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气氛是教师与学生集体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课堂上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的发展。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有利于推进教学民主并促进情感期待效应,学生信赖教师,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协助课堂教学的“配合力”,教师也能感受到学生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更加投入于教學。
关键词:小语语文 语文课堂 沉闷 活跃 分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提高学习兴趣,在愉快中学到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反之课堂气氛沉闷让人感觉尴尬,学生们好说爱动,天真活泼的天性荡然无存。这不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情感体验,阻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本文进行简单分析。
一、教师主导作用的失当
教师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但由于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艺术的原因,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1.对学生回答的要求太完美。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他们正处在成长期,且各人的能力及对知识掌握存在差异,思路各有千秋,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他们回答问题存在许多不足,甚至出现较低级的错误是正常的,对学生的答案要求过于完美、苛刻,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学生是一种伤害。学生的回答或提出的问题,都是他们思维的结果,千万不能按成人的思路及标准去要求他们,也不应该仅以答案的对错下评语。应降低要求,学会宽容,因势利导。可给出某一方面的肯定,可从他们的思路、语言、体态等方面加以肯定:你的想法很新奇;你表达能力不错,大有进步;你的声音很洪亮,是一个自信的孩子;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来回答问题,真是动了脑筋等等。这类评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怀、赏识与期待,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进而放松神经,心情愉悦,变得愿答、乐答。2.批评多,赞扬少。教师对学生往往是恨铁不成钢,当学生说不出答案又启而不发时,常露出不屑的神态,不由自主地说出伤害学生自尊的话语。这样有意无意的损害了学生,导致他们失去学习兴趣,随之师生关系变得紧张,甚至自觉不自觉地拒绝教育,将自己禁锢在失败中。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激励教育能融洽师生关系,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增强师生互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的必要条件。3.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导致两极分化。课堂上,教师总是提问成绩较好的几个学生,差生处于被遗忘的角落,缺少应有的关注,使他们没有表现的机会,习惯将自己置身于讨论发言之外,热闹是别人的,沉默是自己的,课堂上往往分成了参与者和看客两部分。教师不妨对那些学习成绩好、又抢着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讲:“我知道你很优秀,难的问题你再举手,现在可否把这一机会留给其他同学好不好!”这样既保护他们发言的积极性,又照顾到多数同学。力求将问题按照难易程度设计,让优秀生回答开放性、综合性问题,给他们广阔的思维空间,发挥基础扎实的优势;学习稍差的学生可回答基础性的单纯问题。这样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感觉,都有所提高。我们要善于分析每个人的性格、特长,关注个性差异,了解并尽量满足他们的喜好和内在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二、学生主体性的不足
教与学这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新课改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是大家公认的,课堂气氛沉闷也有学生及社会、家庭方面的原因。1.学生方面的原因。①学生知识储备少,还不会灵活运用。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学生读书少,书包里只有教科书和作业本,课外阅读几乎少得可怜,这样他们的知识面相对就很窄,想回答问题,说不出道道,说不出独到的见解,往往自我觉得还不如不说。②见世面少。学生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学校和家中度过的,有些农村学生甚至没有去过县城。在家里经常接触到的就那么几个人,说话的机会不多,讨论的少,争论的少。在学校里接触的就是班上的同学和课任教师,一堂课40分钟自己也说不了几句话。放寒暑假时,忙着做假期作业或进补习班,接触大自然、参加社会活动少,思想、情感不能升华,这样表达起来没有多少话要说。反过来又影响到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口语表述水平就很一般化了。2.社会、家庭方面的原因。小学生在家庭、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小孩子懂什么”,“少说话,不惹事”当作评价乖孩子的标准。这样孩子虽有想法,但得不到表达和展示,变得只听少说,失去很多口语表达的机会。课下不敢,课上少说就不足为奇了。
三、对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思考
课堂气氛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课上,如果只是教师一人没完没了、口干舌燥地讲,也只有那么几个学生发言,大部分学生是观众、听客,恐怕很难成为一堂好课。一堂课,如师生、生生充分互动,在热烈探讨、争论中进行,既能实现预设的教学任务,又能使学生在思想、知识、心理、能力,特别在口语表达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如此气氛,如此教学效果,才可能是一堂好课。如何提升课堂气氛,提高育人效果呢?①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师要加强学习,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实践。②备好课。既要认真钻研文本,又要备学生,将这两个方面较好的融合;抓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课常上常新;设计的问题,有易有难,使大部分学生有话可说。③多组织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口,情感体验丰富,说起话来才能各具特点。
总之,要上好语文并不容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若想让语文课堂成为令人向往的场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及教师的互动,才能从根本上调动课堂气氛,使语文课魅力四射。
关键词:小语语文 语文课堂 沉闷 活跃 分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提高学习兴趣,在愉快中学到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反之课堂气氛沉闷让人感觉尴尬,学生们好说爱动,天真活泼的天性荡然无存。这不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情感体验,阻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本文进行简单分析。
一、教师主导作用的失当
教师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但由于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艺术的原因,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1.对学生回答的要求太完美。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他们正处在成长期,且各人的能力及对知识掌握存在差异,思路各有千秋,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他们回答问题存在许多不足,甚至出现较低级的错误是正常的,对学生的答案要求过于完美、苛刻,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学生是一种伤害。学生的回答或提出的问题,都是他们思维的结果,千万不能按成人的思路及标准去要求他们,也不应该仅以答案的对错下评语。应降低要求,学会宽容,因势利导。可给出某一方面的肯定,可从他们的思路、语言、体态等方面加以肯定:你的想法很新奇;你表达能力不错,大有进步;你的声音很洪亮,是一个自信的孩子;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来回答问题,真是动了脑筋等等。这类评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怀、赏识与期待,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进而放松神经,心情愉悦,变得愿答、乐答。2.批评多,赞扬少。教师对学生往往是恨铁不成钢,当学生说不出答案又启而不发时,常露出不屑的神态,不由自主地说出伤害学生自尊的话语。这样有意无意的损害了学生,导致他们失去学习兴趣,随之师生关系变得紧张,甚至自觉不自觉地拒绝教育,将自己禁锢在失败中。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激励教育能融洽师生关系,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增强师生互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的必要条件。3.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导致两极分化。课堂上,教师总是提问成绩较好的几个学生,差生处于被遗忘的角落,缺少应有的关注,使他们没有表现的机会,习惯将自己置身于讨论发言之外,热闹是别人的,沉默是自己的,课堂上往往分成了参与者和看客两部分。教师不妨对那些学习成绩好、又抢着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讲:“我知道你很优秀,难的问题你再举手,现在可否把这一机会留给其他同学好不好!”这样既保护他们发言的积极性,又照顾到多数同学。力求将问题按照难易程度设计,让优秀生回答开放性、综合性问题,给他们广阔的思维空间,发挥基础扎实的优势;学习稍差的学生可回答基础性的单纯问题。这样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感觉,都有所提高。我们要善于分析每个人的性格、特长,关注个性差异,了解并尽量满足他们的喜好和内在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二、学生主体性的不足
教与学这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新课改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是大家公认的,课堂气氛沉闷也有学生及社会、家庭方面的原因。1.学生方面的原因。①学生知识储备少,还不会灵活运用。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学生读书少,书包里只有教科书和作业本,课外阅读几乎少得可怜,这样他们的知识面相对就很窄,想回答问题,说不出道道,说不出独到的见解,往往自我觉得还不如不说。②见世面少。学生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学校和家中度过的,有些农村学生甚至没有去过县城。在家里经常接触到的就那么几个人,说话的机会不多,讨论的少,争论的少。在学校里接触的就是班上的同学和课任教师,一堂课40分钟自己也说不了几句话。放寒暑假时,忙着做假期作业或进补习班,接触大自然、参加社会活动少,思想、情感不能升华,这样表达起来没有多少话要说。反过来又影响到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口语表述水平就很一般化了。2.社会、家庭方面的原因。小学生在家庭、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小孩子懂什么”,“少说话,不惹事”当作评价乖孩子的标准。这样孩子虽有想法,但得不到表达和展示,变得只听少说,失去很多口语表达的机会。课下不敢,课上少说就不足为奇了。
三、对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思考
课堂气氛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课上,如果只是教师一人没完没了、口干舌燥地讲,也只有那么几个学生发言,大部分学生是观众、听客,恐怕很难成为一堂好课。一堂课,如师生、生生充分互动,在热烈探讨、争论中进行,既能实现预设的教学任务,又能使学生在思想、知识、心理、能力,特别在口语表达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如此气氛,如此教学效果,才可能是一堂好课。如何提升课堂气氛,提高育人效果呢?①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师要加强学习,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实践。②备好课。既要认真钻研文本,又要备学生,将这两个方面较好的融合;抓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课常上常新;设计的问题,有易有难,使大部分学生有话可说。③多组织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口,情感体验丰富,说起话来才能各具特点。
总之,要上好语文并不容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若想让语文课堂成为令人向往的场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及教师的互动,才能从根本上调动课堂气氛,使语文课魅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