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河南省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差距呈现出扩大之势,体现在行业间、地区间、城乡间。通过对河南省收入差距现状的描述,进一步分析其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河南省 差距 效应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910094-0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河南省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变化。在收入差距的变化过程中,市场机制在分配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收入差距呈现出城乡间、地区间、行业间等全面的、多层次的扩大态势。尽管一定收入差距的扩大会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最终会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并带来政治、社会等很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一、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现状
近十来年里,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一直呈上升势头,每年增长幅度保持在10%以上,并且呈现出两大特点:第一,工薪性收入仍占主导地位。2006年,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人均为10339.2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810.26元,来源于工薪性收入人均为6861.49元,是当年可支配收入的69.94%,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属于工资性收入的部分自1992年起一直维持在72.0%左右,变化幅度不大。近些年来虽然比重略有下降,降到70%以下,但仍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4。河南省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仍主要来源于工资或工薪性收入。第二,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居民个人的收入来源已呈多元化格局。现在这种格局有不断强化之势,城镇居民收入的来源更加多样化,以工薪收入为主,利息、股息、租金等财产收入及经营利润收入等比重逐渐增加,基本在可支配收入的1/3左右。城镇居民中的各种灰色收入也在增加。
二、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存在的问题
2006年,河南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连年扩大之势仍没有明显改观。2006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917.00元,比2001年的11590.16元高出11326.84元,6年中增长97.73%,增长近1倍。而最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593.00元,比2001年的2006.75元高出1586.25元,增长79.01%,低收入户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低于高收入户的增长幅度。
(一)河南省居民收入的行业差距扩大
1985 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制定了一些关于收入和物价的改革措施, 使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普遍提高,但各行业改革力度不同,导致各行业收入差距扩大。行业平均工资的变异系数呈现较多波动, 2004 年接近0.3 ,达到0.29。 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主要是一些垄断行业和技术含量高的行业, 平均工资最低行业主要是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2002 年起农林牧渔业的行业工资转为最低,最高与最低行业工资比几乎都保持在2以上。由于上述较高工资的行业其行业外收入相对也较高, 所以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等, 行业间实际收入差距可能更大。
(二)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980年改革之初,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比重为2.12:1,1994年城乡收入差距最大,收入之比达到最高,为2.99:1。1995年以后,城市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加上农产品价格上调等因素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1998年减至2.26:1。从2000年开始,差距又进一步拉大,到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扩大到3.01:1。此外,考虑到农村居民纯收入中还有相当部分用于生产性投入,和城镇居民享有的住房、医疗、城市建设等财政补贴相比,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将更为悬殊。
(三)河南省居民收入与其它地区的收入差距
我国地区之间由于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经历的阶段不同,所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有很大差别,因此不同地区的行业平均工资差异很大。近年来,河南城镇居民收入虽然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2006年河南城镇居民收入与全国的差距由2005年的1825元拉大到1949元,距离拉大了124元。与浙江省相比,2006年河南城镇居民收入与其的差距由2005年的7626元拉大到8455元,距离拉大了829元。
三、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效应分析
(一)收入差距扩大的正面效应
合理而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第二,有利于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第三,有利于形成一种示范力量,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四,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第五,有利于推动市场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二)收入差距扩大的负面效应
1.使有效需求不足。通过“河南省城乡居民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调查显示,洗衣机、电冰箱高收入居民已接近饱和,而低收入居民才达到八成和五成;普通电话机高收入居民已接近饱和,而低收入居民只有八成多;移动电话高收入居民已经饱和,而低收入居民只有六成。这也意味着高档耐用消费品在高收入阶层已趋饱和。要拉动有效需求,必须靠占人口80%以上的中低收入阶层,然而,中等收入层主要是工薪阶层,衣食已经不成问题,但对于住行、行等方面的需求就出现了一个“可买的都已经买了,想买的没有钱”的中间地带。处于低收入阶层的大部分农民、普通工人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很难扩大消费。
2.影响消费结构的升级转换。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差距不断扩大,使得农民家庭消费增长缓慢,升级困难,不能填补城镇居民消费结構升级后出现的消费需求空白,使得城乡居民消费出现断层。从时间上看,这一断层至少有l0年的差距。200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之比均为3.0:1,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只相当于90年代中期城镇居民的水平。从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方面看,2006年底,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洗衣机、电冰箱和彩色电视机的拥有量分别为62台、15台、88台,大都低于1995年城镇居民家庭水平,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洗衣机、电冰箱和彩色电视机的拥有量分别为88台、59台、84台,时间差在l0年以上。
3.影响社会安定进而导致资源浪费。稳定和秩序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人们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不是影响社会稳定和秩序的直接原因,但它会激化社会矛盾,助长某些不稳定因素的发展,从而危及社会的稳定与秩序。一方面,低收入群体有可能把对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不满,转化为对整个社会的不满,对政府的不满,从而引发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社会的分化,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将出现隔阂、摩擦甚至对立,严重者可能酿成社会的动荡和混乱。因此,我们对此应该有足够认识和重视。
总之,正确看待居民收入差距,深入研究我省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才能更好更快的促进我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年鉴,19952007.
[2]蔡树峰,河南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探讨,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9.
[3]柴雅红,河南城镇居民收入问题研究,决策论坛,2007.8.
[关键词]河南省 差距 效应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910094-0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河南省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变化。在收入差距的变化过程中,市场机制在分配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收入差距呈现出城乡间、地区间、行业间等全面的、多层次的扩大态势。尽管一定收入差距的扩大会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最终会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并带来政治、社会等很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一、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现状
近十来年里,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一直呈上升势头,每年增长幅度保持在10%以上,并且呈现出两大特点:第一,工薪性收入仍占主导地位。2006年,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人均为10339.2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810.26元,来源于工薪性收入人均为6861.49元,是当年可支配收入的69.94%,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属于工资性收入的部分自1992年起一直维持在72.0%左右,变化幅度不大。近些年来虽然比重略有下降,降到70%以下,但仍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4。河南省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仍主要来源于工资或工薪性收入。第二,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居民个人的收入来源已呈多元化格局。现在这种格局有不断强化之势,城镇居民收入的来源更加多样化,以工薪收入为主,利息、股息、租金等财产收入及经营利润收入等比重逐渐增加,基本在可支配收入的1/3左右。城镇居民中的各种灰色收入也在增加。
二、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存在的问题
2006年,河南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连年扩大之势仍没有明显改观。2006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917.00元,比2001年的11590.16元高出11326.84元,6年中增长97.73%,增长近1倍。而最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593.00元,比2001年的2006.75元高出1586.25元,增长79.01%,低收入户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低于高收入户的增长幅度。
(一)河南省居民收入的行业差距扩大
1985 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制定了一些关于收入和物价的改革措施, 使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普遍提高,但各行业改革力度不同,导致各行业收入差距扩大。行业平均工资的变异系数呈现较多波动, 2004 年接近0.3 ,达到0.29。 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主要是一些垄断行业和技术含量高的行业, 平均工资最低行业主要是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2002 年起农林牧渔业的行业工资转为最低,最高与最低行业工资比几乎都保持在2以上。由于上述较高工资的行业其行业外收入相对也较高, 所以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等, 行业间实际收入差距可能更大。
(二)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980年改革之初,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比重为2.12:1,1994年城乡收入差距最大,收入之比达到最高,为2.99:1。1995年以后,城市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加上农产品价格上调等因素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1998年减至2.26:1。从2000年开始,差距又进一步拉大,到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扩大到3.01:1。此外,考虑到农村居民纯收入中还有相当部分用于生产性投入,和城镇居民享有的住房、医疗、城市建设等财政补贴相比,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将更为悬殊。
(三)河南省居民收入与其它地区的收入差距
我国地区之间由于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经历的阶段不同,所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有很大差别,因此不同地区的行业平均工资差异很大。近年来,河南城镇居民收入虽然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2006年河南城镇居民收入与全国的差距由2005年的1825元拉大到1949元,距离拉大了124元。与浙江省相比,2006年河南城镇居民收入与其的差距由2005年的7626元拉大到8455元,距离拉大了829元。
三、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效应分析
(一)收入差距扩大的正面效应
合理而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第二,有利于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第三,有利于形成一种示范力量,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四,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第五,有利于推动市场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二)收入差距扩大的负面效应
1.使有效需求不足。通过“河南省城乡居民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调查显示,洗衣机、电冰箱高收入居民已接近饱和,而低收入居民才达到八成和五成;普通电话机高收入居民已接近饱和,而低收入居民只有八成多;移动电话高收入居民已经饱和,而低收入居民只有六成。这也意味着高档耐用消费品在高收入阶层已趋饱和。要拉动有效需求,必须靠占人口80%以上的中低收入阶层,然而,中等收入层主要是工薪阶层,衣食已经不成问题,但对于住行、行等方面的需求就出现了一个“可买的都已经买了,想买的没有钱”的中间地带。处于低收入阶层的大部分农民、普通工人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很难扩大消费。
2.影响消费结构的升级转换。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差距不断扩大,使得农民家庭消费增长缓慢,升级困难,不能填补城镇居民消费结構升级后出现的消费需求空白,使得城乡居民消费出现断层。从时间上看,这一断层至少有l0年的差距。200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之比均为3.0:1,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只相当于90年代中期城镇居民的水平。从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方面看,2006年底,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洗衣机、电冰箱和彩色电视机的拥有量分别为62台、15台、88台,大都低于1995年城镇居民家庭水平,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洗衣机、电冰箱和彩色电视机的拥有量分别为88台、59台、84台,时间差在l0年以上。
3.影响社会安定进而导致资源浪费。稳定和秩序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人们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不是影响社会稳定和秩序的直接原因,但它会激化社会矛盾,助长某些不稳定因素的发展,从而危及社会的稳定与秩序。一方面,低收入群体有可能把对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不满,转化为对整个社会的不满,对政府的不满,从而引发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社会的分化,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将出现隔阂、摩擦甚至对立,严重者可能酿成社会的动荡和混乱。因此,我们对此应该有足够认识和重视。
总之,正确看待居民收入差距,深入研究我省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才能更好更快的促进我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年鉴,19952007.
[2]蔡树峰,河南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探讨,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9.
[3]柴雅红,河南城镇居民收入问题研究,决策论坛,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