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为多发性肌炎的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来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是临床中相对常见的一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多有贫血、骨痛、高钙血症、蛋白尿及肾功能不全等表现。起病时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又存在其他易混淆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时,易误诊。报道1例以乏力、肺间质病变及心脏浸润性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一度误诊为多发性肌炎合并肺间质性病变,最终通过骨髓穿刺确诊。

其他文献
随着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疫情的迅速蔓延及全国各地的流行病学统计和诊治经验的积累,目前已明确癌症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以及感染后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妇科肿瘤占女性恶性肿瘤的18.6%,是妇科常见疾病,因疫情持续中断诊治可能会影响疾病最终转归。部分妇科肿瘤患者出现癌性发热、乏力、纳差、腹痛、白细
目的初步评估改良的FOLFIRINOX方案(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氟尿嘧啶)治疗既往一线吉西他滨化疗失败的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2019年间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收治的经改良FOLFIRINOX(mFOLFIRINOX)方案二线治疗的2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资料,这些患者均接受了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一线化疗。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案、治疗相关毒性反应、影像学资料及生存资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脑微出血(CMBs)与CHA2DS2-VASc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房颤CMBs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医院住院且行头颅磁共振加权成像检查的164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其中CMBs组43例(26.2%),无CMBs组121例(73.8%)。采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CHA2DS2-VASc评分,并对CMBs的数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除联合131Ⅰ在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168例老年DTC患者,分为联合组(97例)和手术组(71例);同期另选取68例中青年DTC患者作为对照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联合131Ⅰ进行治疗,手术组仅实施手术切除治疗。酶联免疫法监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和1、3、6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但青年患者也不少见。青年ACS患者除需明确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外,还应进一步排除少见的病因。本文就青年ACS的少见病因作一汇总介绍。
帕金森病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运动障碍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帕金森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震颤是帕金森病临床表现四大症状之一,由于其他疾病存在相似体征,临床诊断多基于神经内科医师的临床经验,使得准确识别帕金森病震颤存在一定难度,认识帕金森病震颤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帕金森病。本文综述近十余年关于帕金森病震颤及其他存在相似体征疾病的研究情况,以助于帕金森病震颤的认识及与其他震颤的鉴别。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159例米勒链球菌群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159例中男性者103例(64.8%),未成年者(<18岁)19例,年龄(8.1±5.3)岁;中青年者(18~64岁)113例,年龄(45.5±13.1)岁;老年者(≥65岁)27例,年龄(74.7±8.6)岁。致病菌群为咽峡炎链球菌97例(61.0%)、星座链球菌55例(34.6%)、中间链球
目的调查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心血管病危险人群他汀类药物使用依从性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导致依从性差的原因,为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以2017年6—10月天津市某社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186例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心血管病危险人群为研究对象,使用中文修订版服药依从性Morisky量表,调查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结果被给予他汀类药物处方者占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