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与消费社会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休闲生活。旅游成了时尚话题,旅游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不少地方还将旅游业作为当地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类节目应势而生。全国各家电视台都办有相关的旅游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为您服务·旅游风向标》,广东卫视的《逍遥游》、北京一套的《好山好水好心情》、江西卫视的《新旅游》、甘肃卫视的《时尚旅游》、云南台《走遍云南》、山东台《走四方》等等。而以旅游立省的海南省更是将海南卫视打造成旅游卫视。2003年安徽电视台也创办了一档旅游节目《中国游》,其中每周日播出的《中国游之安徽版》,则是一档30分钟的自办旅游节目。随着时间的流逝,节目无论是内容和制作方式都进入一个瓶颈阶段,而怎样保持旅游节目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创新性,用活泼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挖掘厚重的文化内涵,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则是我们旅游节目工作者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纵观常规的旅游类节目,不少都是风光片介绍,类似电视导游词,节奏慢,信息量小,与观众互动不够;本土的旅游资源经过这么多年的挖掘,知名景点已经被多次搬上节目,再难做出新意;节目没有品牌效应,缺少精品节目;栏目的经费和制作力量的限制,也很难对一个具体节目去精雕细刻。面对这些困难怎么办?笔者以为,做好旅游节目,首先一定要弄清楚两件事:
1、我们的观众是什么人?
2、我们的观众想看到什么?
伴随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改变,旅游的需求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人们都去大城市旅游,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非常吸引人们去一睹繁华;后来自然风光的名山大川很受追捧,名牌景点人满为患。而现在,人们更热衷于去“穷乡僻壤”了,希望远离城市的喧嚣,去那些保存完好、没有被都市化进程所烦扰的、那些民风质朴的,原生态的、不会人头攒动的那些地方去旅游,旅游的含义也不是“到此一游”,而是结交朋友,放松身心、享受过程、找寻回忆、挑战自我、体验民风。
那么我们旅游节目的观众应该是什么人呢?
1、向往型。他们也许已经去过很多的传统景点,但是缺乏自助旅游经验,他们会比较关心,这里会好玩吗?我能怎么玩?我该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花费大吗?吃饭住宿好找吗?旅途安全吗?这类人人数众多,他们渴望通过节目,了解背包客是怎样旅行,增加自己出游的信心,迈出自助旅游的第一步。
2、经验型。他们热衷自助游,已经有自助游的经验,对旅游的意义有自己的想法,希望通过节目了解有潜力的景点,这类景点半开发,待开发,甚至没开发。他们比较关心的是,附近有哪些我不知道的景点?我能用双休日或者黄金周跑得过来吗?我该什么季节去?哪里最漂亮?怎样能吃到当地最有特色的食品?怎样走最省钱?或者怎样走最享受?他们通过节目结识同道中人,也希望自己的旅游故事能和别人分享。
3、技术型。他们比较小众而另类,追求刺激,追求与众不同的探险方式,喜爱挑战自我。他们具备比较专业的探险知识,喜爱发掘非主流的旅游资源。
我们节目的收视人群定位,就是那些向往自助旅游,而没有更丰富自助旅游经验的都市人群。他们的数量是庞大的,主要受众是青壮年,因此,旅游节目应尽量满足20岁至55岁这一年龄段电视受众的需求。收视群体的收视需求的变化,就要求节目内容也要做相应的调整,节目要发掘那些有潜力的,未开发而待开发的旅游景点,把这些新的旅游资讯提供给观众,同时介绍多元化的旅游方式,对那些媒体已经曝光过很多次的成熟景区,提供另类新的旅游方式介绍。
鉴于旅游类节目遍地开花,形态各异,《中国游之安徽版》则更需要发挥本土的旅游资源优势,为省内的旅游爱好者量身定做旅游节目,才能在众多旅游节目中办出自己的个性。
问题一:本土的旅游资源经过这么多年的挖掘,知名景点已经被多次搬上节目,再难做出新意。
解决方法:风景只是载体,重要的是旅游的方式和过程,人们在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人们旅途的心情,才是旅游结束后最可回忆的东西。记录和表达这些旅途中的点点滴滴细节,才能做出有个性的旅游节目。
比如皖南,已经被做过很多遍的旅游题材,怎样能做出新意?今年四月,本人在网上征集自驾游的驴友。在众多报名网友中,选择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驴友做自驾游的领队。从他怎样制定线路,到征集同伴,到沿途的衣食住行所有需要面对和面临的问题,全程进行跟踪拍摄,以一个故事的形态呈现给观众。在观众已经耳熟能详的景区,主要发掘人文故事,在线路上比较新颖的景区,比如风雨廊桥、呈坎、石潭,章渡,则介绍线路及玩法。节目既展现了了风土人情,又介绍了自驾游的知识,又穿插了旅途故事。整个节目生动活泼,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就是对成熟景区的新做法:即使是相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玩法,也会有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问题二:随着旅游市场和大众旅游消费习惯的转变,传统的节目形态已经不能满足旅游部门和受众市场的需求。传统的旅游类节目的结构扁平化,大多数是导游类型的解说和介绍,看节目和跟团听导游讲解没什么区别,主线单一,缺乏个性和过目难忘的亮点,节目没有悬念,没有情节,不出状况。传统的旅游节目大多定位于风光片,节奏缓慢,互动性不强,拍摄和编辑手法陈旧。
解决方法:现在的旅游节目,针对中青年为主的都市收视群体,要采用新的拍摄视角,新的剪辑包装方式来制作,加快节奏、加大信息量、增加悬念、增加情节来做旅游节目。同时应体现时代特征,在节目中融入多种元素。何为在节目中融入多种元素?即在节目中融入网络、短信等现代化元素,让观众通过网络、短信形式参与节目。同时,电视媒体应借助网络力量,推出一个延伸在电视之外的新的与公众互动的空间,即电视的网络媒体,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理念。目前国内的各大门户网站的旅游论坛的平台都办得不错,旅游节目不仅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资源,也应当借鉴网络的互动优势,把这种互动方式运用到节目中来。
在今年五月,得知岳西县有个风景区明堂山正式对游客开放,本人第一时间赶到了景区。采访过程中,不仅介绍了明堂山的旅游资源,同时还对景区周边的衣食住行进行详细采访,回答受众关心的问题,比如;自驾游线路该怎么走?如果坐长途车又该从哪里上车?票价多少?周边的住宿标准都有哪些?餐饮在哪里?又有什么特色等。大量的信息借鉴网络的旅游攻略的方法,用小贴士的方式穿插到节目中去。此外由于岳西是革命老区红色根据地,又从网络上搜集了大量的背景资料介绍,在游览完明堂山风景区之余,又给行程安排了参观烈士纪念馆等活动。另外还针对岳西的独特旅游资源,安排了农家乐休闲时光的活动。整个旅游线路设计和制作,都借鉴网友的大量心得和感受,信息量大,路程安排合理,强度适宜,形式活泼,摆脱了传统风光片的窠臼,做出了大胆尝试,丰富了旅游节目的内容。
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我国大中城市居民中约有15%的人有节假日旅游的意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当今旅游业,已由以前以观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人们去旅游,不仅仅是去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并且还可以有文化娱乐旅游、体育旅游、军事旅游、探险旅游、自然生态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等多种多样的休闲娱乐方式。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生活理念,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异的社会时尚。
安徽是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节目景点范围立足省内,辐射周边,大量提供方圆一千公里以内的双休日旅游攻略,和三千公里以内的黄金周旅游攻略,给背包客和自驾游者量身打造新经典线路;为中老年朋友提供旅行社跟团游,实现跨省甚至出境游的信息资讯;打造名牌旅游主持人,用个性化的主持带动收视;充分利用驴友手头的驴友音像资料,还原真实的旅途故事,反映旅游中真正的快乐;利用好专业的旅游网站和论坛的平台,把耳目一新的旅游理念带到电视节目中来……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体现时代特征,才能办出安徽旅游节目的品牌特色。■
(作者单位:安徽电视台经济中心)
纵观常规的旅游类节目,不少都是风光片介绍,类似电视导游词,节奏慢,信息量小,与观众互动不够;本土的旅游资源经过这么多年的挖掘,知名景点已经被多次搬上节目,再难做出新意;节目没有品牌效应,缺少精品节目;栏目的经费和制作力量的限制,也很难对一个具体节目去精雕细刻。面对这些困难怎么办?笔者以为,做好旅游节目,首先一定要弄清楚两件事:
1、我们的观众是什么人?
2、我们的观众想看到什么?
伴随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改变,旅游的需求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人们都去大城市旅游,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非常吸引人们去一睹繁华;后来自然风光的名山大川很受追捧,名牌景点人满为患。而现在,人们更热衷于去“穷乡僻壤”了,希望远离城市的喧嚣,去那些保存完好、没有被都市化进程所烦扰的、那些民风质朴的,原生态的、不会人头攒动的那些地方去旅游,旅游的含义也不是“到此一游”,而是结交朋友,放松身心、享受过程、找寻回忆、挑战自我、体验民风。
那么我们旅游节目的观众应该是什么人呢?
1、向往型。他们也许已经去过很多的传统景点,但是缺乏自助旅游经验,他们会比较关心,这里会好玩吗?我能怎么玩?我该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花费大吗?吃饭住宿好找吗?旅途安全吗?这类人人数众多,他们渴望通过节目,了解背包客是怎样旅行,增加自己出游的信心,迈出自助旅游的第一步。
2、经验型。他们热衷自助游,已经有自助游的经验,对旅游的意义有自己的想法,希望通过节目了解有潜力的景点,这类景点半开发,待开发,甚至没开发。他们比较关心的是,附近有哪些我不知道的景点?我能用双休日或者黄金周跑得过来吗?我该什么季节去?哪里最漂亮?怎样能吃到当地最有特色的食品?怎样走最省钱?或者怎样走最享受?他们通过节目结识同道中人,也希望自己的旅游故事能和别人分享。
3、技术型。他们比较小众而另类,追求刺激,追求与众不同的探险方式,喜爱挑战自我。他们具备比较专业的探险知识,喜爱发掘非主流的旅游资源。
我们节目的收视人群定位,就是那些向往自助旅游,而没有更丰富自助旅游经验的都市人群。他们的数量是庞大的,主要受众是青壮年,因此,旅游节目应尽量满足20岁至55岁这一年龄段电视受众的需求。收视群体的收视需求的变化,就要求节目内容也要做相应的调整,节目要发掘那些有潜力的,未开发而待开发的旅游景点,把这些新的旅游资讯提供给观众,同时介绍多元化的旅游方式,对那些媒体已经曝光过很多次的成熟景区,提供另类新的旅游方式介绍。
鉴于旅游类节目遍地开花,形态各异,《中国游之安徽版》则更需要发挥本土的旅游资源优势,为省内的旅游爱好者量身定做旅游节目,才能在众多旅游节目中办出自己的个性。
问题一:本土的旅游资源经过这么多年的挖掘,知名景点已经被多次搬上节目,再难做出新意。
解决方法:风景只是载体,重要的是旅游的方式和过程,人们在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人们旅途的心情,才是旅游结束后最可回忆的东西。记录和表达这些旅途中的点点滴滴细节,才能做出有个性的旅游节目。
比如皖南,已经被做过很多遍的旅游题材,怎样能做出新意?今年四月,本人在网上征集自驾游的驴友。在众多报名网友中,选择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驴友做自驾游的领队。从他怎样制定线路,到征集同伴,到沿途的衣食住行所有需要面对和面临的问题,全程进行跟踪拍摄,以一个故事的形态呈现给观众。在观众已经耳熟能详的景区,主要发掘人文故事,在线路上比较新颖的景区,比如风雨廊桥、呈坎、石潭,章渡,则介绍线路及玩法。节目既展现了了风土人情,又介绍了自驾游的知识,又穿插了旅途故事。整个节目生动活泼,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就是对成熟景区的新做法:即使是相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玩法,也会有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问题二:随着旅游市场和大众旅游消费习惯的转变,传统的节目形态已经不能满足旅游部门和受众市场的需求。传统的旅游类节目的结构扁平化,大多数是导游类型的解说和介绍,看节目和跟团听导游讲解没什么区别,主线单一,缺乏个性和过目难忘的亮点,节目没有悬念,没有情节,不出状况。传统的旅游节目大多定位于风光片,节奏缓慢,互动性不强,拍摄和编辑手法陈旧。
解决方法:现在的旅游节目,针对中青年为主的都市收视群体,要采用新的拍摄视角,新的剪辑包装方式来制作,加快节奏、加大信息量、增加悬念、增加情节来做旅游节目。同时应体现时代特征,在节目中融入多种元素。何为在节目中融入多种元素?即在节目中融入网络、短信等现代化元素,让观众通过网络、短信形式参与节目。同时,电视媒体应借助网络力量,推出一个延伸在电视之外的新的与公众互动的空间,即电视的网络媒体,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理念。目前国内的各大门户网站的旅游论坛的平台都办得不错,旅游节目不仅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资源,也应当借鉴网络的互动优势,把这种互动方式运用到节目中来。
在今年五月,得知岳西县有个风景区明堂山正式对游客开放,本人第一时间赶到了景区。采访过程中,不仅介绍了明堂山的旅游资源,同时还对景区周边的衣食住行进行详细采访,回答受众关心的问题,比如;自驾游线路该怎么走?如果坐长途车又该从哪里上车?票价多少?周边的住宿标准都有哪些?餐饮在哪里?又有什么特色等。大量的信息借鉴网络的旅游攻略的方法,用小贴士的方式穿插到节目中去。此外由于岳西是革命老区红色根据地,又从网络上搜集了大量的背景资料介绍,在游览完明堂山风景区之余,又给行程安排了参观烈士纪念馆等活动。另外还针对岳西的独特旅游资源,安排了农家乐休闲时光的活动。整个旅游线路设计和制作,都借鉴网友的大量心得和感受,信息量大,路程安排合理,强度适宜,形式活泼,摆脱了传统风光片的窠臼,做出了大胆尝试,丰富了旅游节目的内容。
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我国大中城市居民中约有15%的人有节假日旅游的意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当今旅游业,已由以前以观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人们去旅游,不仅仅是去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并且还可以有文化娱乐旅游、体育旅游、军事旅游、探险旅游、自然生态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等多种多样的休闲娱乐方式。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生活理念,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异的社会时尚。
安徽是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节目景点范围立足省内,辐射周边,大量提供方圆一千公里以内的双休日旅游攻略,和三千公里以内的黄金周旅游攻略,给背包客和自驾游者量身打造新经典线路;为中老年朋友提供旅行社跟团游,实现跨省甚至出境游的信息资讯;打造名牌旅游主持人,用个性化的主持带动收视;充分利用驴友手头的驴友音像资料,还原真实的旅途故事,反映旅游中真正的快乐;利用好专业的旅游网站和论坛的平台,把耳目一新的旅游理念带到电视节目中来……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体现时代特征,才能办出安徽旅游节目的品牌特色。■
(作者单位:安徽电视台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