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课创新教学的探索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j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途径。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所在。教学贵在创新,课堂创新就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
  
  一、结合现实生活,培养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极为重要。
  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活跃,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随着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对人生、社会和自我有了初步的思考、判断能力。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感、有创意和个性生活方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结合生活实际,有效地开展创新教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如教学八年级第六单元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时,笔者首先问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国外知名品牌有哪些?”于是,学生纷纷举例,如NIKE(耐克)、ADIDAS(阿迪达斯);TOSHIBA(东芝)、SONY(索尼)、SAMSUNG(三星);McDonald’s(麦当劳)、KFC(肯德基);MERCEDES-BENZ(奔驰)、TOYOTA(丰田);IBM、DELL(戴尔)等等。笔者进一步启发学生:“这些国外品牌为什么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它们的出现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世界是一个统一的市场,追根溯源要归功于整体世界的形成。又如教学八年级“综合探究六. 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时,笔者在课堂上悬挂了中国政区图,让学生说出自己最远到过哪个地方,乘汽车、乘火车、乘飞机各需要几天行程才能到达那里。然后,让学生量出出行的图上直线距离,按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计算一下,如以步行日行80里的速度,需要多少天才能到达。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工业文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达到激发兴趣、传授知识的教学目的。
  
  二、营造学习氛围,点燃创新之火
  
  在新课程的条件下,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引导者,必须具备很强的服务意识,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合作探讨中拥有知识、发展个性。
  师生、生生间的讨论和交流,应该是课堂教学实践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我们可以通过问题讨论,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信息,相互启发,达到深化思维、统一认识等目的; 通过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如教学八年级第六单元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时,笔者先提问:“在古代历史上,我们的祖先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今天,我们能不能不与外面的世界交往、联系,只靠自己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因为今天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由此导入新课。又如教学八年级“综合探究五.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时,笔者对学生说:“航海家郑和受命七下西洋,表明那时中国有着比欧洲更强大的航海能力,但由于中国没有把它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丧失了一次重大机遇;而西方各国紧紧抓住哥伦布和麦哲伦“地理大发现” 这次机遇,迅速向全球扩张,第一次领先于东方。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这样的教学,改变了过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僵化教法,形成了师生、生生互动的良好局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善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
  
  三、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创新实践
  
  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于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情境,正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为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一进入情境,就与生动的事物画面和教师语言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去观察、去分析和去发现,达到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目的。如教学八年级第七单元第五课“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时,笔者先放映了电影《中华儿女》,引导学生齐唱国歌。然后提问:“国歌原先叫《义勇军进行曲》,它是什么时候由谁创作的?歌中所唱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为什么说那时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从而导入新课。影片导入容易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情感,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又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教学八年级第七单元第三课“民族复兴的新道路”时,笔者在上课之前先出示袁世凯“祭孔、祭天”的有关图片,让学生分析:“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闹剧?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民主共和的观念当时虽已深入人心,但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仍没有改变,说明封建统治思想还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这对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是一个极大的障碍。这样设置情境,起到了培养学生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因此,我们不能只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使历史教学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以致历史与社会课在学生的眼中变得越来越枯燥、乏味,而要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满怀希望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背景。阐述了高职会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本文充分论述了高职会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一课程设置的现状与问题。对于课程设置,提出了课程设置的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成和迅速发展,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合作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广西作为通向东盟各国的“桥头堡”,如何加强和创新自身的社会管理,抓住战略机遇期,实
南唐后主李煜在中国历史上兼有亡国之君与杰出词人的双重身份,他的华采词章,在词的发展史上有极高的声誉,缠绵悱恻的哀怨之音感动过无数的读者。为什么一个"误作人主"的"风流才
一次,年级组用了一份外地试卷进行检测。因试卷由年级组提供,又是其他地区使用过的,阅卷时间又紧,我们就没有仔细研究参考答案,直接将学生的答案交机器处理了。事后笔者发现,其中有
在我们研究的物理问题中。很多时候会与角度有关,而通常为讨论问题的方便会取一些特殊角,如θ=30°,θ=45°,θ=60°,还有θ=37°(或θ=53°)等.其中θ=37°
迟福林在2012年3月12日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指出,目前改革到了一个困难阶段,关键是要对当前改革的突出矛盾做出判断。他认为,突出矛盾就是利益关系失衡,比如垄断行业和一般
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思考,重点阐述了找准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基点的方法。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丰富的作文素材,就难以写出优秀的作品来。我们在作文教学与训练之中,常常发现学生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其根源就是缺乏
随着当下中国市场化、商业化和功利主义大潮的涌来,大学培养体制因专业分科导致了学科之间的互相隔离,重理轻文的现象日益突出,作为人文学科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却越来被边缘化。
为促进科技社团的进一步发展,以宁波为例,我们对宁波科技社团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在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中科技社团起到了密切联系群众、政府的参谋助手的作用并有利于建立政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