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实现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如何让学生用轻松活泼、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尊重教育规律,以人为本,用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方式授课,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性与开发性思维的培养,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是每位体育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那么,如何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教学组织形式巧妙灵活,让学生乐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无济于事。教师在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上和教学内容上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的新颖多变,会使学生有新鲜感,从而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仰卧起坐,既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内容之一,又是发展躯干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的一种练习方法,属于周期性动作,对学生的腹肌耐力有较高要求,很多学生都害怕练习,更不要说测试了。如果采用传统的分组练习,不仅很多学生会“偷工减料”地练习,而且会产生懈怠心理,也就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课上我并没有让学生直接练习,而是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进行“仰卧起坐吉尼斯纪录挑战赛”,大家想不想参加啊?所有学生都举起了手,此时宣布开始练习准备,看谁能成為班级纪录保持者,话音刚落所有学生都在抢着练习,我也鼓励学生以后体育课继续挑战班级最高纪录,从而很好地达到了让学生持久、自觉、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又如:在队列队形练习时,重复枯燥单调的练习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我将学生自主分组,并进行小组对抗赛,然后进行综合评价打分,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为小组争光;还可以把耐久跑、投实心球等学生缺乏兴趣的项目同体育考核结合起来,让学生练习有目的和动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练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力求多变,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接受过程。
彼得·G·贝德勒曾说:“教学是建立在‘变’这一基础上,教材还是原来的教材,但我自身却变了——更重要的是,我的学生变了。”体育老师自身专业知识的更新,对运动技术的理解及个人修养的提高都体现在教学这个“变”字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性格、能力、心理素质的差异,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同一动作,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教师授课的语气和方式都不应相同。比如:一个性格较冲的学生在学习乒乓球推挡动作时,就不能过于激发他的热情,否则很可能会出现动作僵硬、情绪急躁的现象。这时应让学生放松一点,不要过于用全力,注意动作的协调性。而对于性格文静的学生,同样是这一动作,教师的启发就要有所不同,要让他集中注意力,坚持到底,完成动作过程。这样,这两个学生都会学得不错,各有特点。相反,如果老师的讲解动作要领千篇一律,学生学习效果就可能都不理想。
教学方式力求多变,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做到因材施教,还要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接受过程,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技能。在利用好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积极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比如在低年级体育课上尽量多采用一些情境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始终对游戏充满期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掌握理解知识技能。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充分研究所选教材的可变形式,设计多种调整措施,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游戏方法,使其更具有时效性。针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强化练习效果。如“运球接力”、“实心球打靶”、“障碍跑接力”等不同形式的竞赛,它们能充分满足学生争胜好胜的心理。但是竞争性游戏在保证公平性的同时,在分组中也要做到实力大致平衡,并科学地分配练习时间和次数,从而取得一定的健身效果。“教有方法,教无定法”,只有课堂活力四射,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技能,体育课堂才能是高效课堂。
三、发挥学生想象,充分体现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新学习方式。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转换角色,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愿望,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上四年级障碍跑课时,我分别设置了:跳过小河(体操垫)、穿过树林(标枪)、钻过山洞(栏架)、爬过小山(跳箱)等障碍,如果我带领学生依次学习通过障碍,那么学生练完一遍可能就没兴趣了,因为教了固定的方法,对学生来说练习已经没有挑战性了,所以要转变传统教学思维,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探索通过障碍的方法,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只做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经过学生的分组尝试、讨论、实践、研究后,各组分别总结出一种最快速、最安全、最有效、最合理的方法,然后各组运用自己总结的方法进行比赛,比赛很精彩,也很激烈,整节课的课堂效果非常好,同时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的教学不仅在于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学”能够最终摆脱“教”。教学中,需要通过运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技能。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及独立运用体育知识技能指导自己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让他们自愿地学习,快乐地练习。在增强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一、教学组织形式巧妙灵活,让学生乐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无济于事。教师在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上和教学内容上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的新颖多变,会使学生有新鲜感,从而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仰卧起坐,既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内容之一,又是发展躯干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的一种练习方法,属于周期性动作,对学生的腹肌耐力有较高要求,很多学生都害怕练习,更不要说测试了。如果采用传统的分组练习,不仅很多学生会“偷工减料”地练习,而且会产生懈怠心理,也就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课上我并没有让学生直接练习,而是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进行“仰卧起坐吉尼斯纪录挑战赛”,大家想不想参加啊?所有学生都举起了手,此时宣布开始练习准备,看谁能成為班级纪录保持者,话音刚落所有学生都在抢着练习,我也鼓励学生以后体育课继续挑战班级最高纪录,从而很好地达到了让学生持久、自觉、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又如:在队列队形练习时,重复枯燥单调的练习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我将学生自主分组,并进行小组对抗赛,然后进行综合评价打分,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为小组争光;还可以把耐久跑、投实心球等学生缺乏兴趣的项目同体育考核结合起来,让学生练习有目的和动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练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力求多变,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接受过程。
彼得·G·贝德勒曾说:“教学是建立在‘变’这一基础上,教材还是原来的教材,但我自身却变了——更重要的是,我的学生变了。”体育老师自身专业知识的更新,对运动技术的理解及个人修养的提高都体现在教学这个“变”字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性格、能力、心理素质的差异,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同一动作,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教师授课的语气和方式都不应相同。比如:一个性格较冲的学生在学习乒乓球推挡动作时,就不能过于激发他的热情,否则很可能会出现动作僵硬、情绪急躁的现象。这时应让学生放松一点,不要过于用全力,注意动作的协调性。而对于性格文静的学生,同样是这一动作,教师的启发就要有所不同,要让他集中注意力,坚持到底,完成动作过程。这样,这两个学生都会学得不错,各有特点。相反,如果老师的讲解动作要领千篇一律,学生学习效果就可能都不理想。
教学方式力求多变,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做到因材施教,还要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接受过程,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技能。在利用好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积极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比如在低年级体育课上尽量多采用一些情境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始终对游戏充满期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掌握理解知识技能。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充分研究所选教材的可变形式,设计多种调整措施,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游戏方法,使其更具有时效性。针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强化练习效果。如“运球接力”、“实心球打靶”、“障碍跑接力”等不同形式的竞赛,它们能充分满足学生争胜好胜的心理。但是竞争性游戏在保证公平性的同时,在分组中也要做到实力大致平衡,并科学地分配练习时间和次数,从而取得一定的健身效果。“教有方法,教无定法”,只有课堂活力四射,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技能,体育课堂才能是高效课堂。
三、发挥学生想象,充分体现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新学习方式。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转换角色,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愿望,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上四年级障碍跑课时,我分别设置了:跳过小河(体操垫)、穿过树林(标枪)、钻过山洞(栏架)、爬过小山(跳箱)等障碍,如果我带领学生依次学习通过障碍,那么学生练完一遍可能就没兴趣了,因为教了固定的方法,对学生来说练习已经没有挑战性了,所以要转变传统教学思维,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探索通过障碍的方法,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只做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经过学生的分组尝试、讨论、实践、研究后,各组分别总结出一种最快速、最安全、最有效、最合理的方法,然后各组运用自己总结的方法进行比赛,比赛很精彩,也很激烈,整节课的课堂效果非常好,同时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的教学不仅在于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学”能够最终摆脱“教”。教学中,需要通过运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技能。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及独立运用体育知识技能指导自己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让他们自愿地学习,快乐地练习。在增强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