应予以鼓励引导。对一些层次较深、难度较大的题目,可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考虑问题的思路上加以诱导,启发学生思维,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作扼要的分析归纳,给出正确完整的答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法让每一位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要循循善诱,启发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另外,对一些学术上有争论的问题,也要适当介绍给学生,倡导他们去研究。对一些重要的定义和定理,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得出与教材中不同的证明过程。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能力。
  教师的行为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热爱学生就是把自己的爱全部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如课堂上,让一些数学成绩并不是很好的学生回答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的判断问题,教师从旁引导,提高他们回答的正确率,并给予肯定,答错了也不随意批评斥责。同时注意他们上课时的状况,对个别上课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应及时地善意地进行提醒,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亲近感和信赖感,进而创造课堂情感氛围中不可缺少的“和谐”环境。
  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在备课中更明显地体现出来。教学是十分复杂的艺术工作,一节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反复认真地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还要准备如何导入课文。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能从实践中掌握知识。这里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有效促进了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与深化。
  二、学生的主体性
  “学习化”时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工作以及学会如何生存。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就必须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在教师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進他们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经验的获得,还是智力、能力的发展,教师都既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应设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与探索的实践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具体应做到如下几点: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就必须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主动性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其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讨论为前提,以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生活实际为参照物,或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来获取新的知识,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主动性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求通过自我探究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运用主动式教学要控制教师讲课的时间,控制教师的表现欲,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这样的主动式课堂教学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在课堂上要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根据教学目标得出科学结论,对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矫正,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科学知识,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与科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人才。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就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要实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使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教学适应学生的过程,成为学生解决学习的困难和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学生去适应教材或教师教案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努力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如在教学中可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创造这样的情境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掌握所学知识,并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教学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既是教学对象,又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发扬我国“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
  3.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学生学习是学生自身的认识活动,认识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个人,任何人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所以要靠学生自己学。只有当老师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时,教师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目的。因此,只有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充满活力,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所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从事学习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努力实现在学习过程中,每个知识点基本上贯穿在一个现实情境中,注意突出知识的实际背景和知识探究过程,贴近学生生活经历和兴趣,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总之,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和谐的、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是促进学生愉快学习英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学习积极性,要靠教师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靠教师来设法启发和发散。在组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五官并用,积极主动地学习,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其他文献
一、评课的理念  1.好课不是“做”出来的。教研活动中的“做”课已经十分普遍,这种以展示表演为主的课因为过分做作,往往会失去示范课的价值,是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其实,真正有价值的课恰恰是那种常态课。我们知道,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存在一些问题是正常的,针对这些问题来思考、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教研活动的本义所在。  2.不以成败论好课。传统的评课常常用“成功”
期刊
杨靖宇将军是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军队杰出的军事将领,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伟大斗争中成长和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他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也是我们靖宇县人民的光荣。杨靖宇精神——靖宇县第一中学的学校精神,将激励我们为振兴靖宇教育事业而奋斗。  杨靖宇精神作为靖宇一中的学校精神,他充分发挥了学校精神在靖宇一中的核心作用。杨靖宇精神概括为“坚持真理,忠心报国,艰苦奋战
期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如萨特所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身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深入、透彻地研究、领悟《新课标》中提出的:“阅读实践活动应关注学生对文本的个体化解读。”我们应该真正解读文本,真正尊重学生个体,让二者在我们的阅读课上融为一体。  一、关注文本本身,宽泛研究角度  无论中学语文课本还是教师自己选择、收集的课外阅读文章,绝大多数都蓄含着丰富的情感,处处渗透着人文性。我们常常
期刊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和影响,数学课堂教学往往只面向少数尖子生,忽视中差生的现象相当严重,致使大多数学生学不好数学,教学质量不高。教学实践也已证明:学生个体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作法,使学生学业成绩参差不齐,甚至部分学生掉队弃学。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就必须在共性教学的基础
期刊
一、因材施教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志是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识记程度,也正是教师这种过于对思想品德课程知识性的定位,使得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陷入了单一的状态中,也就出现了传统意义下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方式。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此类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但忽视了对学生思维以及探索能力方面的培養,而且影响到了思想品德课堂结构的改革,使之成为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及组织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21世纪的课堂应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课堂。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融入一些生活化的数学,让學生实实在在地学数学,实实在在地做数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在导入新课时
期刊
素质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培养学生素质,塑造学生灵魂的一种教育过程。所谓素质,是一个人外在以及内在的表现。而奠定或影响个人素质发展来自于两方面:  自然素质。它是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如:观察力,好奇心,兴趣,爱好等。这就是所谓的自然素质,自然素质源于它主要受先天因素的影响。  其次,素质还包括受后天因素影响较多的精神素质。即人的毅力与动力,它主要基于后天的培养,与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有着直接
期刊
发展性教育理论思想的核心是着眼于学生的一般发展来进行教学,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讲,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学生主体的发展。对于新时代的教学改革来讲,学生主体发展最终的归宿点就是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一种合理地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及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使有关信息有序化,以产生积极的效果或成效的一种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
期刊
近几年来,我市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汲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同时紧密结合辽源实际确定了“发展性教育”的理念,这一理念的确定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符合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的基本要求。它主要涵盖了四个基本要素,即学生主体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教育协调发展。  下面结合“发展性教育”之学生主体发展,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学生主体发展的做法  (一)让学生“活”起来
期刊
一、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音乐、图片等再现优美的意境。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音乐创造场境和氛围能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形象,理解体会到美的意境。另外,文学作品是借助文学语言形象地反映生活的艺术,它是通过描绘生动如画的景物,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表现意境深远的思想来感人的。因此,讲解课文时,最好能让作品中描绘的画面形象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意境在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