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无法有效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已是势在必行。在新课程价值导向下,如何扭转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结构,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最大限度地进步与发展,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理应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当前应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就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做些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性;导入;合作;分层
审视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通常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和机械练习为辅。在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下,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更无从谈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对此,要想从根本上扭转数学教学长期低效的现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需及时摒弃落后的教学观念,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与学生发展以及教学改革不相適应的环节做出及时地优化调整,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和普惠性,从而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一、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灵活性,进而才能为教师教学内容的讲授提供可能。因此,要想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依据实施趣味导入,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进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参与教学活动。
在教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之初,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我对学生说道:“上个月,老师刚刚买了一台冰箱,冰箱的价格在4000—5000元之间。现在给大家6次猜价的机会,我会告诉大家猜的价格是高了还是低了,如果能猜出与真实价格相差50元以内的价格,则游戏胜利。”在类推到第五次的时候,游戏结束。在这之后,我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你们是如何猜出误差在50元以内的价格的?有什么技巧吗?”如此,通过以趣味性颇强的“猜价游戏”为契机导入新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引出作了铺垫。
二、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中,信息的传递往往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而忽视了学生自主体验、学习与感受的过程,这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主体性的发挥,而且还在极大程度上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鉴于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积极引导学生基于合作学习这一形式亲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以“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在带领学生回顾了先前学过的几何体表面积的求法后,我利用课件出示了正棱柱、正三棱锥和正三棱台的侧面展开图,并向学生问道:“以上图形的表面都是由哪些平面图形构成的?该怎样求它们的表面积?”待学生独立思考并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圆柱、圆锥、圆台侧面展开图的结构进行合作探究,继而在此基础上推导其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还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分层教学,兼顾学生学习需求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承认并尊重学生在学习基础、思维水平、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并据此对课堂教学的模式、过程与方法进行科学分层,以便在最大限度上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其共同进步与发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既是迎合新课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集中彰显,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直线的方程”相关知识之前,我根据学生在数学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了三个层次,并据此实施了分层教学。在课堂上,我先是引导学生理解推导了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认识了点斜式直线方程与斜率坐标公式之间的关系。对于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以及一般式方程的学习,则由组内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组织探究活动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在行间巡视,观察学习能力中等和一般的小组的学习情况,并针对他们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予以针对性地指导和点拨,确保分层交叉合作的顺利进行,这样不仅充分落实了因材施教,而且还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总而言之,为切实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方面要领会、吃透课程标准,确保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的教学规律之上;另一方面要注意挖掘学生潜在的积极因素,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数学教学长期低效的现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庄光美.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153-154.
[2] 曾大勤.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73.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性;导入;合作;分层
审视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通常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和机械练习为辅。在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下,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更无从谈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对此,要想从根本上扭转数学教学长期低效的现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需及时摒弃落后的教学观念,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与学生发展以及教学改革不相適应的环节做出及时地优化调整,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和普惠性,从而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一、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灵活性,进而才能为教师教学内容的讲授提供可能。因此,要想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依据实施趣味导入,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进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参与教学活动。
在教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之初,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我对学生说道:“上个月,老师刚刚买了一台冰箱,冰箱的价格在4000—5000元之间。现在给大家6次猜价的机会,我会告诉大家猜的价格是高了还是低了,如果能猜出与真实价格相差50元以内的价格,则游戏胜利。”在类推到第五次的时候,游戏结束。在这之后,我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你们是如何猜出误差在50元以内的价格的?有什么技巧吗?”如此,通过以趣味性颇强的“猜价游戏”为契机导入新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引出作了铺垫。
二、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中,信息的传递往往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而忽视了学生自主体验、学习与感受的过程,这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主体性的发挥,而且还在极大程度上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鉴于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积极引导学生基于合作学习这一形式亲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以“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在带领学生回顾了先前学过的几何体表面积的求法后,我利用课件出示了正棱柱、正三棱锥和正三棱台的侧面展开图,并向学生问道:“以上图形的表面都是由哪些平面图形构成的?该怎样求它们的表面积?”待学生独立思考并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圆柱、圆锥、圆台侧面展开图的结构进行合作探究,继而在此基础上推导其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还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分层教学,兼顾学生学习需求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承认并尊重学生在学习基础、思维水平、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并据此对课堂教学的模式、过程与方法进行科学分层,以便在最大限度上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其共同进步与发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既是迎合新课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集中彰显,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直线的方程”相关知识之前,我根据学生在数学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了三个层次,并据此实施了分层教学。在课堂上,我先是引导学生理解推导了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认识了点斜式直线方程与斜率坐标公式之间的关系。对于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以及一般式方程的学习,则由组内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组织探究活动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在行间巡视,观察学习能力中等和一般的小组的学习情况,并针对他们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予以针对性地指导和点拨,确保分层交叉合作的顺利进行,这样不仅充分落实了因材施教,而且还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总而言之,为切实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方面要领会、吃透课程标准,确保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的教学规律之上;另一方面要注意挖掘学生潜在的积极因素,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数学教学长期低效的现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庄光美.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153-154.
[2] 曾大勤.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