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精典”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rav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一词大约出现于《史记》,“《索隐》经典无文,其事或别有所出”(《史记》卷三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主要指被推崇为典范的著作。后来,“经典”的具体所指随着更多重要权威作品的不断入典而在数量和涉及领域不断扩大,诸如文学、宗教、医学等方面的众多权威性著作都可以称为“经典”了。
  近些年来,“经典”一词不甘寂寞,冲出仅仅表示“著作”的樊篱,频频露脸,被人们引申泛化到更为广泛的领域,如:艺术、建筑、饮食等。同时,这种泛化也伴随着“经典”一词词性的变化,该词引申出了形容词性的用法,表示“如同经典一样的”意思。如:经典菜肴、经典建筑、经典曲目、经典卡通、经典剧作,经典的风格、经典的节目、经典的调查、经典的时刻等等。另外,随着该词所指对象的增加,也增添了更多细微的语义特征。例如:“经典壁纸”中的“经典”含有“被广为运用、最时尚的”意义;在“经典活动”中的“经典”则有了“列入常规的、有特殊意义的”含义;而在“经典镜头”中“经典”则有“难以忘怀的、最精彩的”含义。这些语义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使用者站在不同领域、面对不事物所采用的评价标准不同造成的。
  “经典”词义的迅速泛化有着重要的时代背景。一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领域的变革引起“回顾、重温经典”的热潮。在此影响下,“回顾经典”、“理论经典”、“经典图书”等字眼频频显现于各类报刊杂志,遂引发“经典热”,“经典”的出现频率也随之急剧飙升,而该词高频率的运用自然为其提供了泛化契机;二是众多相关领域在市场经济引导下,“品牌意识”骤增,为了宣传、推销、树立品牌等目的,他们也都趁“经典热”的风潮打出了各自的“经典”招牌,这为“经典”提供了泛化途径。如:“经典”被引入电子高科技领域,出现了“经典软件、经典设计、经典游戏”等说法。正因为“经典”一词恰逢这样的时代背景,且自身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所以被纷纷借用,迅速泛化到各个领域。
  “经典”的泛化是社会演变的产物,显示了这一时代人们树立精品形象、彰显品牌内涵的意识。但是当前某些行业浮躁的运营心态在较为紊乱的行业竞争背景下引发了“经典”的泛滥。很多打上“经典”名号的事物缺乏“经典”之实,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从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经典的颠覆,也使得人民大众对经典的选择和评判无所适从,这一点应当引起行业管理者的警觉,应对其及时规范。其实,还有很多词语也有类似的泛滥用法,如“大师、权威、专家”等,多有“名不符实”的运用情况。有人称之为“汉语中的词语在贬值”。(《咬文嚼字》2004年第5期)我们认为,这种现象是这个时代深层变革直接影响到大众语用心理的结果,也是汉民族长期以来的美辞化语用心理在当代的变异。该现象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自欺欺人”乃至“缺乏诚信”的后果,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这些说法的使用者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质,从而适应残酷的竞争;同时也刺激大众,努力增强自身的辨识能力。
  随着“经典”的流行,一个与之相仿的新鲜词汇“精典”也浮出了水面,且看用例:
  
  1.立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精典中寻找资源是一条捷径。(《光明日报》2000年4月13日)
  2.我们有许多传世之作、精典之作并不都是大部头的,短小的未必不好。(《中华读书报》2000年8月2日)
  3.因为《二泉映月》作为我国传统音乐作品中的精典,早已家喻户晓、享誉国内外乐坛。(《重庆日报》2000年8月18日)
  4.对《智取生辰纲》这样的精典作品进行评点批注是非常符合高中生特点的学习方式。(《中国教师报》2004年11月24日)
  不难看出,以上四例中“精典”的用法与“经典”并无二致,都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作品。而且,二者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也都大体相似,如:精典网站(经典网站)、精典短信(经典短信)、精典笑话(经典笑话)、精典告白(经典告白)等。只不过二者在词语色彩上稍有区别,“经典”较为正式,更多地使用在文化、艺术等领域;而“精典”则较多地运用于新鲜、时尚的事物上,如“网站、短信、谐趣影视对白”等,显出使用者的求新求异的独特个性。但从以上四例也可以看出,“精典”已经去掉头上的“引号”,慢慢地占据了“经典”的一些领地,二者的竞争愈演愈烈。
  笔者认为,“精典”的出现主要源于“经典”热,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典或经典的”一般都是“精品”,人们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创造出“精典”,凸显该物品具备“精品、典范”的属性;二是人们把“经典”误写成了“精典”,如:“世纪英雄打造‘红色精典’”(《精品购物指南》文章标题),而该文内用的却都是“经典”,这种错误又是显在的。
  “精典”的出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随着社会的演变、进步,整个社会的分工与消费等方面都在细致化,人们对于事物的质量、功能选择、评价也就越来越高,一个“精”字就可以概括这一现象和要求。笔者比较了几部有影响的词典中“精”的词条发现,近些年来,“精”词条又增加了不少新成员,如“精兵、精读、精良、精品、精算、精准”等,都准确地反映了这一现象和要求。因此,“精典”一词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德龙,湖北长江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正】 现代消费者经常处在各种各样广告信息的包围之中,久而久之,他们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在商品信息进入心智的路上设置种种障碍,广告语言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力图消除这些障
带问题式探究,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它有利于导引学生思考的方向,聚焦重点、难点。不过,在实施带问题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更多强调了教师权威地位,忽视了学生个体体验,学生自主能力有意无意地遭到漠视。新课程标准倡导“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和“注重个性化阅读”的理念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培养自主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是语文教学必然的
《诗经·卫风·氓》作为“弃妇诗”的代表作品,多为高校的古代汉语、文学作品选、大学语文等课程以及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由于《诗经》的地位与影响,历代大师、学者对其注疏、解读,成果丰硕,但也多有分歧。现仅就《卫风·氓》中第五章的“靡室劳矣”一句在目前学界的不同看法略作梳理。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对于这一章的分歧焦点,主
目的 分析某部军官持续训练一段时间后物质代谢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49名经过健康体检的军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东芝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军官训练前和持续训练5个月后8项
电加热领域谁最傲当数新型高效电热膜鉴于现行电加热领域所耗材料成本高,制备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很难普及推广,我所开发研制出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应用极广的新型高效电热膜(专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把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目标归结为三个方面:
选取中包钢水过热度、二冷段比水量、二冷段电磁搅拌电流以及拉速4个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分析不同条件下304L连铸圆坯段样和片样的中心缩孔及裂纹情况,确定连铸工艺参数的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时代创新的支点和基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和核心。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成为教育界人士普遍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一、引言    “拊(抚)循”一词,自上古至近代汉语的使用频率很高,经书和史书尤其如此,几千年来绵延不绝。但现行辞书和古代汉语教材对“拊(抚)循”一词的理解存在分歧,有的注释甚至有欠妥之处。张青松《从前四史看“拊(抚)循”的意义》一文对“前四史”中出现的“拊(抚)循”一词作了穷尽性调查,初步探讨了该词的构成和意义,从而得出结论:“拊(抚)循”在古代汉语中并无“训练;调度”这一义项,《汉语大词典》中
针对目前等效应力准则已不适合衡量射孔套管抗挤强度的情况,采用非线性屈曲方法,建立φ177.8mm×10.36mm 895.7MPa钢级射孔套管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套管射孔前后的挤毁规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