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大象和蚂蚁小象

来源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99101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包象很大,像一座小山,身上金黄油亮,香喷喷的。它一直住在面包村里,和许许多多的面包动物在一起。然而它太大了,和其他的动物都玩不到一块儿,因此,有一天,它决定出去找个伙伴。
  “世界上一定有个和我一样大的面包象。”它说。
  说走就走。面包象和其他的面包动物们告别之后,就出发了。
  经过一片树林的时候,它听到一群鸟儿在叽叽喳喳地叫。
  “再找不到吃的,我们就完了!”“那有什么办法呢?你看树上的叶子都落了,连条虫子都没有,地上的草籽也早就被吃光了!”
  面包象停住了脚步。它这时注意到,树林里果然光秃秃的,发生了什么事?
  还没有来得及多想,突然有一只鸟发现了它,鸟儿大叫着:“快看,这儿有一座面包山!”
  “呼啦啦!”无数只鸟儿飞了过来,黑压压的一片,乌云一般盖在了面包象的身上。它们拼命地啄食着,面包象只觉得身上一阵痒痒,真想在地上打个滚儿。不过,它忍住了。
  等鸟儿们终于吃饱之后,面包象整个小了一圈。不过它很高兴,既救了许多鸟儿,又给自己减了肥,真是再好不过了!它晃晃轻松了许多的身体,继续出发了。
  经过一个村庄的时候,它有些累了,就坐在村头的田野里休息。
  “呀,这儿有一个面包山!”一个眼尖的小孩发现了它。
  “是啊是啊,我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面包山啊!”一位老人说道。“今年的收成不太好,准是国王知道我们缺少粮食,派来救济我们的!”
  村民们一哄而上,从面包象身上割下一块块的面包,大吃起来。有的甚至搬了梯子爬到面包象身上。为了方便他们,面包象干脆小心地卧倒在地上。
  这面包真是太好吃啦!等他们全吃饱了,面包象又瘦了一圈。
  不过这回要走可不容易了。因为附近的村民们听说了,也纷纷来吃面包,就连城里的人也来了。面包象一圈圈变小,最后像一头普通的大象那么大了。
  “停下!”一个小孩大声叫道,“这是一头大象,不是面包!”
  人们全都笑起来。“明明是面包啊!”“只是外表像一头大象而已!”他们纷纷说道。
  “我是一头面包大象。”面包象有气无力地说。
  人们吃了一惊。不过,最终他们相信了面包象是一头大象,而不仅仅是一块面包。他们向面包象道了歉,又道了谢,送面包象去见一群真正的大象。
  虽然身上的气味不一样,喜好也差别很大,面包象还是很快和那群大象成了好朋友。面包象好开心啊!不过,它多少也有些失落,因为它们毕竟没有一只和它一样是面包象。
  夜晚,面包象独自躺在人们特意为它做的窝里休息,内心感到非常不安。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和我一样的面包象呢?它想着这个问题,悄悄站起身,走了出去。
  面包象在皎洁的月光下慢慢走着。突然,一只鼹鼠追了过来。
  “呀,一块会走的面包!真香啊!”鼹鼠说着,爬到了面包象身上,大口地吃起来。
  虽然不想再变小了,可是,面对一只饥饿的鼹鼠,面包象实在不忍心拒绝,只好停住了脚步。
  “快来呀,这儿有一块大面包!”鼹鼠叫了一声,立刻,又有几只鼹鼠跑了过来,原来是鼹鼠一家。
  等鼹鼠一家都吃饱了,面包象只有一只山羊那么大了。它感到疲倦,就靠在一棵大树上睡着了。
  清晨,它被一阵细小又杂乱的声音吵醒了。睁眼一看,原来是两队蚂蚁在打架。
  “停下,停下!”面包象着急地叫着,然而两队蚂蚁根本不听它的话。它只好吹了一口气,强行将它们分开了。
  两队蚂蚁的国王都发现了面包象。它们把它当做了一只巨型蚂蚁。
  哇,好厉害呀,如果把它拉到我们这边来,我们一定会赢了这场战争!两队蚂蚁的国王都这么想。它们分别偷偷地派人来和面包象谈判。面包象当然不想加入任何一方,于是它想了一个主意。
  “我可以给你们提供武器。”它对两个国王都这么说。
  面包象抓紧时间从自己身上割下小块小块的面包,做成弓箭和盾牌。
  第二天,两队蚂蚁又开始打架了。一支支面包箭射过去,战场上弥漫着一股好闻的面包味儿。
  “真好吃!”蚂蚁士兵们实在忍不住,纷纷捡起地上的武器,大吃起来。战争最终没有打起来。
  双方的国王都明白了面包象的苦心,于是和解了。它们一起找面包象,最后,终于在大树根下发现了蚂蚁一样大的面包象。
  面包大象变成了蚂蚁小象。
  面包象哭了。它变得这么小,也许再也找不到另外一头面包象了。虽然不后悔,但是真的好难过呀!
  两个蚂蚁国的国王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安慰面包象说:“别难过,我们帮你增肥,直到你恢复成最初的样子!”于是他们号召所有的国民来帮助面包象找面包。
  可是,增肥比减肥困难多了,要吃比减掉的面包多得多的面包,才能再长出新的面包来。要找到这么多的面包,对蚂蚁们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面包象感动极了,它说道:“不用了,其实,当一只蚂蚁小象的感觉也不错。”
  但是蚂蚁们都铁了心要帮助面包象,所以,它们一见到面包,就会拉到窝里存起来,连一点点面包屑都不放过。
其他文献
身为“水”家族的一员,我戴上了泪水的头衔。  奶奶告诉我:“泪水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在这个家族里,你可以看到胜利者的喜悦,也可以看到失败者的痛苦,可以看到小孩的天真,可以看到父辈的仁慈。”妈妈为我打扮好,轻轻地说:“你将成为一名登山者的眼泪,慢慢地去体会生命的绚丽吧!”我居住到登山者的眼圈内已经许多日了,可他好像把我忘了,我连露面的机会都没有。遇到不开心的事,他也只是在日记里发泄。奶奶说失落的人会流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原意指靠着朱砂的东西就变红了,靠着墨的东西就变黑了。后来人们常用这句话来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以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确实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好的环境有利人成长、成才;不好的环境则会给人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这也难怪孟子的母亲要不辞辛劳,一而再,再而三地搬家,为的就是让孟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爸爸妈妈,我总是在盼望着你们能在今天就回来,可却往往不能够如愿。  以前你们出去打工都是半年回来一次,可是这次,却没有如期回来。在家的时候,我和弟弟总是在想,为什么你们要出去打工呢,难道不可以在家里陪我们吗?后来听奶奶说,是为了多赚些钱,供我们以后读大学。妈妈,您知道吗?我多希望有您的呵护,依偎在您的身旁撒娇,那种感觉,一定会特别的幸福。  今年过生日的时候,爷爷给我买了一个大蛋糕,还做了我最喜欢
引 言  关于“发展等级·深刻”,《考试大纲》有三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对于这三个评分点,可作如下理解: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要求考生透过现象的迷雾作深入思考,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加工,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  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要求考生对事物的认知不能停留在表面,而要重视其发展过程;要求行文中运用辩证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这首绝句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可以说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  一、二句写景状物,描绘杏花临水照影之娇媚。首句点明杏花所处地理位置。“陂”,此处是指池塘。一池碧绿的春水环绕着杏树,预示着勃发的生机。“绕”字用得精巧,既写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势,又写水花之相依相亲,给人以清婉、柔媚、幽静之感。  次句从
导语  战国诸子,好辩、善辩是时尚,而孟子尤以知言善辩著称。孟子在中国文学史、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气”这一概念,并把“养气”和“知言”结合起来,形成了孟文刚柔相济而又析义极精的论辩艺术,充分表现了《孟子》散文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除《孟子》外,古代精彩的论辩文不胜枚举。综观这类文章,其论辩艺术的特征主要有:(一)抓住要害,突出中心,在论辩中“有如老吏断狱”,一下子就能把握问题的关键,作集中
前天,老妈买了一部新手机,为了不让我过度玩游戏,就设置了密码。对于我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可我怎么会罢休呢,我用了三个招数,究竟,我能不能成功得到密码呢?  第一招:死缠烂打  为了获取密码,我有事没事都要缠住妈妈,还不停地说:“老妈,你就把密码告诉我吧。”“妈妈,你只要告诉我一位数。”“求你了,妈妈……”而结果往往是这样,妈妈被我搞得不耐煩了,嚷道:“你别过来!别烦我!再烦我我打死你!”话音刚
中午,妈妈带我去牛排店吃饭。  走进店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服务生们忙忙碌碌地穿行在店里,为人们服务。他们是清一色的哥哥姐姐,看起来非常努力:她们端菜总是一路小跑,争分夺秒,连上楼梯时,也是两步并作一步跨上去的。他们边跑着,还很有礼貌地喊道:“请让一下” “谢谢”“小心,让一让”……整个大堂里都是此起彼伏的声音,但并不是很吵。妈妈说,因为牛排刚出锅,滚烫滚烫,他们就这样轻声地不断地提醒在店里的客人
一、真题再现  《七颗钻石》中小姑娘一次次让水是善,《明天不封阳台》中“我”为了鸽子不封阳台是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善,人对自然万物的呵护是善……  仁爱的心地、美好的品行涵养化育了我们的心性,似雨露润泽了我们的青春年华。  请以“善,润了华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二、文题解析  作文
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华齐飞”的武亦姝成了几代人共同崇拜的“才女型偶像”。而累计11.6亿的收视率,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  为什么本是古典小众化的中国传统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读诗、背诵旧体诗了。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