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异、不完全信息与价格歧视行为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世界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发展使商家更容易针对异质性顾客实行差异化定价,买卖双方在商品交易中掌握信息的程度影响着价格歧视的结果.本文通过实验室实验,根据商品内在价值、价格信息、以及对初始财富差异的知晓程度等变量,开展了3个不同实验.结果表明,卖家会因为买家知晓其他买家的价格信息而自愿规避价格歧视;也会因为买家还知晓其他买家评估的商品内在价值或初始财富而提高价格歧视.此外,买家不仅在意自己是价格歧视的优势还是劣势买家,还会在意买家间评估的商品内在价值差异.相较于努力获取的财富,随机赋予的买家财富差异更容易令卖家实施价格歧视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理论上地理距离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应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但大量经验研究反而发现距离弹性随时间增加,这被称为"距离之谜".本文研究认为全球价值链引起的中间品多次跨越国境是导致其出现的重要原因.本文首先构建两阶段生产的李嘉图模型,分别推导对比传统贸易和全球价值链贸易框架下贸易的距离弹性,从理论上解释全球价值链对距离弹性的影响渠道和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研究了距离和跨境次数对双边总贸易与增加值贸易的影响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考虑全球价值链因素后
本文基于OECD数据库2005-2015年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各国在效率和公平层面的增加值溢出和工资溢出指标,并结合多期DID和RD-DID等方法,对自由贸易协定如何影响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问题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显著推动了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其中,中低收入国家、收入分配较为合理的国家以及制度质量较好的国家,受到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经济包容性增长促进作用更加显著.(2)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和提升市场竞争优势两个渠道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包容性增长.(3)自由贸易协定的签
本文采用随机波动时变系数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与央行干预,对人民币汇率的市场整体预期和机构个体预期异质性的时变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对汇率预期的影响相对有限,而央行干预冲击持续性更长,会显著强化汇率预期.在以外推或适应性预期参与者个体为主导的外汇市场,宏观经济基本面对个体预期异质性的影响不显著.央行干预则通过在市场释放维持汇率稳定的信号,使市场参与者统一形成单边预期,降低了预期异质性.未来中国应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降低外汇市场干预,使人民币汇率波动反映更多宏观经济基本面信息.
城市的行政级别是关于地方到中央决策中心远近的度量,决定了各个城市在国家产业政策制定中的议价能力强弱.本文以2004年中国出口退税政策转型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基于城市行政级别的行业议价能力对不完全退税形成的出口税负担的影响.研究发现,退税政策调整后,较多分布于高行政级别城市从而议价能力较强的行业,所需负担的出口税相应较低;这种影响存在生产阶段异质性,在产业链上游端更加明显;行业议价能力的影响部分是通过地方与中央政府间的组织资源禀赋路径实现的.
本文使用城市和企业污染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和空间杜宾模型系统地研究高铁对城市工业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1)高铁开通降低了城市的工业碳排放,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2)高铁通过影响企业的技术和成本,实现了绿色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生产率提升,从而降低了城市工业碳排放;(3)高铁通过技术外溢作用实现了沿线中小城市的工业碳减排.本文对解释中国工业碳减排的成就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下一阶段中国的碳污染治理开拓了思路.
减税与财政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一般可以概括为"放水养鱼,反哺财政",即减税可以通过刺激经济扩大税基,进而增加财政收入.本文将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变动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揭示了减税通过纳税遵从对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主要结论有:第一,减税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纳税遵从度,带来刺激经济增长以外的红利;第二,减税对纳税遵从的促进作用在规模较小企业和没有享受其他优惠政策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第三,减税对纳税遵从的促进作用带来的税收收入,大约弥补了减税造成的直接税收收入损失的20%.该机制显著缓解了减税
为提升流转税的征管效率,中国各地区自20世纪末起逐步推行有奖发票政策,试图通过物质补贴加强来自消费者的第三方信息获取.本文基于2008-2012年服务业企业的微观数据,考察有奖发票政策对营业税征管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非试点地区,有奖发票政策的推行使得试点地区企业缴纳的营业税额平均提升10%左右.上述政策效应主要存在于末端消费占比较高以及现金交易占比较大的生活性服务业,并在宣传力度、地区教育水平以及奖项设置方式等多个维度存在异质性.此外,基于部分地区取消政策试点的研究发现,经济层面的补贴有效培养了消
本文从腐败治理视角探讨城投债信用风险成因和化解的路径,以2013-2014年中纪委开展的地区巡视作为外生冲击,考察中央政府主导的腐败治理如何影响城投债信用风险.研究发现,中纪委地区巡视显著降低了被巡视地区城投债信用利差,这种降低作用在腐败程度较高、行政级别较低、财政透明度较差的地区以及采用抵押或质押担保方式的城投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研究结论表明,地方政府腐败是中国城投债信用风险累积的重要原因,而中央政府主导的腐败治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信用风险.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畅通国内大循环,生产端的升级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与保障.本文在构建平衡增长路径下多部门经济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级层面的三次产业数据,实证考察技术进步对以就业结构变动为表征的产业升级的影响,从生产端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支持.研究发现,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和工业就业比值呈负相关关系,工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和工业就业比值、服务业和工业就业比值同时呈正相关关系,服务业技术进步则与工业和服务业就业比值呈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差异会引
中国以分税和转移支付为代表的财税体制是近30年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分税激发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而中央政府将分税用于转移支付又会影响受助地区的经济增长.因此有必要将分税和转移支付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综合效果.理论分析说明,分税的逻辑是寓平衡于激励,转移支付的逻辑是寓激励于平衡,分税与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均同时存在激励效应和收入效应,两种效应的总和决定了总体增长效应.本文基于2000-2016年面板数据,证实了市县政府财政收入分成率与转移支付均等化力度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首次考