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舌头绊倒

来源 :阅读与鉴赏·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go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堪称美国新闻界的大姐大。多年来,在位于白宫主楼和总统椭圆形办公室之间的新闻发布厅里,她始终享有坐在第一排正中位置的特权,上面的一个小铜牌上写着她的名字:海伦·托马斯。
  1920年8月4日,海伦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一个黎巴嫩移民家庭,从小对文字有着特殊感情的她在12岁时就宣布,长大要当一名记者。后来,她果然实现了自己的“记者梦”,从韦恩州立大学毕业后,海伦通过努力于1943年进入美联社,开始了她的记者生涯。她有刀子似的舌头和利剑般的智慧。
  1961年,约翰·肯尼迪当选总统后,40岁的海伦为自己争得了白宫记者团的第一个女记者席位。此前,女记者不允许参加白宫的记者招待会。一次,海伦向肯尼迪抗议:“如果我们不能参加,你也不应该参加。”肯尼迪无言以对,只得表示同意,女记者们从此闯进了男记者的领地。肯尼迪总统为此还说过:“海倫会是个‘好姑娘’,如果她扔掉手里的笔和采访本的话。”许多年里,海伦总是第一个或第二个向总统发问的白宫记者。10年后,海伦成为首席记者,后来又成了记者团的团长,她更在1972年作为唯一一名女记者随尼克松总统访华。
  就这样,50年来,从当时的总统约翰·肯尼迪,到现任总统奥巴马,海伦一共经历了10位美国总统。尽管她一直以向总统发问犀利尖锐著称,但“几乎都得到了总统们的谅解”,而总统们也和她结下了不一般的个人感情。1995年,海伦75岁生日这天,时任总统克林顿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是15分钟的独家专访。克林顿还亲自捧起生日蛋糕,让这位拷问过他无数次的女记者吹生日蜡烛。海伦吹了两口气,克林顿帮她吹了第三口气,合力把蜡烛吹灭。奥巴马2009年上台后过的第一个生日,就是和海伦这位白宫最资深的记者一起过的,因为他们同一天生日。
  然而,就在前不久,这个当了50年白宫记者、历经10届美国总统的传奇女性却因为一句话而被白宫方面逼辞,结束了其记者生涯。那么,海伦到底说了一句什么话?
  2010年5月27日,89岁的海伦参加了白宫美籍犹太人历史月庆祝活动,在被一家网站问到“如何看待以色列逮捕巴勒斯坦人的事件”时,她回答说:“告诉他们,滚出巴勒斯坦。这里不是德国,也不是波兰。他们(以色列人)可以回老家。回到波兰、德国、美国或其他任何地方。”
  此言一出,立即激起了美国犹太团体和政界的愤怒。海伦忽略了,在美国人的观念中,最不该受保护的言论自由,就是煽动公私仇恨、挑拨种族关系。一不小心,她犯了众怒。白宫新闻发言人吉布斯说:“具有如此冒犯性的言论应受谴责。她的这番话与她在白宫的角色不符。”
  事后,海伦不得不罕见地为自己的犀利言论道歉。她在博客中写道:“我为自己关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言论深表歉意。我深信,只有各方承认必须相互尊重、相互宽容,中东才能实现和平,而我的那番话没有反映出这种信念。”然而,道歉已经无济于事。即将迎来90岁生日的她原本还可以继续工作,但她却因为一句过激的话,不得不为自己57年的记者生涯画上句号。
  2010年6月7日,海伦黯然宣布,立即退休,同日,她的白宫记者证被撤销。一个伟大的职业生涯就这样以一种悲哀的方式告终了。
  对于众多新闻记者来说,海伦·托马斯曾是一个高不可及的榜样。如今,人们不得不从她身上汲取一点教训:未经思考,就脱口而出的话,会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就像箭,离开弓弦,便不再属于射手。言论,离开说话人的口,便不再属于他本人。
  我们应当铭记这一点。
  (水中荷摘自
  《侯爱兵文字坊》)
其他文献
记得进第一家公司实习的时候,我穿了一件深蓝色卡通式连帽衫,配深蓝色牛仔裤,自觉朴素低调。  有一天经理带我去见客户,临行前皱着眉头打量我一下说:“你穿的这是什么?小熊吗?”  我没皮没脸地笑,经理说:“虽然你还是学生,但上班就要有上班的样儿。”  第二天,我就穿了一身黑西装来,故意在经理身边走来走去。  经理对我矫枉过正的着装风格并不欣赏,他说,穿衣裳是一门学问,以后你慢慢学吧。  后来,我正式参
期刊
“Table manners start from napkin.”是西餐礼仪中很讲究的一句话,意思是“餐桌礼仪从餐巾布开始。”  餐巾布通常是折叠好放在你的位子中间的装饰盘上,这是在正式的晚宴上常见的餐巾摆法。除此之外,餐巾布也会放在盘子的边上。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餐巾布不是放在中间的位置,它就会在你的左边,而右边的餐巾布属于坐在你右边的客人,注意不要拿错。另外,有时候餐巾布是放在杯子中,这时候你的
期刊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1回:“横竖‘礼多人不怪’,多作两个揖算得什么!”意思是说,对人多行礼仪,人不会怪罪。意谓礼节还是不可欠缺。  人与人的交往中,礼貌是基本的礼节,在职场也不例外,凡事讲点礼貌能使求职和工作更顺利。  一一问候主考官  不论是应聘名声在外、待遇丰厚的大公司,还是藉藉无名的小公司,求职者首先要过的都是面试考官这一关。在投递简历的人才市场也好,在进行面试的公司办公室也好,求职
期刊
王芳现在是北京银汉传媒的节目总裁,身兼主持人和制片人。在她旗下有8档节目,其中6档是日播,她要担负起几百号人的吃饭问题。差不多每天上午8点多到公司,晚上差不多十一二点回家,一天的工作时间可能要超过十三四个小时,而且没有周六周日,常年如此,每年只会休5天的年假。  你很难想象这么纤弱的身体能够扛起这么大的压力,在我看来她简直是个超人。“我一直崇尚快乐工作,你只有喜欢这份工作你才有可能热爱这份工作,你
期刊
大多数商人看到货物被顾客买走时都会感到快乐,而孙鹏看到自己售卖的商品被买走时却像把孩子送人一般不舍。开手绘鞋店的他认为:“我卖的不是‘鞋’,而是‘手绘’,更是‘心绘’——用心画出来的手绘鞋是有生命的。”  “有的时候我就想:我可以不卖这些鞋吗?”孙鹏抱着一双鞋若有所思地说。坐在电脑旁的女友郝爱霞道出了他的心情:“每卖出一双鞋,他都很矛盾。能卖掉这些鞋,说明它们是被认可的;但我们画每一双鞋都是很用心
期刊
玛氏糖果公司(Mars)是美国私人企业中的佼佼者,年销量已达50多亿美元,它生产的一种巧克力豆堪称“世界闻名”的糖果。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这款巧克力豆刚开发出来时,由于广告宣传不太成功,销售一直不太理想。于是,玛氏公司聘请策划能人为巧克力豆做广告宣传,努力扩大产品的销路。  策划人员发现,这款巧克力豆是当时美国唯一一种使用糖衣包裹的巧克力豆。这种糖衣又称食用膜,现在已经广为人知,是一层成分复
期刊
前些日子,我和几个朋友去异地,顺道拜访一位学经济管理的老同学。  席间,觥筹交错,谈到當前各行业的惨烈竞争,众人无不感慨,一个做餐饮的朋友更是面露愁色。我知道,朋友的餐厅最近生意很不景气,原先的二十几名员工,已辞退了近一半。老同学详细问了一下朋友餐厅的地势、规模、设备以及菜式风味,不作点评,只是笑了笑,说:“吃完饭,我带你们去楼下吃煎饼。”煎饼,我了解,早餐也常吃。就是那种在平面铁鏊子上,用竹制刮
期刊
“遇物加钱”与“逢人减岁”是言语交际中针对人们的普遍心理而采用的两种投其所好、讨人喜欢的说话技巧。  加法——遇物加钱  买东西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再平常不过的一种日常生活行为。在我们的心中,能用“廉价”购得“美物”,那是善于购物者所具有的品格,那是精明人的一种象征,虽然我们不会,也不可能都是善于购物者,但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购物能力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当我们买了一件物品之后,如果自己花了50元,
期刊
最近,如何成功相亲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如何能在相亲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这需要一些提问技巧。  问金莫太急  相信很多单身人士在相亲时对对方的经济收入比较有兴趣。在相亲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不少第一次见面就问人家月收入多少、是否有房有车的问题,这种赤裸裸的提问很像税局、公安、银行的人在提问,没有几个人愿意诚实回答的,而且很容易破坏气氛。轻轻地了解对方的工作常态,轻轻地了解对方住在哪里,不是为了他的
期刊
军事上的制高点,乃是兵家必争之地。交战的哪一方捷足先登,就可占据地利,居高临下,掌握战场的主动权。这一规律启示我们:在交谈中也要抢占“制高点”。这里所说的制高点,就是观察事物、抒发己见的着眼点、立足点及其高度。古诗云:“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只有站在一定高度,才能鸟瞰全局,引发出高人一筹的真知灼见。那么,如何提升谈话的境界与高度呢?在这方面,历代伟人前贤的精彩范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  从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