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术语溯源浅说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s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极为繁盛。当人们打开电视荧屏,映入眼帘的电视剧基本上是古装戏的天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下国人对于历史题材艺术作品的青睐程度。在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历史积淀深厚的文明古国,人们钟情于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也是合乎情理之事。我国历史悠久,历史学发达,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也古已有之,然而,“历史剧”这一术语的使用却是晚近以来的事。
  
  一
  
  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创造出史官制度,以记载国中的大事、要事。秦汉以后,我国史官制度趋于成熟。汉代的太史令、三国曹魏的著作郎,都是当时设置的史官。唐代正式设置史馆,使史官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到明清,中国传统史官制度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程度。清代以翰林院掌国史、图籍管理和侍读等职,以国史馆、实录馆掌纂修之事,以起居注官掌起居之事,其修史制度之完备、成熟,远迈前代。
  中国史学的发达不仅体现在史官制度的悠久、完备,而且还拥有层出不穷的史家和浩如烟海的史籍。史书记载着社会变迁的沧海桑田、惊心动魄的王朝兴替、文明创造的辉煌灿烂、各色人物的成败浮沉,为中国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题材源泉,从而展现出历史学特有的魅力。通俗化的历史剧及其他以历史题材为内容的文艺作品,以其曲折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而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因此,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在数量上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始终是文艺创作中的重头戏。如元杂剧现存剧目162种,可算作历史题材的剧目就有109种,占总数量的67%。其中《说专诸伍员吹箫》(来源于《史记》)、《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来源于《三国志》)、《山神庙裴度还带》(来源于《旧唐书》)、《尉迟恭三夺槊》(来源于《新唐书》)等剧目的故事来源,无一不取自于正史的记载。据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统计,在收录的4750余种剧目中,历史故事剧占了一半以上。曾白融主编的《京剧剧目辞典》所收的5000多个剧目中,历史故事剧则有十分之九。正如竭力倡导戏曲改革的陈独秀所说:
  以吾侪中国昔时荆轲、聂政、张良、南霁云、岳飞、文天祥、陆秀夫、方孝孺、王阳明、史可法、袁崇焕、黄道周、李定国、瞿式耜等大英雄之事迹,排成新戏,做得忠孝义烈,唱得激昂慷慨,于世道人心极有益。(三爱:《论戏曲》,《安徽俗话报》1904年9月10日。三爱为陈独秀的笔名)
  明于此,人们对于时下如波涛汹涌般扑面而来的历史剧、历史演义剧、历史故事剧、古装戏、戏说戏充斥荧屏,占据舞台的现象大概不会过于惊诧。历史剧在我国尽管渊源深远,但是“历史剧”、“历史题材”等概念的出现与使用却是近代以来的事。
  
  二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侵凌,西学东渐,古老的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为了挽救民族与国家的危亡,近代的仁人志士,喋血饮恨,奋起挽救,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爱国救亡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为中国近代新文化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中日甲午战争后兴起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新文体革命”、“戏剧改良”等,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当时出现的“戏剧改良”可以说是戊戌维新思潮直接催生的结果,是中国近代文艺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启超、陈去病、柳亚子、陈独秀等新派精英,高度重视戏剧的社会作用,把戏剧视为传播新思潮、推动社会变革的有力武器。在他们的影响下,一些具有维新思想的进步艺人投入“戏剧改良”的实践,上演了一批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新剧”、“文明戏”。其中既有现实题材的剧目,也有历史题材的剧目。后者如:《博浪椎》,演秦末义士反抗专制暴政故事;《哭祖庙》,演三国蜀汉灭亡故事;《陆沉痛》,演明末清初史可法扬州抗清故事;《风洞山》,演明末清初瞿式耜桂林抗清故事;《海国英雄记》,演明末清初郑成功反清复明故事。
  以上各剧都贯穿着爱国、反封建的时代主题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民国初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戏剧改革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非常关注戏剧改革问题,一方面翻译、介绍西方的戏剧理论与作品,如英国莎士比亚、挪威易卜生等名家的作品;另一方面发起关于戏剧改革的思想讨论,批判传统旧戏,给戏剧界带来了生气。以京剧为例,在此前后上演的历史剧或依据传奇改变的剧目,在艺术性、思想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
  《黛玉葬花》,齐如山编剧,梅兰芳演出,1915年;
  《嫦娥奔月》,齐如山、李释戡编剧,梅兰芳演出,1915年;
  《木兰从军》,齐如山改编,梅兰芳演出,1917年;
  《楚汉争》,清逸居士编剧,杨小楼、尚小云演出,1918年;
  《红线盗盒》,齐如山编剧,梅兰芳演出,1920年;
  《霸王别姬》,齐如山、吴震修改编,杨小楼、梅兰芳演出,1921年;
  《梨花记》,罗瘿公编剧,程砚秋演出,1922年;
  《西施》,罗瘿公编剧,梅兰芳演出,1923年;
  《林冲夜奔》,杨小楼整理并演出,1923年。
  由上可见,在清末民初的戏剧改革大潮中,历史题材受到国人的高度关注,此类剧目层出不穷,成为当时“改良新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大量涌现的情况下,“历史剧”这一概念则迟迟未予登场,出现了概念滞后于事实的现象,多少有些名实不符。在清末民初,人们考察戏曲分类时,或沿用清末时的用法,以“新剧”、“旧剧”、“文明戏”、“时装戏”、“古剧”等名称来区分;或借用西方戏剧理论界的观点,以“歌剧”、“非歌剧”的说法对研究类别进行划分。尽管都包含着大量历史题材的剧目,但多是从时代或表现形式的角度下定义,并不能反映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剧的特定内涵。
  国人使用历史剧这一概念大致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派剧作家郭沫若在1920年至1925年间创作出他早期的几部历史剧,如《棠棣之花》(1920年)、《孤竹君之二子》(1922年)、《卓文君》(1923年)、《王昭君》(1923年)、《聂》(1925年)等,使用了与“历史剧”术语相近的“古事剧”、“史剧”等概念。1922年,郭氏在《孤竹君之二子·幕前序话》中说:
  我觉得做古事剧好像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把自己去替古人说话,譬如莎士比亚的史剧之类。还有一种是借古人来说自己的话,譬如歌德的《浮士德》之类。
  1926年,郭沫若在《三个叛逆的女性·附录》中多次使用“史剧”的概念:
  在中国的现在表演新剧(尤其是新的史剧)的时机尚未十分成熟……(旧式的道德家)看见我爱作史剧竟有目我为复古派、东方文化派者,那真不知道是何所见而云然。
  在《孤竹君之二子·幕前序话》一文中,郭沫若初步提到自己创作史剧的一些观点,认为写史剧是“借古人的骸骨,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一切新旧古今等等文字,只是相对的,假定的,不能作为价值批判的标准”。他注重创作史剧要进行必要的历史考证,但更强调体现作者自己的时代感悟。他曾在《三个叛逆的女性·附录》中,提到自己参加五卅反帝运动的经历对于创作《聂》的影响是何等重要,他说:
  从华英街以西是不准人通行的,有不识趣的人要蒙昧地去通过,当头就是一棒。我平生容易激动的心血,这时真是遏勒不住,我几次想冲上前去把西捕头的手枪夺过来把他们打死。这个意想不消说是没有决心行动得起来,但是实现在我的《聂》的史剧里了。我时常对人说:没有五卅惨剧的时候,我的《聂》的悲剧不会产生,但这是怎样的一个血淋淋的纪念品哟!
  郭沫若所说的“古事剧”、“史剧”,完全从作品的题材着眼,与“历史剧”这一概念在词语含义上已经无甚差别。可以说,郭氏使用的“古事剧”、“史剧”等概念,是现代国人表述戏剧分类时,从清末民初的“文明戏”、“古剧”过渡到“历史剧”的一个中间环节。至此,“历史剧”一词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顾仲彝是较早使用“历史剧”概念的戏剧理论家。1928年4月,他在《新月》杂志第1卷第2号发表《今后的历史剧》一文,顾名思义,是一篇专论历史剧的文章。顾文在对郭沫若《王昭君》、《卓文君》、《聂》,吴研因《乌鹊双飞》和王独清《杨贵妃之死》等几部新编历史剧得失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作者关于如何编写历史剧的观点。此后,“历史剧”一词为更多的学者所使用,成为通行的学术术语。1930年3月,郑伯奇在《艺术月刊》第1卷第1期发表《中国戏剧运动的进路》,提到“历史剧”的概念,他说:
  我记得有句俗话,把旧剧的内容,十足地说破了:“不是相公招姑娘,便是奸臣害忠良。”前者,用现在的术语翻译过来,便是家庭剧、恋爱剧,后者便是历史剧、时代剧。可是这二种剧都十足地表现着“封建的意德沃罗基”。历史剧方面已经不待讲了。
  洪深的《属于一个时代的戏剧》一文也多处使用了“历史剧”一词,如谓:
  这类历史剧或幻想剧,当然不能不求剧中所引用的习惯、风俗、行动、语调、思想、情感等等,与假定时代中所晓得所承认的情形相符合……《圣约翰》虽是描写15世纪的历史剧,但并不属于约翰贞德的时代,而明明是属于肖伯纳时代的戏剧了。
  毛泽东在20世纪40年代力倡新民主主义文化,高度评价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成就,也使用了“历史话剧”、“史剧”等术语,他说: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郭沫若在历史话剧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你们则在旧剧方面做了此种工作。(毛泽东:《给杨绍萱、齐燕铭的信》,《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又说:
  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决不会白费的。(毛泽东:《给郭沫若的信》,《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大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历史剧”已经成为一些专家学者信手拈来、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学术用语。尤其在抗战期间,为了鼓舞国人的抗战救国的意志,不少剧作家大力挖掘历史题材,创作出了更多的历史剧。著名者有郭沫若的《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欧阳予倩的《桃花扇》、《梁红玉》、《木兰从军》;田汉的《岳飞》、《史可法》、《南明双忠记》、《江汉渔歌》;阳翰笙的《天国春秋》等;延安文艺工作者编演了《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陈白尘在1946年发表的《奔向现实主义的道路》一文,曾对抗战期间大后方戏剧创作情况做过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在“描写抗战”、“历史剧”、“描写后方”、“与抗战无关”等四类题材的作品中,创作的历史剧数量呈上升趋势,抗战前期,历史剧创作只有6种,而到后期则激增到28种,占同期创作剧目总量的34%,在数量和所占百分比上都居于第一位,可见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在民众中受到欢迎的程度。社会舆论对于历史剧的发展也更为关注,不断发表有关文章,探讨诸如历史剧的社会作用、历史剧的改革、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等问题。
  历史剧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历史剧的创作自然是一件非常严肃而有意义的事情,一部好的历史剧应该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统一,这也是鉴别所有历史剧优劣成败的准绳。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恐怕是古往今来所有从事史剧创作的作家所关心的问题,也是迄今为止艺术界、学术界悬而未决,需要继续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其他文献
复习重点1.识记依法治国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正确理解法律的含义和特征。2.列举实例,说明青少年学习法律常识的重要性,运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说明我国现阶段依法治国和以
假如风有颜色,春天的风是绿色的。春风就像一个旅者,她漂泊四方,播下春的种子,传播春的讯息,唤醒冬眠的动物,踏破河床的厚冰,并用她那灼热的情感,融化了大地的冬雪。她把绿绒
读了很多诗词,在浩瀚的诗词海洋里看到了生活的博大,不禁也养成了观察生活、感悟季节的习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诗人
1988年6月,宜宾县白花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爆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这就是王典灿的爆炸焊接法的成功实验。而今,10年过去了,随着如 In June 1988, a lonely small ravine
丹尼尔·笛福在《鲁滨孙飘流记》中写道,鲁滨孙打算到失事的船上寻找些食物,于是“我决定只要可能,就登上船去。天闷热得使人难受,我脱去衣服,纵身跳入水中”。当赤裸的鲁滨
一九七八年初,郭沫若在北京医院住院期间,曾和数学家华罗庚有过一次讨论关于寿称的谈话。华罗庚提到古人对高寿的人给予的美称,如称七十岁为“古稀”,八十、九十岁为“耄耋”
突然间有种感觉或许这就叫后悔谁能诠释心中无味难道只有独自伤悲不明白昨日的星光为何那般的美不敢想明天的太阳是否有更多属于我的辉煌面对次次失败我无法呼吸忍受着次次失
期刊
在川北乡镇企业界,有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在他领办乡镇企业的36年里,一个个亏损企业在他的妙手“点化”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个个扭亏为盈。36年来,他所带领的企业先后为国家上
好像有冷底流在我周围。孩子们在街上玩耍着,作一种追逐的游戏,从街的这侧跑到那侧。我走过去,一个孩子转身向我,大的眼睛里显着惊异,于是变作怯惧。他站住了,停止玩耍,其余
期刊
许多人说学金工不快乐,因为很苦。可我说学金工很快乐,因为它苦。最枯燥的事———“砍铁”。本以为要砍下这么小小的、不起眼的、黑不溜秋的铁块是一件不费吹灰之力的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