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曲矿孤岛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措施

来源 :山东煤炭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西曲矿孤岛工作面回采期间顶板压力大、围岩破碎等问题,主要采取初采初放技术管理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巷道表面位移量相对较小,顶板无明显离层,锚杆锚索应力无明显变化,保证了12315孤岛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该技术对西曲矿类似地质条件的工作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针对煤田开采与城乡建设相互制约的问题,提出开采与城市化建设推进相协调的理念,采用因地制宜地打造城市新发展空间、提供生态宜居的环境,增加建设项目的 使用价值,为煤矿开采预留空间两种解决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文章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导致避难硐室避灾功能失效的基本原因事件和事件类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指出了导致避难硐室避灾功能失效的几个管理缺陷,并对以上缺陷的根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应的整改措施.
针对煤炭质量内在因素即内水、内灰等客观存在无法改变实际情况,从采煤工作面实际开采的情况出发,分析、研究其外因素主观条件及过程,最大限度地提升改变煤炭质量外因素主观条件过程管理,有效提高煤炭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为降低某柴油机飞轮壳质量,将飞轮壳材料由铸铁更改为铸铝并进行结构优化.基于ABAQUS软件建立飞轮壳仿真模型,计算飞轮壳应力和疲劳寿命安全系数;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对飞轮壳最大应力位置进行应力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飞轮壳质量减轻11.69 kg;铸铝飞轮壳最大应力为219.7 MPa,静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最小高周疲劳安全系数为1.263,高周疲劳满足设计要求;最低使用寿命为78600 h,预计最低寿命里程为300万km.本研究可以为飞轮壳及其他零部件的轻量化设计提供参考.
为满足日益严格的颗粒物排放标准的要求,以不同载体的汽油颗粒捕集器(gasoline particulate filter,GPF)为研究对象,对GPF进行台架性能测试,通过试验对比分析2种载体GPF的再生性能,研究不同载体GPF入口再生温度、不同碳载量下碳烟颗粒的燃烧特性以及载体内部温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温度、碳载量、空燃比的提升,主动再生时,GPF再生速率均有所增加;被动再生时,载体内部最高温度出现在载体中后段,载体后端的径向温度梯度较大,再生时需重点关注该位置;2种再生方式的再生效率均
以淮南矿区新庄孜煤矿为例,对新退出产能矿井的井下遗留煤炭等地质资源和地表工业设施、旅游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退出产能矿井资源综合性开发的原则,就其资源综合利用模式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可行建议,为退产能矿井的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开发参考.
为了探究断层对于底板突水的影响,通过SEM试验探究断层破碎带微观结构及形态,分析断层形成过程,利用图像软件IPP分析计算断层破碎带物质孔隙率,进行X射线衍射试验对断层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了解其岩石特性及产生影响.
为识别影响回热试验的重要因素,核实非水冷中间壳增压器回热温度是否在设计限值范围内,分别进行某四缸柴油发动机和增压器台架回热试验,获取增压器关键部位稳定运行及回热温度.试验结果表明:涡前温度为605.5℃,发动机额定工况下,涡端密封环、涡端浮动轴承部位的最高回热温度分别为282.3、241.9℃,涡端密封环部位存在润滑油结焦风险;浮动轴承外间隙、内间隙膨胀量总和分别为0.0231、0.0114 mm,满足设计要求;相比额定工况,发动机大转矩工况下的涡前温度、润滑油进油温度分别降低52.4、40.0℃,涡端密
为提高气缸盖碗型塞压装效率和压装质量,研究机器人代替传统专机压装碗型塞工艺.采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设计机器人压装碗型塞所需夹具、夹具支撑装置等必需设备;根据生产线现场实际情况设计机器人压装碗型塞工艺总体布局.分析机器人压装碗型塞详细流程,进行离线编程,实现机器人压装碗型塞系统仿真运行.仿真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仿真压装过程中未出现设备干涉点,设备安装满足实际场地要求,生产节拍为36 s/件,满足生产要求.
通过优化缸内直喷(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GDI)汽油机的喷油正时和喷射压力,研究喷射策略对降低汽油机油耗和排放的粒子数量(particle number,PN)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单次喷射策略,适当提高喷射压力和增大喷油起始相位,可以降低PN排放和改善油耗,喷油起始相位过小或过大均不利于PN排放,转速小于3000 r/min时,优化的喷油起始相位为压缩上止点前曲轴转角280°~300°,转速为3000~5000 r/min时,优化的喷油起始相位为压缩上止点前曲轴转角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