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9月19日,美国卡耐基大学为网络符号:-)(笑脸)庆祝25岁的生日。而中国的网络语言却遭遇了诸多尴尬。上海曾立法对网络语言加以“封杀”,如果在上海的政府文件、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出现诸如“美眉”、“恐龙”等网络流行语言,将被判定为违法行为。此外,2007年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语文大纲中,也明确规定不允许使用网络语言。
中国的网络语言曾经诞生过《第一次亲密接触》这样的美丽文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成“偶们”,“妹妹”变成了“美眉”,“喜欢”变成了“稀饭”?今天的网络语言已经被演化为一种让我们感到生僻、惊奇得战战兢兢、汗不敢出的“汗”语言了。
网络在近十年里曾经创造了三种文化标签,第一代网络写手们创造了“网络文学”,第二代论坛版主们约定俗成形成了“顶”文化,再到今日青少年所自创的“汗”语言。虽然同是网络制造,但是现今的“汗”语言早已不能与多年前的风雅文言同日而语了。
“汗”语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媒介,是进入新的生活方式、展示新的生活形态的口令。“汗”语言正在入侵我们的生活,不同圈子、不同生活方式下的人,正在用他们熟知的“汗”语交流。阅读与写作的门槛被放得前所未有的低。我们所操持和依托的文字,已变得前所未有的草根、易操作和便于学习。
赋予“汗”字这么多种图像化效果的,正是伴随网络和动漫长大的一代年轻人。“汗”语言已经成为当今年轻人所使用的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些迥异的“汗”语言,兴盛于互联网,又繁荣到了网下。从传播渠道,到语言特点,无疑都贴着年轻一族的标签。年轻人用它们交谈时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但在他们的父辈听起来,很可能就感到不知所云,年轻人凭借冲破陈旧语言的冲动,正在建构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话语体系。
这些话语代表着年轻一代已经具有某种对社会话语权的渴望,却羽翼未丰,所以,他们更习惯借助荒诞和解构,重新建构一个属于他们的话语体系。《Q版语文》的面世,“手机小强”的风靡,网络语言的“偶”、“酱紫”成为常规用语, “郁闷”、“变态”这些看似恶毒的词汇,在他们那里却弱化了,呈现着存在主义一样形而上的色彩。
可以在网络的土壤里种下“汗”语言的种子,可长出来的不一定都是鲜艳的玫瑰,也有黑色的毒草。“汗”语言的兴起会造成正统汉语言在青少年中间的没落,甚至会在他们和社会上其他群体之间造成交流障碍。
让我们一起用“汗”语言的语法说一句:偶灰常灰常稀饭酱紫嗦话。
从来没有一种语言,能够像网络语言一样,从产生之日起就遭到各式的评议,网络语言究竟是新新人类的文字游戏,还是现代汉语的积极发展?让我们来听一下,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吧。
专家:慎用“汗”语言
复旦大学语言学教授张涛说:“汗”语言更多地用在非正式的场合,比如网络论坛、朋友聊天。但如果不分场合地滥用,很可能使整个社会文化重现美国上世纪70年代嬉皮士文化现象,充满一种颓废和萎靡。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应用语言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张普教授认为:所谓的“汗”语言不太可能成为一个和规范汉语抗衡的语言体系,但是有可能影响一代人的语言习惯。当现在的年轻人还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的时候,却已经习惯了满足“稀饭”和“靠”,当他们已经分不清玩笑和正式,分不清网络和真实的时候,“汗”语言就变成了一种致命的毒药。
学生:时尚有趣干吗不用?
QQ鱼(初二学生)说:网络语言活泼幽默,用起来非常方便也很时尚,深受同学们欢迎。如果不会用,是会被同学嘲笑落伍的。
Lxg(高中生)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日常化,类似“酱紫”这类的网络用语,会自动提升为正式用语。站在一旁讥讽的保守派因为行将就木是历史自然淘汰和埋葬的菜鸟,用不着惊奇──因为这是历史永远都不会终结的连续剧!
一位年轻的网民在网上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语言,那些啰嗦乏味的文字很讨厌,明明一个单词或者一个符号就能说明白的事情,干吗非要绕来绕去呢?我们就喜欢这种“Q言Q语”,既好玩又充满个性。
老师:网络语言冲击语文教学
王辛铭(天津市求真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说: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写作文尽量用口语化的语言,可将学生作文收上来一看,还是有些学生会使用诸如“酷毙”、“卡哇依”之类的词。
王义明(天津市求真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说:学生面临考试、升学的压力,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如果一味地使用网络语言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安全,阅卷老师一般都不会买账,这样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分数。
家长:与孩子沟通越来越难
一些家长向记者表示,孩子和同学平时说话时使用网络语言,他们一般是不会干涉的。但是,孩子要是把这些语言用到作文中,他们就很难接受了。
有家长认为,要让孩子不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就要让孩子远离网络。
但也有家长表示,与其排斥网络语言,和孩子产生隔膜,不如宽容一些,引导孩子,了解年轻一代的想法,从而创造出健康、富有特色的网络语言。
网友:实用才是王道
南风说: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
B.d.u.x说:当年的OK,也是从小圈子扩大到全世界的,能够盛行的原因还是因为它创造了价值,简单上口语义明确丰富。像OK这样的优秀小众语言,渗透到公众语言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张晓然推荐)
中国的网络语言曾经诞生过《第一次亲密接触》这样的美丽文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成“偶们”,“妹妹”变成了“美眉”,“喜欢”变成了“稀饭”?今天的网络语言已经被演化为一种让我们感到生僻、惊奇得战战兢兢、汗不敢出的“汗”语言了。
网络在近十年里曾经创造了三种文化标签,第一代网络写手们创造了“网络文学”,第二代论坛版主们约定俗成形成了“顶”文化,再到今日青少年所自创的“汗”语言。虽然同是网络制造,但是现今的“汗”语言早已不能与多年前的风雅文言同日而语了。
“汗”语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媒介,是进入新的生活方式、展示新的生活形态的口令。“汗”语言正在入侵我们的生活,不同圈子、不同生活方式下的人,正在用他们熟知的“汗”语交流。阅读与写作的门槛被放得前所未有的低。我们所操持和依托的文字,已变得前所未有的草根、易操作和便于学习。
赋予“汗”字这么多种图像化效果的,正是伴随网络和动漫长大的一代年轻人。“汗”语言已经成为当今年轻人所使用的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些迥异的“汗”语言,兴盛于互联网,又繁荣到了网下。从传播渠道,到语言特点,无疑都贴着年轻一族的标签。年轻人用它们交谈时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但在他们的父辈听起来,很可能就感到不知所云,年轻人凭借冲破陈旧语言的冲动,正在建构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话语体系。
这些话语代表着年轻一代已经具有某种对社会话语权的渴望,却羽翼未丰,所以,他们更习惯借助荒诞和解构,重新建构一个属于他们的话语体系。《Q版语文》的面世,“手机小强”的风靡,网络语言的“偶”、“酱紫”成为常规用语, “郁闷”、“变态”这些看似恶毒的词汇,在他们那里却弱化了,呈现着存在主义一样形而上的色彩。
可以在网络的土壤里种下“汗”语言的种子,可长出来的不一定都是鲜艳的玫瑰,也有黑色的毒草。“汗”语言的兴起会造成正统汉语言在青少年中间的没落,甚至会在他们和社会上其他群体之间造成交流障碍。
让我们一起用“汗”语言的语法说一句:偶灰常灰常稀饭酱紫嗦话。
从来没有一种语言,能够像网络语言一样,从产生之日起就遭到各式的评议,网络语言究竟是新新人类的文字游戏,还是现代汉语的积极发展?让我们来听一下,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吧。
专家:慎用“汗”语言
复旦大学语言学教授张涛说:“汗”语言更多地用在非正式的场合,比如网络论坛、朋友聊天。但如果不分场合地滥用,很可能使整个社会文化重现美国上世纪70年代嬉皮士文化现象,充满一种颓废和萎靡。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应用语言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张普教授认为:所谓的“汗”语言不太可能成为一个和规范汉语抗衡的语言体系,但是有可能影响一代人的语言习惯。当现在的年轻人还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的时候,却已经习惯了满足“稀饭”和“靠”,当他们已经分不清玩笑和正式,分不清网络和真实的时候,“汗”语言就变成了一种致命的毒药。
学生:时尚有趣干吗不用?
QQ鱼(初二学生)说:网络语言活泼幽默,用起来非常方便也很时尚,深受同学们欢迎。如果不会用,是会被同学嘲笑落伍的。
Lxg(高中生)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日常化,类似“酱紫”这类的网络用语,会自动提升为正式用语。站在一旁讥讽的保守派因为行将就木是历史自然淘汰和埋葬的菜鸟,用不着惊奇──因为这是历史永远都不会终结的连续剧!
一位年轻的网民在网上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语言,那些啰嗦乏味的文字很讨厌,明明一个单词或者一个符号就能说明白的事情,干吗非要绕来绕去呢?我们就喜欢这种“Q言Q语”,既好玩又充满个性。
老师:网络语言冲击语文教学
王辛铭(天津市求真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说: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写作文尽量用口语化的语言,可将学生作文收上来一看,还是有些学生会使用诸如“酷毙”、“卡哇依”之类的词。
王义明(天津市求真高级中学高级教师)说:学生面临考试、升学的压力,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如果一味地使用网络语言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安全,阅卷老师一般都不会买账,这样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分数。
家长:与孩子沟通越来越难
一些家长向记者表示,孩子和同学平时说话时使用网络语言,他们一般是不会干涉的。但是,孩子要是把这些语言用到作文中,他们就很难接受了。
有家长认为,要让孩子不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就要让孩子远离网络。
但也有家长表示,与其排斥网络语言,和孩子产生隔膜,不如宽容一些,引导孩子,了解年轻一代的想法,从而创造出健康、富有特色的网络语言。
网友:实用才是王道
南风说: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
B.d.u.x说:当年的OK,也是从小圈子扩大到全世界的,能够盛行的原因还是因为它创造了价值,简单上口语义明确丰富。像OK这样的优秀小众语言,渗透到公众语言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张晓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