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的话】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仍处于大流行的高峰期。据海外网10月19日电Worldometer网站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0月19日6时30分左右,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40243940例,累计死亡病例1117893 例,109个国家确诊病例超过万例。从国内来看,近日,在实现“动态清零”后,中国内地近两个月来的首个“疫情中风险地区”在山东省青岛市出现。不少网友担忧:青岛疫情是否会引发大规模传播?局部零星病例的出现是否会成为常态?10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做客人民网演播厅,就目前公众关心的问题,接受人民论坛的采访。
人民论坛:我们知道最近几天青岛的疫情引发了全国的广泛关注,像最近零星病例的出现是否会成为未来的常态?我们还能否考虑社会的全面解封呢?
吴尊友:随着过去九个多月防控经验的积累,应该说中国的疫情是目前全球控制最好的。除了青岛最近发生的13例病例以外,在这以前应该说中国本地造成的传播已经终止了將近两个月时间了。从当前来看,中国疫情将处于清零、发现疫情、控制疫情、再清零的常态之下。
在中国的环境中,应该说只有少量的地方存在病毒,一是在海关、入境人员通道;二是病人住院治疗的场所;三是实验室;四是受到污染的进口冷冻食品及外包装。这些地方只要控制好,社会环境应该是比较安全。
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多数国家希望解封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的高峰期,还不适宜全面解封,特别是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更不适宜全面解封。
人民论坛:网友朋友普遍比较关注青岛疫情是不是发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面,就是说是否存在大规模的传染?
吴尊友:对于青岛市这次疫情,刚一开始发生的时候,特别是首例病例诊断的时候,我还是挺紧张的。虽然它只是一个病例,但它发生的场景不一样,提示可能疫情的规模也不一样。青岛这次疫情发生的时候首先是在医院发现,这样性质就不一样了。从这几天形势来看,疫情发生以后,青岛市的反应非常快,对病人接触的场所、医务人员、密切接触者展开了调查和大规模核酸检测。14号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我之前作的判断,青岛的疫情规模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14号的病例变化,6个无症状感染者也转为确诊了。也就是说,这些感染者在发现时都是处在刚刚感染的早期阶段,如果发现晚了,疫情的规模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此前,我也对出租车司机的情况做了一个研判,从出租车病例的情况来看,出租车司机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几方面的数据都说明了青岛的这次疫情主要局限在胸科医院相关的人员。
人民论坛:我们还发现相较于之前,最近这一个阶段,无症状感染者比较多,这是否意味着病毒变得越来越狡猾了呢?
吴尊友:还不能完全这样理解。无症状感染者比较多,是我们观察到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首先我们要清楚,无症状感染者是怎么发现的。如果我们不做核酸筛查,我们还没有办法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像疫情最早期,在2、3月份的时候,我们根本就没有精力来顾及无症状感染者,大部分的精力是用来扑灭疫情、治病救人。随着我们疫情的逐渐控制,才对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重视。看似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增加了,但其实无症状感染者是我们主动筛查发现的,随着防控窗口前移,核酸检测能力提高,我们能够及时地发现处于感染早期的病例。
人民论坛:还有一个问题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在未来疫苗上市之后是否有必要人人都去接种呢?
吴尊友:应该看到,我国14亿人口感染总人数不到10万人,绝大多数人对新型冠状病毒还是易感的。根据前九个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我们注意到,像在中国这样的环境当中,应该说最优先要接种的是一线疫情防控人员,如医务工作者、边防人员、海关人员等。我们从6月份观察到北京新发地的疫情以后,又认识到冷冻海产品如果受到污染也可以造成疫情的发生。从北京新发地的疫情、大连的疫情,包括青岛国庆节前2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都说明了海产品从业人员可能具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冷冻海产品从业人员也是属于应该优先考虑接种疫苗的人群,主要是防止疫情输入。
另外,老年人也应该是需要优先考虑的人群。再下来就是服务行业,比如交通运输、航空、高铁、银行、餐饮业等也是优先考虑接种的群体。未来随着疫苗的逐步接种就能保证慢慢在人群当中建立起一个免疫屏障,即使有疫情,也是不会造成大范围的蔓延。
人民论坛:有人说目前全球已经开始第二波疫情,还有人说疫情可能会持续两年之久,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如何判断未来疫情的发展和走势?
吴尊友:关于全球的疫情研判比较复杂。因为研判疫情不是一个简单数学模型,传染病有它的传播流行本身的规律,所以,更重要的是采取了什么防控措施、是不是落实到位了。像戴口罩、洗手、保持距离、常通风,这些防控措施看上去简单,中国使用了,外国也使用,但是中国控制住了,外国为什么没有控制住?这些措施如果没有全面落实,那是起不到防控作用的。
现在关于第几波这种说法不能笼统地说,一定要根据各个国家的情况来看。我们如果把整个地球看成是一个整体的话,全球应该还处于第一波。从全球每天报告新冠病例数的变化来看,从1月份以后到10月份,每日报告数一直在上升,几天前又创造了单日全球报告数达到了38万的新高峰点,也就是说全球疫情就是一波。因为全球新增病例总体来说没有看到下降。
中国已经经历了几波。第一波,年初从武汉向全国蔓延的这一波到3月份就基本控制住了。第二波,是发生在4、5月份,由于大量的输入病例,在东北几个地方出现了局部的本地传播,那个应该算第二波。第三波,就是6月份发生在北京新发地的疫情。第四波,就是7、8月份在新疆和大连发生的两起聚集性疫情。现在青岛是第五波。也有人认为新疆和大连的聚集性疫情虽然先后发生在相近时间并在时间上有重叠,但两期疫情没有关联,可以分为第四波和第五波,这样青岛就算是第六波。我们看一下这些疫情情况,从第一波以后,后面发生的这些疫情,规模都很小。我们在总结第一波疫情防控经验的基础上,有更多的防控手段,所以后面几期疫情基本上没有再出现死亡病例。 当前,世界相当一部分国家都出现了第二波或第三波疫情。如欧洲很多国家都出现了第二波疫情,而且第二波比第一波还严重,像法国、西班牙,单日发病数就超过1万,超过了春季第一波疫情的规模,像英国更是在前几天出现了单日报告数超过了2万的新的记录。这些迹象都预示着全球疫情没有好转,而且进入冬季,疫情的形势很不乐观。特别是像欧洲,很快进入到冬季以后,疫情的防控将会更加严峻。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经过九个多月的实践,我国积累了有效的前期防控经验,即使有疫情再发生,也不会出现像武汉早期那样的严重疫情。尽管全球的疫情不好,我国外防输入的压力会很大,我们还是有信心能够接受秋冬季可能到来的新冠疫情挑战。
人民论坛:我们知道,新冠肺炎作为全球近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流行性传染疾病,给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冲击,也考验着各国的国家治理水平与能力。您认为,我们国家在这一次疫情防控中最宝贵的经验是什么?
吴尊友: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党中央和国務院的科学决策,逐步、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因为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各个国家都感受到了这种压力,都想能够尽快地复工复产。武汉4月8号解除离汉通道限制以后,大家就很担心解禁以后会不会出现疫情反弹。所以,湖北武汉就开展了十天千万人的核酸大筛查,筛查以后确实证明武汉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很有限。这样经过了一段时间观察,确实没有出现反弹。
在6月份的一次视频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应急办的主任问我:吴博士,我们各个国家都很好奇,其他国家复工复产稍微一放松措施,疫情就出现了反弹。为何武汉复工复产一个多月了,也没有看到新增的病例?我告诉他,实际上国务院在防治疫情最紧张的时候,也就是1、2月份就开始一步步地布局复工复产。对于复工复产来说,最重要的首先是社会层面上做到基本清零,不是说这个社会上就没有感染者,而是这些感染者都在医院,不会造成社会的传播,而且要清零保持两周以上才能启动复工复产。其次是逐步推进启动复工复产,比如上班率从20%到30%,再到50%,逐步放开。在放开的过程当中,还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为我们复工复产保驾护航,比如健康码、体温测试仪,还有症状问询等。同时,在常态化防控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疫惰,怎么能够启动应急响应?北京这次新发地的疫情,虽然发生了几百例病例,但对整个北京市民的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北京对疫情的区域和人员都进行了精准划分、限制,因此新发地疫情对于大部分的北京市民的出行、工作都没有影响。北京也为全国其他地方,为未来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这些做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一步一步稳步推进。从全球来看,目前中国的经济复苏也是全球所有国家中最好的。
人民论坛:下一个问题是关于疾控中心,我们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您认为疾控中心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吴尊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一个技术部门,为国家的重大传染病、与健康相关的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提供技术支撑。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了新冠病毒,从2019年12月31号确定为不明原因肺炎,到分离出新冠病毒,仅用了一周的时间,这也创造了人类认识一种新传染病的最短时间纪录。中国疾控中心破解了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从而推进了新冠病毒诊断试剂、预防疫苗的研发。中国疾控中心还确定了新冠病毒的潜伏期和传播方式,在监控病毒变异、解决检测能力不足、在疫情分析和形势研判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人民论坛:有网友说在2020年抗疫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国速度。您作为疾控中心的首席专家,在回顾中国抗疫之路时,让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几个瞬间呢?
吴尊友:关于中国速度我们可以看几个关键的数据。2019年12月31号,国家卫健委、中国疾控中心派工作组、专家组到武汉协助工作。第二天就关闭了华南海鲜市场。这样一个决定是非常不容易的。当时的病例数才几十例,几十例病例里面也不是全都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只有大部分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作出关闭华南海鲜市场的决定,这是一个英明的、非常了不起的决定。如果没有这个决定,武汉疫情规模,会比现在观察到的还要严重。
我们再看武汉封城。武汉封城的决定是2020年1月23号,这个决定应该是22号就作出了。22号作出决定的时候,武汉市统计到的病人数并不是特别多,在那样一个情况下,很多人都在评论“小题大作”。实际上,这两个决定对及时控制疫情都是非常关键的:关闭华南海鲜市场,就把武汉的疫情给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了。及时对武汉封城,则是把全国乃至全球的疫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了。
还有就是北京新发地疫情。第一个病例发生以后,24小时以内就锁定了源头,虽然公布新发地市场关闭是13号凌晨,实际上源头所在的新发地综合交易大厅负一层,在12号中午就关闭了。这些措施一下子就把病毒传播的源头给切断了,没有给病毒更多的机会去传播扩散。包括我们最近看到青岛疫情的响应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而且这些措施一下就让老百姓心里踏实了。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在我们应对秋冬季可能到来的疫情,以及应对其他的突发的传染病疫情上,都是可以借鉴的。
人民论坛:如同您刚刚所说,秋冬季马上到来,我们的防疫压力可能会越来越大了。对于基层还有各地的防疫部门,您有哪些建议呢?
吴尊友:第一,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一定要有意识,一旦出现发热、头疼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拖延,这样对于本人来说有利于及时诊断治疗康复,同时也有利于第一时间发现疫惰,对总体的疫情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医务人员要提高警惕,不能够随意将患者作为普通的感冒或者普通的肺炎轻轻放过,这样可能会延误了疫惰的发现。
第三,对进口冷冻食品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等场所,开展不少于每周一次的环境监测,对这些从业人员,开展不少于每周一次的核酸检测,以便能第一时间发现疫惰,扑灭疫情。
这几个方面防控措施的落实,对秋冬季防范疫情再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责编/谷漩 美编/杨玲玲
人民论坛:我们知道最近几天青岛的疫情引发了全国的广泛关注,像最近零星病例的出现是否会成为未来的常态?我们还能否考虑社会的全面解封呢?
吴尊友:随着过去九个多月防控经验的积累,应该说中国的疫情是目前全球控制最好的。除了青岛最近发生的13例病例以外,在这以前应该说中国本地造成的传播已经终止了將近两个月时间了。从当前来看,中国疫情将处于清零、发现疫情、控制疫情、再清零的常态之下。
在中国的环境中,应该说只有少量的地方存在病毒,一是在海关、入境人员通道;二是病人住院治疗的场所;三是实验室;四是受到污染的进口冷冻食品及外包装。这些地方只要控制好,社会环境应该是比较安全。
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多数国家希望解封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的高峰期,还不适宜全面解封,特别是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更不适宜全面解封。
人民论坛:网友朋友普遍比较关注青岛疫情是不是发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面,就是说是否存在大规模的传染?
吴尊友:对于青岛市这次疫情,刚一开始发生的时候,特别是首例病例诊断的时候,我还是挺紧张的。虽然它只是一个病例,但它发生的场景不一样,提示可能疫情的规模也不一样。青岛这次疫情发生的时候首先是在医院发现,这样性质就不一样了。从这几天形势来看,疫情发生以后,青岛市的反应非常快,对病人接触的场所、医务人员、密切接触者展开了调查和大规模核酸检测。14号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我之前作的判断,青岛的疫情规模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14号的病例变化,6个无症状感染者也转为确诊了。也就是说,这些感染者在发现时都是处在刚刚感染的早期阶段,如果发现晚了,疫情的规模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此前,我也对出租车司机的情况做了一个研判,从出租车病例的情况来看,出租车司机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几方面的数据都说明了青岛的这次疫情主要局限在胸科医院相关的人员。
人民论坛:我们还发现相较于之前,最近这一个阶段,无症状感染者比较多,这是否意味着病毒变得越来越狡猾了呢?
吴尊友:还不能完全这样理解。无症状感染者比较多,是我们观察到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首先我们要清楚,无症状感染者是怎么发现的。如果我们不做核酸筛查,我们还没有办法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像疫情最早期,在2、3月份的时候,我们根本就没有精力来顾及无症状感染者,大部分的精力是用来扑灭疫情、治病救人。随着我们疫情的逐渐控制,才对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重视。看似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增加了,但其实无症状感染者是我们主动筛查发现的,随着防控窗口前移,核酸检测能力提高,我们能够及时地发现处于感染早期的病例。
人民论坛:还有一个问题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在未来疫苗上市之后是否有必要人人都去接种呢?
吴尊友:应该看到,我国14亿人口感染总人数不到10万人,绝大多数人对新型冠状病毒还是易感的。根据前九个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我们注意到,像在中国这样的环境当中,应该说最优先要接种的是一线疫情防控人员,如医务工作者、边防人员、海关人员等。我们从6月份观察到北京新发地的疫情以后,又认识到冷冻海产品如果受到污染也可以造成疫情的发生。从北京新发地的疫情、大连的疫情,包括青岛国庆节前2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都说明了海产品从业人员可能具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冷冻海产品从业人员也是属于应该优先考虑接种疫苗的人群,主要是防止疫情输入。
另外,老年人也应该是需要优先考虑的人群。再下来就是服务行业,比如交通运输、航空、高铁、银行、餐饮业等也是优先考虑接种的群体。未来随着疫苗的逐步接种就能保证慢慢在人群当中建立起一个免疫屏障,即使有疫情,也是不会造成大范围的蔓延。
人民论坛:有人说目前全球已经开始第二波疫情,还有人说疫情可能会持续两年之久,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如何判断未来疫情的发展和走势?
吴尊友:关于全球的疫情研判比较复杂。因为研判疫情不是一个简单数学模型,传染病有它的传播流行本身的规律,所以,更重要的是采取了什么防控措施、是不是落实到位了。像戴口罩、洗手、保持距离、常通风,这些防控措施看上去简单,中国使用了,外国也使用,但是中国控制住了,外国为什么没有控制住?这些措施如果没有全面落实,那是起不到防控作用的。
现在关于第几波这种说法不能笼统地说,一定要根据各个国家的情况来看。我们如果把整个地球看成是一个整体的话,全球应该还处于第一波。从全球每天报告新冠病例数的变化来看,从1月份以后到10月份,每日报告数一直在上升,几天前又创造了单日全球报告数达到了38万的新高峰点,也就是说全球疫情就是一波。因为全球新增病例总体来说没有看到下降。
中国已经经历了几波。第一波,年初从武汉向全国蔓延的这一波到3月份就基本控制住了。第二波,是发生在4、5月份,由于大量的输入病例,在东北几个地方出现了局部的本地传播,那个应该算第二波。第三波,就是6月份发生在北京新发地的疫情。第四波,就是7、8月份在新疆和大连发生的两起聚集性疫情。现在青岛是第五波。也有人认为新疆和大连的聚集性疫情虽然先后发生在相近时间并在时间上有重叠,但两期疫情没有关联,可以分为第四波和第五波,这样青岛就算是第六波。我们看一下这些疫情情况,从第一波以后,后面发生的这些疫情,规模都很小。我们在总结第一波疫情防控经验的基础上,有更多的防控手段,所以后面几期疫情基本上没有再出现死亡病例。 当前,世界相当一部分国家都出现了第二波或第三波疫情。如欧洲很多国家都出现了第二波疫情,而且第二波比第一波还严重,像法国、西班牙,单日发病数就超过1万,超过了春季第一波疫情的规模,像英国更是在前几天出现了单日报告数超过了2万的新的记录。这些迹象都预示着全球疫情没有好转,而且进入冬季,疫情的形势很不乐观。特别是像欧洲,很快进入到冬季以后,疫情的防控将会更加严峻。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经过九个多月的实践,我国积累了有效的前期防控经验,即使有疫情再发生,也不会出现像武汉早期那样的严重疫情。尽管全球的疫情不好,我国外防输入的压力会很大,我们还是有信心能够接受秋冬季可能到来的新冠疫情挑战。
人民论坛:我们知道,新冠肺炎作为全球近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流行性传染疾病,给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冲击,也考验着各国的国家治理水平与能力。您认为,我们国家在这一次疫情防控中最宝贵的经验是什么?
吴尊友: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党中央和国務院的科学决策,逐步、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因为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各个国家都感受到了这种压力,都想能够尽快地复工复产。武汉4月8号解除离汉通道限制以后,大家就很担心解禁以后会不会出现疫情反弹。所以,湖北武汉就开展了十天千万人的核酸大筛查,筛查以后确实证明武汉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很有限。这样经过了一段时间观察,确实没有出现反弹。
在6月份的一次视频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应急办的主任问我:吴博士,我们各个国家都很好奇,其他国家复工复产稍微一放松措施,疫情就出现了反弹。为何武汉复工复产一个多月了,也没有看到新增的病例?我告诉他,实际上国务院在防治疫情最紧张的时候,也就是1、2月份就开始一步步地布局复工复产。对于复工复产来说,最重要的首先是社会层面上做到基本清零,不是说这个社会上就没有感染者,而是这些感染者都在医院,不会造成社会的传播,而且要清零保持两周以上才能启动复工复产。其次是逐步推进启动复工复产,比如上班率从20%到30%,再到50%,逐步放开。在放开的过程当中,还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为我们复工复产保驾护航,比如健康码、体温测试仪,还有症状问询等。同时,在常态化防控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疫惰,怎么能够启动应急响应?北京这次新发地的疫情,虽然发生了几百例病例,但对整个北京市民的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北京对疫情的区域和人员都进行了精准划分、限制,因此新发地疫情对于大部分的北京市民的出行、工作都没有影响。北京也为全国其他地方,为未来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这些做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一步一步稳步推进。从全球来看,目前中国的经济复苏也是全球所有国家中最好的。
人民论坛:下一个问题是关于疾控中心,我们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您认为疾控中心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吴尊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一个技术部门,为国家的重大传染病、与健康相关的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提供技术支撑。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了新冠病毒,从2019年12月31号确定为不明原因肺炎,到分离出新冠病毒,仅用了一周的时间,这也创造了人类认识一种新传染病的最短时间纪录。中国疾控中心破解了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从而推进了新冠病毒诊断试剂、预防疫苗的研发。中国疾控中心还确定了新冠病毒的潜伏期和传播方式,在监控病毒变异、解决检测能力不足、在疫情分析和形势研判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人民论坛:有网友说在2020年抗疫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国速度。您作为疾控中心的首席专家,在回顾中国抗疫之路时,让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几个瞬间呢?
吴尊友:关于中国速度我们可以看几个关键的数据。2019年12月31号,国家卫健委、中国疾控中心派工作组、专家组到武汉协助工作。第二天就关闭了华南海鲜市场。这样一个决定是非常不容易的。当时的病例数才几十例,几十例病例里面也不是全都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只有大部分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作出关闭华南海鲜市场的决定,这是一个英明的、非常了不起的决定。如果没有这个决定,武汉疫情规模,会比现在观察到的还要严重。
我们再看武汉封城。武汉封城的决定是2020年1月23号,这个决定应该是22号就作出了。22号作出决定的时候,武汉市统计到的病人数并不是特别多,在那样一个情况下,很多人都在评论“小题大作”。实际上,这两个决定对及时控制疫情都是非常关键的:关闭华南海鲜市场,就把武汉的疫情给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了。及时对武汉封城,则是把全国乃至全球的疫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了。
还有就是北京新发地疫情。第一个病例发生以后,24小时以内就锁定了源头,虽然公布新发地市场关闭是13号凌晨,实际上源头所在的新发地综合交易大厅负一层,在12号中午就关闭了。这些措施一下子就把病毒传播的源头给切断了,没有给病毒更多的机会去传播扩散。包括我们最近看到青岛疫情的响应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而且这些措施一下就让老百姓心里踏实了。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在我们应对秋冬季可能到来的疫情,以及应对其他的突发的传染病疫情上,都是可以借鉴的。
人民论坛:如同您刚刚所说,秋冬季马上到来,我们的防疫压力可能会越来越大了。对于基层还有各地的防疫部门,您有哪些建议呢?
吴尊友:第一,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一定要有意识,一旦出现发热、头疼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拖延,这样对于本人来说有利于及时诊断治疗康复,同时也有利于第一时间发现疫惰,对总体的疫情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医务人员要提高警惕,不能够随意将患者作为普通的感冒或者普通的肺炎轻轻放过,这样可能会延误了疫惰的发现。
第三,对进口冷冻食品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等场所,开展不少于每周一次的环境监测,对这些从业人员,开展不少于每周一次的核酸检测,以便能第一时间发现疫惰,扑灭疫情。
这几个方面防控措施的落实,对秋冬季防范疫情再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责编/谷漩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