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南海局势总体是稳定的。中国方面之所以做出如此判断,主要是基于两点基本现实,一是中方保持了战略维权节奏,有效遏制了个别国家挑起争端的野心,南海的航行自由和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二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就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达成多项重要共识,“双轨思路”的执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全面落实以及“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然而,个别南海争端国和个别域外国家不希望看到南海局势趋稳的现状,出于各自战略考量,美国在不断针对南海问题提出“停止” “冻结”建议的同时,高调扬言巡逻南海,日本则在积极回应美方共同巡逻倡议的前提下向个别争端国“赠送”装备,菲律宾则一边强推“南海国际仲裁”,一边在各类国际场合鼓吹南海议题,妄图使南海问题国际化、司法化。美日菲近期热炒南海问题,不仅不会为该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建设性元素,反而会使地区局势出现更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南海问题呈现出复杂化、扩大化的风险。
美欲借南海问题升级海洋战略打造“争端链”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但在美国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影响力相对有限的前提下,军事力量“重返”亚太就成为了美国方面的必然选择。在奥巴马新的任期内,美方已对其“亚太再平衡”战略做出重大调整,将其亚太海洋战略的升级与调整作为“亚太再平衡”战略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内核。
近年来,美国试图将其亚太区域的海洋战略由过去强调全覆盖威慑能力的“蓝水战略”升级为强调对目标国近海区域控制能力的“棕水战略”。二战后的几十年间,美国一直在其海洋经略过程中秉持“蓝水战略”,强调其海军力量的全球性威慑能力。由此,美军的航母编队在各大洋之间游弋,哪里有威胁美国“安全”的事件发生,美国的威慑能力就可以辐射到哪里。
2009年前后,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陆续向有关机构递交大陆架划界案,全球海疆划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形势,部分海洋争端浮出水面。面对此种变化,美国方面针对自身海洋战略做出了重大调整,在探讨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前提下,开始将其海洋战略由“蓝水”战略升级为“棕水”战略。该战略强调对于他国沿海地带的控制能力,讲究“前沿威慑 海上控制 力量投送”模式。因此,美国在亚太区域将进一步依托其军事同盟力量,着力打造针对中国的“东海—南海争端链”。在此基础之上,美国将其在亚太区域可供依托的力量分为两种,一为地区军事盟国,二为潜在军事合作伙伴。前者以日本、菲律宾以及澳大利亚为代表,后者以越南等国为主要代表。为了整合相关要素,强化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力量存在,美方近年来积极动员其在区域内的这些军事盟友和潜在伙伴,意图通过打造“东海—南海争端链”,形成一个针对中国海上力量发展的口袋型包围圈,而南海正是该“争端链”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比之下,美国的“争端链”较之过去的“岛链”,从军事上来讲更加紧密,冲绳本岛基地—冲绳南岛监听站—苏比克港新基地—南沙非法睡莲基地—潜在的军事存在,将东海、南海打造成一个逐步收紧的口袋;从政治上来讲更加有效,东海划界问题—钓鱼岛争端—黄岩岛问题—南沙争端,形成地缘政治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地带。
近期,美国更是加紧了在南海周边的战略部署及外交场域的舆论准备,将手中的剑与口中的剑结合起来,意在搅乱南海局势。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已不再满足于过去在南海问题上试图充当的“中立者”、“制衡者”角色,其妄图实现角色升级,充当南海争端的“仲裁者”。正所谓“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明知自己是局外人的美国目前正准备大张旗鼓地深度介入南海问题。
美方甚至罔顾南海问题的实质是南沙部分岛礁主权争端及海域划界争议这一基本事实,企图将争端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南海。美方在南海的潜台词就是:菲律宾向仁爱礁运送“补给”中国不得阻止,外国渔民在我管辖海域的侵渔行为中国不得执法,西沙乃至近海的油气中国不得开发,南沙岛礁的正常建设中国不得推进。总而言之,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已经固定了这种狡猾霸道的“双重标准”,长此以往,美国的行为必将导致南海争端进一步复杂化和扩大化。
日本妄图将菲律宾打造成介入南海问题试验田
近年来,在美国的战略上的纵容甚至鼓动之下,日本方面在海洋问题上动作持续不断,准备实施离岛“国有化”、政府首脑继续鼓吹“价值观外交”、将有争议岛屿纳入教科书以及编订航空自卫队《应对手册》等。在南海问题上,日本更是对美国亦步亦趋,鼓吹共同巡逻南海,并不时抛出支持菲方通过“国际法”解决争端的声音。
近年来,日本对南海的“兴趣”有增无减。这一方面来源于在海洋争端中转移中国注意力的图谋——一边高调扬言巡逻南海,一边在钓鱼岛周边部署沿岸监视部队和特别警备部队;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美国将东海不稳定因素引入南海的图谋。基于上述两点背景,菲日近期在南海高调举行海上演习,日美“援菲新模式”即“美国海军威慑 日本海警协同”的态势进一步呈现。随着“代价强加型”策略的提出,日本妄图通过多种手段加大中国海洋维权的代价,而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则由目前的尝试性介入南海问题转向常态化介入南海问题,从而将其战略触角伸向更远的区域。
菲律宾运用多重手段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
菲律宾近期在南海问题上可谓动作频频。先是派出“史上最豪华的阵容”前往海牙国际仲裁庭出席仲裁案,其后菲方在东盟系列外长会上扰乱正常会议进程。深入考察不难发现,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搅局出于三方面战略考量。
首先,菲律宾作为美国亚太区域内重要的军事盟国,重在依靠美国军事力量的“保护”将自身的海洋战略调整与美国争端链战术紧密结合,为其进一步巩固在南沙的非法存在赢得时间。目前,菲律宾军事战略正在由打击南部反政府武装向强化西部军区非法控制南海进行转移。菲律宾事实上在执行“选择性近海防御战略”,即立足于其海空军实力较弱的现实,将有限的军事力量及军事投入部署到对其最具战略意义的前沿区域。菲方选择的前沿区域多是邦阿西楠省、三描礼士省及巴拉望省的沿海地带,苏比克湾和奥伊斯特湾等紧临南海的天然良港将是其部署军力的重要着力点。因此,菲方近期在南海的诸多行为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企图借国际媒体之口宣传菲律宾的非法主张,为其接下来在南沙岛礁推动的四大非法活动(即非法控制、非法开发、非法移民、非法建设)遮羞。
其次,进一步倚美自重,不断通过美菲军演炫耀后台武力,并在军演结束后做足接续性动作。为了进一步实现“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军事布点,美国实际上正在打造 “东海—南海争端链”,妄图使东海、南海问题产生联动性,加大对中国的战略挤压力度。而在“争端链”战术中,菲律宾是一颗重要的棋子。故此,美国需要菲律宾在“争而不破”的前提下,持续性挑动南海争端,使南海保持“争议状态”,时刻牵制中国的战略注意力。2014年,美菲签署“强化防务合作协议”,菲方将利用南海的“热度”进一步坐实美军以“轮驻”形式在菲部署的事实,并试图将该合作机制逐步扩展到日本、澳大利亚等美军事盟国,为其战略部署增添资本。
第三,转移国内民众注意力。目前菲律宾大选进入关键阶段,各派政治势力的选战角逐亦日趋白热化。从近期的民调结果分析,亲菲律宾总统阿基诺阵营的选举人支持率持续低迷。为了抬拉选情,争取票仓,阿基诺阵营再次祭出“南海争端牌”,挑动菲国内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妄图借此挽回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